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宫的钟声在西岐都城上空回荡时,夕阳正缓缓沉入西山,将王宫的琉璃瓦染成温暖的金红色。姜子牙站在杏坛坡上,望着远方疾驰而去的侍卫,指尖仍残留着直钩鱼竿传来的 “封神之力”—— 那股暖意顺着血脉蔓延至全身,仿佛在预示这场即将到来的决战,终将迎来光明的结局。
“先生,诸侯们已陆续启程返回西岐,预计三日后便可全部抵达。” 姬发快步走来,手中捧着一卷竹简,上面记录着各路诸侯的返程路线与兵力情况,“芮国、虞国的诸侯已派人传来消息,他们将亲自率领主力部队前来,邢国还会带上新打造的五十架青铜连弩,支援决战。”
姜子牙接过竹简,仔细翻阅后,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诸侯同心,这便是咱们战胜商纣的最大底气。明日起,你与芮良夫、姜嫄一同整理决战所需的粮草、武器清单,确保每支军队都能得到充足的补给。另外,让阿禾加强对朝歌的情报侦查,重点关注商纣的兵力调动与内部动向。”
姬发郑重点头,转身离去。姜子牙望着他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 —— 这个曾经略显稚嫩的少年,如今已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将领,学宫培育的人才,正逐渐成为支撑西岐的栋梁。
三日后,西岐都城再次迎来各路诸侯。与上次 “反纣大会” 不同,这次诸侯们带来的不仅是礼物,更是整装待发的军队 —— 芮国的两千步兵、虞国的一千骑兵、邢国的五百精锐,还有陈国、蔡国等诸侯带来的粮草与武器,在都城外的平原上扎起了连绵的营帐,旗帜飘扬,军容严整,一派大战前夕的肃穆景象。
“决战大会” 在王宫大殿召开,因参会人数众多,大殿内不仅摆放了诸侯的席位,还在两侧增设了将领与谋士的位置。姬昌坐在主位上,手持 “同心玉圭”,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有力:“诸位诸侯、将领,商纣已集结一万兵力,计划一个月后进攻西岐都城,还试图联络东夷叛军从后方袭扰。今日召开此会,便是要敲定决战战术,一举推翻商纣暴政,还天下太平!”
话音刚落,姜子牙走上前,展开一幅巨大的羊皮地图 —— 这是阿禾根据情报员传回的消息,连夜绘制的朝歌周边军事部署图,上面用红色标记着商纣的兵力分布,蓝色标注着反纣联盟的进军路线,黑色圆点则是关键的战略要地。
“根据情报,商纣的一万兵力中,有六千是朝歌守军,四千是从东夷撤回的残兵,军心涣散,且缺乏足够的青铜武器。” 姜子牙指着地图上的朝歌城,缓缓说道,“商纣虽看似兵力强盛,却有两大弱点:一是朝歌城内兵力空虚,仅留一千老弱残兵驻守;二是东夷叛军虽答应袭扰,却因之前战败心存忌惮,不会全力进攻。咱们可针对这两大弱点,制定‘前后夹击、分兵突袭’的战术。”
诸侯们纷纷围拢过来,目光聚焦在地图上。邢国诸侯指着朝歌后方的 “淇水关” 问道:“姜先生,淇水关是通往朝歌的必经之路,商纣定会派重兵驻守,咱们若想分兵突袭朝歌,如何突破这道关卡?”
姜子牙微微一笑,让人取出一卷竹简,上面记录着淇水关的防御布局与守军情况:“淇水关守将是商纣的亲信‘雷开’,此人贪婪好色,早已被咱们的情报员收买。只要咱们按约定,送上五百两黄金与十名美女,雷开便会在夜间打开城门,放突袭部队入城。”
“竟有此事?” 诸侯们纷纷惊叹,没想到西岐的情报网络已渗透到朝歌的关键关卡。
姜子牙继续说道:“咱们的战术可分为三步:第一步,由西岐、芮国、虞国组成‘正面军’,共五千兵力,由南宫将军率领,在西岐都城外的‘牧野’布阵,正面迎击商纣的进攻;第二步,由邢国、卫国、陈国组成‘突袭军’,共三千兵力,由邢国诸侯率领,趁夜从淇水关突袭朝歌,攻占王宫,擒获商纣的家眷,动摇商纣军心;第三步,由蔡国、莒国、邾国组成‘后卫军’,共两千兵力,由蔡国诸侯率领,驻守东夷与西岐的边境,阻止东夷叛军袭扰,若叛军敢来,便一举将其歼灭。”
“此计甚妙!” 芮国诸侯兴奋地说道,“正面军牵制商纣主力,突袭军直捣朝歌腹地,后卫军防备后方袭扰,三者相互配合,定能让商纣首尾不能相顾!”
