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七英盟》
金风催义聚,星斗会中天。江湖萍水,肝胆相照自前缘。
剑啸龙吟虎跃,酒尽豪情未减,一诺重如山。生死同舟济,风雨共担肩。
燃香烛,斟烈酒,誓苍天。七英结义,不负今世弟兄缘。
他日功成身退,归隐渔樵耕读,谈笑话当年。但愿情长久,千里共婵娟。
诗曰:
从赵治世至今天,英雄辈出尽人间。
水泊雷霆殄草莽,山寨烈火灼烽烟。
把酒言欢罡煞再,石碣缘应又重现。
回想昔日梁山事,洗心复仇锋芒坚。
上回书道,王大寿三人逃至济州城内,闻得百姓纷纷传言,水泊梁山又聚起一伙好汉,续宋江等人大义,竖起替天行道杏黄旗,专杀贪官污吏,劫富济贫。三人听罢,俱各吃了一惊,嗟叹不已。究竟端的如何?且听在下细细道来。
却说大宋宣和年间,那济州地面端的是个好去处。怎见得?但见:东临兖州府,西接曹州界,南靠单州城,北连郓州地。方圆二百余里,城池坚固,人烟稠密。州治下辖巨野、任城、金乡、郓城四县,更有那八百里水泊梁山,横亘其间。端的是个四通八达的冲要之地,兵家必争之所。
又说离这济州城不远处,约莫三二十里路程,有一座庄子,唤作聚豪庄。庄上广招天下忠义之士,但凡逃难百姓到此,不分贵贱,尽数收留。更兼时常周济贫苦,抚恤孤寡。庄客个个精通枪棒,义气深重。那济州城里城外,无人不夸。庄上两位庄主,最是乐善好施,庄门前贴着一副对联,写道:“忠义双全,收留黎民”。副匾刻:“劫一粒米,救八方饥;取不义财,铸天下义”因此上,四远乡村,尽知他庄上名声。
且看那聚豪庄时?但见:
青砖绿瓦,朱红大门。左门贴秦琼之像,右门绘敬德之容。门旁有千年老槐,枝繁叶茂,直插云霄。入得门来,至厅外,左边十数座枪架,右边亦是十数座枪架,各插满军器,刀枪剑戟,一应俱全,寒光凛凛,令人望而生畏。中央一座武艺擂台,高数尺,阔丈余,乃庄中比武切磋之地。
有五句小诗为证:
济州近郊处,豪庄巍然立。
广开门户迎,忠义之士集。
庄内绿树荫,环绕清波碧。
红瓦飞檐翘,庄严又秀丽。
院落深深藏,武艺精进处。
枪棒声阵阵,演练朝天时。
门前对联挂,忠义双全记。
彰显庄主德,世人疾苦知。
此庄非寻常,乃是仁心驻。
四方美誉传,善举暖心窝。
且说这聚豪庄大庄主,姓顾名范则,表字文煜,籍贯原是平江府人氏,年方二十有五。祖上乃是顾承之后,只因芍陂论功获罪,流徙交州,后裔逃难至郓城县落脚。其父顾麟早年经营盐场,积得万贯家财,遂成一方豪富。传闻其玄祖顾胤曾随太祖皇帝征讨四方,立下汗马功劳。这顾范则生得一副侠义心肠,专好周济贫苦,开仓放粮,待人最是热忱,因此乡里都称他作“今世孟尝”。更兼他深通兵法韬略,尤敬那三国时偷渡阴平的邓艾,曾用奇谋连破山贼,保得济州一方平安。平日使一条九环大刀,腰间暗藏十把红缨飞刀,百步穿杨,不在话下。故而江湖上赠号为“谋士载”。
有诗赞这顾范则道:
仗义疏财比孟尝,广交天下英雄客。
兵法韬略胸中藏,善用奇谋破山贼。
开山利刀尖如月,红缨飞刀无虚发。
义盖云天人皆知,济州庄主顾范则。
又有一首诗赞这范则好处:
身长七尺貌堂堂,蜀锦华袍英气藏。
束带威风行有度,凝眉俊逸志无疆。
疏财仗义迎宾客,研策奇谋护梓乡。
九环大刀惊寇胆,义名远播胜孟尝。
