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庆典的鼓乐声渐歇,金羽妖尊抬手示意殿内安静,目光扫过众人,声音带着几分庄重:
“今日齐聚一堂,既是为鹏寰庆祝,也是人妖两族交流的契机。接下来,便由我等四人演示道则,供诸位观摩悟道,也算不负此行。”
这话一出,殿内瞬间沸腾。
场下的三十多位人族元婴后期修士眼中瞬间燃起炽热的光芒,纷纷挺直了腰杆。
他们千里迢迢赶来,最期待的便是观摩几位化神天尊演示道则。
化神境修士对道则的领悟,远超元婴期修士的认知,哪怕只是窥见一角,都可能为自己的道途指引方向,甚至突破瓶颈。
大荒四域的妖皇们也收敛了笑容,眼神专注起来,紧紧盯着殿中央的空地。
陈胜端坐在玉座上,想起曾祖平日里的指点,眼中多了几分了然。
这便是有强者引路的幸运,寻常修士终其一生,都未必能有一次观摩化神天尊论道的机会。
他此时也有些期待,尤其是对其余三人的道。
“上一世,无极天尊三千年大寿,当场演道,也是轰动一时,可惜我并未前去,如今四大天尊演道,我倒是能弥补遗憾了。”
……
庆典论道环节开启,金羽妖尊率先起身。
他未动声色,只是抬手轻轻一拂,腰间的阴阳道袍便无风自动——非灵力催动,而是道袍与天地阴阳规则产生了深层共鸣。
下一秒,黑白二气从道袍纹路中缓缓溢出,在空中自然形成一道无形的阴阳洪流。
殿内修士瞬间陷入奇异的体感,体内阴属性灵力骤然沉凝,仿佛化作冰泉在经脉中缓缓流淌,阳属性灵力却变得炽热活跃,如星火般在丹田内跳动。
更奇妙的是,连毛发、皮肤都有了清晰感知,左侧身躯似被温润的暖阳包裹,右侧身躯却似浸在微凉的清泉中。
金羽妖尊的声音穿透时空,在众人识海回荡:
“阴阳者,非形之黑白,乃天地本源之二元也,二者相生相克,方有天地循环、万物衍生。”
话音落,他抬手虚按,黑白二气瞬间重组,化作千丈阴阳鱼。
阴鱼侧的时空肉眼可见地放缓,修士们甚至能看清烛火跳动的每一个细微轨迹,阳鱼侧的时空却在加速,殿外掠过的飞鸟化作一道残影。
这种时空错位的景象,让众人头皮发麻。
“阴为虚,阳为实;阴为静,阳为动;阴阳相生相克,方能衍生万物。”
话音未落,他指尖一点阴鱼眼,瞬间,无数道黑色的阴气从阴鱼中涌出,在空中凝聚成一座黑色的山峰,山峰上覆盖着厚厚的冰霜,透着刺骨的寒意。
紧接着,他又点向阳鱼眼,金色的阳气喷涌而出,化作一轮烈日,烈日悬挂在山峰上空。
冰霜瞬间融化,山峰上竟长出了嫩绿的草木,草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开花、结果,整个过程不过瞬息之间,却完美展现了阴阳相生的道则。
金羽妖尊抬手一握,阴阳图瞬间收缩,化作一道黑白二气,融入他的掌心,天际却浮现出淡淡的阴阳云纹:
“借阴阳之形,演天地之源,此乃阴阳道则。”
场下的人族修士们看得目瞪口呆,纷纷运转灵力,试图模仿阴阳二气的流转。
……
阴阳规则的余韵仍在殿内流转,逍遥天尊已手持玉骨折扇,开始演道。
他身着的白色道袍在灵光下泛着柔光,袍角绣着的流云图案悄然泛起青、红、紫、银四色微光。
殿内修士尚未反应,便觉体内与风、火、雷、电相关的灵力,已开始不受控地微微颤动。
“世人多知四象为四极神兽,却不知天意四象的本源,实为天地间最根本的自然道则——风、火、雷、电。”
逍遥天尊轻摇折扇,声音带着穿透神魂的缥缈,仿佛从九天云端传来:
“风为‘流动’之则,火为‘转化’之则,雷为‘震荡’之则,电为‘穿透’之则,四者相生相济,便是天意运转的脉络,也是天地之力的具象化。”
话音未落,他抬手对着道袍上的青色流云一点,无数道青绿色气流从袍角涌出,瞬间席卷整个大殿,将在场的所有修士都带入一片“风之世界”!
