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死寂世界的生机
寒冷如同无形的刀子,切割着肌肤。洞外那种低沉悠长的呜咽声时断时续,更添几分诡异。陈凡将身体蜷缩得更紧,全力运转着那套自创的体术,刺激气血对抗严寒,同时保持大脑的绝对清醒,分析着当前的处境。
“环境温度持续下降,湿度极高,体热流失速度是正常环境的三倍以上。必须尽快找到稳定的热源和更安全的庇护所。”
“食物和淡水是首要问题。此地植物大多蕴含未知毒素或惰性能量,直接食用风险极大。死水看似平静,但‘洞察’显示其微生物群落复杂且具有攻击性,需深度净化才能饮用。”
“能量背景沉寂,常规修炼恢复效率可忽略不计。需依赖自身储备和药物,必须精打细算。”
天色(或者说那永恒黄昏的光照度)没有明显变化,但根据生物钟和温度变化,陈凡判断“夜晚”已经降临。他不敢沉睡,始终保持着一半的警觉。
呜咽声似乎靠近了一些。陈凡的“洞察”能力集中向声音来源的水面方向。在他的感知中,那并非生物发出的声音,更像是某种……能量在特定介质(比如水)中周期性震荡产生的低频波动。这种波动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似乎与这片死寂世界的某种底层规则隐隐呼应。
“自然现象?还是……某种巨大生物或装置的呼吸?”陈凡暗自警惕。
第一夜就在这种寒冷、警惕与分析中度过。当环境温度停止下降并开始缓慢回升时,陈凡知道“白天”到了。他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伤势在药物和体术作用下好了三四成,但饥饿和干渴感开始变得强烈。
他走出凹洞,再次仔细勘察周围。这一次,他有了新的发现。
在悬崖底部一片背阴、潮湿的区域,生长着一种不起眼的、贴着石壁的暗蓝色苔藓。这种苔藓在他的“洞察”下,能量反应极其微弱,但结构却异常稳定,不含明显的毒素或攻击性成分。更重要的是,它内部蕴含的水分非常纯净,几乎不含杂质。
“或许可以尝试提取水分。”陈凡收集了一大捧这种苔藓,回到临时营地。他没有贸然挤压饮用,而是利用物理方法:他找了一块相对光滑的石板和一块圆石,将苔藓铺在石板上,盖上几片宽大的、相对无害的树叶,然后在树叶上放置圆石,利用石头的重量缓慢压榨。同时,他利用聚焦阳光(虽然光线昏暗,但仍有热量)的原理,用一块凹面金属片(来自破烂木箱的金属构件)反射光线,微微加热石板底部,加速水分的蒸发和冷凝。
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几个时辰后,他成功收集到了小半碗几乎无色无味、经过初步净化的水。他小心地尝了一滴,确认没有异常反应后,才小口喝下。干渴得到缓解,但饥饿感依旧。
食物是更大的挑战。他尝试了几种看起来最无害的菌类和地衣,但“洞察”显示它们要么结构不稳定易分解出毒素,要么含有难以消化的惰性能量块。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目光落在了昨天收集苔藓的那片石壁上。石壁缝隙中,他看到了一些细小的、几乎透明的节肢动物在缓慢爬行,外形类似蠹虫,但通体晶莹。
“洞察”扫描:结构简单,能量水平极低,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几丁质,未发现致命毒素或寄生虫。
“就是它了。”陈凡没有犹豫。生存面前,口腹之欲是奢侈品。他捕捉了数十只这种透明小虫,用捡来的一个相对完整的贝壳作为容器,又找了些干燥的苔藓引火——这里的植物含水量极高,引火极其困难,他花了很大力气才用钻木取火的方式点燃了一小堆篝火。
将小虫放在烧热的石板上烤熟,散发出一种淡淡的、类似烤虾壳的气味。味道谈不上好,但吃下去后,胃里终于有了充实感,身体也暖和了不少。
