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一卷:默认 第476章 文化挪用?品神揭秘:抹茶原来是咱们中国的!

我,食神判官!专打黑心店! 最新章节第一卷:默认 第476章 文化挪用?品神揭秘:抹茶原来是咱们中国的! http://www.ifzzw.com/380/380098/
  
  
    他话音落下,包间内,死寂。

    钱飞和黄浩然面面相觑,脑子宕机了。

    “品哥……念的啥?咒语吗?听着还挺带劲。”

    “不知道……但感觉好厉害的样子!”黄浩然那双永远在放光的眼睛,此刻亮得像探照灯,写满了狂热。

    佐藤樱微微歪着头,那两句中文的音律在她耳边流淌,很美,但她完全不懂。

    她只是觉得,眼前的陈品,身上忽然多了一种沉静如古玉的气质,与之前那个咋咋呼呼的显眼包判若两人。

    那位跪坐在旁,始终保持着教科书般优雅姿态的女将,身体出现了刹那的僵直。

    她听不懂中文,但那古老的韵律,以及陈品此刻的气场,让她完美的职业化笑容里,第一次出现了细微的裂痕。

    直播间里,三百万观众,大半都和钱飞一个状态。

    【???画风突变!品神怎么还念上诗了?】

    【虽然听不懂,但感觉逼格突破天际了!】

    【这是什么隐藏才艺?打脸之前先吟诗作对?】

    就在这时,一条弹幕划破了满屏的问号。

    【我靠!这不是唐代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吗?!品神连这个都会?!】

    这条弹幕像一枚投入油锅的火星,瞬间点燃了评论区!

    【卢仝?谁啊?很有名吗?】

    【楼上多读点书!茶圣陆羽,茶仙卢仝!这可是咱们茶文化里的祖师爷级别的人物!】

    【课代表呢!快出来!这诗到底讲的啥?】

    陈品看到了那条弹幕,勾了勾嘴角。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没有立刻喝茶,而是将那只古朴的茶碗对准镜头,让所有人都能看清碗中那层细腻如苔藓的绿色泡沫。

    “家人们,这首诗叫《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走笔’,就是下笔飞快。说白了,就是诗人卢仝收到了好哥们送的顶级新茶,激动得不行,当场写了篇万字‘开箱测评’。”

    “而这句诗,描写的,就是他冲泡新茶时的场景。”

    陈品的声音不疾不徐,自顾自地开始了“品一口小课堂”。

    “‘碧云引风吹不断’。”

    他指尖轻点碗沿。

    “‘碧云’,不是天上的云。是碾成粉末的茶叶,用热水冲点时,蒸腾起来的那层青绿色茶雾。”

    “为什么是青绿色?因为咱们唐代的茶叶,用的是‘蒸青’工艺,完美保留了叶绿素,茶汤翠绿如玉。”

    “‘引风吹不断’,就更好懂了。”

    他拿起桌上的茶筅,在空中虚晃了一下,竹丝发出细微的破风声。

    “说的,就是用这个小竹刷子,在碗里快速击拂,带动气流,让茶粉和水充分融合的动作。”

    他放下茶筅,目光落在那层绵密的泡沫上。

    “‘白花浮光凝碗面’。”

    “‘白花’,就是这层沫子。茶叶富含茶皂素,高速击拂后,会产生雪白绵密的泡沫。唐人称之为‘沫饽’,或‘华’。”

    “‘凝碗面’,则是顶级泡沫的证明。它能持久不散,像凝固在茶碗表面。古书记载,顶级的茶沫,能‘咬盏’半刻钟。换算一下,七八分钟,泡沫都不会消失。”

    直播间的观众们听得鸦雀无声。

    【卧槽!一句诗里藏了这么多干货!】

    【碧云是茶雾,白花是泡沫……古人也太会了吧!我只会说‘我靠,绿了!’和‘我靠,起沫了!’】

    【学废了学废了,以后喝奶盖茶也要说‘白花浮光凝杯面’!】

    陈品看着弹幕,笑意更浓。

    他将那碗抹茶,如同一件证物,缓缓推到镜头前。

    “所以,家人们。”

    “现在,你们再看这碗,东瀛人引以为傲的抹茶。”

    “这种将茶叶蒸青、烘干、碾成粉末的工艺……”

    “这种用茶筅在碗中击打,追求绵密泡沫的冲泡方式……”

    “这种欣赏翠绿茶汤和雪白泡沫的审美情趣……”

    他顿了顿,声音不大,却像一记重锤,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全部,都源自咱们一千多年前的唐代。”

    轰!

    这句话,比之前任何一句点评都更具杀伤力!

    整个直播间,像是被按下了静音键,随即爆发出山崩海啸般的弹幕!

    【!!!什么?抹茶是咱们发明的?!】

    【我一直以为这是东瀛人的国粹!搞了半天是我们老祖宗玩剩下的?!】

    【我就说嘛!看他们搞得那么玄乎,又是鞠躬又是擦碗的,仪式感拉满,原来是把咱们的文化学过去,自己包装了一下!】

    【文化挪用!这是赤裸裸的文化挪用!我要求东瀛茶道协会立刻向品神支付千年版权费!】

    陈品摆了摆手,示意弹幕冷静。

    “不能叫挪用,应该叫‘学习’。”

    “唐代,东瀛派了很多僧人来我们这儿交流。他们不仅把佛法学回去了,也把我们当时最流行的‘点茶法’,原封不动地带了回去。”

    他端起茶碗,轻轻晃了晃,碗中绿沫微微荡漾。

    “他们回去后,把这套东西当成了至宝,一代代传承,不断精进,最终形成了他们现在的‘茶道’。”

    “家人们有兴趣可以去查查资料,法门寺地宫出土过一套完整的唐代鎏金银茶具。其中那个用来筛茶粉的‘茶罗子’,筛网网眼细到什么程度?仅0.5毫米。这证明,咱们唐代的茶粉细度,已经和现代用机器磨出来的抹茶,无限接近了。”

    “所以,无论是从制作工艺、饮用方式,还是文化审美上……”

    “东瀛茶道,就是唐代煎茶道的一个分支。”

    “或者说,是一个保留得比较完好的,‘文化活化石’。”

    一番话,逻辑清晰,有理有据。

    三百多万观众,今天像是被按在椅子上,上了一堂信息量爆炸的历史课。

    这哪是来吃饭的?

    这分明是来参观一个由华夏文化碎片搭建起来的、异域风情的博物馆!

    【我麻了……今天这顿饭,吃得我世界观都重塑了。】

    【合着小日子过得不错的秘诀,就是疯狂学习咱们,然后申遗?】

    【以后谁再跟我吹东瀛茶道多牛逼,我就把这段录屏甩他脸上!】

    脑海里,一直安静的小馋猫似乎也消化完了这庞大的信息流,难得地没有出声吐槽。

    陈品看着直播间里群情激奋的弹幕,脸上依旧是那副淡然的表情。

    他将话题,引向了一个更深,也更值得思考的层面。

    “好了,历史课上完了。”

    “那么,问题来了。”

    他的声音轻了下来,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既然这套点茶、斗茶的技术,是咱们老祖宗发明的,而且在唐宋时期,就已经玩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他抬起眼,目光仿佛穿透了屏幕,直视着每一个观众。

    “为什么现在,我们自己……反而不用了呢?”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念旧歌的小说我,食神判官!专打黑心店!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我,食神判官!专打黑心店!最新章节我,食神判官!专打黑心店!全文阅读我,食神判官!专打黑心店!5200我,食神判官!专打黑心店!无弹窗我,食神判官!专打黑心店!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念旧歌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