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九十六章 弦寄相思:月夜弹情歌

想苟着养老,你们偏逼我科举题名 最新章节正文 第九十六章 弦寄相思:月夜弹情歌 http://www.ifzzw.com/382/382798/
  
  
    第八日。

    连日的鏖战让士子们身心俱疲,空气中交织着最后的坚持以及一丝不知归向何处的离愁。

    赵王在亲自“鉴赏”了林闲昨天的惊世策论后,心中已是波澜万丈难以平静。

    此子之才,已非“惊艳”二字可以形容,简直是“国之利器”!

    他心绪难平,决意再拖一天回去复旨。

    明面上由代理主考周学政陪他随意巡视考场整肃纪律,实则脚步不自觉再次绕向了“玄”字第七号舍区域。

    还未走近,一股清冽夹杂甘甜的薄荷香,便若有若无飘入赵王鼻尖。

    这香气与他处号舍的汗味、墨臭、乃至隐隐的馊味形成了惨烈对比,令赵王精神为之一振。

    他驻足望去,只见林闲正端坐号舍内,神色专注运笔如飞,正在答一份经义试卷。

    那气定神闲、仿佛不是在参加决定命运的科举而是在自家书房悠然著述的模样,让赵王心中再次暗叹:“此子心性,稳如磐石!”

    更让赵王称奇的是,林闲案头一角竟错落有致放着几个小巧精致的瓷瓶。

    只见林闲答完一题略作沉吟,似乎是为了转换思路,他极其自然伸手打开另一个瓷瓶的塞子,用指尖蘸取了少许带着沉稳木质香气(如檀香、沉香) 的香膏,轻轻涂抹在太阳穴上。

    顿时,一股更加沉静、内敛的香气缓缓弥漫开来。

    赵王不由得深吸一口,只觉得那木质香气醇厚安稳,竟让他有些浮躁的心绪也渐渐沉淀下来。

    他再看林闲,笔下已开始论述“君子慎独”之要义,文章引经据典逻辑严密。

    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庄重肃穆之气,与那沉稳的木质香氛相得益彰,仿佛为文章平添了几分厚重感。

    赵王不禁微微颔首……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林闲似乎再次进入策论部分,题目涉及一部分漕运利弊。

    只见他再次停下笔,从容地换上了第三种香薰——这一次是清新醒神、略带辛冽的柑橘气息。

    这香气一扫之前的沉郁,变得明快而富有活力。

    几乎与此同时,赵王注意到林闲的笔锋也随之变得锐利起来!

    文章开始剖析漕运积弊,言辞犀利,切中肯綮,提出的革新之策大胆而务实,充满了锐意进取的气息。

    那清新的香氛,仿佛也带来了思维的清风,让人耳目一新。

    赵王眼中异彩连连,心中暗赞:“妙啊!竟懂得借香凝神,以气助思!此子于细节处,亦见大智慧!”

    最后,当林闲开始撰写赋税改革的建议时,他又用上了第四种香薰——一种温暖而略带药味的琥珀与乳香。

    这香气醇厚绵长,带有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而林闲的文章,也在此刻转向了对民生福祉的深切关怀,文笔变得宽厚仁和,提出的建议既考虑朝廷收入,更兼顾百姓负担,充满了悲悯与温度。

    赵王静静站在不远处,仿佛欣赏一出无声的戏剧。

    他通过那变幻的香氛,清晰地“感受”到了林闲答题时思绪的流转、情绪的切换、以及文章风格的变化!

    这已不仅仅是答题,这简直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融合了视觉(书法)、嗅觉(香薰)、思维(文章)的立体艺术!

    “心思之巧,生活之雅,应变之能,于此细微处可见一斑!”

    赵王心中最后一丝疑虑彻底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近乎灼热的惊叹与势在必得:“林闲此人不仅才学惊世,更难得的是这份于繁琐艰苦中依旧能营造雅趣。这份掌控力这份格调,真乃天赐本王之大才。若不收归麾下,必成千古之憾!”

    带着这份愈发坚定和激赏的心情,赵王才心满意足,转身悄然离去。

    他已无需再看,结果早已注定。

    他现在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这块“瑰宝”稳稳纳入掌中。

    夜色渐浓,一轮明月悬于贡院上空。

    清辉洒落,为这片白日里喧嚣紧张的考场披上了一层静谧的面纱。

    用了点果酱的林闲望着窗外那轮明月,心中不由地涌起对远方伊人——苏元的深深思念。

    那巧笑倩兮的眼眸,仿佛就在眼前。

    此情此景,当有音乐。

    他抱起吉他调试了一下琴弦,然后手指轻柔拨起。

    一段温柔婉转、略带异域风情却又深情款款的旋律,如同月下流淌的清泉,在寂静的贡院夜空中缓缓荡漾开来。

    他没有高歌,而是用一种略带沙哑、近乎呢喃的低沉嗓音,即兴吟唱道:

    “明月照贡院呐……秋风送微凉……

    忆昔湖畔柳依依嘞……共看斜阳映波光……

    (吉他间奏,旋律缠绵)

    问明月啊可能寄我相思长?

