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鸿宝留下的书本来就不少,再加上各方收集,最多的是青衣社那边送来的抄本。
整整堆满一屋子。
陈湛也不是什么都要,什么话本就算了,这些书都是与武学或是丹道相关,道家典籍和以及一部分佛家武学。
看看其中有没有端倪。
三大内家拳,追根溯源,太极传承最久,但实际都不可考证。
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太极拳是温县陈家沟陈王廷所创。
当时,陈氏家族世代尚武,陈王廷自幼受中原文化熏陶,文武兼备,青年时以拳法闻名,晚年隐居故里,依据祖传拳术,博采众长,结合《黄庭经》等理论创编出太极拳,包括五路拳、五路捶、108式长拳等。
还有一个是太极拳起源于武当,其综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结合道家导引、吐纳之术,运用中国古代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发展而成。
形意拳传说创始自岳飞的岳家军,但没法考证,能考证的是,形意拳前身心意六合拳的实际创始人应为清代康熙年间的姬际可。
其技术体系在清代中晚期经李洛能发展完善,形成“形意拳”的成熟形态。
但即便算到岳家军身上。
这才多少年呢?五六百年?
可问题是,武学之道,不可能只有几百年历史,华夏古代王朝记载几千年,怎么可能所有武学都是近几百年创立的?
不说野史话本。
单说史书明确记载,羽之神勇,千古无二,有明确百人斩记录,还是在战场上冲杀,万军丛中取首级。
从秦汉,到三国,再到唐宋,神勇者数不胜数。
这些人,难道全靠的是力气?只有匹夫悍勇?
即便当时没有任何武功,凭他们的才华,也不能自己开创武功?
必须到近几百年,才有武功出现
可能吗?
陈湛先从近些年的与武林相关的书开始看,其中包括不少报纸报道。
很著名一件事。
两年前,中央国术馆成立,参考江湖规矩分设“少林门”和“武当门”。
以武术特点为划分标准,将太极拳、八卦掌和形意拳等定性为“内家功夫”,划入武当门;其余武术拳种,像少林拳、太祖长拳、十二路弹腿等则被定性为“外家功夫”,划入少林门。
这种划分方式源于清初大儒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中对武术内外家的分类观点,在清末至民国时期颇为流行。
但这种划分,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争议一直不断。
从陈湛如今的眼界来看,也非常不合适。
最简单一个原因,三大内家拳都有外练法门,对筋骨皮的锻炼都不差,只是筋骨皮打磨是有极限的,人类不可能真将皮膜打磨得坚硬如铁。
转为内练本就是必须要走的路。
而划分为外家少林门的功夫,太祖长拳,洪拳等,也不是单纯的外门功夫,也能由外而内,外功练就一定程度,转为内练,殊途同归。
区别就在于,外练武功出效果更快,最开始单纯练力,练抗击打。
天赋高的人,半年出山,一年便能出师。
这个天赋高,更多是指外在天赋,虎背熊腰,豹头环眼,这种天生体格粗壮的人。
所以强行划分内外,内家武当,外家少林,让武林不少人心生不满。
他看到这里,开始取出少林和武当相关典籍看。
少林不必多说,传承久远,相传是达摩东渡,传播佛教教义,南北朝时期的人,时间是足够久了。
但记载中的武功,少林七十二绝技、易筋经、神足经等等。
如今的少林通通没有。
有的是少林五行五象拳、少林梅花拳、少林罗汉拳、少林长拳,这些功夫,追根溯源,也是明清两代所创。
武当更不用说,九宫八卦剑、武当太极、武当太乙五行拳、武当玄功拳。
虽然都是秘传,但最多追溯几百年的历史。
陈湛越看,越觉得不对劲。
武功的断代,比自己想象的要严重。
华夏文明是起码从秦汉开始,至今两千年文化传承没有任何断代的迹象,各种史书,文字,青铜器,记载非常完整。
但偏偏在武功这方面,完全没有千年前的记载。
如果非说,陈湛只知道一个五禽戏,传说是华佗所创的养生功法
想到此处,陈湛拿出那幅从马三那得来的《内壮神力八段锦》,这门类似养生,但效果极好,居然能内壮气血的‘养生功’。
这幅图,不知道什么朝代传下,眼前这明显已经不是原版,包括一些标注,都是用的民国常用文字书写。
但这门功夫的效果,却是陈湛见过最恐怖的。
直到如今抱丹,几幅图修炼起来,每次还有细微提升,以他如今的气血,长期修炼十年,二十年,不知道会达到什么程度。
或许不用气运来提升命数,【气血如虎】能否自己晋级?
