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241章 总导演竞选

华娱2001:叫我导演! 最新章节 第241章 总导演竞选 http://www.ifzzw.com/381/381584/
  
  
    最终。

    沈良还是没走之灵姐姐指明的第三条路。

    不能乱走。

    毕竟,黑泽之灵所求的太多。

    《穿普拉达的女王》的女配一角,她并不是首选,甚至连三选都不是。

    女二号艾米丽需要的不是一个花瓶。

    林之灵的台词功底太差,她的娃娃音、口音都是劣势。

    不止台词,演技方面,她也差太多。

    范小胖已经算是演技比较差的,林之灵的演技比小胖还差,带飞一个都很累了。

    双飞?

    带不动,真心带不动。

    投资一千多万美金的电影,由不得沈良胡来,真拍呲了,砸的是他的招牌。

    而且,他也不想重蹈《艺伎回忆录》的覆辙。

    刚刚结束拍摄的《艺伎回忆录》,是明明白白的日本故事,最后却选了三个华人女演员。

    对这件事,小日子影迷可是耿耿于怀。

    电影还没有上映,小日子影评人已经开喷。

    【这是一部弱智的白痴影片!这是一部让华夏人、日本人都不能理解,都蒙羞的低级白人电影!】

    上映之后,情况也差不多。

    国内和小日子那边,全是骂声一片。

    因此。

    为了兼顾小日子市场,在双女主被龚丽、小胖预定的情况下,重要女配、男配,肯定要考虑小日子演员。

    女助理的角色,沈良属意的第一候选是日本女演员天海佑希。

    第二、第三候选分别是‘日本李佳欣’小泽真珠,以及昭和美人宫泽理惠。

    第四候选也不是林之灵。

    而是另外一个彬彬,《手机》上映后骂声一片的李彬彬。

    顶替小胖出演了‘武月’一角,也不知道李彬彬未来会不会步小胖的后尘?

    应该不会。

    李彬彬的妹妹李鳕是一个手腕很厉害的人物,李彬彬能跻身大花的行列,李鳕至少要占一半的功劳。

    ……

    两天后。

    沈良又去了一趟香江,离开时,他带走了五架样机。

    跟他一起回燕京的还有汪涛。

    几天后,汪涛会跟着沈良一起去宽沟。

    宽沟并不是哪里有条沟,而是取自‘宽厚待人,沟通尊爱’八个字。

    全名是燕京市宽沟招待所,位于怀柔水库西岸,距离市区大约50公里。

    是一座占地超过3000亩,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的会议中心。

    那里也是这次奥运竞选方案的竞标现场。

    回燕京之前,沈良无视了小高、小胖的远程链接请求,没有转道申海,而是跟九位顾问开始最后的闭关冲刺。

    最后过一遍方案。

    顺带,沈良还给他们展示了一下什么叫‘RGB’光污染。

    塔喵的。

    就这种后世随处可见的变色RGB灯珠,这时候还是高科技尖货。

    李泽祥托了好几层关系才从全球知名LED巨头gree公司搞到尚未大规模量产的成品。

    看着夜空中变幻不定的灯珠版无人机,美术系系主任王宏海好奇道。

    “这个美国最新的变色技术是可控的吗?”

    “可控。”

    沈良的话刚刚说完,几位顾问七嘴八舌的说道。

    “能控制的多精细?”

    “还是老美厉害,连这种玩意都能做出来。”

    “成本怎么样?贵吗?”

    “有没有大型化方案?”

    面对几位顾问,沈良一一解释道。

    “成本的话,单颗RGB-LED灯珠是15美元,一架无人机平均需要15颗,300架无人机就是4500颗,灯珠成本大概7万美金左右。”

    “然后灯珠需要独立的PWM控制模块、散热模块、配套的控制程序,总体成本大约50-80万美金。”

    “80万?美金?”

    这踏马看的都是钱啊。

    “主要是控制程序的开发比较贵,这一块只能委托GREE公司负责。”

    “那,能不能达到凤凰图案的效果?”

