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明这次是真下了血本,也展现了他那八面玲珑的本事。他不仅请动了那位指挥部办公室的副主任,还通过副主任,迂回地联系上了王副总指挥的秘书。几瓶好酒,几条好烟,再加上韩春明那能把死人说话的嘴皮子,总算把事情敲定了。
见面的机会安排在一次“非正式的技术交流”场合——就在指挥部附近的一家装修还算雅致的茶楼里。用那位副主任的话说:“王指挥对技术很重视,听说你们是北方来的专家,对新型建筑材料有研究,很有兴趣见一见。不过时间紧,只能给你们二十分钟。”
二十分钟,足够了。林凡要的就是一个开口的机会。
见面这天,林凡特意穿上了中山装,显得稳重干练。他没带太多人,只让考察团里那位经验最丰富、言辞最稳妥的老工程师陪同,韩春明则作为引荐人作陪。
王副总指挥是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身材微胖,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些疲惫,但眼神很锐利,透着一股长期负责具体事务的干练和审慎。
“王指挥,您好!冒昧打扰了。”林凡不卑不亢地上前握手,“这位是我们红星轧钢厂技术研发部的刘工。”
双方寒暄落座。王指挥显然时间宝贵,开门见山:“听小张(指那位副主任)说,林工和刘工对建筑钢材有些新的见解?我们特区建设任务重,节奏快,很需要各方面的技术支持啊。”
“王指挥客气了。”林凡微微一笑,没有直接切入主题,而是先从宏观谈起,“我们这次南下,主要是考察学习。特区的建设速度和规模,确实让我们大开眼界,也深深感受到了国家推进改革的决心和力度。作为工业战线的一员,我们觉得,应该为这片热土贡献一份力量。”
这话说到了王指挥的心坎上,他脸色缓和了不少,点了点头:“是啊,时间紧,任务重,很多方面都在摸索前进。”
“正是在这种高速发展下,一些基础性的质量环节,才更需要牢牢把住关。”林凡话锋微微一转,语气依然平和,却带着分量,“我们这几天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也顺便对市场上流通的一些建筑钢材做了一些简单的调研和分析。”
王指挥的眉头不易察觉地动了一下,身体微微前倾:“哦?有什么发现吗?”
林凡给旁边的刘工使了个眼色。刘工会意,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了那份检测报告和几份钢材样本的照片,轻轻推到王指挥面前。
“王指挥,您请看。”林凡的声音压低了一些,带着技术人员的严谨,“这是我们随机从市场上,包括某个大型在建商业中心工地外围,获取的几种钢材样本,委托本地检测机构做的分析报告。结果显示,部分产品,尤其是标注为‘北阳钢厂’生产的这批,其力学性能,特别是延伸率和耐腐蚀性,处于国家标准的临界值甚至略微偏低。这意味着,其安全余量不足,在长期负载或者意外情况下,存在脆性断裂的风险。”
王指挥的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他拿起那份报告,仔细地翻看着上面的数据,又拿起照片对比着钢材上的铭牌标记。他久经沙场,自然明白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
“这份报告……可靠吗?”他抬起头,目光如炬地盯着林凡。
“检测机构具备资质,样本来源……虽然不便明说,但确保真实。”林凡坦然应对,“我们并非针对任何特定厂家,只是出于技术人员的职业操守,觉得有必要向主管部门反映这个可能存在的普遍性隐患。毕竟,万丈高楼,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王指挥沉默了片刻,手指在报告上轻轻敲击着。茶室里的气氛有些凝滞。韩春明紧张得手心冒汗,生怕这位领导下一秒就拍桌子骂他们多管闲事。
然而,王指挥并没有发怒。他深吸一口气,看着林凡,眼神里多了几分审视和探究:“林工,你们告诉我这些,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提醒我们?”
林凡知道关键时刻到了,他坐直身体,目光坦诚:“王指挥,于公,我们不愿看到任何可能的安全事故发生,这关乎特区建设的声誉和人民的安危。于私,我们红星轧钢厂刚刚成功研发并量产了一种新型高性能建筑钢材,各项性能指标,尤其是安全余量和耐久性,远超国家标准。我们认为,它非常适合特区这种高标准、快节奏的建设需求。我们希望能得到一个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接受严格检验的机会。”
林凡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明了公心,也坦陈了私意,合情合理。
王指挥盯着林凡看了足足有十秒钟,仿佛要把他看穿。终于,他缓缓开口,语气凝重:“你们提供的这个情况,非常重要!我会立刻安排人手,对工地上所有批次的钢材进行抽检复查!如果情况属实……”他没有说下去,但眼神里的厉色已经说明了一切。
他顿了顿,语气稍微缓和:“至于你们的新型钢材……光靠一份报告和几句话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看到实实在在的性能证明。”
林凡立刻接口:“我们随时可以提供样品,接受指挥部指定的任何检测,包括和最严格的国际标准进行对比!我们对自己的产品有绝对信心!”
王指挥沉吟了一下,似乎在权衡。最终,他点了点头:“好!既然你们这么有信心,那我就给你们一个机会。明天上午,带着你们的样品,到指挥部旁边的材料检测中心来。我会安排人,用我们这里最严格的设备和方法,当场检测!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