有小诗赞曰:
济州贤公子,家业丰厚承。
仰慕邓艾勇,奇策抗山贼。
九环刀在手,红缨飞刀藏。
似古孟尝君,德行兼备尊。
智慧犹如海,兵略独步群。
且说这聚豪庄二庄主,姓钟名为子敏,表字文晏,祖贯黄龙府人氏,乃是辽地汉人后裔。年方二十有三,却生得一副侠义心肠。但凡闻得百姓遭难,便散尽家财相济;见着孩童遇险,定舍命相护。左近但有灾厄,这钟子敏必是第一个挺身而出。更兼待人赤诚,豪气干云,与顾范则结为金兰,人都唤她作“小子敬、义香兰”。
有诗赞子敏曰:
扶贫救济援八方,四处奔波只为民。
鼎力相助为难民,抚恤百姓开粮仓。
身居庄主尽所能,鞠躬尽瘁死后已。
古有江东鲁子敬,今朝济州钟子敏。
又有一首诗赞这子敏好处:
温婉容颜映慧眸,锦袍月白韵清幽。
心怀仁德怜贫苦,意护孤童解困忧。
患难同当情似海,真诚相待暖如秋。
才情不让须眉汉,小子敬名美誉留。
又有小诗赞曰:
吉林女儿娇,温柔亦刚毅。
邻邦灾祸临,倾囊解困境。
慷慨同男子,气节赛须眉。
小子敬之名,口碑乡间闻。
仁德广流传,子敏事迹馨。
且说这一日,钟子敏闻得邻县村落遭了饥荒,当即点起六七名庄客,驮着粮米前去赈济。这边厢顾范则正在庄内演武,忽有庄客慌慌张张奔来报道:“天子发文告知天下告州县,说在济州水泊梁山作乱的众贼已被郡王张叔夜携天兵二十万,天将三十六人彻底剿灭,为首的那宋江等三十六人已于昨日午时三刻押解在京城市曹菜市口处凌迟处死。今早官府发下榜文,着我等济州百姓引以为戒,切莫学梁山贼寇!”众庄客不由听罢,都议论纷纷,有的说:宋江可怜,被官府逼得无地容身,做了强盗,今番却又吃擒拿了。有的说:宋江是个忠义的人,为何官家不招安他做个官,反要去擒捉他?”顾范则闻言心头一震,手中朴刀不觉偏了分寸,只听“咔嚓”一声,竟将旁边兵器架劈作两段。众庄客听得响动,纷纷回首问道:“大庄主可曾伤着?莫非也为那梁山好汉叹息?”范则将手一摆道:“无妨,尔等接着操练!”言罢又舞起大刀来。约莫一个时辰后,众庄客各自嗟叹散去。范则独自又练了半个时辰,方才收刀入鞘,慢步转回后堂去了。
且说当天时值黄昏,忽见随钟子敏赈灾的庄客踉跄奔回,急报:“启禀大庄主祸事了!二庄主行至临县途中,经过那盘蛇林时,撞见一伙剪径的强人。二庄主虽奋力相抗,奈何那贼首武艺高强,不上三五合便将二庄主挑落马下。那厮们只劫了赈灾银两便去。”范则闻言大惊,急问道:“我那文晏贤妹可曾伤着筋骨?”庄客道:“托大庄主洪福,暂无甚幸无大碍,弟兄们已将二庄主用软轿抬回,此刻正在房中调养范则听罢,登时把手中账簿一扔,唤来家将龚辰骧吩咐好生看守庄院,自家三步并作两步,急急往子敏房中赶去。
钟子敏昏昏沉沉,约莫过了半个时辰,方才悠悠醒转。睁眼见自己躺在绣榻之上,顾范则正守在床前,慌忙便要挣扎起身。范则急忙按住道:“贤妹且慢!身上伤处未愈,如何使得这般动作?”子敏却已翻身拜倒,含泪告罪道:“都怪小妹武艺不精,非但自家着了那厮道儿,更将赈灾的银两尽数丢失。请兄长依庄规重重责罚!”范则连忙双手搀起,温言劝道:“贤妹此言差矣!你已尽力周旋,又负伤在身,兄妹之间何须如此?但得平安归来,便是上苍保佑。明日为兄定要会会那剪径的贼人,替贤妹讨回这个公道。”说罢拍案而起,须发皆张:“若不能雪此耻,我顾范则誓不为人!”
