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五章 烟花初放

烟火岁月 最新章节 第五章 烟花初放 http://www.ifzzw.com/380/380852/
  
  
    七月的太平市,天气越来越炎热了。太平卷烟厂的院子里,这天热闹非凡。林秋水来厂的第三天,正赶上每月发福利烟的日子。这一天,厂子上下都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和兴奋。

    院子里,装烟的大塑料袋,东倒西歪堆成了壮观的小山。塑料袋里头装的是散支带嘴棒的香烟,大部分是“灵参”“华光”“樱花”烟,没有包装盒,有的甚至滤嘴棒都没有切开。

    这种没有切开的长棒卷烟,想必大多数人没有见过,它的形状是这样的,两支嘴棒的长度,两头都是两根卷烟的长度,然后再是两支嘴棒的长度,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一条长长的烟条。按照道理,嘴棒从中要切开,烟支中间也要切开,这才成了人们常见的卷烟。可是,有时候,卷烟机出故障,或者刀片出现问题,卷烟流水线上的卷烟半成品,就瞬间流过去了。因此,形成了这样形状的、未完成加工的卷烟。那时候,太平烟厂不带嘴棒的卷烟产量占到总产量的百分六七十,带嘴棒的卷烟就相对高档一些。所以,基本上,烟厂发的福利烟,都是比较高档的品种,因为,那些未完成加工的带嘴棒的烟,没法手工切除,也没法回笼卷烟机再切,也只能发给职工。卷烟的其它部分都没有问题,烟丝是云贵的,香精香料也都是比较高级的。烟支金黄饱满,透着淡淡的烟草香,在阳光底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这就是烟厂人最实在的福利、最丰收的节日:每人每月十条滤嘴烟,不记账不记名,按人头分配。财务核算时,这些烟被当成了卷烟下脚料、废品,作为材料消耗直接计入了卷烟成本。

    林秋水站在财务科门口,望着那小山似的塑料袋烟,心里十分好奇。他从小在农村长大,父亲抽的是“梅花”“太平”这类比较便宜的烟,一盒才六分钱、八分钱,还得省着抽。眼前的这些高档烟,居然像不值钱的物品一样,随手乱放堆积在院子里,让林秋水忍不住有些心疼。

    师兄何田东走过来拍拍他的肩,笑呵呵地说:“小林子,发什么呆呢?一块去挑选袋子,搬回来呀!咱们科男同志少,得多出把力。”

    林秋水赶紧应声,跟着四十出头的李益民和三十多的何田东一起,把财务女同事精心挑选出来的几大袋烟,搬进财务科。袋子落在地板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为什么需要挑选装烟的塑料袋?这里边也大有讲究。首先,这些塑料袋大小虽然一样,但是,装满程度不一样,密度不一样,装烟的数量自然就不一样,据说,手气差的,一塑料袋烟能差出七八条烟来。还有,塑料袋里的烟,质量也不一样,有不同品种的卷烟,即使都是滤嘴烟,但等级也有差别。因此,挑选福利烟,是一个技术活,必须眼尖,必须手快。林秋水和两个师兄的任务,就很简单了,把女会计们挑选出的卷烟袋。只管往科里搬运就行了。

    办公室里就热闹了。几位女会计围坐在几张桌子前,用剪刀一下一下剪开连着的烟支,剪开的卷烟基本长短差不多,不过细心观察还是能看出,有的滤嘴棒长,有的短;有的烟支长一点,有的短一点。

    “咱们挑选的这几袋烟,大部分是‘灵参’和“樱花”品牌,又高档,成色真不赖!”刘师傅一边细心地剪,一边开心地说。

    负责成本的王海霞推推眼镜,得意地说:“刘师傅,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咱们挑烟的时候,生产科的王焕凯直给我使眼色,让我挑这几袋,你再仔细看看,是不是塑料袋有三个横道?”

