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五章:背负光明

砯崖2 最新章节正文 第五章:背负光明 http://www.ifzzw.com/382/382363/
  
  
    针落沥青,寸寸皆是营生骨;

    袜散尘泥,双双难凑全家温。

    娄底姑嫂泣新货,五毛烫兜念稚音。

    月隐桂桠张黑爪,风摇残灯碎人影

    —— 生计如星散,慌张攥手心。

    沥青路面还残留着白日被太阳炙烤的余温,却在夜露浸润下泛出刺骨的凉,黏在赵志红的裤腿上,像块浸透了冰水的膏药。他蹲在地上,指尖抠着路面龟裂的缝隙,散落的缝衣针混在碎石与尘土间,针尖在昏黄的路灯下闪着细碎的光,扎得指腹又麻又烫。这些针是三天前从城南批发市场论斤称来的,混着生铁的腥气和机油的腻味,本想挑出最尖利的那些,用硬纸板分成小盒,每盒能多卖五毛钱。可现在,它们像撒了一地的碎玻璃,每捡一根,都像是在拾掇自己被揉碎的日子。

    “这些都要钱买哦,本钱也要炮把块呢。” 他一边捡,一边嘟囔,湖南口音里裹着临桂本地话的尾音,听着既生硬又委屈。刚来临桂时,他特意跟多年前就到临桂扎根的老乡学过本地话,老乡嚼着槟榔说 “入乡随俗,好做生意”,可真到了难处,乡音还是像浸了水的棉絮,沉甸甸地堵在喉咙里,吐不出咽不下。

    旁边传来布料摩擦地面的窸窣声,娄底来的姑嫂俩正蹲在地上,捡拾被人甩散的袜子。白的、黑的还好凑对,那些灰的、麻的,印着歪歪扭扭的猫猫狗狗或是大朵牡丹的,怎么也配不成双。嫂子的指甲在袜面上划出一道白痕,那是双天蓝色的棉袜,袜口还缝着圈蕾丝边,线头簇新,是今早刚从进货站拉来的新货。“这可是新到的货啊……” 她的声音从念叨变成抽噎,肩膀抖得像秋风里的玉米叶,怀里抱着的半麻袋袜子随着动作晃悠,露出只印着歪脸小熊的袜头。

    小姑子比嫂子小五岁,额前的碎发被汗水粘在脸上,沾着几点泥星。她咬着嘴唇,抓起一只破了洞的袜子狠狠摔在地上:“凭沫哥啊!他们凭沫子哥嘛?” 那股豁出去的狠劲撞在空旷的夜市里,连点回音都没捞着就散了。

    夜市东头的卷帘门 “哗啦” 一声落下,惊飞了檐下栖息的麻雀,也惊得姑嫂俩同时噤了声。小姑子的拳头攥得发白,指节抵着地面,沥青的棱角嵌进肉里,渗出血珠,她却像没知觉似的 —— 刚才那伙人掀摊子时,她死死抱着装袜子的麻袋,被推得撞在电线杆上,后腰现在还火辣辣地疼,但比起眼睁睁看着新货被踩成泥,这点疼算什么?

    卖盗版碟的女摊主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递来半瓶矿泉水。瓶盖没拧紧,晃出的水珠在手背上洇开一小片凉,像突然落下的雨。她的指甲缝里嵌着黑黢黢的油墨,蹭在透明的瓶身上,留下一道弯弯曲曲的黑印,像谁没干的泪痕。赵志红接过水,瓶身的凉意顺着掌心往上爬,却浇不灭心里的燥。他抬头望天,月亮早躲进了厚厚的云层里,连点金边都不肯露,市场角落里那棵老桂花树的枝桠在黑夜里张牙舞爪,活像只巨大的手,要把这地上的人都抓进黑暗里去。残余的几盏路灯在风里摇晃,灯影忽明忽暗,把人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猛地一阵风过,又揉成一团模糊的黑,分不清谁是谁。

