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下界后,便投到了吕布的家乡,只可惜二人缘浅,却未曾相识。后来吕布随丁原做了主簿,便离开了家乡。嫦娥也自此四处漂泊,寻找吕布,她才艺双绝,不想却被王允见了收到府中,平日甚得王允心思。但今日王允心中正烦,不想竟见此光景,只当是少女怀春别有私情,不由怒道:
“贱人,敢有私情?”
貂蝉闻言忙下跪道:
“大人,贱妾安敢有私?”
貂蝉理直气壮地狡辩。
王允闻言道:
”你既无私,为何深夜在此叹息?”
貂蝉犹豫片刻,望着清冷月光道:
”心忧苍生,饥饿冷暖。”
言及此处,不由泪花泛泛,竟落了几滴清泪。貂蝉此刻心系吕布,但王允问她,她不能直言却又不能不答,于是说了句:心忧苍生,饥饿冷暖。实则,饥饿各是一个口字,双口则是吕,冷暖则是暗含布字,有布则可解冷暖。貂蝉此言,只是心忧吕布。
王允听她说得恳切,只当她当真心忧苍生,心中更觉酸楚。却未曾深思,这句饥饿冷暖,却暗寒机锋。
王允似是受不住心中压抑,他不禁抬头望向夜空。此时此刻,明月正掩于浮云之后,此情此景不由得触动心弦,忆起一桩往事。
——
昔日收貂蝉入府时,王允便听过貂蝉的不少传说。她降生于月夜,原本明月当空,随着一声坠地啼哭,月亮竟隐于浮云之间。而貂蝉所在的村子,自她降生,繁花散尽,不再绽放。嫦娥在仙界艳盖群芳,百花莫敌,又是月宫之主,自是闭月羞花。
王允思及此处,忽有所悟,以杖击地,叹道:
“谁想到,这汉室天下,竟系于你手。”
王允心中计定,忙将貂蝉引入内室,将其他从人驱逐出室。
待只有貂蝉与自己后,王允忽然拜伏于地。
貂蝉毕竟是身受王允大恩,视其如父,怎敢受此大礼,忙跪伏在地道:
“大人何故如此?貂蝉实承担不起!”
王允凝视貂蝉,只觉百感交集。
——
昔年,貂蝉入王允府中不久,便被收为义女,此中却有缘由。
当初有仙门中人赠其七星刀,更为其留下揭语:若世逢大难,则待闭月羞花之人。
自此观后世,仙家妙法可见一斑。
彼时王允年幼,闭月羞花?他始终不得其解,究竟何人能当此名?此事随时间流逝,渐被遗忘。如今,七星刀已失,礼乐崩坏,诸侯并起,乱世已现,确乃大难之际,亦是天道使然。
方才偶然抬头,见月掩浮云,随即忆起此言,低头再看,家中竟无花开。原来家中久无花开,只是他这大老爷们儿,整日忧国忧民,未曾留意。今日忆起往事方悟,眼前这女子不正是闭月羞花之人吗?
我们古时常说,貂蝉闭月玉环羞花,其实杨玉环只是碰巧触了下含羞草而得名而已,真正闭月羞花的只有这位貂蝉姑娘。
于是便有了方才之事,但见王允跪伏于地道:
“还望貂蝉可怜大汉万千生灵罢!”
将大汉基业系身于一弱女子,实是王允百般无奈,说毕泪若雨下。如今他已经知道眼前这个姑娘正是能解救苍生之人,自己虽然在人间位极人臣,但此时此刻他也知道眼前这个姑娘定是来历不凡,因此才出此下策。
貂蝉毕竟是月宫的人,来到人世之间后已受了王司徒的大恩。我们前文说过,有因必有果,貂蝉此时知道这恩是必须要还的了,当即慨然道:
“大人如有使令,贱妾万死不辞!”