    大家一听,仔细观看,确实在塑料袋外,看似用毛笔无意划过的三横道,实则是知情人刻意做的记号,只不过做得比较隐秘,外人不得而知罢了。哦,挑个福利烟,这里边的学问可真大呀!还有这么多机密的小说道。林秋水一边查看,一边心里感叹。

    他从小就见父亲抽烟,可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高档香烟。看着桌上摆满的“灵参”“华光”“樱花”烟,只觉得眼花缭乱,好像走进了一个高档的卷烟世界。

    “小林子,别光站着傻看,过来帮忙装盒呀!”靳会计朝他招手。

    原来,会计师傅们早就去车间拿了卷烟盒皮、铝箔纸、标签纸、条盒盒皮、透明胶带,甚至让人送来十几个烟箱和若干个手拎纸袋子。

    会计就是不一样,想得真周全啊!林秋水又禁不住感叹。真是应有尽有,样样俱全。

    林秋水接过烟盒,学着别人的样子,笨手笨脚地开始包烟。他动作生疏,烟支总是松松垮垮,顾了这头,又跑了那头。他笨手笨脚的模样,惹得几个女同事笑个不停。

    “大学生就是不一样,不是干这个的料。来,我教你。”靳会计打趣道,她示范着怎么把烟支码整齐,再把盒皮用两根手指轻轻一压,双手往上一翻,烟盒就规规矩矩地包好了。

    林秋水感到很不好意思,连声道谢,手上的动作却越发慌乱,额头上已经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李科长从里屋走出来,端着搪瓷茶缸,笑着安慰:“小林,别着急,慢慢来,头一回都这样。你仔细看着师傅们怎么做的,学着点。”

    办公室里的气氛轻松又热闹。发福利烟是烟厂的老传统,同事们早就习以为常。可对林秋水来说,这可不只是一份福利,更像是一种捕猎的收获,也是一种团队仪式,一种被集体接纳的隆重仪式。

    起初,他是不抽烟的。可在财务管支票和汇款,全科对外接触人最多的就是他,来办事的人,不管是车间的、部门的,总要扔给他两盒烟。并且,来人也总会递给他一支烟,并热情地点上,他慢慢就被养出了烟瘾。

    逐步逐步,林秋水吸烟变成了日常习惯。

    林秋水想起小时候,去村供销社给父亲买烟的情景,售货员的热情,烟盒上的梅花图案,父亲接过烟时那满足的表情。这些记忆,在烟雾缭绕中变得格外清晰。

    他从小就知道父亲爱抽烟。每次发福利烟,他都会把手头所有的烟,包括平时攒的好烟,一盒不剩全带上,满心欢喜带回家,献给父亲。

    父亲接过烟,脸上绽放出前所未有的笑容,那神情,好像天底下所有的快乐都汇聚于此。

    父亲往往迫不及待打开一盒烟,抽出一支点上:“这烟比以前买的好抽多了!爹这辈子没白活,能抽上这么好的烟了。”

    林秋水听着父亲的话语,看着父亲拆烟盒时满足又期待的表情,心里感到莫大的开心。他知道,父亲这一辈子没少操劳,为了乡镇企业,奔波了大半生。现在自己能给父亲带些好烟,也算是尽到一点点孝心。父亲舒心满意,自己能为父亲做点事,感到更是无比的幸福。

    除了父亲,他也会给三叔带烟。三叔林承志在铁道大学当副书记,应酬多,需要好烟待客。每次去看他,林秋水都会带上两条灵参烟或者樱花烟特制。

    三叔看见他带烟来,也很开心:“你这孩子,真有心。我那些老战友来了,正好派上用场。我就说这是侄子烟厂里出的,他们就更羡慕了。”

    林秋水看着三叔小心往柜子里放烟的样子,也很满足。他知道,对三叔这样的军队专业干部来说,一包好烟不光是待客之道,更是一种尊严和体面。

    林秋水自小生长在农村,见世面不多,在进入社会后,经历着各种各样的成长和变化。

    他不太会精打细算,一个月挣来的工资,基本都用来招待乡亲和几个同学一周一聚会上了。

    老会计刘师傅说:“小林子,你太不会过日子了!你工资奖金加起来也不少,却总见你上班下班都是工作服,钱都花在跟人们吃喝上了。”

    林秋水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找我的人多,花钱就多。”

    “你呀,怎么说你呀!就是太过傻实在!”刘师傅无奈地摇头。

    现在他又学会了抽烟,好在,不用花钱买烟,抽烟就成了他打发无聊时光和排解烦恼的特殊方式。

    他学会抽烟,并且养成习惯,更多是需要,更多是融入,这让他在那些复杂的账目和繁琐的人际关系中,找到了一丝喘息的空间。

    他知道,这烟,既是他工作的饭碗,生活的来源,又是他从学生变成大人的见证。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三眼观天下的小说烟火岁月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烟火岁月最新章节烟火岁月全文阅读烟火岁月5200烟火岁月无弹窗烟火岁月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三眼观天下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