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州。
武林外传影视城。
“博哥,您好,我是大张玮,很高兴认识您,我特别喜欢您演的电影。”
初次见面,大张玮很是客气。
他虽然是80后,今年才25-6岁,但他出道早啊,90年代末,14岁的大张玮就出道了,以全国第一支青少年乐队的身份出道。
初来乍到的花儿乐队以一首《静止》惊艳乐坛,大张玮一度被誉为摇滚圈的希望之星。
《静止》这首歌可谓是灵气满满。
不过。
摇滚穷啊!
琼(穷)瑶(摇)懂不懂?
那会儿摇滚乐的处境也不太好,有段时间一度连电台直播间都进不去,电视台更别提了。
没有曝光,哪来的知名度?
没有知名度,哪有钱?
早熟的大张玮果然摈弃了没有前途的朋克,全面转型流行乐团,化身华语乐坛初代大数据分析师。
一首《洗刷刷》令花儿乐队火遍大江南北,《花天王朝》的专辑名字没有取错。
花儿确实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朝。
但。
这个王朝很短暂。
陷入抄袭风波的花儿乐队,搁在两年前那是人人喊打,前年那波鉴抄门,花儿乐队就是被鞭尸的典型。
虽说那场风波暂时平息了,但花儿乐队已经陷入分崩离析的阶段。
花儿乐队已经进入实质性的解散阶段,距离解散只差一纸公告,此刻,突然接到《奔跑吧兄弟》的邀约。
大张玮是一脸、二脸、三脸懵逼。
接着便是狂喜。
谁的邀约?
深光!
全国第一家上市的民营影视公司,市值两百亿的巨头,哪怕这是深光第一次涉足综艺领域。
那也是一个让人抢破头的资源。
所以。
大张玮特别感激节目组,感激深光,来到节目组,看谁都是哥啊、姐的,姿态放的特别低。
节目组给他安排的‘逗比’人设,他也欣然接受。
太合适了。
“您好,您好。”
黄博也是从底层一步一步混出来的,待人接物,情商这一块,绝对拉满。
“很高兴认识您,对了,回头能不能给我签个名?”
“呃。”
大张玮倏地一愣。
“是这样,我有个表侄特别喜欢您,这次遇到正好要个签名。”
什么表侄,那都是托词。
“行啊,那是我的荣幸。”
不一会,郭德刚、沙益、武樾、王芝等人也来到现场。
这群人当中,郭德刚是说相声的,嘴皮子不知道有多利索,沙益虽说是军艺校草,却走上了喜剧人的路。
黄博、大张玮也差不多,都是那种热闹人。
李彬能混到徽省卫视一哥的位置,面对这种场合,也是如鱼得水。
唯二比较闷的,一个是武樾,一个是王芝。
武樾是性格问题,他就不是那种嘴皮子利索的人,王芝则是跟几位非公司艺人不太熟,比较慢热。
闷、慢热都不是问题。
他们两个人的人设,一个是老实人、憨傻,另外一个是慢热女汉子。
节目的笑点不在他们身上。
有那帮喜剧人在场,还能缺的了笑点?
很快。
闷闷的武樾和慢热的王芝也融入了这个新团队。
一群人有说有笑。
直到《跑男》的总导演洪滔来到现场。
洪滔是谁?
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不过,他担任总导演的节目,大部分人应该都听过。
他是05年超女杭城唱区的总导演,同年,担任湘南卫视跨年演唱会的总导演。
06、07年的跨年晚会都是他担任导演。
跟着他一起‘跳槽’的还有洪潇、都燕,前者是歌手当打之年2024的制片人、总导演。
后者是《我是歌手2012-2017》、《创造101》的主创团队。
他们两个是洪滔的得意弟子,老师跳槽,他们紧随其后,跟着一起加盟深光。
“各位,欢迎来到《奔跑吧兄弟》节目组,我是总导演洪滔。”
“未来一段时间,希望你们别骂我就行。”
骂?
这话让在场的人一愣。
骂什么啊?