“此为风之象。”
他指尖再动,道袍上的红色流云骤然亮起,一团赤红光芒从袍中跃出,与风波交织,红色光芒在众人的识海化作一道火线,勾勒出能量转化的符文轨迹。
“此为火之象。”
紧接着,一声惊雷响起,非耳听之音,而是直接在识海炸响,震慑神魂。
修士们瞬间感到神魂被一股温和却强劲的力量包裹,体内的杂质灵力竟开始剧烈震荡,随后化作细微的能量粒子,被灵力循环自动排出。
“此为雷之象。”
最后,他指尖落在银色流云上,一道银色光芒窜出,好似穿透万物,一众修士的体感再度变换。
逍遥天尊收起折扇,银色光芒在他指尖化作一颗微缩的电核:
“此为电之象。”
随着话音落下,四色规则波在殿内完全交融,修士们的识海与体感同步陷入震撼。
风则的“流动”让能量循环不息,火则的“转化”让能量生生不息,雷则的“震荡”让能量纯粹无杂,电则的“穿透”让能量无坚不摧。
四者形成完美的规则闭环,自身的灵力竟在这闭环中,开始自发地按照四象规则运转,修为壁垒隐隐有了松动的迹象。
“天意四象道则,并非让修士强行掌控,而是顺应天地脉络,借四象之力为己用。”
逍遥天尊抬手一握,四色规则波瞬间收敛,重新融入道袍的流云图案,仿佛从未出现过:
“便是四象道则的真谛!”
殿内陷入长久的寂静,修士们仍沉浸在规则流转的余韵中.
陈胜端坐玉座,体内五行之力与四象规则共鸣,心中也有种豁然开朗。
而且,他还注意到逍遥天尊演示四象时,始终带着一股缥缈的气息,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这正是天意道则的精髓,也是他需要学习的地方。
……
紧接着,左玄天尊开始演道,他未持法宝,亦无多余动作,只是足尖轻点地面,殿内所有人便觉一股厚重的气息从地底升起。
非灵力压迫,而是大地本源规则的共鸣,仿佛整座金鹏大殿都与他融为一体。
“逍遥道友的四象规则,妙在顺应天意,而贫道的地磁混元,则重在地承万物。”
左玄天尊的声音不似逍遥天尊那般缥缈,却带着穿透神魂的厚重:
“大地乃天地间最稳定的规则载体,地磁混元道则,便是以大地为锚,形成自我闭环的规则领域。”
话音未落,他抬手对着虚空虚按,殿外却传来一阵沉闷的轰鸣,远处大荒禁地的山峦竟微微震颤。
一缕缕肉眼难见的土黄色能量从地底渗出,顺着金鹏大殿的地基缓缓汇聚,最终从左玄天尊的掌心涌入。
这并非简单的能量汲取,而是大地规则的主动呼应。
殿内修士们清晰地感受到,自己与大地的联系仿佛被瞬间放大,体内五行中的土行灵力竟不受控制地微微躁动。
“地磁非‘取’,乃‘召’。”
左玄天尊掌心翻转,那缕土黄色能量在他掌心化作一枚核桃大小的光球,光球内部,青、赤、黄、白、黑五道细微的光丝缓缓流转:
“大地承载五行,寻常修士融五行,是强行聚合,而混元道则融五行,是借大地规则,让五行自行归位,形成无懈可击的规则闭环。”
他将光球抛向空中,光球骤然暴涨,化作一道笼罩整个大殿的淡金色光罩。
与寻常防御光罩不同,这道光罩没有实体边界,却透着一股“不可撼动”的规则威严。
左玄天尊抬手对着光罩一点,光罩表面的金色纹路瞬间重组,化作五行符文的图案:
“混元道则的防御,并非以力抗力,而是在领域内构建独立的规则体系——外来攻击若不契合五行闭环,便会被规则自动排斥。”
“若契合,便会被同化吸收,成为领域的一部分。方才逍遥道友的四象规则余韵,此刻已被光罩同化,诸位可自行感知。”
众人凝神细查,果然发现光罩内的四象规则气息已与五行规则交融,原本灵动的风则多了几分厚重,炽烈的火则添了几分沉稳。
陈胜心中感叹:“上一世我若能领悟这般道则本质,也不至于卡在元婴后期多年。”
……
“左玄道友的混元道则,重‘承’与‘镇’;而我这大虚空破灭剑道,重‘破’与‘灭’。”
