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零年十一月的朝鲜北部,寒风如同裹挟着无数锋利冰刃的恶兽,在群山间呼啸肆虐。气温骤降至零下三十多度,甚至四十度,这是足以冻裂钢铁、凝固热血的酷寒。谢文渊身处的志愿军司令部前进指挥所,设在一个依山挖掘、不断有碎土簌簌落下的简陋矿洞里,虽然比暴露在野外的部队稍好,但呵出的气依旧瞬间凝成白霜,挂在眉毛和帽檐上。电台的金属外壳冰得粘手,墨水在笔尖凝结,指挥作战的地图上覆盖着一层薄冰。
他刚刚参与完对第一次战役的初步总结,并协助筹划了利用美军骄狂心理、诱敌深入的第二次战役方略。此刻,战役的关键阶段——东线的长津湖地区反击战,正以超出预想的惨烈程度展开。前线传来的每一份电报,都带着冰与血的沉重气息。
“报告!第9兵团第20军报告,其先头部队已穿插至新兴里、柳潭里之间,截断敌陆战一师一部,但遭遇敌军猛烈空地火力反击,伤亡巨大,冻伤减员极其严重!”
“报告!第27军攻击社仓里之敌,因严寒导致武器大量失灵,手榴弹不响,机枪打不连发,攻击受阻!”
“报告!后勤车队遭敌机封锁,粮食、弹药,尤其是御寒被服和药品,运不上去!很多战士还穿着南方的薄棉衣,脚上缠着布……”
参谋人员的声音在冰冷的空气中颤抖,不仅仅是因为寒冷,更是因为战报里那触目惊心的数字和描述。谢文渊紧抿着嘴唇,手指在覆盖冰霜的地图上移动,感受着那刺骨的凉意仿佛正沿着指尖,蔓延到心里。他经历过无数恶战,但如此极端环境下,与装备天壤之别的强敌作战,还是第一次。这不仅仅是意志的较量,更是生命极限的考验。
“命令各部,”他的声音因寒冷和沉重而略显沙哑,却异常坚定,“不惜一切代价,完成分割包围任务!利用夜暗和恶劣天气,抵近攻击,用手榴弹、炸药包、刺刀解决问题!告诉同志们,我们身后就是祖国,没有退路!同时,电告后勤,想尽一切办法,哪怕人背马驮,也要把粮食和棉衣送上去!通知卫生部门,全力组织伤员和冻伤人员后送!”
他知道,这些命令背后,是无数年轻生命将要在冰天雪地中燃烧殆尽。他仿佛能看到,在长津湖周围的雪岭荒谷中,志愿军战士们穿着单薄的衣裳,顶着能把人吹倒的寒风,饿着肚子,抱着几乎冻成铁棍的武器,向着拥有绝对火力优势、裹着厚实防寒服的美军阵地,发起一次又一次决死的冲锋。他们冻僵的手指拉不开枪栓,就用牙咬;脚冻坏了,就爬着前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保持着冲锋的姿势,化作了冰雕般的战斗群像……
一种混合着崇高敬意与巨大悲恸的情感,在他胸中激荡。他走到矿洞入口,掀开厚重的防寒帘,一股能冻僵灵魂的寒风瞬间灌入。放眼望去,天地间白茫茫一片,远山如黛,近岭如银,景色壮美却杀机四伏。枪炮声从遥远的山谷间断续传来,显得格外沉闷。
“必须尽快扭转局面!”他回到地图前,目光聚焦在被围之美军陆战一师可能的突围方向上。“下碣隅里!这里是敌人南撤的咽喉,必须死死钉住!”
他参与制定的计划中,原本就有重点打击下碣隅里的部署。但前线部队在极端严寒和敌猛烈火力下的实际战斗能力,比预想的还要困难。他连夜与炮兵、后勤部门协调,看是否能集中有限的炮火和预备队,加强对该地区的攻击力量,哪怕只是起到威慑和阻滞作用。
“谢副处长,第26军来电,他们一支穿插部队因冻伤和迷路,未能按时到达指定阻击位置!”又一个坏消息传来。
谢文渊的心猛地一沉。战场上的任何一环出错,都可能导致全局被动。他立刻指示:“命令该部,克服困难,不惜代价,向预定地域靠拢!同时,通知相邻部队,注意接应和填补防线空隙!”
指挥所里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每一分钟都显得格外漫长。谢文渊几乎感觉不到寒冷和饥饿,全部精神都维系在前线那根细细的、随时可能崩断的战线上。他想起在华东时筹划渡海作战,那时面对的是海洋的天堑和敌人的工事;而在这里,面对的是严酷的自然和武装到牙齿的强敌,其艰难程度,何止倍增!
几天几夜的不眠不休,他的眼窝深陷,嘴唇干裂出血。但他依旧强迫自己保持清醒和冷静,分析着每一份战报,做出每一个可能影响战局的判断。偶尔在战斗间隙,他会拿出林婉茹的信,借着微弱的马灯光芒,看一眼那熟悉的字迹。家国的概念,在此时此地,变得如此具体而微——它既是身后那片需要守护的辽阔土地,也是手中这封带着体温的家书,更是长津湖畔那些在冰雪中凝固的、为了守护这一切而牺牲的年轻生命。
经过十几个昼夜地狱般的鏖战,东线战场终于传来了决定性的消息:志愿军部队以难以想象的牺牲和坚韧,成功重创美军陆战一师,迫使其在大量航空兵掩护下,狼狈南逃,粉碎了麦克阿瑟“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狂言。第二次战役东线作战,取得了战略上的重大胜利。
当捷报传到指挥所时,没有人欢呼。所有参谋人员都沉默着,脸上带着疲惫和沉重。胜利的代价,太惨重了。谢文渊走到电台前,亲自向参与此战的部队发出了嘉奖电,电文最后,他加了一句:“向所有长津湖畔的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祖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他再次走出矿洞,寒风依旧凛冽。远方的天际,泛起一丝微光。冰雪覆盖的山河,仿佛在默默祭奠着那些永远留在这片异国土地上的英魂。谢文渊深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感觉肺部一阵刺痛。他知道,战争还远未结束,更残酷的战斗可能还在后面。但长津湖这场用冰与血铸就的胜利,已经向世界宣告: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有决心、有能力战胜任何强大的敌人,捍卫国家的独立与尊严。
他的身影,在黎明前的寒风中,挺立如松。目光,再次投向了南方,投向了那片因朝鲜战火而暂时沉寂、却终将再起波澜的海峡。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