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春风拂过红星轧钢厂,却吹不散"三产"公司里弥漫的紧张气氛。当林凡在管理层会议上宣布要投入巨资研发新型建筑钢材时,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死寂。
“林经理,"财务科长老王第一个打破沉默,推了推眼镜,”按照您这个方案,首期投入就要二十万,这相当于公司去年利润的一半啊!"
生产科长也忧心忡忡:"咱们现有的业务刚走上正轨,突然抽调最优秀的技术工人去搞研发,万一影响了正常生产..."
"没有万一。"林凡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拳头产品。现在南方市场对新型建材的需求与日俱增,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环视在场的每一个人:"我知道大家担心什么。但请大家想想,如果我们总是跟在别人后面,永远只能吃别人剩下的。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会议结束后,研发项目组正式成立。林凡亲自担任组长,把公司最好的八级钳工王师傅、最有经验的冶炼工老李,以及几个刚从技校毕业但肯钻研的年轻人都调了过来。研发基地设在一个废弃的机修车间,这里很快就被各种实验设备填满。
资金像流水一样花出去。第一批特种合金原料就花了三万,新添置的检测仪器又是五万,还请来了北钢退休的总工程师当顾问,光是咨询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财务科长老王每次见到林凡,都要把账本翻得哗哗响:“林经理,这个月又超支了..."
更让林凡头疼的是,研发进展极其不顺。第一次小炉试验,钢材强度达标了,但韧性不够,轻轻一弯就断。第二次调整了配方,韧性上去了,成本却高得吓人。第三次试验更是惨败,整炉钢水都报废了。
这天深夜,林凡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四合院。阎阜贵正在院里纳凉,见他回来连忙起身:"林凡,这么晚啊?听说你们公司最近在搞大项目?"
林凡勉强笑了笑:"是啊,三大爷,在研发新产品。"
”要我说啊,"阎阜贵压低声音,"你现在公司经营得挺好,何必冒这个险?院里可有不少人说闲话呢。"
这话不假。第二天一早,林凡去买早点时,就听见刘海中在早点摊前高谈阔论:“林凡这是被胜利冲昏头脑了!一个小公司搞什么研发?等着瞧吧,非得把老本赔光不可!"
许大茂在一旁帮腔:”要我说啊,他就是想出名想疯了!"
就连一向不多话的易中海,也在水井边打水时对秦淮茹说:“年轻人太冒进不是好事。"
这些风言风语很快就传到了研发团队耳朵里。这天试验再次失败后,年轻的技术员小张忍不住抱怨:“林经理,外面都说咱们是瞎折腾..."
"让他们说去!“王师傅猛地一拍桌子,”我老王干了一辈子钳工,最明白一个道理:想要人前显贵,必得人后受罪!"
老李也点头:“失败怕什么?咱们每次失败不都离成功更近一步吗?"
看着团队里这些朴实的面孔,林凡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站起身,目光坚定:”大家说得对!我们不是在瞎折腾,我们是在做前人没做过的事。从今天起,我搬来车间住,不成功绝不罢休!"
从此,研发车间的灯光总是亮到深夜。林凡和技术人员一起吃住在车间,一遍遍调整配方,一次次记录数据。困了就在行军床上打个盹,饿了就啃个冷馒头。车间墙上贴满了数据记录表,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每次试验的参数和结果。
这天凌晨三点,又一次试验失败后,小张红着眼睛说:“林经理,咱们已经失败二十三次了..."
林凡拍拍他的肩膀:”记住,成功往往就在第二十四次。"
说着,他拿起试验记录,仔细比对起来:“你们看,虽然这次强度还是不够,但比上次提升了百分之五。这说明我们的方向是对的,只是还需要调整..."
就在这时,车间门被推开,韩春明风尘仆仆地走进来:”林哥!南方又来了个大单子,点名要新型建材!"
这个消息像一针强心剂,让疲惫的团队重新振作起来。林凡看着众人期待的眼神,深吸一口气:"继续试验!我们一定要在订单到期前,把合格的产品拿出来!"
窗外,启明星正在东方闪烁。研发车间里,新一轮的试验又开始了。没有人知道这次会不会成功,但每个人都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看到曙光。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