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132章:热搜词库的跨界应用

热搜预知:我躺着就能掌控 最新章节正文 第132章:热搜词库的跨界应用 http://www.ifzzw.com/381/381189/
  
  
    第132章:热搜词库的跨界应用

    清晨六点,天刚亮。

    陆砚之还坐在酒店套房的书桌前,电脑屏幕亮着,最后一份舆情报告已经发出去了。他合上笔记本,端起桌上的咖啡喝了一口。凉透了,苦得有点发涩。

    他没起身,目光落在脑海里刚浮现的那条热搜上——“某重点大学教授论文数据造假”。

    时间戳显示,这条热搜会在46小时后冲上榜首。

    他没像以前那样立刻联系媒体,也没转发给小唐去安排通稿。这次他打开邮箱,收件人写上了南江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的名字。

    邮件内容很短:“贵校李姓教授近期发表于《文化研究学刊》的论文涉嫌数据伪造,相关证据已被第三方平台捕捉。若三日内启动内部审查并公示结果,我可确保该事件不会进入公众视野。”

    附件里是两份文件:一份是论文原始数据与公开数据库的比对图,另一份是实验样本来源的追踪链接。

    发完邮件,他靠在椅背上,闭眼三秒。

    这不是第一次用热搜预知能力对付人,但这是第一次,他不想让任何人看到刀光。

    娱乐圈靠流量吃饭,黑料爆出来顶多塌房。可学术圈不一样,一旦上热搜,整个团队几年的努力都会被一笔抹掉。他不是来砸场子的,是来逼人自查的。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陈墨发来的微信。

    “你昨晚又熬夜了?”

    陆砚之回:“刚忙完。”

    “林姐朋友圈转了那个‘暖心实录’的视频,全教研室都在看。”陈墨接着说,“有人说你是当代鲁智深,专打土豪劣绅。”

    陆砚之打字:“我更像扫地僧。”

    “那你这扫帚是不是扫得太宽了?今天早上我们系主任看到一篇匿名文章,说有教授可能要出事,搞得人心惶惶。”

    陆砚之没回。他知道那篇文章是谁发的——还不是时候。

    他等的是校方的反应。

    ---

    南江大学那边一开始没当回事。

    学术委员会办公室接到邮件后,直接扔进了垃圾箱。谁会信一个匿名举报能精准预测热搜?又不是算命。

    直到第二天上午,陈墨在教研室开会时,当着几位教授的面念了一句陆砚之的话。

    “这不是爆料,是预警。你们现在处理,是整顿学风;等热搜爆了,就是全国围观丑闻。”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有人冷笑:“谁啊?以为自己是热搜管理局?”

    但也有老教授皱眉:“最近确实有学生反映那篇论文的数据对不上……”

    当天下午,校方悄悄成立了调查组。

    第三天中午,官网发布通报:经查,文学院李某某教授所发表论文存在数据篡改行为,撤销其正高级职称,追回科研经费,终止在研项目。

    全程没有媒体介入,没有热搜词条冒头。

    但在学术圈内部,炸了。

    微信群里疯传截图:“陆教授的热搜比查重软件还准。”

    “他是不是装了监控?”

    “建议教育部聘他当学术监察员。”

    “以后写论文先过他那一关。”

    ---

    陆砚之是在一杯新的双份浓缩咖啡送到手边时,才知道事情成了。

    小唐举着平板站在门口,屏幕上是教育类公众号转载的文章标题:《从大数据看学术失信的舆论周期》。

    作者匿名,但内容清清楚楚写了整个过程:如何通过网络信号提前捕捉到学术不端的潜在爆发点,如何推动机构在舆情发酵前完成自我净化。

    文章最后说:“热搜不该只是流量的终点,也可以是预警的起点。”

    这篇文章被疯狂转发。

    有高校老师留言:“我们学院已经开始讨论建立舆情预警机制。”

    还有研究生说:“原来写假数据不只是骗导师,还会被热搜盯上。”

    陆砚之看完,把平板还给小唐。

    “发出去就行。”

    小唐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加个作者署名?比如……‘砚之模型’?”

    “不用。”他说,“越透明,越危险。”

    小唐点头,转身走了。

    门关上后,陆砚之打开私人聊天窗口,给顾晚舟发了条消息。

    “以前我们用热搜打人,现在,得让它学会救人。”

    过了几分钟,对方回复。

    她发了个表情包:一只猫躺在沙发上,手里举着薯片,头顶冒出一行字:“你现在是热搜界的白衣天使?”

    他回:“不,是清洁工。”

    她秒回:“那你扫完学术圈,下一步是不是要扫民政局?”

    他没理她。

    但嘴角动了一下。

    ---

    傍晚六点十七分,他回到家中。

    窗外华灯初上,城市一片灯火。他打开电脑,新建文档。

    标题写着:《热搜预知的社会应用边界研究》。

    刚敲下第一段,手机响了。

    是陈墨。

    “你知道刚才什么情况吗?”陈墨声音带着笑,“我们系那几个搞社会学的,非说你这个案例值得立项,准备申请国家课题。”

    “别扯了。”陆砚之说。

    “真的!他们要做‘网络舆情前置干预模型’,还想拉你当顾问。”

    “我不当官,也不挂名。”

    “我说了,他们不信。”陈墨顿了顿,“不过你真打算一直这么干?跨娱乐、跨学术,下一步是不是连菜市场涨价都能预判?”

    “只要有人想藏东西,就会留下痕迹。”陆砚之看着文档空白页,“我只是看得早一点。”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

    “你变了。”陈墨忽然说。

    “怎么?”

    “以前你只想怼人。”

    “现在你开始想改规则了。”

    陆砚之没回答。

    他想起三个月前,自己还在为一个被网暴的女孩写澄清稿。

    现在他坐在家里,动动手指,就能让一个教授丢掉十年努力换来的职称。

    不是因为他狠,是因为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手,什么时候该闭嘴。

    这才是真正的掌控。

    他关掉对话框,继续打字。

    文档刚写到第三行,手机又震。

    是顾晚舟的新消息。

    她发来一张新闻截图,标题是:“某高校教授因学术不端被撤职”。

    下面附了一行字:

    “你这波,比写论文还狠。”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精神紧绷的快龙的小说热搜预知:我躺着就能掌控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热搜预知:我躺着就能掌控最新章节热搜预知:我躺着就能掌控全文阅读热搜预知:我躺着就能掌控5200热搜预知:我躺着就能掌控无弹窗热搜预知:我躺着就能掌控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精神紧绷的快龙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