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好白露膏,脸上的淤青处清凉清凉的。
“谢了,我先去吃饭了。”我于是去客厅吃饭了,绿珠还呆呆地坐在位置上。
客厅饭桌上已经备好菜了,基本都是端午剩下来的饭菜,我不挑食,剩菜也挺好吃。
“清清,今天我就不陪你了,我去找汤伯练武去。”我先跟清清说好,就怕她一会儿到处找我。
“好的,那我一会儿去书房读书,今天的功课还得做的。”清清说道,至于我的功课,等晚上再说了,想到今天的算数课,我就头大。
吃完饭,我往我们家后山走去,说是后山其实是个山丘,山丘名琅琊,在记忆里没有关于这个名字的由来,不过我想多半是从古典的书籍里淘来的,不知道本尊在什么地方,而为了雅致,就给取了这么一个名。
通往琅琊的前边有一湖泊,这湖泊是五条山间的流水汇聚而成的,而宋府里的那个湖泊是和这个湖泊相连的,共用活水。
眼前的湖名端庄,岸边一丈高的石头,就镂刻这端庄两字,湖里有莲,如今已经有荷叶了,但还没伸展开,盛夏的时候就是接天莲叶无穷碧,还可以泛舟戏莲和戏鱼。
记忆里,我最喜欢和清清以及爹娘划船到湖里游玩,不止是白天,还有夜晚,特别是晴空万里,星空万点的时候,爹和娘组织着大家游玩一两天,大家划着大船小船在湖里飘荡,各自说着悄悄话,再点一炉火,温一壶酒,碰杯喝酒,爹娘会聊着各种各样的话题,我和清清听懂的,听不懂的,但多数聊的是老家的往事,会提及一些人名,还有一些旧事。
我的爹和娘也是喜欢浪漫的,不过他们不叫浪漫,叫风趣,爹和娘也会诗词唱和,娘亲指一物或者说一词,由爹唱和,对不上,那就罚酒,反之亦然。
那时候我和清清只顾着和邻船的绿珠她们相互泼水或者双手鞠着劳水中的月亮和星星了。
岸边的那些船到了今年盛夏肯定还会启用的,当然到了深秋,湖里就更加热闹了,到处都是枯败的莲,黑不溜秋的,正是采藕的时节,府里的人下湖,爹和娘要是能赶上也亲自下湖采藕。
有一次爹和娘一起带我和清清下湖,其实清清没下,就是在船上,我下湖了,泥土黏黏的,一下子就没过了腰间,把我给吓坏了,不过很快就适应了,爹娘在湖里摸着,我也学他们摸藕,当然还用工具的,形状和现代的铁锹差不多,那次我藕没摸到,倒是在泥土里痛快地玩了一次。
桥跨越整座湖面,对面就是琅琊了,而琅琊的两边各有一条山泉流出,注入这个湖泊。
山都是树,树成林,树林里有竹,竹子成林,竹林间有座楼,原材料都是竹子,那就是我的目的地了。
刚到湖对面,到山下了,竟然遇到了下山的绿珠,给我行了个礼。
“绿珠,你怎么在这?”我问道。
“汤伯叫我过来拿个方子,让我出门买些药材。”说着已经走上桥,远去了。大白天的去抓什么药。
很快就到山上了,其实也就山腰位置,有个巨大的广场,四周都是一片竹林,竹高十几丈,郁郁葱葱,只有一条路通往这里,广场旁边就是竹楼了,上竹楼的台阶上坐着个人,就是汤伯。
汤伯旁边沏着一壶茶,他自己则端着一杯茶在默默地品着,没想到汤伯还会品茶,汤伯不像个喝茶的人。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