次日天明,顾范则起身,用过早饭,肩扛了一条九环大刀,亲率昨日随二庄主钟子敏往临县救灾的庄客。行不一刻,有庄客指着一片林子叫道:“大庄主,正是此处!”顾范则闻言叹道:“这去处曲折盘旋,可有甚名目?”那庄客叉手禀道:“禀大庄主,此处唤作盘蛇林,却有一段非凡来历。当年太祖皇帝未发迹时,曾在此遇伏。危急间,忽见一条丈余青蛇盘绕护驾,箭矢难伤。待贼人退去,那蛇竟杳然无踪。后太祖登基,特赐‘盘蛇林’之名,至今林中尚存御赐石碑。”说罢,引手指向不远处一方苔痕斑驳的古碑,众人近前细看,果见碑上“大宋开宝二年敕封盘蛇林”数字尚可辨认。顾范则拍手笑道:“恁地说时,倒是个有灵性的所在!尔等在此守把,待俺去会会那厮,看是甚鸟人敢劫俺聚豪庄的财物!”
这盘蛇林端的险峻,如何?但见:
古树杈枒遮天日,乱荆遍地绊人足。枯枝似夜叉探爪,老藤如蟒蛇缠身。阴风飒飒穿林过,冷雾凄凄透骨寒。前不巴村,后不着店,但见怪石如虎踞,古木似龙蟠;藤萝绞缠,曲径幽深,端的险恶。林间雾气氤氲,似有妖氛隐现;树头老鸦聒噪,更添几分凶煞。正是那强人剪径的去处,魑魅魍魉,皆藏其间,端的暗藏杀人机括。
范则正凝神观望,忽见林中闪过一道人影,那条汉子如何模样?但见:
面如冠玉寒霜凝,目似流星闪电明。身披烂银铠,腰系狮蛮带,手持一条亮银枪,背负一副铁胎弓。恰似当年常山赵子龙,又疑今日重生白袍将。
那庄客急指道:“大庄主快看!那林间闪动的汉子,正是昨日伤二庄主、劫赈灾银两的贼人!”范则闻言,怒发冲冠,目眦尽裂,厉声喝道:“好个不知死的贼子!伤我义妹在先,夺灾民活命钱在后。今日不将你这厮碎尸万段,誓不为人!”
又看那汉子怎生装束打扮?但见:
头戴银色盔,红缨穗随风舞动;身披白袍,如雪般素洁无瑕;外罩银色铠甲,寒光凛凛,甲胄精良;肩披银色披风,随风飘扬,更添威武;腰束红锦带,鲜艳夺目,束紧战袍;足蹬黑色战靴,坚实稳重,适于奔走;手持一条百鸟朝凤枪,枪尖锐利,寒光闪烁;
有诗为证:
银盔素甲映霜风,白袍如雪气如虹。
红缨披肩威风凛,锦带束腰身似松。
手持银枪寒光闪,骑上狮子马如龙。
英姿飒爽赵云样,豪气冲天盖世雄。
又有一首诗赞这人的好处:
乌发银冠映玉颜,朗星悬胆韵如仙。
藏青劲服白绫护,鹿皮快靴意气传。
箭囊斜挂英姿显,银枪肩挎霜刃寒。
百鸟朝凤枪法妙,银枪游侠美名传。
那汉子在林子里听得,呵呵大笑道:“俺还不曾去寻他晦气,他倒自来送死!”说罢掣出一条浑铁枪,从林中踊身跃出,厉声喝道:“兀那汉子休要聒噪!俺见你穷酸模样,本不欲坏你性命,还不速速滚开,莫要在此讨死!”范则怒道:“好个无礼贼厮!我只问你,昨日可曾打晕一个妇人,劫了她财物?”那汉子道:“是便怎地?这世道弱肉强食,老爷凭本事吃饭,你能咬我鸟?”范则哪里还按捺得住,抡起九环刀劈面便砍。那汉子却不慌不忙,横枪架住,摆个门户。正是:银枪对铁刀,好汉遇英雄。这场厮杀端的惊人,但见:两马相交处,枪影如龙舞。林间落叶随劲风起,惊得飞鸟尽离巢。
范则一刀劈去,那汉子挺枪相迎,但听“铛”的一声响,刀枪相迸,火星四溅。那汉子双臂叫力,喝声:“开!”竟将范则连人带刀震退数步。范则只觉虎口生疼,心下暗惊:“这厮好生膂力!”未及回神,却见那枪头如银蛇吐信,闪电般直奔咽喉而来,慌得范则急侧身躲闪,险些着了道儿。正是一番好厮杀,但见:
一来一往,一左一右,犹如二龙夺宝珠;一上一下,却如二虎争食;谋士载为义,九环大刀脑门砍,郁枪王显忠,朝凤单枪肚腹刺,正是英雄巧斗好汉,各显自家本事,各逞英雄威风。
