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空分明的记得,于原著中,镇元大仙共有四十八个徒弟,除了清风明月之外,领了四十六个上天。
    也就是说可以旁听!
    当即心念一动,看向镇元大仙,可很快又打消。
    毕竟作为太乙救苦天尊弟子,隶属元始一脉,他没收到简帖,亦未曾得师父传信,这本身就是一种讯息。
    ‘也罢,许是时机未到,或是如今我护持西游,不应脱身太久,不然师父定早与我说。’
    镇元大仙亦注意到,他笑道:“洞真莫疑,虽然你师父有时候···”
    说到此处,镇元大仙叹一口气,将其略过,颇有一言难尽之感。
    接着道:“但是若此事对你有益,他定会将你领去,既未领去,想来另有安排。”
    曹空颔首,他道:“多谢大仙赐教,洞真明白。”
    二人遂于谈笑间,入了五庄观。
    镇元大仙遣人去唤清风明月。
    不多时,清风明月出来,一个手拿锅铲,一个手拿扫把,道袍之上多有灰,清秀的面上亦有黑痕,看上去既让人觉有趣,又让人有几分心疼。
    他二人道:“师父唤我二人何事。”
    镇元大仙见二人模样,道:
    “为师如今带尔等师兄去弥罗宫去讲,你两个看护好五庄观,若我归来后,观中一切安好,
    则观中的灶台和打扫事,便如往常一样,诸多师兄弟轮流,非独让你二人来做。”
    清风明月闻言,这俗事他俩早已经厌烦,故听师父来唤,故意在身上留痕,如今看来,果有作用。
    果然,会哭的孩子有东西吃啊。
    二人大喜道:“师父安心去吧,观中有我二人,出不来差池。”
    镇元大仙目中含笑,岂能看不出他二人的小心思,他道:“若观中出了差池,那你二人灶台之事可不用问,却要打扫十年,你二人可敢应下。”
    二人闻言,不觉有何人敢闹事五庄观,毕竟有根底的人无人不知,无根底的,他二人足以应付,遂拍着胸脯,信誓旦旦。
    一旁的曹空,心中暗道:‘两位师弟着道了,姜还是老的辣啊。’
    “对了,不日将有个故人从此经过,你等不可怠慢,且取两个人参果与他吃,权表旧日之情。”
    镇元大仙说罢,道出唐三藏的来历,随后离开,率领诸多弟子登天界。
    清风明月望镇元大仙身影消失,当即使了个术法,即有光生,将二人身躯一刷,身上不染半点尘埃,望之端是骨清神爽。
    他二人笑道:“师兄怎来观中,嘿嘿,正值饭点,师兄且来尝尝我二人的手艺。”
    曹空本欲离开,闻言心有好奇,他道:“既是二位师弟手艺,那不可不尝。”
    遂见清风明月去弄菜肴,曹空好奇而观。
    但见二人弄了些酱菜,酱茄,糟萝卜等腌菜,放在灶台上热了一热,又蒸了米饭,遂笑道:“师兄稍等片刻。”
    曹空不禁问道:“这就完了?”
    二人点一点头,笑道:“对,师兄觉我二人手艺如何。”
    曹空沉默片刻,道:“不错,做的很快。”
    三人用餐之后,曹空便寻了个理由离去,二人多留不成,遂相送。
    数日之后,唐三藏一行人已至四圣试禅心这一难。
    黎山老母言有家财万贯,女儿三个,愿嫁女送财。
    唐三藏禅心不动,孙悟空一副看戏模样,沙悟净亦不动心,唯有猪八戒,淫心大作,欲左右拥抱,享齐人之福。
    只见猪八戒,张口就喊黎山老母为娘,要娶三个女儿。
    黎山老母不许。
    猪八戒言说自己学过熬战之法,莫说三个,便是再多三个也无妨,管教她一个个欢欢喜喜。
    黎山老母见状,露出乐子人的目光,不动声色的看向观世音菩萨。
    此时,在那娇容之后,观世音菩萨的脸已黑了。
    黎山老母此时又提出撞天婚,即猪八戒用手帕遮脸,于屋中来扯,扯到哪个娶哪个。
    猪八戒不胜欢喜,可一场下来,不仅一个都没扯到,反而摔的满身青肿。
    黎山老母为其揭开盖头,笑道:“好女婿,大家谦让,不肯招你。”
    谁料猪八戒看向黎山老母,觉其风韵犹存,道:“娘啊,既他们不肯招我,你招了我吧。”
    黎山老母闻此言语,亦是骇的不轻,觉猪八戒色胆包天。
    “真真”即观世音菩萨,更是眼前一黑,觉面上火辣辣。
    事已至此,无需再试,黎山老母便道:
    “我三个女儿曾织了三个珍珠嵌锦的汗衫儿,你若都能穿得,便将女儿尽数嫁你。”