陈西华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空间的肃杀,没有多余的修饰,却像一把细剑,直接刺入众人神魂深处。
话音落下的瞬间,殿内所有修士的识海都泛起一丝寒意。
“我以为虚空乃空间的薄弱点,破灭乃万物的终结态,剑道则是连接两者的桥梁。”
话音未落,他终于抬手握住背后的剑柄,古朴的长剑尚未出鞘,剑鞘周围的空间便开始出现肉眼可见的扭曲。
原本均匀的光线在剑鞘旁折射出诡异的角度,仿佛剑鞘本身就是一个微型的虚空漩涡。
但这扭曲并未停留在视觉层面,下一秒,众人的识海突然浮现出一幅清晰的画面。
无数道细密的“规则纹理”在虚空中交织,而剑鞘正对着纹理最稀疏的一处,如同一把钥匙,对准了锁孔。
“剑未出鞘,先引虚空。”
陈西华指尖在剑鞘上轻轻一弹,一道细微的“咔嚓”声响起,在识海炸响。
众人瞬间“看见”:剑鞘触碰的那处规则纹理,竟出现了极其细微的裂痕,裂痕没有扩散,却如同一道信号,让周围的空间规则都变得滞涩。
“感知空间的纹理,找到其最薄弱的‘节点’。”
他缓缓拔剑,没有耀眼的剑光,也没有凌厉的剑气,唯有剑身上那片“绝对的暗沉”——仿佛所有光线、所有能量都被剑身吞噬。
更震撼的是,这暗沉竟同步映入识海,让众人清晰地“感知”到:剑身周围的空间规则,正在被缓慢拆解,化作最基础的能量粒子,又被剑身重新吸附。
紧接着,他手腕微抖,剑身上的暗沉骤然扩散,一道极细的黑色剑气从剑尖涌出。
这道剑气没有实体形态,更像是一道“空间的褶皱”,它在空中划过一道看似缓慢却无法闪避的轨迹。
奇怪的是,剑气没有引发任何外在变化,却让所有修士的识海掀起惊涛骇浪。
他们“看见”:剑气所过之处,原本交织的空间规则纹理,竟如布匹般被整齐剖开。
陈西华收回长剑,识海中的规则断痕并未消失,反而缓缓收缩,最终化作一缕黑色气流,重新融入剑中。
“寻常的虚空裂缝会因天地规则的自愈而闭合,而我这剑道所留的断痕,是空间永久性缺失”
“除非有同等境界的道则修补,否则这片空间的薄弱点将永远存在。诸位此刻在识海中所见,便是虚空破灭的本质。”
殿内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寂静,连呼吸声都仿佛被冻结,不是因为外在的破坏,而是因为神魂深处的震撼。
众人从未想过,剑道竟能如此玄妙!
陈胜端坐在玉座上,心中也有诸多剑道感悟浮现,尤其是他的阳魂化身,此刻同步感知这般剑道,直接盘坐在云海之巅,细细揣摩。
四大天尊演示完毕,殿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紧接着一众修士纷纷起身,对着四大天尊躬身行礼,眼中满是感激。
陈胜端坐在玉座上,心中感慨万千:
“这一世着实好运。曾祖的阴阳道则,我从出世不久便可随时请教观摩,还有耳提面命式的指点。”
“继承的六阶传承,也让我的眼界远超寻常修士,四位化神天尊领悟的道则虽各有不同,却都极为玄妙。”
他想起四海传承中的记载,心中又多了几分了然:
“常说道无高低,那是道衍变到极致的说法。对于寻常修士而言,道就是有高低——同等境界的阴阳道则,就是强于水火道则。”
“天意四象道则,就是比单一的风系道则更全面。”
“而人间界作为小千世界,天地道则虽不如灵界浩瀚完善稳定,可小千道则衍变,却是悟道的宝地。”
“这里的道则衍变更简单明了,人间界的化神修士更容易领悟天地道则的真谛。”
“哪怕是灵界的炼虚大能,也会为了收割小千世界的道之本源,发动虚空破界战争。”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