    他摸了摸裤兜,那张五毛纸币的边角被磨得圆圆的,却像块烙铁烫着皮肤。早上出门时,女儿辣妹子扒着门框,软乎乎的小手扯着他的衣角,奶声奶气地说:“爸爸,回来带大米,好多大米。” 那声音还缠在耳边,甜得让人心头发紧。昨晚米缸见了底,辣妹子扒着碗边米粒的样子,此刻在眼前晃得厉害。他今早特意把这五毛钱单独揣在裤兜内侧,想着收摊早的话,去路口的小卖部给孩子买颗糖,可现在…… 他捏了捏纸币,纸页薄得像层蝉翼,却重得能压弯人的腰。

    “想啥辙?” 苍老的声音从旁边传来,祁东老头颤巍巍地想站起来,膝盖 “咔” 地响了一声。他的背驼得像块被暴雨打烂的纸板,脊梁骨在洗得发白的衬衫底下支棱着,像串没穿好的骨头。刚才被人推搡时跌坐在地上,蹭破的裤腿下露出灰扑扑的秋裤,膝盖处打着块补丁,补丁的颜色比秋裤本身还新些,针脚歪歪扭扭的,像是刚缝上去的。

    “刀子全没了,这月房租咋办?” 老头说着,浑浊的眼红了,他抬起袖口想擦眼睛,却把沾着泥灰的袖口抹在颧骨上,两道灰痕像两道没哭出来的泪,挂在干瘦的脸上。

    老头卖的是自家打的菜刀,铁片子磨得锃亮,木柄上还缠着防滑的麻绳。他说自己年轻时在国营农具厂当锻工,炉火把脸烤得黝黑,抡起八斤重的铁锤面不改色。后来厂子黄了,就凭着一手打铁的本事,在乡下开了个小铁匠铺。儿子在城里工地上摔断了腿,医药费欠了一屁股,他才背着菜刀来城里摆摊,想着能多挣点。那些刀是他半夜里抡着铁锤砸出来的,虎口磨出的茧子比铜钱还厚,可刚才一阵混乱,刀都被抢走了,只剩下个空瘪的麻袋,被风刮得在地上打着滚。

    赵志红猛灌了两口凉水,冰凉的水滑过喉咙,却压不住心里的火气。三个月前的那个夜晚突然撞进脑海:卖炒粉的老王被收了煤气罐,那是个铁皮焊的小罐子,被城管的橡胶棍敲得 “咚咚” 响。老王扑在地上,抱着城管的腿哭,眼泪鼻涕糊了满脸,说全家就指望那口锅吃饭,孩子等着交学费,老母亲还在医院躺着。老王的儿子背着洗得发白的书包,书包上的奥特曼贴纸缺了只眼睛,露出底下的灰色帆布,他就站在路灯底下,怯生生地看着,没敢哭,也没敢动,像尊小石像。后来老王捡了半个月的破烂废旧品,才凑够钱换了个新罐,只是再出摊时,总往市场最角落的地方缩,头埋得低低的,像只受惊的兔子,有人路过时咳嗽一声,他都要打个哆嗦。

    “走了。” 赵志红把空矿泉水瓶塞进裤兜 —— 这东西能换五分钱,攒上二十个,就能给辣妹子买颗水果糖。他伸手去扶祁东老头,老头的胳膊干瘦得像根枯柴,骨头硌得他手心发疼,掌心被三轮车帆布勒出的红痕还没消,现在又添了几道新印子,顺着胳膊往心里钻,又酸又麻。“其他的还在,” 他的声音哑得像砂纸磨过木头,“袜子、手套、鞋子、帽子,总能混口饭吃。”

    姑嫂俩听到这话,眼里突然闪过一丝光,快得像流星,稍纵即逝。嫂子停下了抽噎,手在地上摸索得更急了,连沾着泥的袜子都捡起来,在衣服上蹭了蹭,塞进麻袋里。小姑子也不摔袜子了,蹲在地上,把那些印着猫猫狗狗的袜子按颜色分类,灰的放一堆,麻的放一堆,哪怕不成双,或许能论斤卖给收旧衣服的,换几个硬币也是好的。

    赵志红慢慢拢起摊布,没卖完的袜子卷在里面,鼓鼓囊囊的,像堆没睡醒的虫子。布角蹭过地上的石子,发出 “沙沙” 的声响,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像谁在偷偷地哭。他把摊布的四角系紧,打成个结实的结,又拽了拽,确定不会散。抬手抹脸时,摸到一脸的湿,他说是汗水太多了,可那水顺着下巴往下滴,落在摊布上洇出深色的圆点,只觉得脸上又凉又黏,很不舒服,像糊了层没干的泥。