二人斗到二三十合,范则忽觉枪法眼熟,忙叫道:“且住!”两下各自收招跳出圈子。范则抱拳问道:“好汉高姓大名?怎会使俺大哥的枪法?”那汉子将枪一横,答道:“某乃银枪游侠郁澜涛是也!阁下是何人?”范则闻言,当啷一声抛了九环刀,失声叫道:“啊呀!原来是大哥当面!”澜涛定睛细看,亦惊呼道:“莫不是四弟范则?一别多年,教哥哥好生想念!”正所谓: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
正是:
师出同门学功夫,误打误撞打平手。
学艺下山了无讯,不想今日喜相会。
原来这郁澜涛表字文烈,年方二十有四,生得剑眉星目,威风凛凛。昔年在江淮崇州拜师学艺时,与顾范则与另两个好汉义结金兰,同在李政门下习武。这李政见他天资过人,便将看家本领“百鸟朝凤枪”尽数传授。澜涛日夜苦练,终得枪法真传,因常穿一领白衣,江湖上都唤他做“银枪游侠”。后来四人艺成下山,各奔前程,从此杳无音信。不想今日,郁澜涛与顾范则竟在此处重逢。正是:一别经年音信杳,今朝重会喜相逢。
郁澜涛收枪入鞘,眼中掠过一抹悲色,长叹一声道:“那年下山归乡,半路忽遇老家人拦道,递上一封家书。拆开看时……方知家乡遭了瘟灾,爹娘俱已染病身亡。临终前将祖宅变卖,换得银钱托老家人交与俺。”澜涛紧攥枪杆,指节发白,恨声道:“俺赶到济州投奔舅母,谁曾想……那婆娘面儿上收留,暗地里却将俺打发在马棚边的小屋,每日送来的饭食,连她家看门狗都不屑一顾!”郁澜涛拍案怒道:“叵耐这贱人,竟将俺爹娘遗物尽数变卖!那日撞见她的丫鬟拿着家母的翡翠镯子,方知此事。俺郁澜涛堂堂七尺男儿,如何咽得下这口鸟气!”
原来这郁澜涛在盘蛇林扎下营寨,不上半月便聚得二三百条好汉。这盘蛇林山势险恶,路径曲折似长蛇盘绕,端的易守难攻。众人在林中立起寨栅,专一打劫过往富商赃官,所得财物三分留用,七分散与周遭穷苦百姓。话休絮烦。却说范则闻知澜涛落草,不由跌足长叹,随即遣人请澜涛回庄上叙话。
郁澜涛终是应了范则之请,遂聚寨中好汉,散尽钱粮,令众人各自投奔。有三十余死士誓死相随,便打点行装,随二人同回聚豪庄。及至庄上,澜涛径入大厅,单膝跪地,向钟子敏请罪。钟子敏见其言辞恳切,又知其不得已之苦衷,乃不由笑道:“乱世飘蓬,谁无苦处?既诚心悔过,前事休提。”遂赦其罪。那一班忠心的弟兄尽数拨在澜涛麾下,与庄上庄客一同习武操练。这些事情暂且搁置,暂不细表。
又看这钟子敏如何外貌打扮?但见:
头戴一顶青丝高绾紫金冠,身长六尺有余,立如青松般挺拔。乌云也似长发挽就高髻,端的贵气逼人。两道蛾眉斜飞入鬓,一双凤眼含情带笑,恰似春风拂面。颈悬蓝田玉佛,映得肌肤胜雪,浑如羊脂美玉雕成。绛红丝绦轻束楚腰,更显身段风流。鼻若悬胆,檀香扇儿袖底藏春,端的俊俏非常。身穿淡蓝罗裙,行走间裙裾飘飘,恍若仙子临凡。足蹬鹿皮靴,踏得阶前月色碎;腰系碧罗带,绣着青鸾戏牡丹。玉面朱唇,恰似傅粉何郎,端的是一表人物。
当夜,顾范则与钟子敏排下丰盛筵席,款待郁澜涛。席上山珍海错,美酒盈樽,三人对坐畅饮。恰逢中秋佳节,月色如银,三人吟诗联句,把酒言欢。顾、郁二人共话当年,追忆旧事,不觉唏嘘长叹。那庄客高声报道:“顾管事并黄教头已在庄外办完差事回来也!”郁澜涛看左边那个管事时,却是个女子,只见怎生模样?但见:
面若银盘,唇似含丹,杏眼微弯带笑,恰似那广寒宫里嫦娥下界,清丽绝尘。举止间自带三分雅致,双眸流转,皓齿微露,更添几分灵动。衣袂飘飘,恍若仙子凌波;神韵天成,又似昭君辞汉。此非旁人,正是庄上管事顾怡筠。
又看右边那个教头,怎生打扮?只见:
一双丹凤眼炯炯射寒星,八尺身躯凛凛有威风。头戴镔铁狮盔耀日,身披锁子金甲生光。腰横狮蛮宝带,手持黄幡画戟。端的是江淮豪杰,江湖人称过仁贵黄文铭的便是!