这人说话还挺好玩的。
翌日。
当《跑男》正式开始录制,他们终于知道洪滔为什么那么说。
敢情是给他们打了一个预防针啊。
“嘶。”
飞行嘉宾邓朝一脚踩在指压板上,脸上那表情,要多酸爽就有多酸爽。
单独走路都这样了,背上再驮着一个人,岂不是老寿星上吊?
另一边。
秘密抵达现场的沈良正在通过监视器观看节目的录制。
瞧见接力赛环节众人脸上的环节,他忍不住乐了。
人的天性就是如此。
看见其他人‘倒霉’,总容易幸灾乐祸。
尤其还是熟人在那倒霉。
沈良在后面偷着乐,现场录制的人更加忍不住,一个个都在悄咪咪的憋笑。
旁边的围观群众笑的很放肆。
节目组的人很克制,毕竟日后还要经常相处。
哪能肆意大笑?
以后还要见面呢。
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总不能把场面闹得太尴尬。
至于沈良。
他只是心里暗爽。
后面的那个高空落水环节也非常的折磨人。
至此。
录制节目的嘉宾们彻底明白导演当初那么说的原因。
坏!
坏透了!
被淋成落汤鸡的大蜜蜜,脸上还挂着笑容,心里却在暗自蛐蛐导演组。
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点子。
简直是没人性!
衣服都湿哒哒的。
等等。
该不会良哥的主意吧?
说不准。
这个综艺好像是好姐的生意,良哥出谋划策很正常吧?
如果是良哥的主意,那好像也没那么折磨人。
良哥肯定有他的用意。
应该是为了节目效果?
是了。
肯定是了。
是夜,撕名牌环节被淘汰的大蜜蜜在休息室时,一直在琢磨这件事。
嗯?
嗯?
倏地。
我不是眼花了吧?
看到监视器里传出的画面,大蜜蜜揉了揉眼睛。
那是良哥?
面具人是良哥?
节目组怎么不说?
还有,良哥为什么也不告诉她。
还有。
今晚良哥会来吗?
念及至此,大蜜蜜情不自禁的夹了夹腿。
会来吧?
跑男剧组其他人又跟良哥没什么关系,那什么王芝,貌似跟良哥真没什么。
不过,也说不好。
万一良哥今晚没来,多半是去了王芝那里。
良哥今夜会不会来?
沈良当晚哪也没去,而是直奔欧洲,当晚录完节目,直接上了飞机。
大蜜蜜,独守空床。
王芝也是如此。
他这次飞去欧洲,目的地不是戛纳,而是法国旁边的威尼斯。
今年威尼斯电影节向他发了一份邀约。
担任评审团主席的邀约。
虽然沈良是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常客,距离大满贯只差一座金狮奖,但担任评审团主席,还是头一回。
今年恰好又是他的而立之年。
所以。
这份邀约他很有兴趣。
他猜测,这份邀请也有补偿的意思。
老马不是不想扶他拿金狮奖,而是其中的阻力太大,太大。
三金大满贯,不是不行。
只是不能发给这么年轻的人。
是的。
三十岁在导演行业很年轻,很多青年导演在这个年纪才刚刚执导个人第一部电影。
别说三十,四十岁在导演圈也不算年纪大,五十是正当年,六十是老当益壮。
七十?
尚能饭否?
当然能!
不仅能,还能猛猛开吃,全球范围内都不乏相关的案例。
因此。
三金大满贯的成就不可能轻易给。
华人不行。
欧洲本土的导演,同样不行。
这次的评委会主席也是一次‘利益交换’。
用欧洲三大电影节最年轻的评审团主席作交换,他们希望沈良下部电影还报威尼斯。
即使不报,也要维持一下良好的关系。
当然。
现在距离威尼斯电影节开幕还有小半年,距离公布评审团成员名单也有三个多月。
沈良此次前往威尼斯,并没有大张旗鼓。
他甚至没有落地水城。
他和老马是在米兰见的面。
“沈良,欢迎来到米兰。”
在一家咖啡店见到老马后,这位华夏通主动致歉。
“抱歉,因为保密的关系,我没办法去接你。”
“马克,你太客气了。”
沈良笑着跟他拥抱了一下。
“其实酒店已经安排好了接机。”
“那怎么行。”
老马笑眯眯的把他引到里面的小包厢。
保密。
得保密啊。
没瞧见他都带着鸭舌帽吗?