然而,就在诸侯们纷纷赞同之时,卫国诸侯却皱起眉头,担忧地说道:“突袭军仅三千兵力,若淇水关守将反悔,或商纣在朝歌设下埋伏,突袭军恐陷入险境。咱们是否该增派兵力?”
姜子牙早已考虑到这一点,他取出一枚青铜令牌,递给邢国诸侯:“这是西岐的‘调兵令牌’,若突袭军遇到危险,可持此令牌调动淇水关附近的情报员与百姓 —— 咱们已提前联络了淇水关周边的村落,百姓们因不满商纣暴政,愿协助咱们对抗朝歌军。另外,阿禾会派十名精锐情报员跟随突袭军,随时传递消息,若遇埋伏,便立即通知正面军与后卫军支援。”
邢国诸侯接过令牌,心中的担忧顿时消散。大会上,诸侯们还详细讨论了粮草调度、伤员救治、战后安抚等事宜 —— 闳夭承诺将西岐储存的三万石粮食全部用于决战;学宫的学子们自愿组成 “医疗队”,跟随军队前往前线;陈国、蔡国则负责战后安抚百姓,推广西岐的农耕与律法。
当最后一项战术细节敲定,姬昌站起身,举起 “同心玉圭”,高声说道:“诸位,决战之日,便是天下太平之时!若此战得胜,咱们便在朝歌召开‘天下诸侯大会’,推行仁政,让天下百姓再也不受战乱之苦!”
“推行仁政,天下太平!” 诸侯们齐声高呼,声音震得大殿的梁柱微微颤动。这场 “决战大会”,不仅敲定了对抗商纣的战术,更凝聚了反纣联盟的决心,为即将到来的决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朝歌城内却是一片人心惶惶。商纣的王宫 “摘星楼” 上,檀香与酒气混合在一起,弥漫在奢华的宫殿中。商纣坐在宝座上,脸色因愤怒而涨得通红,手中的酒杯被他捏得咯咯作响,下方跪着费仲与尤浑,两人浑身颤抖,不敢抬头。
“废物!都是废物!” 商纣将酒杯摔在地上,碎片四溅,“崇侯虎战败,费仲你率领的朝歌军也溃逃,如今西岐联合诸侯,即将打到朝歌城下,你们说,该如何是好?”
费仲连忙磕头,声音带着哭腔:“大王息怒!并非臣作战不力,而是西岐军配备了新式的青铜连弩,威力无穷,臣的士兵根本无法抵挡!尤浑大人负责筹集粮草,却迟迟未能送到前线,这才导致军心动摇,臣也是无可奈何啊!”
“你胡说!” 尤浑急得跳起来,指着费仲反驳,“粮草早已筹集完毕,是你率军撤退时,将粮草留给了西岐军,还敢反过来诬陷我!大王,费仲与西岐暗中勾结,臣有证据!”
两人在殿上互相指责,吵得不可开交。商纣看着这两个只会内斗的亲信,心中的怒火更盛,他拔出腰间的佩剑,剑尖直指费仲与尤浑:“够了!再敢争吵,本王立即斩了你们!”
费仲与尤浑顿时吓得不敢作声,乖乖地跪在地上。商纣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怒火,说道:“东夷叛军已答应从后方袭扰西岐,本王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 —— 费仲,你立即前往淇水关,协助雷开防守,若西岐军敢来,定要将他们全部歼灭;尤浑,你负责看守王宫与鹿台,若有半点差池,提头来见!”
