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顺序,试吃是从黎大厨开始的,洛树荣被推到灶台前,看了一眼桌上的料理。
从外观上来看,方碗里很简单的摆了一块正方形的豆腐,褐黄色的酱汁从豆腐上流下,约莫占了1/3个小碗。
拿起碗放到鼻尖,能闻到微微酒香味,除此之外,盘中再无任何装饰。
用手摇动了一下方碗,洛树荣嘴角微翘,而后拿着勺子就舀了下去。
只见这豆腐碰到勺子后,没有如同想象中直接被分割,而是好似启动了什么开关,瞬间碎裂成了很多小块。
见到这一幕,一旁的谢庭锋眼睛都瞪大了。
“不是一块豆腐?”
隋戊佰笑了笑。
“当然不是一块豆腐,不然哪能一碰就分开呢~”
说罢,他直接将豆腐舀了起来,放入嘴里。
随着豆腐入嘴,酱汁在嘴里先一步化开,入口先是一点点酒的柔香,而后就是香醋带来的丝丝酸味。
略微一咀嚼,豆腐在嘴里碎开,隋戊佰眉头一挑。
看起来一模一样的豆腐,在嘴里竟然爆发出了不同的口感...
“三种,不,应该是四种豆腐!”
说着,他也没急着尝味,直接将嘴里的部分咽下,然后用勺子舀了一个很小的豆腐尝了尝。
“没有任何处理的嫩豆腐。”
接着再试吃了两个,然后呵呵一笑。
“这是用盐水焯过的嫩豆腐。”
又多吃了几口,他点点头。
“底下是焯过糖水的老豆腐,还有正常的老豆腐。”
“我知道了,黎大厨你先将豆腐带“皮”的位置,切成需要的厚片,然后分别处理,之后拿出后将皮去除,然后叠在一起进行修整。”
“修整完后从外观上看与正常豆腐无异,内里却是四层叠在一起的结构。”
“当然,这种结构只凭刀工肯定无法处理,因为层与层之间没有粘连的部分,所以一切下去就散了。”
说到这,他在黎大厨桌上找了找,终于在边角,找到了顶端缠着鱼线的两只筷子。
“但极细的鱼线却可以避免这种外观上的损坏,搭配上酱汁,和方形的碗,从俯视视角上一眼看过去,就和一块完整的豆腐一样。”
一旁的谭知风也开了口。
“与其说是酱汁,不如说是醉汁。”
“华餐冷碟手法中,面对生鲜,多有用酒的醇香去腥的做法。”
“醉的处理又分「生醉」与「熟醉」,本质区别是食材的生熟与否,可黎大厨,你这个...倒是两者兼具了!”
一旁的洛钰敏也是点了点头。
“虽然都是豆腐,但处理与否会导致口感有差别,用两种不同特性的豆腐,呈现了四种口感,再搭配上恰到好处烘托气氛的酱汁...”
“看似简单,但内里却精巧,可谓大道至简!”
洛树荣吃着豆腐也是点了点头。
前面三人基本将这道菜的手法全剖析了一遍,从设计上来看,这道菜步骤确实不复杂。
但实际操作却是有难点的,嫩豆腐焯水易碎,需要很高的控制力,老豆腐又难以快速入味。
控制力是黎大厨多年修行的体现,而老豆腐,他则是用了针扎的处理方式,让老豆腐上多出了一些孔洞,方便糖的味道进入。
短短十分钟,在不依靠任何配菜的情况下,只通过手法处理,就能最大程度烘托豆腐的味道,足以可见黎志安经验之老道,涉猎之广泛。
众人品尝完后进入了评分环节,思虑再三后,谭知风,洛树荣打出拒绝牌。
其余五人一致通过。
谭知风的理由是,味型处理的很好,但老豆腐还是有点没入味,影响了层次。
洛树荣的理由是,调汁可以更加优化,在酒味,甜味,咸味之外,可以用八角花椒等香料...进行配香,层次会更好。
黎志安自己也明白「色」「香」「味」中香味稍稍逊色了几分,但时间太紧了,而且他本身在香料这一块,处于一个标准水平。
贸然使用不如不用,再者料理也不是完全没有香味,酒香虽淡但也能托起这道豆腐!
看着最后自己这边亮起的通过,黎志安大厨拿过毛巾擦了一把汗,就近找了把椅子坐下。
“哎呦,可算结束了,再不结束我这把老骨头真撑不住了。”
说着,他又猛灌了一口啤酒,整个人长舒了一口气...然后将目光投到了王青锐这边。
王青锐最终的料理是一道「包豆腐」。
将豆腐通过精湛的刀工处理成豆腐皮,然后快速油炸后,放在炭火上烘烤,最终形成类似「千张」的模样。
然后将豆腐制作成豆腐辣酱,并使用豆腐粒与豆腐段混合成馅料,最终加入辣酱,裹上裹粉,炸成了「豆腐脆壳春卷」。
吃完春卷后,所有评委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王青锐也明白自己这轮是凶多吉少...
其实,所谓的料理道路选择,本质上是为了不容易与别人重复...
例如黎志安,他虽然七道都是冷碟,但技法各不相同,想要与别人撞车,就必须,别人在选择冷碟的情况下,还选择与他同等的技法,类似的味道或者味型。
这三者叠加起来,查重概率会大大降低...
夏鸣那边也是如此,因为王青锐选择了展示刀工,所以他走热菜的路子,属于是各凭本事,都不耽误。
洛洛哼哼唧则是所有厨师里面选择最基础的,她选的是味道,无时无刻都有与别人撞车的可能。
但恰好她又是所有厨师里面,除了黎志安以外,对西餐接触最多的人,在发现黎志安选择了冷碟后,她尽可能的将自己的料理与甜品,点心靠拢。
这样至少在表现形式上,能与其他人拉开差距...
当然,这种选择也不单是为了避战,更多是因为想要不受干扰。
可二十多道料理下来,评委怎么可能一点都不受影响?
恰似王青锐现在一样...他的料理处理手法,也就是「片」「末」「粒」「段」,都是他自己之前做过的。
唯一有亮点的豆腐辣酱,在前面已经有了高度类似的豆腐酸酱,至于千张的这个做法,更是与夏鸣第五道料理「百味干烤豆腐」高度重合,脆壳就更不必说了。
也就是说,比赛到了现在,王青锐的料理上,已经找不到一个之前没有出现过的元素了。
他自己也很清楚这点,但时间太紧迫了,这已经是他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了...
几位特邀评委看了眼王青锐,也明白他确实是尽力了,隋戊佰开口对料理的味道夸赞了几句,李商虎也顺势走了个过场。
之后众评委对视一眼,最终投出了一个4:3的评分。
4张拒绝,3张通过...算是给王青锐这位勤奋的厨师,留下了最后一丝体面。
结束完王青锐的试吃,众评委转到了洛洛哼哼唧这边,谢庭锋看着碗里的冻豆腐眼前一亮。
相比于嫩豆腐还有老豆腐,冻豆腐的口感先天就与前两者不同,相应的,最终呈现的味道也就有更大的可能性。
可与谢庭锋的兴奋不同,隋戊佰看着碗里的冻豆腐,眉头微微一皱。
“这孔洞,这颜色,这状态,看着怎么有些不太对劲的样子...”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