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陈凡开始向悬崖上方探索。他需要更高的视野来了解这片区域的全貌。
攀爬异常艰难。岩石湿滑,长满粘液,那些扭曲的植物枝条有时会突然缠绕过来,带着微弱的麻痹毒性。陈凡依靠精准的身体控制和“洞察”预判,有惊无险地花费了大半天时间,才登上了崖顶。
崖顶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
放眼望去,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暗灰色的荒原,点缀着零星扭曲的怪树和巨大的、风化严重的奇异骨架,不知属于何种生物。荒原尽头,隐约可见连绵的黑色山脉轮廓,山体形态狰狞。天空依旧是那片令人压抑的灰蒙,没有太阳,也没有云层流动的迹象,光线来源成谜。
最令人心悸的是,在这片广袤的死寂世界中央,也就是他之前看到的那个巨大死水潭的方向,视野的极限处,似乎有一个极其庞大的、模糊的阴影,如同一个倒扣的碗,笼罩在大地之上。因为距离太远,无法看清细节,但那阴影给人一种极其古老、沉重、甚至……“活着”的感觉。昨晚听到的呜咽声,似乎就是从那个方向传来的。
“那里就是这片地域的核心吗?”陈凡心中震撼。这个世界,远比他想象的更加诡异和危险。
同时,他也在崖顶发现了一些人类活动的痕迹——几处早已熄灭不知多少年的篝火余烬,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碎片,风格同样古老。这说明,这里曾经可能有过人类或类人智慧生物生存,但显然已经废弃了很久。
“有文明痕迹,就意味着可能有遗迹、知识,或者……离开的线索。”陈凡精神一振。生存之后,下一步就是探索和寻找归途。
他记下了核心阴影和山脉的方位,开始小心地向下探索悬崖的另一侧。这一侧坡度较缓,连接着那片广袤的荒原。
在下到半山腰时,他有了一个重大发现——一个被藤蔓和碎石半掩埋的洞口。洞口有人工开凿的痕迹,虽然古老,但比滩涂上那个木箱的年代似乎要近一些。
陈凡警惕地感知洞内,没有发现活物气息,只有陈腐的空气和一种淡淡的、类似金属氧化物的气味。他清理开洞口,侧身钻了进去。
洞穴不深,约十几米后便到了尽头。里面散落着一些早已腐朽的兽皮、枯骨,以及几件锈蚀严重的金属工具。在洞穴最深处,他发现了一具盘坐在地的骸骨。骸骨身上的衣物早已风化,但骨骼却呈现出一种奇特的玉质光泽,历经岁月而不朽,显然生前并非凡人。
骸骨的手指,指向前方石壁。石壁上,刻着几行扭曲的文字,与滩涂金属板上的文字属于同一种体系,但似乎更加潦草和急促。
陈凡无法解读文字,但他的“洞察”却从骸骨和文字刻痕中,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不甘、绝望,以及……一丝微弱的、指向某个方向的执念。
骸骨的怀中,似乎揣着什么东西。陈凡犹豫了一下,还是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小心地取出了那样物品。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的、灰白色的骨片,质地温润,上面用某种暗红色的颜料,画着一个极其简洁的、由三个同心圆和几条射线构成的图案。
当陈凡的手指触碰到这块骨片的瞬间,他脑海中那从遗迹光幕中获得的基础知识,似乎与骨片产生了一丝微弱的共鸣!
他仿佛听到了一声跨越千古的、充满疲惫的叹息,以及一个模糊的词语,直接烙印在他的意识里:
“……‘源’……之塔……”
(第二十四章 完)
第二十五章预告:骨片和“源之塔”指向了什么?这具骸骨的身份是什么?陈凡将依据骨片的指引,向荒原深处的“源之塔”进发。途中他将遭遇怎样的奇异生态和潜在危险?这个死寂世界隐藏的古老秘密,是否会因他这个外来者的到来而被逐渐揭开?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