几人闻言,惊喜抬头望去,就见雪青衣袍的清隽男子站在一旁对她们面露笑意。
    不是她们要寻的姜家三爷姜叙笙又是谁?
    “小叔…”
    姜衿瑶见到久违的亲人,连忙离了席位,一时间眼眶发酸。
    见她委屈的模样,姜叙笙抬手揉了揉她的头发轻笑:
    “我们姩姩已经是个大姑娘了,不能总是哭鼻子,经常哭会变得不好看。”
    姜衿瑶也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是眼眶发酸难受。
    “三爷,您何时来的京城?我们一直在找您呢,今天也是来碰运气,没想到真遇上您了呢!”
    紫苏也很开心,连忙让了位置将人迎入席,刚巧堂倌上菜又倒了热茶。
    “来了几日了,处理好事情就赶紧过来了,本来想去淮阳王府碰碰运气找你们,却被别的事情耽搁了。”
    姜叙笙没有细说太多,毕竟这段时日,他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
    “三叔如今住哪里?”
    见他不想多说,姜衿瑶扯开话题。
    “一直住在客栈,春闱将近,客栈价贵又爆满,也是勉强有个住处罢了。”
    回想自己这段时间的遭遇,姜叙笙一个字都不想提。
    “我在怀柳街买了个宅子,小叔和我们一起回去,地方够宽敞,住得下,也僻静适合您温书备考。”
    姜家已经耽误小叔九年,这次春闱不能再错过,姜衿瑶对此事是非常重视。
    “那行啊,没想到有朝一日,我也能靠着我们姩姩了,不愧是小叔含辛茹苦陪着长大的乖宝。”
    姜叙笙也不与她客气,很爽快地就接受了,还不忘再揉揉她的头发。
    既然寻到了人,自然也不想久待,让翠缕去付了餐费,几人就要离开。
    临走时姜叙笙从怀里掏出一个用锦绸布袋包裹的东西递给她:
    “一路磕磕绊绊总算是毫发无损带来,以后你就自己保管了。”
    姜衿瑶不解,还是伸手接过。
    打开里面是一根通体温润的白玉并蒂的发簪,并蒂莲花上有丝丝缕缕的红晕,仿佛缠绕的绸带。
    姜衿瑶不解地看向他:
    “这是?”
    自古以来发簪有定情信物的说法,显然她和姜叙笙不是这种关系。
    “你母亲留下的,我专门从姜家带过来的。”
    这枚发簪是二嫂的东西,这么多年都很宝贝,据说是嫂子的家人留下的。
    如今二哥去世,二嫂不知所踪,财产都被大哥一家搜刮去了,他提前转移了一些,包括这枚发簪。
    姜衿瑶抿了抿唇,小心翼翼地将发簪放好,交给翠缕保管。
    几人出了酒楼,却不知刚才的事情都被人瞧得清楚。
    二楼的雅间里,因为春闱,陆明则和萧璟昀在此约谈公事。
    陆明则揽窗看着楼下轻笑:“听说那姑娘是青陵富商姜玄恒之女,如今是萧云州的未婚妻?”
    没听到身边的人说话,又道:
    “不过,刚才那个是不是发簪?我瞧着就是发簪?发簪不是男女之间定情用的嘛?”
    萧璟昀眸色阴沉地看向酒楼门口,他确实没想到会在此处碰到那女子,并且还是二人私下定情的时候。
    果真不是个安分的女子,被云州明确拒绝后,自知姻缘无望,这才几日又攀附了新人选?
    仿佛是自言自语,陆明则继续碎碎念:
    “不过话说回来,我犹记得祖母提起过,那婚约不是她和你之间的嘛?”
    “你说什么?”萧璟昀猛然回头望着他。
    “你不知道吗?当初老王爷为了报恩姜玄恒援手北疆一事,为姜家请封,后来被姜老爷以无意朝堂为由拒绝了。
    老王爷心里又过意不去,便给你和他女儿定了一桩姻缘,我祖母还以为你这么多年不成婚,就是为了等人家姑娘长大呢?原来竟然不是你啊?”
    很诧异这事情好友竟然丝毫不知,在他冷然的目光里,陆明则继续说出知道的事情:
    “祖母总是念叨着,说你老大不小的年纪,身边也没个知冷知热的人,还以为你知道有未婚妻一事,给妻子守节呢!”
    陆明则每说一句,萧璟昀的脸色越难看,眉眼浓稠,眼底深处压抑翻滚。
    而对此恍若未闻的陆明则还在继续絮叨:“也不知道中间出了什么岔子,莫不是老王爷后来又觉得你年纪大配不上人家姑娘?
    也是,你如今都高龄二十六了,在十六年前,人家姑娘好像才两岁吧?你那时都十岁了,啧啧啧,真算起来还就是老牛吃嫩草!”
    齐山在一旁大气不敢出,他仿佛听到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
    “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周围的气息仿佛被冬日的冰雪掠过一般,冰冷刺骨,萧璟昀握着窗栏的手指骤然收紧。
    仿佛才察觉到他的不对一般,陆明则摸了摸鼻子诧异开口:
    “莫不是…人家姑娘瞧不上你高龄,这才改嫁你那好侄子?”
    见他依旧面如寒潭,陆明则总算收敛了,将话题终结再转移道:
    “此次科举陛下十分看重,尤其科举舞弊是万不能发生,读书人应当隶属陛下门庭,这春闱还未开始,就已经有人迫不及待拉帮结派了,陛下的意思,寒门学子可以多提拔。”
    “自古以来,世族的学子远比寒门学子多,本来也是资源问题,不可避免的事情,虽然陛下设立了多处私塾扶持寒门学子读书,但是并不是人人都有读书的觉悟。”
    萧璟昀前阵子去江南视察,那边更加重视读书,所以这些年来,两地科举人数明显不对等。
    豪门望族已经有底蕴支撑,而寒门则独木难支。
    氏族数量庞大,皇室便会有所忌惮。
    想到方才的事情,陆明则迫不及待地想和祖母分享,便放下茶盏道:
    “总之陛下将此事看得很重,后面绝不是朝夕能改,我先回去和祖母聊一聊,有什么思路再来找你。”
    *^_^*
    姜衿瑶带着姜叙笙回到怀柳街,站在门前看向挂着姜府的门匾二字,姜叙笙叹息:
    “若是你爹娘还在,定然也要夸一句,我们姩姩长大了,也能担起姜氏的责任了…”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