该死的意大利狗仔,每到电影节前夕,一个个就像是开了扫描雷达一样,专门盯着他。
走进包厢,寒暄片刻,老马直言道。
“沈,关于今年的电影节,你有什么想法吗?”
“想法吗?”
沈良的想法其实有很多,不过,他懒得说,因为说了也没用。
威尼斯这几年抱好莱坞大腿的倾向太过明显,不仅抱好莱坞大腿,还会捧本土的片子。
奥斯卡捧美国电影,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地区性奖项,威尼斯这么干就有问题了。
它不是一个地区性电影节。
还有。
威尼斯又当又立。
溜了别人一圈,人家也不给他的面子,去年的威尼斯就很水,今年或许会更水。
或许,那是因为上辈子是这样。
另外一个平行时空,这一届的评审团主席也是一位华人,由李桉担任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主席。
李桉虽然在好莱坞混过,也拿过不少奖,但他本人在好莱坞的影响力却很有限。
谁让好莱坞是制片人中心制。
很多时候,导演只是工具人,除非导演特别特别强势,显然,李桉不在那个行列。
是以。
他的人脉比较有限。
那些大牌演员完全可以不鸟他,如果他执导,碰到一些大牌戏霸,剧本说改就得改。
换成沈良,那就不一样了。
资本主义世界最擅长看人下碟。
如果沈良只是一个单纯的导演,甭管拿了什么奖,到了好莱坞,都得按照那边的规矩办事。
但。
在导演之外,沈良还手握一家上市影视公司,内地市场又是近两年崛起速度最快的票仓。
好莱坞也懂人情世故。
那些好莱坞巨头们见到他都客客气气,那些演员还能不给面子?
“嗯,有什么想说的,你尽管说。”
老马点头道。
“这里也没有外人,可以随便说。”
“那我说了?”
“说吧。”
老马咧嘴一笑,选沈良当主席是他的提议,这位年轻的导演,背后还有一家市值几十亿美金的公司。
仅凭这点,足够说服那些老古董做出改变。
“我想这一届威尼斯是不是能多一点华夏元素?”
“呃。”
听到如此‘直白’的话,饶是老马是一个华夏通,也是当场愣住。
这是要内定一个名额?
内定,其实也不是不行。
只要品质说的过去,有点倾向,那不是很正常,全世界哪家电影节没点猫腻,没点黑历史。
“马克,我的意思不是电影之内,而是电影之外。”
眼看老马大吃一惊的样子,沈良跟着解释道。
“我的意思是,不止有电影可以承载华夏的文化,其他元素也可以。”
“你的意思是?”
老马追问道。
“获不获奖,那另说。”
沈良缓缓道。
“非竞赛单元的展映可以多了一点,现场的元素也可以多加一些华夏元素。”
“我懂。”
老马哈哈一笑。
“中国结、祥云、红色、京剧、毛笔字、太极、华夏功夫,对不对,是不是这些?”
“差不多吧。”
沈良没有否认,这些元素虽然有点刻板印象的味道,但在老外眼中,它们确实能代表华夏。
还有熊猫。
一看到熊猫,别人就会想起华夏,去年夏天上映的《功夫熊猫》在全球范围内都掀起一阵熊猫热。
沈良拍了那么多部电影,唯独没有尝试过动画电影,因为他真的不太懂。
动画电影虽然也是电影分类之一,但它和真人电影完全不是一回事。
制作周期动辄以年为单位。
紧接着,沈良将他的想法和盘托出。
多点华夏元素点缀,推广推广特色文化,也算是他尽的一份力。
除此之外,他会适当地增加华语电影的展映数量,再办一场华语电影推介会。
至于拿奖的事。
那指定不能明目张胆的说。
如果,他是说如果,如果最后有两部电影同时入围某个奖项,一个是华语电影,一个是外国电影,双方的评分差不多的情况下,他肯定会推荐华语电影。
什么避嫌?
举贤不避亲懂不懂?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