两人连忙磕头谢恩,狼狈地退出宫殿。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商纣的眼神变得阴鸷 —— 他心中清楚,费仲与尤浑已不可靠,但朝歌城内已无可用之人,只能暂时依靠他们。
然而,商纣不知道的是,朝歌城内的官员们早已对他的暴政不满。当晚,朝歌大夫 “胶鬲” 悄悄来到城外的一处破庙,庙内等候的是西岐的情报员。胶鬲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递给情报员,压低声音说道:“这是朝歌城内的兵力部署图,王宫仅留一千老弱残兵驻守,鹿台储存了大量粮草与财宝,商纣的家眷都住在王宫后院。我已联络了十几名不满商纣的官员,若西岐军突袭朝歌,咱们愿作为内应,打开城门!”
情报员接过竹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胶鬲大夫深明大义,西岐定不会忘记您的功劳。待推翻商纣后,西伯侯定会推行仁政,让朝歌百姓过上好日子。”
胶鬲点点头,眼中满是期盼:“我等此举,不为功劳,只为天下太平。你们务必将消息安全带回西岐,告知姜先生,商纣已是强弩之末,决战之时,便是他的末日!”
情报员郑重承诺,随后乔装成乞丐,消失在夜色中。胶鬲望着他离去的方向,心中默念:“百姓受苦太久了,希望这场决战,能早日结束这乱世。”
三日后,西岐收到了胶鬲传来的情报。姜子牙拿着朝歌兵力部署图,兴奋地对姬昌与诸侯们说道:“天助我也!朝歌城内已有十几名官员愿作为内应,王宫兵力空虚,鹿台有大量粮草,咱们的突袭计划定能成功!”
姬昌接过地图,仔细查看后,说道:“既然朝歌有内应,咱们便可提前发动决战。南宫将军,你立即率领正面军前往牧野布阵,吸引商纣的注意力;邢国诸侯,你率领突袭军,明日便出发前往淇水关,与雷开汇合,待正面军与商纣交战时,便突袭朝歌;蔡国诸侯,你率领后卫军驻守边境,务必阻止东夷叛军袭扰。”
诸侯们领命而去,西岐都城内顿时忙碌起来 —— 士兵们整理武器装备,学子们打包医疗物资,百姓们则送来粮食与衣物,为军队送行。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西岐都城时,南宫将军率领的正面军率先出发,五千士兵身着黑色铠甲,手持青铜剑与连弩,浩浩荡荡地向牧野进军,旗帜上的 “西岐” 二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邢国诸侯率领的突袭军则在夜间出发,三千士兵身着便装,携带少量武器,悄悄向淇水关行进。阿禾派来的十名情报员跟随其中,他们不仅熟悉路线,还随身携带了与胶鬲联络的暗号与信物。
蔡国诸侯率领的后卫军则驻守在东夷与西岐的边境,他们在要道上设置了关卡与陷阱,配备了大量青铜连弩,随时准备应对东夷叛军的袭扰。
与此同时,商纣得知西岐军已前往牧野,立即率领一万兵力,浩浩荡荡地从朝歌出发。他坐在战车上,望着身边士气低落的士兵,心中不禁有些慌乱 —— 这些士兵多是被强行征召的百姓,不少人面带饥色,手中的武器还是简陋的铁剑与木棍,与西岐军的青铜武器形成鲜明对比。
费仲骑马跟在商纣身后,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担忧:“大王,西岐军士气高昂,又有诸侯支援,咱们此次出征,恐怕……”
“住口!” 商纣厉声打断他,“本王乃天子,岂能怕西岐这些乱臣贼子!待本王亲自率军作战,定能将他们全部歼灭,让天下诸侯知道,反抗本王的下场!”
费仲不敢再说话,只能硬着头皮跟随商纣前进。他心中清楚,商纣已是色厉内荏,这场决战,朝歌军胜算渺茫。
五日后,商纣的军队抵达牧野,与南宫将军率领的西岐正面军对峙。牧野是一片广阔的平原,适合大规模作战,商纣的军队在平原上摆开阵势,一万士兵分成三列,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军心涣散。
南宫将军站在西岐军阵前,手持青铜剑,高声喊道:“商纣暴政,残害百姓,修建鹿台,耗费民力!今日,我西岐军与诸侯联军,便是要推翻暴政,还天下太平!尔等若愿投降,西岐定不追究,若敢反抗,格杀勿论!”