王允不敢起身,跪在地上继续道:
“如今董卓乱政,百姓受难,君臣遭殃。普天之下,除了你,再无人能解此围了。”
貂蝉看着他这位义父跪在地上,却也不扶也不阻拦,任由他跪在那里详述,因为她实知王允所说的事,当真是关乎天下。貂蝉自然知道董卓是什么人,妖星乱世,非凡辈所能抵挡。自己虽有仙躯,但毕竟只是靠吃了个仙丹升天的,并非脚踏实地一步一步修仙所得。这数千年间,自己得太阴星君庇护,虽有苦修,可惜自己终究是根基浅薄。
这修真讲究的是顿悟,每上升一个层次,均要讲究天份仙缘,嫦娥与姜子牙情况相同,根骨不好,却有仙缘。当然,嫦娥的见识是极广的,此时听了王允的话,貂蝉心中一动:这人间唯一能降这妖兽的七星刀已经被董卓拿走了,但这世间能降这妖兽的人,却还在,只是不知王允是否慧眼识珠。
想及此处,貂蝉道:
“请大人明示。”
王允果有见识,只听跪着的王允继续道:
“董卓有一义子,此人骁勇异常,非是凡俗。若能将此人争取过来,则董贼可除,不知你可愿促成此事?”
貂蝉听闻义子二字时已然怦然心动,董卓哪有什么其他义子了,除了温侯吕布还能有谁?只是不知道王允算计,闻听此言,顿时心喜道:
“妾许此事万死不辞,请望大人急献妾与他。”
说话间,貂蝉竟有些失态,她此次下界正是为了吕布,眼见便可得偿所愿,如何不心动?
只是,这话听在王允耳中,却别有一番风味:在他看来,面前的是一个一心为国的巾帼英雄!
但王允真心是被董卓吓怕了,满朝公卿,被董卓杀得人头滚滚。比之当年的匈奴更甚,手段更凶残至极。
想及此处,王允道:
“此事若是泄露,王允满门九族都无命矣!”
貂蝉冥冥中已有所预感,只是她并未细思,她又怎知王允心中的算计会将她推入万丈深渊?
貂蝉当即道:
“大人勿忧,若贱妾泄露,愿死于万刃之下。”
——
次日,王允设宴邀请吕布,将吕布迎入后堂。推杯送盏之际,王允大赞吕布英雄,直说得吕布不由飘飘然。
酒至半酣,王允喝退左右,只留几个侍妾道:
“唤我儿来,为温侯助幸。”
一片乐声过后,但见一绝色美人身披轻纱翩翩而入。
她轻舒云袖,舞姿翩跹,如蝶舞花间,灵动绝美;玉指抚弦,弹唱悠扬,似仙音袅袅,悦耳动人。
吕布登时眼露痴迷,不由地竟痴痴站起身来。
此情此景无不牵动着吕布的心,此刻在他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模糊的轮廓——虞姬。
貂蝉的相貌虽与虞姬不同,但那种感觉却与虞姬相似极了,这一颦一笑,都有如梦回汉初。
原来,玉兔本不是人,她身边只有一个嫦娥,而嫦娥又是公认的国色天香。所以,玉兔不觉间便学着嫦娥,下凡也模仿着嫦娥。又加上玉兔与嫦娥长期相处,受太阴之气洗礼,其气息也与嫦娥相似。就如长期相处的两个人一般,越来越像,虽然玉兔没有变成嫦娥,但却不觉间神形俱似,这也难怪吕布会这般失态了。
只是这其中关节,王允不知,貂蝉不知,只有吕布知道,却导致了一场误会。
王允一见此状,心中不由一紧。他突然意识到,吕布乃是好色之徒,不可争取,只能离间。
王允是很怕董卓的,他怎么敢拿王氏一族的命去赌一个色胚的忠心?此时,王允的心中已有算计了。
貂蝉献舞之时,与吕布频频相视,心中不觉多了一丝狐疑。
貂蝉是见过世面的,见到的色鬼多了去了。但吕布的眼神与那些色鬼不同,他的眼中绝不是单纯的色欲,似有太多的迷离,太多的复杂,只是其中的原因,貂蝉却无从知晓了。
王允见吕布神态已然会意,随口道:
“温侯,此乃小女貂蝉,今日特引荐给温侯。”
王允朝貂蝉使了个眼色,貂蝉缓缓走向吕布。每走一步都细细打量吕布,每走一步都不由得怦然心动。
天下间,怕只有这样的男子,才配得上自己了。
吕布眼看着貂蝉来到自己的身边,怔怔地痴迷地望着她。直到她走到自己近前,吕布嘴唇翕动了两下,但终是没发出声来,只是伸出手,把貂蝉请入席中。
貂蝉安然坐在吕布身旁,两人深情对望,吕布的目光渐渐炽热如火,貂蝉受不住吕布那灼人的目光,羞怯地别过头去,轻轻浅笑。
他二人在席上真情流露,你侬我侬,一旁王允却心中窃喜。他见事情进展得很顺利,佯醉道:
“我儿陪温侯饮几杯,咱们家日后可都要仰仗温侯呢。”
貂蝉闻言又敬了吕布几杯,王允见吕布目不转睛,满脸的柔情,笑道:
“早闻长安城的美人都迷恋温侯,今日看来,果然所传不虚。”
吕布回过神来疑声道:
“大人什么意思?”