    “银不死粮不断。” 他嘴里念叨着这句湖南话里掺着临桂腔的老话,是刚来市场时,卖杂货的老湖南教他的。老湖南说这话时正抽着旱烟,烟袋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只要人还在,日子就断不了,土坷垃里都能刨出吃食。” 他把包袱一个个搬上三轮车,车胎碾着碎石子,发出 “咯吱” 的轻响。旁边有人已经收拾好了,三轮车 “哐啷哐啷” 地动起来,车斗里的铁架互相碰撞,声音在夜里传得很远,像一串被拉散的铃铛,听得人心头发慌。

    赵志红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他蹲在地上检查了三遍,确认没有落下一根针、一只袜子,才推着三轮车慢慢往前走。车把手上挂着的铁丝筐里,放着他白天吃饭用的搪瓷碗,碗沿缺了个不显眼的角,是去年搬家时磕的,现在还在将就用。碗里还沾着点咸菜渣,是中午就着馒头吃剩下的。

    经过粮库门口时,看到闫头的女儿还在收拾摊子,那台循环喊着 “五毛五毛,全场五毛” 的喇叭早就没电了,女孩正慢悠悠地往铁盒里装发卡,那些发卡是塑料做的,上面镶着彩色的水钻,有几个水钻已经掉了,露出底下的白茬。她的鼻尖上渗着汗珠,在路灯下亮晶晶的,像沾了露水的星星。

    “叔,咋没走啊?” 女孩抬头冲他笑,露出两颗小虎牙。她的胳膊上挎着个粉色的小书包,拉链坏了,用根红绳系着,里面装着本翻得起了毛边的算术簿。

    “这就走了。” 赵志红笑了笑,看见女孩把最后一把发卡放进铁盒。

    远处的路灯下,闫头正蹲在地上,手里捏着根铁丝往自行车链条里塞,那辆二手自行车还是从废品站淘来的,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三天两头掉链子。他弯着腰时显得格外吃力,后背的衣服被汗浸得发黑,像块吸饱了水的破布。

    赵志红骑着三轮车继续往前走,车轱辘碾过沥青路,把地上的烟头、碎纸、没卖完的橘子皮全轧进地里,留下几道歪歪扭扭的印子,像谁在地上写的字,又很快被风吹淡了。

    夜色浓得像化不开的墨,把整个金山市场裹得严严实实,连空气都带着股潮湿的霉味,混着远处垃圾桶飘来的馊味。路边的桂花树又在沙沙作响,叶尖的露水掉下来,“滴答” 一声落在车斗的帆布上,像谁在悄悄哭。

    他想起刚到临桂那年,也是这样的夜晚,曾金辉推着三轮车,车斗里装着刚进的袜子和手套,兴奋地说:“咱在这儿扎根吧!你看这市场多热闹,只要肯下力气,还能愁没饭吃?” 曾金辉的声音里满是憧憬,暖得像揣了个小火炉。

    那时候他们租着市场后面雷劈山上的小平房,房顶上铺着油毡纸,下雨时漏得厉害,他们就挪着床躲雨,夜里听着雨声聊天,说等攒够了钱,就盘个门面,不用再风里来雨里去地摆摊。

    三轮车停在铁皮棚子前,夜市的灯火彻底看不见了,只剩居民楼里零星透出的光,昏昏黄黄的,像没睡醒的星星。赵志红揭开盖着铁皮棚子的彩条布,两个孩子已经睡了,摆摊的木板上盖着碎花布面的棉被,曾金辉把三轮车推了进去,拉上彩条布盖严实。

    他们知道,明天天不亮就得起来,还是要扛着木板、拖着麻袋去占地方,金山早市的摊位也是抢出来的,去晚了就只能在最偏的角落,或者连角落也捞不着,只能在市场里游走,但他不担心,就像老湖南说的,只要人还在,日子就断不了。他摸了摸裤兜里的五毛钱,仿佛已经闻到了水果糖的甜香,那是辣妹子最喜欢的味道,也是他扛着日子往前走的光。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元迪的小说砯崖2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砯崖2最新章节砯崖2全文阅读砯崖25200砯崖2无弹窗砯崖2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元迪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