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佑一生敬佩的人很多,种师道是其一。
靖康中,种师道力主抗金。宋钦宗却一意求和,将种师道幽禁。后种师道忧愤病死。当金军攻入汴京,宋钦宗被俘的时候,发现金军原来真的不多。他才痛哭流涕“不用种师道言,以至于此!”。
宋人迫害种师道,金人将领攻入汴京后,却厚待种家人,对种师道的侄儿夸赞种师道,说现在城破了,宋人终于知道种将军的忠义了。
曹佑自是知道种师道的忠义,对种师道生平了解颇深。
所以他知道种师道曾在庄敏公章楶麾下,章楶向宋哲宗推荐种师道,夸种师道“他日必为朝廷名将帅”。
他也知道,宋夏之战大宋输多胜少,每次求和几乎都是西夏的经济拖不起才开启和谈,在和谈中对大宋敲诈够了就“称臣”。
仅在宋哲宗时,章惇为相扛住朝野内外压力,章楶为将大败西夏。这次“和谈”大宋才没有送钱送地,而是拓边千里,缴获牛羊十万余。西夏在宋哲宗驾崩,章楶老病之后,才敢再次出现在宋夏边疆。
曹佑曾想,若是能跟随种公作战,不知有多畅快。
后来他想,若是能和种公一同在庄敏公麾下作战,上有明君良相庇佑,他和种公只需要跟随庄敏公开疆拓土,复汉唐之盛,那才叫真正畅快。
等他登临高位,他的想法又有所改变。他以为自己已经寻到了明君,而自己可以成为庄敏公。
可惜,不过一场大梦。
种公死后宋人尚知他之忠义。自己以“有异谋”之罪身死,过往一切记载肯定都会被焚毁。曹佑对自己的身后名不抱希望。他既已经成了另一个人,只想在这一世成全自己的忠义。
曹佑的视线悄悄落在故作敦厚,欺负族弟时眼底全是促狭的少年庄敏公身上。
他的视线又移向说不到两句话,就被族兄欺负得跳脚握拳的少年章相公。
好巧,他想共事的人就这么轻易地见面了?是自己的运气终于变好了吗?
曹佑不断思考怎么不动声色地和两人成为友人,但他又不确定在青史中留下赫赫名声的名将名相,会和怎样优秀的人成为友人。
再者曹家的处境很差,他们会不会不想与曹家子弟接触太深?
曹暾伸出手指,戳了一下曹佑的下巴。
曹佑低头看着怀里给他丢了一双白眼的小侄子。
咦?小侄子怎么又翻白眼了?谁惹他生气了?
曹暾真的快气死了。
来了,又来了。
小叔叔的眼神,他实在是太熟悉了!
他从小和小叔叔一同长大……虽然还没有长大,但他确定身边的人提起小叔叔都是赞不绝口。小叔叔究竟是怎么养成一副不自信的性子?
当然,曹佑的性格不是自卑,他只是自觉自己做得不够,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当他想要做什么的时候,哪怕自觉准备不够,也会竭力争取,是个十足的行动派。
但曹暾就是看不得小叔叔那时时反省,事事斟酌的模样。
反省什么啊!
一定是狗皇帝对我曹家打压太过,才让我曹家人个个谨慎自谦过头。
他想了想叔祖父的性格,又想了想史书中二叔父的性格。
天啦,小叔父也要变成那样的自谦过头的闷葫芦吗?他真是浑身刺挠。
旁边的戏台子上的伎人正在操纵着悬丝傀儡,演着一出孩童春游戏;道旁的两位倡人踩在同一条悬空的细索上,错身而舞的时候翩如飞燕;又有踢瓶的、弄碗的、吹火的……各种杂手伎精彩非凡。曹暾本来已经被精彩的表演吸引。
一瞥到小叔叔那想要交友又踌躇不前的眼神,曹暾连看杂耍的兴致都气没了。
唉,烦。
他本不想和章惇和章……那啥走得太近,免得卷入以后的党争。但小叔叔没有同龄朋友,一点点麻烦比起小叔叔,受就受吧。
反正新旧党人最初都是朋友,互相下死手的时候也没手软。他以后是白吃俸禄的庸碌,新旧党人平衡结交,应该不碍他躺平的梦想。
“两位兄长,我有些饿了,一同去潘家酒楼用午膳可好?”曹暾主动邀请道。
章惇立刻欣然同意。章楶也只好跟着同意。
曹暾看出章楶正在犹豫是否要和曹家人深交。如果是平时,他早就找借口走人。但小叔叔想交朋友,他便装作没看见章楶的为难。
曹暾虽然面无表情的模样看上去有点敷衍,但聊天的内容很用心。
不需要捏着可恶的毛笔写字,只是用嘴说,曹暾什么儒学经典都能和人扯一下。
他知道如今的文学大家们都喜欢韩愈、柳宗元等古文运动领导者的文章,特意寻了韩愈等人的文章背诵。
曹家虽然没钱,但底蕴尚在,藏书不少。曹暾想看什么书,只要给叔祖父写封信,叔祖父定能为自己寻到。
曹暾出口成章,即使是韩愈柳宗元的文章,也足以引人瞩目。
以他的年龄,腹中藏书之丰富,让章惇都卸去了眼中的傲慢底色,真心想与曹暾为友了。
章惇劝说道:“暾弟,你该再沉淀几年,与我等一同与天下才子争夺状元才是。童子科只是赐进士出身,哪有一甲及第风光?”