    “理论上可以。”

    沈良没把话说的太死。

    “具体能否实现,其实不在RGB-LED灯光,而是无人机……”

    话没说完,上空的那架无人机失控了。

    摇摇晃晃一阵,猛地向地面俯冲。

    啪。

    脆弱的无人机从高空坠落,碰撞到地面的那一刻,顿时摔成了十八瓣。

    现场瞬间沉默。

    “咳咳。”

    沈良轻咳一声。

    “各位老师,多旋翼无人机目前还是实验室产品,控制程序、平台都很简陋,炸机率高了一点。”

    “没事,新技术总有困难。”

    “老穆说的对,事物总是在曲折中成长,距离奥运还有三年多,时间还很充裕。”

    “对,我相信组委会那边也能理解的。”

    紧接着,一群人又重新回了别墅。

    他们现在闭关的地方是沈良新买的房子,带装修的二手房,地下两层,地上三层,一共七个客房。

    因为不是常驻地,沈良就没重新装修。

    转眼时间来到3月21号。

    从去年年底发出定向征集邀请以来,14家团队群策群力,纷纷加班加点的赶制初版方案。

    近三个多月过去,终于到了竞标日。

    这一天,沈良专门穿了一套绣着奥运标志的休闲外套,原定是七点半集合。

    六点不到,天还蒙蒙亮,沈良就和几位老师来到了宽沟。

    他们是最早到的一组。

    片刻后,陆续有其他团队抵达。

    部队系统的团队到场时,气势最盛,参加陈述的几人全部穿着军礼服,英姿逼人。

    看到那身装扮,沈良心中一动。

    现实世界他肯定没机会穿上这么一身衣服,不过,电影里还是有机会的。

    回头客串一把。

    不多时,张一谋和李桉前后脚抵达,他们也各自带着团队。

    “一谋,这边。”

    张辉军笑眯眯地跟老谋子招了招手,两人大学睡上下铺,关系铁的很。

    “师哥。”

    “一谋。”

    见面之后,一群人不免寒暄。

    当然。

    李桉那边也要招呼几句,好歹是华人圈的大导演,这年头能在好莱坞吃得开的导演,既稀罕,又很吃香。

    少顷。

    蔡郭强和陈恺歌也现身会议室,只是跟其他人组队前来不一样,他们两个都是孤身赴约。

    凯子哥戴着小墨镜,一身黑色的中山装,风采照人。

    他一到,自然而然的坐到了北电导演圈。

    看着周围的其他团队,张辉军的眼角绽出几丝波纹。

    14家竞选团队,北电出身的导演,独占其三!

    还有谁?

    还有谁?

    “凯哥,你怎么就一个人?”

    田壮壮瞥了一眼门口。

    “你团队的其他人呢?”

    “没有其他人,就我一个。”

    说着,凯子哥稍微解释了一下。

    “组委会通知我的时候,我正在忙着《无极》的后期制作,档期都定好了,实在没时间找人组队。”

    “不过,我的空闲时间全都在考虑方案,所以的创意都被我一笔一笔的记了下来。”

    此话一出,在场的几人不由将目光落向凯子哥手里的那个本子。

    咳咳。

    那个不会是方案稿吧?

    老张和老谋子对视了一眼,就刚刚,他们还在聊方案。

    老谋子这次带着两车资料、模型过来。

    沈良准备的跟老谋子差不多,不过,他准备模型是微缩模型+手绘效果图,以及动画演示+无人机现场展示。

    尽可能直观地呈现出最终效果。

    “各位负责人请注意,现在开始抽签。”

    不一会,现场官方人员搬了一个纸箱子进来。

    14家团队依次上前抽签。

    很快。

    沈良抽到了自己的签。

    5号。

    不前不后,一个不错的签,只是,算算时间,他的陈述要放到下午了。

    因为每个团队的陈述时间是50分钟。

    前后再扣去一刻钟左右的休息,午餐、晚餐时间,一天只能安排八家团队。

    换而言之,抽到八号往后的团队,需要等到明天。

    好在宽沟本身就是一个大型会议中心,最不缺的就是客房。

    “呦,我是八号。”

    凯子哥摊开签号,笑着道。

    “这个数字好,寓意好。”

    “一谋,你呢?”

    张一谋展开签号。

    “6号。”

    “也不错。”

    凯子哥笑眯眯的点了点头。

    “六六大顺,也是个好兆头。”

    “崔老师,可以啊,一号!”