    山水迢迢路茫茫……

    愿君心似我心,不负这好韶光……

    待得金榜题名时,携手话西窗……”

    歌声情真意切,旋律优美动听,在这静谧的月夜中格外具有穿透力。邻近号舍尚未睡熟的士子们,先是愕然,随即被这从未听过的乐器和直击心灵的歌声所吸引,纷纷侧耳倾听。那歌声中的思念、期盼、淡淡的忧伤与坚定的信念,瞬间击中了这些离家已久、前途未卜的游子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是林案首……他又弹琴了……”

    “这曲子……从未听过,好奇特,真好听……”

    “唉,听得我也想家了,想我娘做的菜了……”

    “愿君心似我心……林案首这是在思念哪位佳人?真是……情深意重啊!”

    “如此才华,如此深情,真乃我辈楷模!”

    一时间,贡院内弥漫起一种淡淡的、集体性的思乡与憧憬未来的情绪。

    就连对面号舍的赵公子,本想讥讽几句“靡靡之音”,但听着那歌声竟也生出几分莫名的惆怅,他闷哼一声拉过被子蒙住了头……

    第九日,最后一场考试,在一种复杂的氛围中拉开序幕。

    试卷发下,是诗赋。

    题目赫然是:《以“秋思”为题,作七律一首》。

    这题目可谓正中许多士子下怀!

    秋日本就是惹人愁思的季节,加之考场艰辛、前途未卜,众人顿时文思泉涌(自认为),纷纷挥毫泼墨。

    有的极力描摹秋景萧瑟,渲染悲凉;有的直抒胸臆,感叹壮志未酬,人生易老;有的则堆砌辞藻,用典繁复,力求华丽。整个考场弥漫着一股“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浓郁气息。

    赵公子也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了一首格律工整、引经据典(诸如宋玉悲秋、潘鬓沈腰之类)的悲秋之作,自觉情感“深沉”,文采“斐然”,颇为得意。

    轮到林闲,他看到题目,再回想起昨夜明月、吉他、相思曲,嘴角不禁勾起一抹会心而自信的微笑。

    这题目,简直是为他昨夜的“预演”量身定做!

    他好整以暇地磨墨,铺纸,提笔蘸饱了浓墨,略一沉吟便落笔如飞,一首七律跃然纸上:

    《秋思·贡院夜弹吉他寄远》

    (谐音梗与时代混搭预警!)

    “九天鏖战贡院秋,号舍烛红映白头。”

    (表面写考试艰苦漫长,烛火映照下仿佛头发都熬白了,实则是装逼式吐槽,暗示自己熬夜奋战依旧帅气逼人,与周围真正“白头”的士子形成对比。)

    “吉他弦动相思调,月光如水洗乡愁。”

    (吉他入诗! 直接将现代乐器名嵌入古典诗词,堪称石破天惊!但与“相思调”、“月光”结合,竟毫无违和感,画面感与情感瞬间拉满,逼格突破天际!)

    “莫道功名遮望眼,此心长系湖心舟。”

    (表达超脱功名之念,情感真挚。暗藏玄机:“湖心舟”既指代江南水乡、闲适情怀,更暗喻“苏元”之名(湖心之元,水央伊人),知情者如周学政若细品,必能会心一笑,暗赞此子用情至深,心思巧妙。)

    “待得桂香折枝日,与君共醉明月楼!”

    (尾联展望未来,充满自信与期待,“桂香折枝”暗指折桂中举,“共醉明月楼”画面浪漫,将个人情感与事业追求完美结合,格局大开。)

    此诗一出,堪称“降维打击”!

    它将考场的艰辛、月夜的静谧、吉他传情的浪漫、对功名的淡泊、对伊人的专一思念、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完美地熔于一炉!

    既紧扣“秋思”主题,又极其个人化、生活化,情感真挚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感。

    尤其是“吉他”一词的运用,大胆前卫,却因情感真挚而显得浑然天成,意境全出!

    更重要的是,诗中蕴含的自信(鏖战、折桂)、深情(相思、长系)、洒脱(莫道功名),与周围那些或无病**、或愁云惨淡、或汲汲于功名的诗作相比,高下立判!

    诗成,笔搁。

    林闲轻轻吹干墨迹。

    可以想象,当这份试卷被誊抄传阅时,将在士林中引起怎样的轰动。

    众士子必当再次为林闲的惊世才情、浪漫情怀与深情感所彻底折服!

    “吉他是什么?”

    “湖心舟有何深意?”

    必将成为热议话题!

    而赵王若日后得见此诗,更会抚掌长叹:“情深义重,才华横溢,更难得的是自信洒脱,不为俗礼所拘。此子,绝非池中之物!”

    最后一日,就在林闲这首“惊世骇俗”又“深情款款”的吉他情诗中缓缓落下帷幕。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暴走的小乌龟的小说想苟着养老,你们偏逼我科举题名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想苟着养老,你们偏逼我科举题名最新章节想苟着养老,你们偏逼我科举题名全文阅读想苟着养老,你们偏逼我科举题名5200想苟着养老,你们偏逼我科举题名无弹窗想苟着养老,你们偏逼我科举题名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暴走的小乌龟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