王允笑道:
“我这女儿挑剔的很,全长安城的男子怕都入不得她眼,想不到今日初见温侯……”
说罢,会心一笑。
一旁貂蝉羞怯道:
“爹……”
吕布见貂蝉的模样不由大笑道:
“果真如此,真吕布三生有幸了!”
王允点头道:
“幸见温侯对小女有意,不才斗胆提个不情之请。”
说至此处,王允眼带深意看着吕布。
吕布忙道:
“王司徒有话便说,吕布若能应承,绝不推拖。”
王允笑道:
“既如此,老夫便直说了。难得貂蝉有个欢喜的人,老夫欲将此女送于温侯为妾,不知温侯意下如何?”
吕布闻言,没有先应承王允,却收回目光温柔地看向貂蝉:
“姑娘,你可愿意跟我吕布?”
貂蝉闻言,心下更喜,看着吕布满脸紧张的样子,心道:吕布对我一个女子尚且如此,此等君子,怎会是那助纣为虐之徒?心下暗喜自己未看错人,脸上却是含羞道:
“全凭温侯意思。”
吕布闻言哈哈大笑,出席深施一礼:
“多谢王司徒赠女之情,布愿孝犬马之劳。”
王允欣然道:
“如此,我挑一良辰吉日,将爱女送到温侯府上,温侯意下如何?”
吕布笑道:
“好!”
——
又过些了时日,王允晋见董卓,恰巧当日吕布不在董卓身旁,王允忙跪伏拜道:
“太师,王允想请太师移驾草舍一坐,不知太师可否赏脸?”
董卓自进京以来,一直与这些士大夫关系极为紧张,本就有心与这些士大夫亲近,现在看到王允主动套近乎欣然道:
“哈哈……王司徒有请,卓愿趋赴。”
次日,董卓果然前往王允府,王允着朝服出迎。
董卓下了车,在铁甲亲卫簇拥下入了王允府。
入席后,董卓亲卫分列两旁,气氛颇为凝重,王允落座后道:
“太师盛德,真伊周在世,允备感惶恐。”
王允眼见董卓对自己戒心未除,卑躬屈膝用言词拢落,降低戒心。
果然,董卓听了此语大为受用,进酒坐乐,一直喝到了晚上。
当下,王允又请董卓入了后堂。
董卓二人摇摇晃晃入了后堂,董卓此时戒心稍去,便叱退左右。想那董卓本是绝世凶煞,武榜第五,自负皇城之内无人能敌。除了吕布、王越,别人近身还不放在眼里,只不过他不愿意麻烦而已。
这时,王允眼见只他两人在此,凑近董卓道:
“太师,允自幼学习天文,今观天相,汉家气数已尽。太师功德天下,若舜之受尧,禹之既舜,正合天下之意。”
言语间自有要董卓取汉之意。
董卓闻言心中大喜,表面却道:
“哎,王司徒说笑了,卓一介莽夫安敢图谋天下?不敢不敢...”
王允听他说得一脸忠义,郑重道:
“自古有道伐无道,无德让有德,只望太师到时为天下苍生切莫推辞才是。”
董卓闻言,知道王允是投诚之意,此时戒心尽除,笑道:
“若天命归我,王司徒当为元勋啊。”
听得此言,王允明白目的已然达到,当下只留侍女侍奉,在堂中点上画烛。引着董卓来到一幅画前,董卓见了这图后,双眼登时直了。
眼前却是一幅仕女图,只是画中美人比那后宫佳丽更是胜却无数,不由动了邪念:世间竟有这等美艳娘们儿!
当下不由赞道:
“好!好!这娘们生的俊俏!”
王允见了心中暗喜道:
“太师既然有兴致,王允家中倒有几个歌伎,正可为太师解闷。”
董卓一听歌伎,登时来了性致道:
“歌妓好!歌妓好!看看王司徒的私货如何?”
说罢,露出一副男人才懂的笑容,与王允相视一笑。
在这风云变幻的乱世,这对人中龙凤的命运似被一根无形的线牵引着,终究在历史长河中相遇。却不知,他们的命运早已被王允牵在手中。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