    另一边,歌华团队的人笑着道。

    “第一个,开门红啊。”

    对方口中的崔老师是摇滚歌手崔建。

    那个唱着‘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的摇滚青年,眼下已经成了老炮。

    今天的他,仍然戴着标志性的白色红星鸭舌帽。

    不过。

    跟二十年前相比,崔建少了几分桀骜,多了几分平和,不再是那个专门戳肺管子的老炮。

    随着签号依次确定,各个团队四散而开。

    各忙各的。

    凯子哥是孤身前来,想对方案也没人对,于是便跟着沈良团队一起去了旁边的小会议室。

    途中,张辉军问起了《无极》。

    “凯哥,你那部片子什么时候能忙完?”

    “还早。”

    《无极》预算一再超支就是因为拍的素材太多,在澳大利亚忙了几个月,连剪辑都没定好。

    “估计要夏天结束才能做完。”

    “对了,沈良,这次的后期制作,还要多谢你的介绍,Fuel VFX特效公司那边提供的方案效果很好。”

    “师哥客气了。”

    沈良没有揽工的意思。

    “Fuel VFX最近正在拓展华夏区的业务,他们肯定不会偷奸耍滑。”

    提起特效,国内的影视投资方那是被坑的一把鼻涕一把泪。

    抛开一些转移资产、洗米之类动机不纯的剧组,那些想拍好戏的,只要是用国外特效公司,有一个算一个,多多少少都踩过坑。

    高价低质。

    沈良要是没有未来的特效制作经验,包准也是被坑的那个。

    随后,又聊了一会电影的事,沈良和几位老师抽空最后核对了一次方案。

    “凯哥,要不你当面试官,帮我们预演一次?”

    半晌,张辉军看向对面的凯子哥。

    “行。”

    凯子哥收起他那份手写方案。

    “那就试试。”

    能到这里的人,基本不需要担心对方泄密。

    旋即。

    张辉军将方案的定稿递了过去,看到那厚厚一本装订成册的对开大部头,凯子哥还愣了一下。

    “这么大?”

    “图文结合嘛,就大了一点,厚了一点。”

    张辉军呵呵一笑。

    “都是沈良的主意,他说装订成册会正式一点。”

    说话间,凯子哥已经翻开方案册,第一页中间赫然写着一行大字。

    【2008年奥运开闭幕式企划案】

    【主创意人:沈良】

    【顾问团队:张辉军、穆德元、何青、王宏海、陶经、杨占家、刘戈三、田壮壮、陈伟亚】

    【执行团队:……】

    【技术支援组:……】

    放眼望去,顾问团里全是熟人。

    再翻。

    第一页最上面是一幅全景图,一面面发光的‘鼓?’组成了倒计时——阿拉伯数字‘10’字。

    图片下放写着一行字。

    【击缶而歌,时空共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拍过《刺秦》的陈恺歌当然知道‘缶’是什么。

    一种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

    史记有载,秦人不善器乐,难为高雅正统之声,故,击缶为娱。

    不过。

    旁边小图上的‘缶’和现实里的缶可不是一回事。

    78年曾侯乙墓里出土的铜鉴缶是圆腹,有盖,肩上有环耳,而图片上的方型缶更接近古籍里的记载。

    有意思。

    有意思。

    仅凭这一个乐器,陈恺歌就对沈良的方案提起了莫大的兴趣。

    再看下面的小字介绍。

    核心装置:2008面直径一米,内置压力传感器的LED缶阵,表面绘制青铜器云雷纹,底部集成灯光模块。

    表演设计:演员以‘秦军’击缶礼仪为原型,配合缶面数字倒计时(从10到0),当‘0’字浮现时,缶阵齐亮,2008位演员引出‘有朋自远方来’的《论语》吟诵。

    技术难点:需压力传感系统精准捕捉演员动作,实现灯光与节奏的毫秒级同步。

    舞台设计:……

    此刻,文字已经跳入陈恺歌的脑海中,然后汇聚成了一副气势恢宏的大典礼乐图。

    凡大典,必用大乐。

    彩!

    英雄所见略同!

    这就是他预想中的样子,只是,他的方案里只起了一个念头,根本没有想好用什么乐器,又怎么表演。

    念及至此,陈恺歌抬头看了一眼正在准备资料的沈良。

    后生可畏啊。

    论创意,他输了一点点。

    论方案设计,他也输了头阵。

    对于接下来的讲述,陈恺歌愈发的期待。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朝天乐的小说华娱2001:叫我导演!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华娱2001:叫我导演!最新章节华娱2001:叫我导演!全文阅读华娱2001:叫我导演!5200华娱2001:叫我导演!无弹窗华娱2001:叫我导演!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朝天乐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