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宇的事件在京都掀起的波澜,正在一点点平息。
媒体的头条换了新的内容。
人们的谈资有了新的方向。
萧家庄园。
清晨。
苏婉坐在餐厅的椅子上。
她的面前放着一杯牛奶,一份三明治。
她的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
她滑动着屏幕,浏览着新闻。
萧长风从厨房走出来,端着一盘切好的水果。
他把盘子放在桌上。
他拉开椅子,坐在苏婉对面。
“今天天气不错。”
萧长风说。
“嗯。”
苏婉回应了一声,视线没有离开屏幕。
萧长风拿起一片苹果,放进嘴里。
他看着苏婉。
“还在看基金会的事情?”
他问。
“对,后续的收尾工作很多。”
苏婉说。
“林天宇留下的烂摊子,需要我们一个个去解决。”
“那些被他煽动的合作方,需要安抚。”
“被他破坏的声誉,需要时间去修复。”
萧长风点了点头。
“不急,慢慢来。”
“这次的事情,也算是一次考验。”
“让所有人都看清楚了,谁是朋友,谁是敌人。”
苏婉的手指在屏幕上停住了。
她的眉头,微微皱起。
萧长风注意到了她的变化。
“怎么了?”
他问。
苏婉没有立刻回答。
她把平板电脑的屏幕放大。
她又读了一遍屏幕上的文字。
她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你看这个。”
苏婉把平板电脑转向萧长风。
屏幕上是一篇文章的标题。
《关于京都西郊文化遗址历史断代的几点商榷》。
作者的名字,是王景明。
萧长风看着那个名字。
“王景明?”
“是那个考古界的泰斗?”
“是的。”
苏婉的声音里,有了一丝凝重。
“就是他。”
“龙国考古学会的名誉会长,终身教授。”
“他在这个领域,就是权威。”
萧长风拿过平板电脑。
他开始阅读文章的内容。
文章的措辞很专业,充满了学术术语。
但核心的意思,却非常清晰。
王景明在文章里提出,根据他最新的研究。
他认为苏婉基金会正在保护的那片区域。
其历史价值,被严重高估了。
文章列举了三条主要的论据。
第一,地层样本分析,与现有的历史记载不符。
第二,出土碎片的碳十四测定,存在年代偏差。
第三,他认为那片区域,根本不是什么古文明的遗址。
而可能只是一个古代的采石场。
文章的最后,王景明提出了他的建议。
他认为,对于这种价值不高的“文化遗产”。
最好的保护方式,不是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原地封存。
而是进行“保护性商业开发”。
这样,既能保留一部分历史印记。
又能实现土地的经济价值。
萧长风看完了整篇文章。
他把平板电脑放在桌上。
“这……”
他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这是什么意思?”
“全盘否定了你们之前所有的工作。”
苏婉端起牛奶,喝了一口。
牛奶已经凉了。
“我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但他的这篇文章,分量很重。”
“他不是林天宇那种商人。”
“他手里的武器,是学术,是权威。”
“这种攻击,比商业上的打压,更麻烦。”
苏婉的话音刚落,她的手机响了起来。
她看了一眼来电显示。
是基金会的助理。
苏婉接通了电话。
“喂,小李。”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焦急的声音。
“苏董,您看到王景明教授的文章了吗?”
“看到了。”
苏婉说。
“现在情况很不好。”
助理的声音有些颤抖。
“文章刚发出来不到一个小时。”
“我们基金会的电话,已经被打爆了。”
“全是各大媒体的记者。”
“他们都在问,我们对王教授的质疑,有什么回应。”
“还有几家之前说好要给我们捐款的企业,刚刚打电话过来。”
“他们说,要重新评估项目的价值。”
“捐款的事情,要暂时搁置。”
苏婉闭上了眼睛。
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我知道了。”
她说。
“你先稳住大家的情绪。”
“告诉记者,我们会在研究过王教授的文章后,给出正式的回应。”
“至于那些企业,不用管他们。”
“我来处理。”
苏婉挂断了电话。
她站起身,在餐厅里来回走动。
萧长风看着她。
“你打算怎么做?”
“我必须联系上王景明。”
苏婉停下脚步。
“我要当面问清楚。”
“他的那些数据,是从哪里来的。”
“他的那些结论,依据是什么。”
“我不相信,我们整个专家团队,这么多年的研究,会是错的。”
苏婉拿起手机,开始拨打电话。
她通过自己的关系,试图找到王景明的联系方式。
过了十几分钟。
她终于拿到了王景明办公室的电话号码。
她深吸一口气,拨通了电话。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
一个年轻的声音传来。
“喂,你好,这里是王景明教授办公室。”
“你好,我是苏婉慈善基金会的苏婉。”
“我希望,能和王教授约个时间见一面。”
“就他今天发表的那篇文章,我想和他当面交流一下。”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
然后,那个年轻的声音用一种公式化的语气说。
“不好意思,苏女士。”
“王教授最近的日程很满。”
“他没有时间,接受私人的会面。”
“而且教授也说了。”
“学术的讨论,应该在学术的范畴内进行。”
“他欢迎你们也发表一篇论文,来反驳他的观点。”
“至于当面交流,他认为没有必要。”
“他不想和非专业人士,浪费时间。”
说完,对方直接挂断了电话。
听着手机里的忙音。
苏婉的手,停在半空中。
她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无力的神情。
……
京都大学。
考古学系。
一间宽敞的办公室里。
王景明挂断了电话。
他推了推脸上的眼镜。
他的对面,坐着一个电视台的记者。
“王教授,刚才的电话?”
记者小心翼翼地问。
王景明笑了笑。
“苏婉慈善基金会打来的。”
“想找我当面谈谈。”
“被我拒绝了。”
记者点了点头,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那您对她们后续可能的回应,有什么看法?”
王景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我能有什么看法?”
“科学,是讲证据的。”
“我的每一项数据,都经得起检验。”
“我的每一个结论,都有严谨的逻辑支撑。”
“她们可以反驳,但要拿出同样有分量的证据。”
“而不是靠着一腔热情,或者所谓的理想。”
王景明放下茶杯,看着记者。
“我理解她们保护文化遗产的心情。”
“但好心,有时候会办坏事。”
“把一个古代的采石场,当成圣地一样供起来。”
“浪费了纳税人多少钱?”
“浪费了多好的土地资源?”
“那片地,如果用来进行商业开发。”
“能创造多少就业岗位?能带来多少税收?”
“这才是对社会,对人民,最大的负责。”
王景明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记者连连点头。
“王教授,您说得太有道理了。”
“您的这番话,可以说是振聋发聩。”
“我相信,您的观点,一定会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王景明靠在椅背上。
他看着窗外。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微笑。
这盘棋,他已经赢了。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