西岐军士兵齐声高呼:“推翻暴政,天下太平!” 呼声震彻云霄,商纣军阵中的不少士兵面露动摇之色,甚至有人悄悄放下了武器。
商纣见状,大怒之下,下令进攻。朝歌军士兵无奈,只能挥舞着武器,向西岐军冲来。南宫将军冷笑一声,下令:“青铜连弩,发射!”
早已准备好的五百架青铜连弩同时发射,数千支弩箭如同暴雨般射向朝歌军,朝歌军士兵纷纷倒地,惨叫声此起彼伏。第一波进攻,朝歌军便损失了上千人,剩下的士兵吓得不敢前进,纷纷向后撤退。
商纣看着溃退的士兵,气得差点从战车上摔下来。他拔出佩剑,亲自率军冲锋:“谁敢后退,本王立即斩了他!”
朝歌军士兵见状,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进攻。南宫将军见状,下令:“摆八卦阵!”
西岐军士兵迅速变换阵型,按照八卦方位排列,时而分散,时而聚拢,将朝歌军引入阵中。朝歌军士兵在阵中晕头转向,根本无法抵挡西岐军的进攻,很快便溃不成军。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 —— 邢国诸侯率领的突袭军已成功通过淇水关,正在向朝歌进军。胶鬲等官员得知消息后,立即率领内应打开朝歌城门,迎接突袭军入城。
朝歌城内的守军见城门大开,西岐军入城,纷纷放下武器投降。突袭军顺利攻占王宫,擒获了商纣的家眷,还缴获了鹿台内的大量粮草与财宝。
商纣得知朝歌被攻占的消息后,如同晴天霹雳,他看着眼前溃退的军队,心中充满了绝望。南宫将军趁机下令全面进攻,西岐军士兵士气大振,奋勇杀敌,朝歌军士兵纷纷投降,商纣仅带着少数亲信突围逃走。
牧野之战,西岐军大获全胜,斩杀朝歌军三千余人,俘虏五千余人,缴获武器、粮草无数。南宫将军立即派人向姜子牙与姬昌汇报战况,同时率军向朝歌进军,与突袭军汇合。
此时,驻守边境的后卫军也传来捷报 —— 东夷叛军见商纣战败,不敢前来袭扰,反而主动向后卫军投降,愿意加入反纣联盟,共同对抗商纣。
消息传回西岐,百姓们纷纷走上街头,欢呼雀跃,庆祝胜利。姜子牙站在王宫前的广场上,望着远方传来捷报的信使,心中充满了欣慰。他握紧手中的直钩鱼竿,鱼竿上的 “封神之力” 愈发耀眼,仿佛在庆祝这场胜利。
“先生,商纣已逃往鹿台,咱们是否立即率军追击?” 姬发快步走来,眼中满是兴奋。
姜子牙摇摇头,说道:“不必急于一时。商纣已是丧家之犬,逃不了多久。咱们先稳定朝歌局势,安抚百姓,召开天下诸侯大会,推行仁政。待天下安定,再寻商纣不迟。”
姬发点头赞同。此时,诸侯们纷纷来到姜子牙身边,脸上满是喜悦与敬佩。芮国诸侯说道:“姜先生智谋过人,带领咱们战胜商纣,真是天下百姓的福气!”
“这并非我一人之功。” 姜子牙笑着说道,“是诸侯同心,百姓支持,咱们才能推翻商纣暴政。接下来,咱们要做的,便是让天下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实现真正的天下太平。”
诸侯们纷纷点头,眼中满是期盼。这场决战的胜利,不仅推翻了商纣的暴政,更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姜子牙知道,封神大业的目标即将实现,天下太平的愿景,终将在西岐的旗帜下成为现实。
然而,姜子牙也清楚,商纣虽战败逃亡,但仍有少数残余势力追随。想要彻底实现天下太平,还需彻底消灭商纣的残余势力,推行仁政,让天下诸侯与百姓真正认可西岐的统治。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朝歌城上,这座曾经象征着商纣暴政的城市,如今已成为反纣联盟的胜利之地。姜子牙站在朝歌城的城楼上,望着远方的田野,心中默念:“天下百姓,受苦太久了。从今日起,再也不会有战乱,再也不会有饥寒。”
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决战,以西岐的胜利告终。封神大业迎来了最关键的胜利,天下太平的愿景,已不再遥远。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