这门功法给他的感觉,不像这个时代的产物,起码与三大内家拳,各种外家拳无关。
任何内家外家功夫,都没有这么快提升气血的法门。
当然难度也高,他化劲之时综合气血和天赋,已经不是普通化劲宗师,但修炼起来却很勉强,每次按照图中运转只能坚持半个时辰。
不然那户人家传到如今,也不会家中没人习武了。
坐拥宝库,无法修炼,其中痛苦也很难说。
当初宫宝田大概只知道是一门奇异功法,不可能知道效果,不然他巧取豪夺也得取来,化劲宗师对抱丹的渴望,绝难克制。
但这种事也没法考证,后来陈湛让宫若梅去打探过,对方只说是祖上流传,宫若梅留了一些银子补偿。
陈湛看书速度很快,三个时辰左右,看过这些典籍,其中也有不少细微的武功法门,但对他都没用了。
不过还是整理出来,以后给弟子使用,也是不错。
在他的猜测当中,或许几百年前的武学,比现在要昌盛的多,没有枪炮,所有人都只有这一条路,不可能比不上三大内家拳祖师的才华。
没找到什么武学断代的记载,仿佛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也没人质疑这件事。
不过他在一本《杂记》当中,看到一种之前没接触过,甚至完全没想过真实存在的武学。
“神打术!”
记载当中说,西南一带最先流传,清中期,民间宗教活跃,‘神打术’在西南一带有迹可循。
道光年间出现的“青莲教”,传以符水治病术,称吃水之人即有神附体,自能打拳弄棒,名为‘青莲神打’,男女皆可学习。
喝过符水之人表演坐钉板、爬刀山、大锤锤自己等绝活,声称“请神上身”便不会感到疼痛。
还有雷州游神的“穿令箭”仪式,将尖锐的箭或铁丝穿过脸部,也被认为是神打术“请神上身”的体现。
还有一种咒语术,能通过特定仪式和咒语,让神灵或武魂附于自身。
诸如,“快马一鞭,太上老君,一指天门动,一指地门开,学武艺,请神来,天灵地灵,奉请祖师来显灵!”之类的咒语。
随后便如同神仙附体般打拳,且旁人攻击时他们没有痛感。
在不同记载和传说中,神打术表现形式多样。
这是早些年,后来到了近几十年,“神打术”运用最广的是义和团、红灯照,这些民间组织。
红灯照圣母,林黑儿,便自号刀枪不入,下油锅,上刀山,无所不能。
这些之前他也知道,不过没往“神打术”方面去想。
如今想想,林黑儿的行为,便是“自化为神”,与“请神上身”相差不大啊。
“神打术”在民间流传、带有神秘色彩的功夫,常与请神上身的仪式,各种咒语加身,恐怖异常。
从陈湛后世眼光来看,这种“神打术”,可能是通过自我催眠的方式,暗示自己是神灵,从而使自身各方面能力因精神暗示得到提高,产生类似神灵上身的效果。
催眠以后,不惧疼痛,并非不可能做到的事。
但义和团中,乃至这些书籍明确记载的内容,却也不像这么简单。
毕竟百姓好骗,练武的人不好骗。
练家子本身就是半个戏法师傅,这种手段想要骗过高手,痴人说梦,但林黑儿却没有过失手记录。
这便值得琢磨了。
陈湛思来想去,武学断代没办法验证,但这种“神打术”至今还有不少地方流传,两广,西南,都有说法,不过更多的融入了戏法当中,武林门派反倒没听说谁在使用。
陈湛从屋内出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与叶凝真交谈一会,叶凝真道:“姨娘留下的东西,大半被八国联军进城时掠夺走,当时人们撤的急,根本没时间带东西,不过还有些是活下来的人口述成册,都在佛山金楼里存着。”
“嗯,这些书,我挑出一些,都放在书架上,也运去南方吧。”
“剩下不要了?”
“不要了,都是些野史故事,没什么价值。”
“我再出去杀几个人,明天应该没时间出去了,大势所趋,时间紧迫啊。”陈湛看着天色已晚,对叶凝真说道。
虽然刚刚入夜,但下了雾,能见度更低。
“嗯,我去安排。”
叶凝真其实不明白陈湛为何这么心急,仿佛有什么在身后催着他一般。
可明明二人在奉天大闹一番,日本人都没有下一步动作,好像认栽了一样。
北平更是重兵守备,东北军也兵强马壮,真打起来,东北军在关外,中央军和西北军北上夹击,日本人的军队,真能轻易赢下?
她有些不理解,但没有质疑,一路走来陈湛判断一直很准。
叶凝真也习惯了依赖他。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