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日有人开始打驱蚊花露水的主意了,专门派人盯着他们用什么材料,
药店酒铺跟不要钱的薄荷金银花都准备齐全以后,心急的人开始制作。
心不急的人,开始核算成本。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光是所需的药材一次就花掉三两银子,老酒二两银子一坛,程记一次买三坛,他们也买三坛,再加上其他的耗材,一次光是成本就奔着十五两去了。
一桶花露水才卖十文,要卖一千五百桶才赚回本,然后他们又算了程记每日的出货量,压根就赚不到什么钱。
但是他们还不死心,程记用花露水赚的钱把印子钱都还上了,肯定还是赚钱的。
然后他们就开始琢磨配方,用尽了各种办法,还真让他们捣鼓出来了。
只是等真的做出成品,再核算成本,还往里赔钱了二两。
这买卖还能做吗?
怎么程记能赚钱,他们就往里赔钱呢?是哪个环节出了错误,还是他们用料用多了?
有人给出主意,提价卖。但是有程记十文钱的前车之鉴,卖贵了,有人买账吗?
还不等仿制的风吹起来,就换季了。
没人买驱蚊花露水的账了,之前豪情万丈的人,一个个被迫惨淡收场。
程记这边的员工早就开始担心了,货郎一日比一日来的少,东家却不叫停,依旧让她们每日跟原来似的那么干。
有人心里高兴,干一天就有一天的工钱。也有跟程家关系好的,劝他们停下,别赔钱。
程家却让他们放心大胆的做,能卖出去。
那她们良心可就能过得去了。
程家夫妻这样的人品,不会差她们的工钱。
绢花已经卖出去一批了,货郎们原本都改成三日来一次,现在又开始每日都来提货了。
他们一朵绢花卖二十文都有大把的人抢着要,做工实在是太精巧了,价格还低。
程满月也把小姐妹拉入伙了,绢花做出来头一批,她先给借钱给她的小姐妹每人送了一朵,顺便把欠她们的钱还了。
小姐妹一听是她做出来的,又听能赚钱,第二日组团来她家学习制作工艺。
昨天为止,他们欠亲戚朋友邻居的钱,全部还清。
程父程母心头再也没有事情压着了,感觉整个人就跟轻了十斤一样。
大理寺那边也有好消息,前些日子,大理寺采购了一百桶花露水回去。
她感觉自己是抱到金大腿了。
那糖,送的值。没想到黑脸男,竟然是喜欢吃糖的。
她想起在哪里见过大理寺少卿裴去疾了,大相国寺的夜市,这黑脸男没有买到驱蚊花露水,还闹脾气呢。
甭看大男人一个,估计内里装的是个小公举。
一场秋雨一场寒,淅沥沥的小雨接连下了两天以后,人们薄衫换厚衫,怕冷的还在外面加了半臂(坎肩)。
路上湿滑不好走,程满月早早的分了材料,让妇人女郎们拿着材料回家做绢花。
女人们还是头一次听说能拿回家做工的,一个个兴奋的不得了。
手工活嘛~自然是家里跟工坊里面都能做的,只要手巧,哪里都是办公地点。
所以这几日,即便是寒风吹着,湿冷的雨下着,以程满月家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开,但凡是领了绢花的人家,一个个都高高兴兴,喜气洋洋的。
下雨天,没有正式工作的男人们,就得在家里歇着。他们看着坐在屋里,一边说话,一边就把钱挣的女人们,眼睛里流露出羡慕。
“孩子他娘,你也教教我吧,左右我也在家闲着,咱们一起赚钱。”自家媳妇心灵手巧,一上午就能赚四五十文钱,他一天都挣不到这么多。
被叫媳妇的女子,头一次用怀疑的目光看着自家男人。
“你行吗?”
男人想着赚钱,又想着争一口气,气鼓鼓道:“怎么不行,不是有手就行吗?有没有规定只有女子才能做绢花。”
没想到这么一学,还真的学成了。
这样的事,不停的在各家上演。有心学的都是想挣钱的,没心学的,看都不会看一眼。
雨过天晴去交货的时候,就能看谁家想挣钱,谁家不想挣钱了。
“徐娘子你手也太快了吧,两天做了这么多。”程母跟徐娘子说话,几个女儿在一旁清点,数量正确以后,再去程父那边拿钱。
程满月数完以后,报出银钱:“总共三百五十文。”
“阿耶,徐大娘三百五十文。”
屋里传出程父的回应声,紧接着就是铜钱撞击的声音。
徐娘子听见钱数,两眼放光,两天赚了三百五十文,一天不到两百文啊,以前她给人浆洗一冬天的衣裳都赚不到这些。
程母:“王嫂子,你做的也不少啊!”
程满月继续朝屋里吼:“阿耶,王大娘,两百四十文。”
程母:“刘妹子……”
女人们除了领工钱以外,还要继续领活。
程母只能跟她们说抱歉了。
“这两日下雨,我也没出门,一会儿我就出门去进货,下午你们来拿活就行。”
女人们得到答复,一个个抱着铜钱高高兴兴的走了。
等把所有人的工钱都核算好,大半个上午都过去了。
“下雨天出门买东西太不方便了,好在不下雨了,要不然家里就没盐吃了。”
杂货铺距离他们家有些远,要穿过好几条街,来回一趟就要个把时辰。
程满月看着阿耶的腿脚,又看着湿滑的路面,再想着揣着工钱没处花的女人们,心里冒出一个主意。
“阿娘,咱家开一个杂货铺吧。”
家里人听见这话,全都愣住了。
不是做手工活吗?怎么又开上杂货铺了?
程满月:“咱们这里距离杂货铺太远了,遇上刮风下雨太不方便了。再有,做手工活的人拿了工钱肯定要给家里添置一些东西,与其把钱花到别处,还不如花到咱们家,你们说是吧?”
一家人听的瞠目结舌的。
满月这小脑袋瓜是咋长的呀?
赚钱的好事,全都让她想到了。
妇人们在他们家赚钱,然后又把钱花在他们家,这笔账是怎么算来着?
他们都懵了。
不管家里人如何想,她最初的初衷,真的只是方便自家人。
等阿耶腿好了以后,一边守着店铺,一边结算工钱,都不是跑腿的活,刚好适合阿耶做。
这样阿耶就没时间想瘸腿的事了。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