顾范则引郁澜涛与二人相见,那二人慌忙唱个肥喏,郁澜涛也抱拳还礼,范则忙引见道:“左边这位女娘,姓顾名为怡筠,表字文萱,年方二十有一,乃是俺同宗妹子,亦是平江府人氏。祖上原是东吴顾承,因她父亲早逝,便托在俺庄上教养。自小习武,俺亲授她一对雌雄虎头刀,端的使得好,庄里人都唤她作‘筱孝烈’。”
有诗赞怡筠道:
面若桃花倾国城,身披黄金锁子甲。
腰悬咫尺白虹剑,谁道女子不如男?
双刀能把敌将劈,玉臂能将猛将擒。
豪杰庄内任管事,巾帼英雄顾怡筠。
亦有一诗赞这怡筠好处:
春山眉黛英眸亮,素裹英姿气宇昂。
劲装佩剑形矫健,巾裹高髻韵自彰。
雌雄双刀惊天地,孝烈之名震八方。
温婉豪迈集一身,怡筠风采世无双。
又有小诗赞曰:
雄雌虎头刀,舞动风雷急,
技艺精湛极,庄客赞誉频。
武艺非凡比,身手矫健轻,
筱孝烈之称,勇猛威风凛。
心性如男儿,豪情盖云霄,
庄内上下敬,皆识其威名。
女子武艺高,巾帼亦传奇。
范则又指道:“右边这位好汉,姓黄名文铭,表字平甫,年方二十有四,乃是蜀汉黄汉升将军嫡派子孙。闻得俺们聚豪庄仗义疏财,在济州地界颇有声名,特来相投。俺便留他在庄上做个枪棒教头,早晚点拨众庄客武艺。此人又一条方天画戟使得精熟,更兼箭法如神,惯在箭镞上淬了狼毒,中箭者不消三刻便见阎王。因此庄里人都唤他作‘过仁贵’。”郁澜涛听罢,不由得脊背发凉,暗捏一把冷汗。
有诗赞文铭道:
金袍银甲耀光辉,铁躯如虎阵前立。
手中宝戟挥敌砍,胯下骏马踏飞燕。
红云立空星光显,猛虎出山莫敢敌。
名镇山东响声彻,江湖人称黄文铭!
亦有一首诗赞文铭的好处:
虎臂猿腰将种真,方天画戟扫烟尘。
穿杨箭带狼毒冷,贯日弓传祖烈神。
敢笑仁贵非敌手,自矜汉升是血亲。
聚豪庄里惊豪客,一簇寒星摄魄魂!