曹暾虚伪道:“我科举只为入朝为官,报效君王,不在意虚名。”
他心道:我?和你同榜争夺一甲?连大文豪苏轼在殿试都只中了乙科的那个嘉祐二年天下第一榜的一甲吗?
听到曹暾的回答,章惇的脸色有点不好看。
曹暾注意到了章惇的不悦,思考了一会儿,恍然自己刚才的回答可能会引人误会。
他找补道:“我是说我比较急功近利……”
章惇面色潮红,连连摆手:“别说了别说了。”
曹暾:“哦。”他就真的不说了。
章楶忍笑忍得肚子疼。
自己那族弟性情颇为高傲,事事都想争第一。难得见到一个欣赏的友人,不仅年纪比他小许多,还对虚名毫不在意,性格比他还成熟。看,被打击到了吧?
更让他觉得好笑的是,曹暾那直来直往的性格也正好克制章惇。而且曹暾才五岁,章惇连生气都不能。
章惇揉了揉脸,把脸上热意揉了下去,语气干瘪瘪地继续和曹暾聊天。
心里是很不爽,但朋友还是要交的。
曹暾在心里点点头。他不知道《奸臣传》中颇多残酷卑鄙事迹的章惇的真实模样是什么,但自己面前这小少年,不惹人讨厌,可以介绍给小叔叔。
曹暾便很自然地将问题抛给曹佑和章楶,引导两人也加入聊天。
他尤其提起边疆之事。少年正值热血,经史子集算什么?凌烟阁上万户侯,才是他们的梦想。
许多文人都鄙夷武人,且不说在场没有这样狭隘无知的人,凌烟阁上的万户侯和普通武人能是一回事吗?
不出曹暾所料,一旦提起边疆武事,这场“文会”就成了小叔叔一人的秀场。
曹佑在说起武事前心中再多踌躇,当他开始谈论军略时,不自觉就释放出强大的自信气场。
连曹琮和范仲淹这等在边疆有实绩的名臣良将和曹佑谈起兵家之事,都会不自觉被曹佑的气势慑住,将曹佑视作同等地位平等讨论,不将曹佑当成晚辈。何况两个从未见过血的少年?
章惇和章楶连语气都弱了几分。
几句话之后,竟像是曹佑在为章惇和章楶授课了。
进了潘家酒楼,几人在二楼角落处要了个四周有屏风的桌子。章惇和章楶一左一右将曹佑夹在中间,身体微微向曹佑倾斜,神情专注极了。
已经闭嘴偷懒的曹暾要了张垫了高垫子的椅子,坐在曹佑对面点菜。
他看着自家小叔叔自信满满的精神气,满意地轻轻颔首。
这样才对嘛。
嗯,看看传说中的潘家酒楼有什么特色菜。
嘶,好贵!
曹暾闭上了被价格闪瞎的眼睛,内心被贫穷刺痛。
一只姜丝清蒸蟹就要一贯钱,抢钱啊!
想想前世自己的家境不过小康,每逢中秋,清蒸大闸蟹能吃到腻。如今自己是大宋顶尖的勋贵,居然连一只普通的清蒸河蟹都吃不起。
可恶的前世记忆,真是太影响今生的幸福度了!
曹暾迅速将菜单前面几页翻过,从标注为主食的菜单中最便宜的开始找。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在场都是正在长身体的饭桶,要用一贯钱填饱肚子,还是得使劲塞米面。
终于看到了平日在外面食店里也能看到的平价餐食,但曹暾仍旧嘴角抽搐。
外面一碗羊肺汤20文,这里要30文,并且标注就是从他常去的那家店买的。
他深吸了几口气,才勉强从贫穷中冷静下来,继续翻看菜单。
翻完一遍菜单后,曹暾心里对潘家酒楼的消费水平有了数。
如潘家酒楼这样有酿酒许可证的正店,店里现卖的是酒和各类奢侈菜肴,如应季新鲜的蔬菜瓜果山珍,从南边长江的河鲜和东边的海鲜等。
若要猪羊饭面等普通下酒菜,店家皆是从外面采买,然后在店里热一热,换个盛放的器皿再端上来。
来了酒楼必定要饮酒,曹暾点了一壶最便宜的名为“琥珀光”的黄米酒,白肉浇头的桐皮面各四份,先确保填饱肚子,然后文火炙羊腰子、炒鱼肉兜子、酱煮软羊肉等都来了一小碟,拼拼凑凑了七百多文钱。
还好进酒楼买酒就会赠送五小碟瓜果蔬菜,不然这一桌子还摆不满。
曹暾估摸着点好的菜的分量,又要了四张最便宜的烤胡饼。如果菜不够吃,啃胡饼也能饱。
点完菜,跑堂的人微笑着离开,脸上没有半点对曹暾斤斤计较的穷酸劲儿的鄙夷,那服务态度是殷勤极了。
曹暾深深地舒了口气。
出来下一次馆子,他才知道自己有多穷。不能干等着姑母升级成皇太后了,他必须现在就想法子赚点钱,不然入朝为官后都没钱宴请和行贿。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