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亮了一下,随即熄灭。亚瑟没有伸手去拿,只是坐在书桌前,盯着那片黑暗的玻璃面。房间里很安静,只有他自己呼吸的声音。他知道那个号码不会再响了,也绝不能打第二次。
    他已经等了三天。
    从拨出那通电话开始,每一天都像在走钢丝。他没再用任何联网设备,家里的路由器一直断着,连电视都没开过。每天晚上,他都会检查一遍门窗是否锁好,也会确认床头灯底座里的微型硬盘还在原位。他不做多余的动作,也不和任何人提起这件事。
    第三天清晨,天还没完全亮,他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走到床头,拧下灯座外壳,取出那块小小的硬盘。手指碰到金属表面时有些凉。他把它插进离线电脑,输入密码。
    文件出现了。
    标题是“南太平洋-曼谷-沪港通道”,没有后缀名,看不出是什么类型。他双击打开,系统提示需要密钥。他输入一串数字,那是他母亲生前常用的生日变形码,也是他多年未变的安全习惯。
    文档加载出来,是一份结构清晰的资金流转记录。
    塞班岛的空壳公司名为“南太平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时间三年前,股东信息为空。但文件显示,该公司的实际控制方为一家名为“华瑞资本”的离岸机构,而这家机构又隶属于“恒信联合金融集团”——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业务覆盖东南亚与东亚多个城市的跨国金融实体。
    资金流向部分被详细拆解。两亿美金在转入塞班账户后的第七天,分三笔转出,全部进入“恒信联合”旗下另一家子公司账户,名义为“跨境项目预付款”。但这笔钱并未继续流向任何影视或文化项目,反而在四十八小时内通过三家第三方结算平台,分散至多个私人账户。
    其中一个账户位于曼谷,开户行为当地一家中型商业银行,持有人护照编号与李振国妻子三年前提交签证申请时的信息一致。更关键的是,这笔转账的审批指令来自“恒信联合”风控部门的一名高管,签名电子记录可查,时间戳精确到秒。
    亚瑟往下翻,看到一段附加说明:该集团近三年内曾多次委托同一家国际安保公司执行人物监控任务,服务合同编号可追溯。名单列出了十余人,其中包括两名海外记者、一名前监管官员,以及——他自己。
    监控启动时间是两个月前,正是他调取公司首笔异常付款记录的第三天。
    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不是疲惫,而是理清线索后的清醒。这不是偶然的资金挪用,也不是某个个人的贪念作祟。这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从募集资金到制造信用背书,再到清除调查者,每一步都有人在背后推动。
    他想起陈启明带来的那份U盘,还有那张手写的纸条。当时他还以为自己只是碰到了一块暗礁,现在才明白,整片海都是陷阱。
    他重新打开文档,在最后一栏看到了新的内容:所有涉及“华侨文化产业扶持专项”的资金备案,均由“恒信联合”关联律所统一代理申报,且审批流程存在批量跳过复核节点的技术痕迹。这意味着,这些项目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真正落地。
    他们要的不是拍出好作品,而是让钱看起来有用过。
    而他的公司,因为近期公开宣布接受一笔海外注资,成了这个骗局中最合适的一块招牌。只要他们继续宣传这部剧,外界就会相信资金确实在运转。一旦他深查下去,整个结构就会暴露。
    所以他被盯上了。
    舆论攻击、证人失踪、内部警告……甚至连“渡鸦”那句“他们换了守夜人”,现在看来都不是虚言。对方不仅知道他在查,还清楚他用了什么方式查,甚至可能掌握他曾经接触过哪些人。
    但他还有一个问题没解开。
    为什么“渡鸦”会这么快就把情报送回来?而且是以这种方式——不打电话,不发语音,只留下一份加密文件,像是早就准备好了一样。
    他盯着屏幕,手指轻轻敲了下桌面。这个人从来不主动联系,也不会多说一句话。可这次的情报太过完整,几乎像是有人特意等着他来问。
    难道在更早之前,就已经有人在观察这场调查?
    他没有答案,也不打算现在去找。眼下最重要的是确认一件事:他手中的信息是否足够真实,能否支撑下一步行动。
    他拔掉硬盘,重新放进灯座底部,拧紧外壳。然后起身走到书柜前,抽出一本旧诗集。书页中间夹着一张折叠的纸,是他前几天整理的线索草图。他展开来看,把新获得的信息一条条补上去。
    当“恒信联合金融集团”这个名字被写在最顶端时,整张图的轮廓终于清晰起来。
    这不是一场针对某部剧的投资纠纷,而是一场以文化为名、席卷海外华侨资金的长期操作。他们用真实的项目做幌子,用知名企业的合作当诱饵,吸引投资人把积蓄投进来,然后再把这些钱转移到私人手中。只要不断有新人加入,旧人的回报就能持续支付,骗局就不会崩塌。
    而他,正站在撕开这张网的边缘。
    他合上图纸,塞回书中,放回书架。转身时,目光落在桌角的日历上。今天是艾迪新剧开机前的第十三天。剧组已经完成最后筹备,演员陆续到位,拍摄计划无法再推迟。
    如果这个时候爆出资金问题,不只是项目会停,所有工作人员的努力都会白费。更重要的是,一旦公众知道投资方涉及跨国金融问题,艾迪的名字会被牵连,她的职业生涯可能就此中断。
    他不能让事情发展到那一步。
    他坐回椅子上,打开另一个分区的文档,新建一页。标题写着:“应对方案”。
    第一条:暂不对外披露任何信息。
    第二条:隔离所有可能泄密的通讯渠道。
    第三条:重新评估现有资金来源,准备备用融资路径。
    第四条:制定家人保护预案,避免外部压力直接波及家庭。
    他一条条写下去,每一个决定都很慢,但都很稳。他知道接下来要面对什么,也知道这一步踏出去就再也无法回头。
    窗外天色渐明,楼下的街道开始有了动静。一辆环卫车缓缓驶过,洒水口喷出细长的水线。远处传来早班公交开门的声音,有人匆匆跑过去赶车。
    他停下笔,看着屏幕上那一行行文字。这些不是反击计划,而是防御部署。他还没有能力去撼动一个跨国集团,但他可以守住自己的位置,守住身边的人。
    至少现在,他还能做到这一点。
    他保存文档,将硬盘再次转移至厨房橱柜夹层中的备用存储盒里。那里还有一个老旧的录音笔,是他多年前养成的习惯——重要事项必须有物理备份。
    他按下录音键,低声说:“恒信联合,华瑞资本,南太平洋公司,曼谷账户,监控名单确认。”
    停顿了一下,又补充一句:“证据链初步成立,需进一步验证。”
    录音结束,他关掉设备,放在抽屉最里面。
    这时,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接着是钥匙插入锁孔的声音。有人回来了。
    他立刻站起身,把桌面收拾干净,顺手拉上书房的窗帘。门把手转动,艾迪推门进来,手里提着早餐袋,脸上带着晨起的倦意。
    “你怎么这么早就在书房?”她问。
    他笑了笑,“睡不着,过来处理点事。”
    她走近几步,把袋子放在桌上,“给你带了粥和包子,趁热吃。”
    他点头,接过袋子。指尖碰到她的手,温度很真实。
    她看着他,“你这几天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他没说话,只是低头打开餐盒,热气冒出来,模糊了他的眼睛。
    “我只是想保护你。”他说。
    她站在那儿,没走,也没再说什么。
    他抬头看她一眼,又低下头继续吃饭。
    阳光从窗帘缝隙照进来,落在地板上一条细长的光带。窗外的城市彻底醒了。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