又有小诗赞曰:
蜀将后裔光,慕名至聚豪。
武艺卓尔立,庄内教头当。
戟法凌厉显,箭术更无双,
狼毒箭羽寒,锐不可挡张。
仁贵之称谓,名声振庄堂
澜涛大喜,忙请二人入席。正待举杯,忽有庄客来报:“陆军师回庄了!”范则拍案笑道:“今日端的是双喜临门,恰巧舍妹也归庄来也!”急命添酒加菜,邀陆丹婷同饮。众人相见,俱各欢喜。澜涛细看那军师,竟也是个巾帼,头戴纶巾,手持八卦羽扇,背上负着一副书箱,一袭青衫,端的似个书生模样。只见那女子怎生模样?但见:
面如桃花眼秋水,朱唇皓齿。身披青衣羽罗袍,惊鸿倩影。太公兵法手中捧,玄妙入神。博通群艺识大体,两袖清风。运筹千里决胜外,才识过人。上知天文下晓理,夜观星象。神机妙算胸中藏,满腹经纶。兵家之道传庄客,精明睿智。才智过人陆丹婷,容貌秀美。
顾范则便道:“俺这妹妹姓陆名丹婷,表字文昭,籍贯原是江淮人氏,年方二十有四。端的生得聪慧绝伦,诸般才艺无不通晓,更兼识得大体。其祖上乃东吴名将陆逊,一日梦中得遇西汉留侯张良显圣,亲授《太公兵法》上中下三卷。醒来时,那兵书战策竟记得分毫不差。自此学得通天彻地的本事,上识天文,下明地理,排兵布阵如指掌,运筹帷幄似等闲。更将那兵家要诀传授庄客,操练得人人骁勇。这娘子神机妙算,庄里上下都敬她,唤作“女留侯”,又称“女子房”。
有诗赞丹婷的好处:
羽扇纶巾披罗袍,才女名唤陆丹婷。
太公兵法铭心记,排兵布阵无人敌。
相隔千里绝兵策,执令万军笑抚琴。
谁道巾帼弱须眉?子房出山敌皆惊!
又有一首赞这丹婷曰:
眉如新月韵含情,星耀双眸慧且灵。
琼鼻丹唇添秀丽,云鬟玉簪映娉婷。
素袍广袖风姿雅,妙略奇谋睿智形。
梦授兵书增造诣,丹婷美誉四方听。
又有小诗赞曰:
江南水乡灵,一夜顿悟强。
群艺集于身,才情溢四方,
梦中遇神授,天资聪颖极。
星辰指引路,山水入胸怀。
排兵布阵熟,策略心中藏,
庄客求学问,兵法诲不倦。
当下众人开怀畅饮,正值天星交会,斗柄回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闲话间,郁澜涛见四下庄客俱已回房歇息,便将下山后投奔梁山,及至梁山倾覆时,宋公明临终托付之事,一一道来。众人听罢,无不嗟叹惋惜。澜涛拱手道:“方才恐隔墙有耳,不敢明言。还望众位兄弟姊妹守口如瓶。”顾范则拍案道:“哥哥说哪里话!俺们素来敬仰宋公明等好汉,断不会走漏风声!”正说话间,忽见家将龚辰骧慌慌张张闯将进来,单膝跪地急报:“禀大庄主,祸事了!天现异象,庄上弟兄们都乱了,还望二位庄主速去察看!”
话说起这龚辰骧,原是济州本地人氏,年方二十。与顾范则自幼同窗,天生一副神力。十岁那年,范则在山上放牛失足跌伤,全仗辰骧将他背回庄上。此人使得一对青铜倭瓜锤,重六十余斤,江湖上都唤他作“小师泰”、“铜锤将”。因与范则意气相投,又兼范则念其救命之恩,便留他在庄上做个家将头目。众人闻言大惊,慌忙抢出门外观瞧。只见天穹之上,影影绰绰显出十六个大字,哪十六个字,但见:
七星聚义,应兆前缘。
银光再现,恰映东溪。
不一时,那十六个大字竟凭空消散了。陆丹婷道:“昔日曾闻,晁天王并吴军师等七位豪杰聚义前,有八斗七星同白虹贯天之兆。”顾范则道:“这十六字天书,莫不是教俺们效法晁天王聚义?既是天意,怎敢不从!”便教杀牛宰马,安排香案。顾范则年齿最长,黄文铭次之,郁澜涛、钟子敏、陆丹婷、龚辰骧、顾怡筠依次而列。七人焚香跪拜,对天盟誓道:“皇天在上,后土在下,俺七人因缘际会,愿效桃园结义,结为生死弟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有诗赞七人结义道:
金兰谱就聚豪雄,北斗垂天照胆衷。
义夺东溪承旧烈,盟坚西阁继遗风。
刀头淬血同生死,盏底倾心共富穷。
他日云台标姓字,敢教四海仰孤忠!
事毕,七人共坐一席,开怀痛饮。陆丹婷道:“近日闻得新乐村有几个泼才作恶,专一欺压良善。如今朝廷搜捕梁山后人甚紧,须早差人将村中众侄儿接来庄上为是。”众兄弟齐声道:“此言极当。”顾范则拍案道:“此事非同小可,须得谨慎。俺当亲走一遭,二弟可随俺星夜前往。”黄文铭应喏。当下二人收拾停当,便要连夜启程。
这一下,有分教:新乐村口寻遗孤,女子房计布迷局。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方解。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