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军看着满院子耷拉着脑袋的“成果”,忍不住又低声嘟囔了一句:
“好家伙……一个人,一上午,差点把我一个派出所给整瘫痪了……这哪是来协助的,这简直是来搞拆迁的!”
另一边。
张建国好歹是个反扒老手,但在陆诚面前,竟然显得有点弱。
当了一上午的工具人。
他把最后一个贼娃子送到派出所,然后再次回到鼓楼。
仔细回想了一下,他的心脏怦怦直跳!
十八个!
那个陆诚半天竟然抓了十八个贼娃子!
轻松就平了他们队长保持的单抓记录。
太恐怖了!
和三人汇合后,他松了口气。
这回总算是没了。
估计,陆诚已经把鼓楼这边的贼,给尼玛抓干了!
四个人坐在一家苍蝇馆子里,点了几个菜。
饭点了,先把肚子填饱。
他们三个光是来回送贼,就消耗了不少体力。
他们看陆诚应该更饿,碗里的米饭堆成个小山包。
苍蝇馆子的菜,大火大辣爆炒,很下饭。
尖椒肥肠、炒豆花、凉拌鲫鱼、鱼杂豆腐煲、泥蒿炒腊肉。
每道菜都味道浓郁、香气诱人,让人食欲大增。
四个人大快朵颐。
张建国、老王、小李时不时看一眼专心干饭的陆诚。
他就好像个没事人一样,美滋滋吃着饭菜。
大哥,抓了十八个贼,差点让前院派出所瘫痪,你咋能这么心无波澜呢?
张建国和老王当了这么多年警察,还是第一次遇见这么猛的!
更别说小李了,他看陆诚的眼神,就跟看奥特曼似的。
“咦?小李,你干嘛跪着吃饭?”
小李重新坐回凳子上:“不知道怎么,膝盖软了……”
张建国瞥了小李一眼,暗自摇了摇头。
两个年轻人,年龄差不多,能力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没一会儿,三个人见识到了,陆诚不仅能抓贼外,饭量也是夸张得不行。
他的左手边,盛米饭的碗,叠了五六个。
饭后,张建国打电话给队长陈默汇报。
“怎么样,老张,行动困不困难?需不需要支援?”
陈默认为鼓楼那边人流量大,再加上江海来的那个年轻警员估计不怎么给力,张建国会有不小的压力。
但情况却截然相反。
“什么?十八个?老张,你别跟我开玩笑,是八个吧?”
“是十八个!陈队!”
“都是他一个人抓的?”
“没错,我一趟一趟送犯人去派出所,都不带喘息的。”
陈默那边就沉默了。
他挂了电话,虽然知道张建国不会撒谎,但他还是不信邪地打电话去前院派出所确认。
结果电话那头,赵大军叫苦不迭:“陈队啊,你们哪找来的神仙,太能抓了,这一个上午抓的贼,够我们所忙活一个星期了!”
“下午让他们去别的辖区吧,我这边肯定都抓完了。没抓完,贼也都被吓跑了!”
陈默挂了电话,心头猛跳。
这时候,附近的几个反扒行动小组回来吃午饭。
都是反扒的好手,一个上午抓了好几个贼,满嘴炫耀着呢!
“演技再好也没用,贼就是贼,身上有贼味,逃不过我的法眼!”
“诶,陈队,我们组一上午就抓了八个!下午要是运气好点,努努力,说不定能破了你的单日抓贼记录!”
虽说,陈队是单刷,咱们是组队。
陈默却有点魂不守舍的。
“怎么了,陈队?”
“我的记录,就在刚刚,已经被破了!”
“别闹!哪个组这么牛逼?我们抓了八个,应该已经是第一了!”
“不是一个组,而是一个人。”
陈默深吸口气,道,“那个江海来的,最年轻的陆诚!”
“!!!”
……
道上。
“听说了吗?‘刀片’和‘影子’被抓了!”
“就在鼓楼,今天上午!”
“还有湘南和川蜀那几个!也是被在鼓楼被抓的!”
“到底什么情况?都折了?”
“可不是?没听说有大行动啊!鼓楼那边有很多便衣?”
“不清楚,但好像都是被同一个帽子抓的!”
“同一个帽子?不会吧?”
“嗯,听说不是本地帽子,很厉害!”
“草!还好我没去鼓楼!”
“消息传出去,今天都别去鼓楼了,扎手!”
……
下午的行动。
前院派出所的老王和小李都回所里去处理上去抓的那些贼娃子了。
陆诚和张建国离开了回访片区。
相信下午那边应该没什么贼了。
张建国现在还心有余悸,一个上午,把整个片区的贼都抓干了!
太猛了!
路上,平时闷葫芦的张建国,主动和陆诚攀谈。
得知对方真的警校毕业入职才三个月不到,他眼皮直跳。
要骂人了!
谁家入职这么几天,就能一上午抓十八个贼的?
“那你转正了?”
“嗯,现在在刑侦队。”
“怎么不去反扒大队?”
“刑事案件相对要紧些。”
“你抓贼这么厉害,不去反扒可惜啊!”
……
两人来到了另一个片区。
这里有另一个队伍。
这边跟回坊完全两个样,贼路子比较野。
多是流窜作案,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讲究的是快、准、狠,得手立刻撤离。
“割包客”较多。
这边是反扒中队的曾志刚带队,他听说了陆诚。
说是一个上午就碾压了队长陈默的抓贼记录,非常恐怖!
曾志刚带了两名警员过来汇合。
三个人都仔细打量着陆诚。
平平无奇嘛。
真抓了十八个贼娃子?
有些事情必须眼见为实,所以,下午的行动,一帮人都拭目以待,看陆诚的表现。
行动前,陆诚说要去一趟五金店。
其他人面面相觑,不知道他去五金店干嘛?
没一会儿,陆诚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包东西。
“买了什么?”张建国问。
“扎带。”
“扎带?干嘛用的?”
“代替手铐啊,一副手铐肯定不够的。”
“……”
一帮人长见识了。
人流密集的十字路口等红灯处,陆诚的目光停留在了一个穿着灰色POLO衫、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身上。
他手里拎着一个公文包,看起来像个普通的上班族。
但陆诚注意到,他站的的位置非常巧妙,正好处于人群视觉的死角,而且他的公文包底部,似乎粘着一点极细微的、不同于皮革颜色的反光物质。
……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