    猪八戒当即脱了衣衫,分从真真,怜怜,爱爱手上,取来汗衫儿。
    又见爱爱娇俏幼小,惹人喜爱,竟在接汗衫儿的时候,不动声色的揩了一把油,爱爱大惊失色,连退数步。
    猪八戒遂又将三件汗衫儿统统穿在身上,自以为能抱得美娇娘。
    正欲系上带子,却忽见汗衫儿变绳锁,勒得他疼痛非常。
    而自己那丈母娘,和三个未过门的媳妇,浑身绽放霞光,显化真身。
    黎山老母笑吟吟,观世音菩萨向以慈悲闻名,此时却是脸黑如炭,目冷如冰。
    方才被猪八戒揩油的普贤菩萨一脸嫌弃,反复的用佛光清洗右手,他乃华严三圣之一,最重“理德”与“行德。”
    猪八戒此番行径,可谓全犯了他的避讳。
    至于文殊菩萨,则露出大笑,似在看戏,这位菩萨专司“智慧”,觉或是机缘巧合,或是这猪有几分智。
    四圣神情不一,离开此地,临走前观世音菩萨又施了个术法,任凭猪八戒如何叫喊,亦无法惊动唐三藏等人,乃是有意惩戒。
    转眼间,四圣出现云霄之上,观世音菩萨一言不发,很沉默。
    黎山老母此时笑道:“禅心已试,我也不多留了,先告辞了。”
    三位菩萨忙合掌相送,道:“恭送紫元君。”
    黎山老母含笑离去,观世音菩萨望其背影,半响之后道:“紫元君所去方向,不是黎山?”
    普贤沉着脸道:“那是东海,海外有仙岛,乃是仙人所居之地。”
    观世音菩萨道:“南无阿弥陀佛。”
    文殊菩萨则道:
    “那猪八戒,虽德行不高,却也算是为取经之路凑了一难,此番取经路,亦是修行路,若日后广而传之,当为后世人一警。”
    两位菩萨闻得此言,觉之有理,糟糕的心情好转些许。
    ······
    次日,唐三藏一行人醒来,发现自己竟身处一片松柏林中,唐三藏骇得不轻,忙呼孙悟空之名。
    孙悟空早已看穿一切,道:“师父何必惊慌,昨日乃是菩萨显化,想来是试一试我等。”
    唐三藏闻言,心惊非常,暗庆自己没有出差子,忙合掌顶礼,又见身后古柏树,有一简帖,乃是菩萨所留。
    简述四圣之名,言唐三藏禅心坚固,却道猪八戒凡心非常。
    恰此时,猪八戒的叫喊声从林深处传来。
    孙悟空哈哈笑道:“定是八戒没经过诱惑,被菩萨惩戒,我等不用管他,向西去便是。”
    唐三藏既气猪八戒的行为,可想了想,可想了想还是为猪八戒开脱,令众徒去救他。
    毕竟他们现在是一个团队,猪八戒自有猪八戒的用处,比如能挑行李,比如能踩······
    此为无用之用。
    而后,猪八戒被救,一时收心,师徒几人前行,约是月余时光,乃逢见一山。
    此山真好山,如若仙山福地,比肩蓬莱昆仑。
    唐三藏见此山,欢喜不已,竟以为雷音不远,将见世尊。
    待走近时,却见一观,观门有一对联。
    正是:
    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
    孙悟空见状,觉这幅对联,应当贴在方寸山三星洞。
    正是时,清风明月察有人赶来,急出观门来迎。
    唐三藏被请至观中,入一大殿,墙壁上有一五彩妆成的“天地”二字。
    唐三藏疑惑道:“仙童,为何只供“天地”,不供养三清四帝,罗天诸宰。”
    清风明月笑道:“不瞒长老,这两个字,上头的礼还当,下边的还受不得我们的香火,是家师谦逊,方有下方一字。”
    “此话怎讲。”
    清风明月道:“乃因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
    孙悟空闻言,悄悄走至众人身后,两眼一翻,倒在地上,有震耳的金石之音发出。
    猪八戒连忙搀扶孙悟空,关心道:“猴哥,你这是怎么了。”
    孙悟空刷一下的睁开眼睛,道:“见怪见怪,谁让我这人一听到大话就昏倒。”
    清风明月面有不愉,唐三藏亦指门外,让孙悟空干老本行,放马喂马。
    之后,清风明月乃遵师命,问唐三藏来历,之后取人参果以待。
    唐三藏见人参果酷似婴儿,故不敢食,清风明月没法子,只得寻玉器装人参果。
    此中事,恰被猪八戒附墙而听,挑唆孙悟空偷,孙悟空应下,即拿金击子,摘了四个果子,其中有一个乃因不清人参果避讳,故令其入地。
    猪八戒见孙悟空取来了三个人参果树,面上一喜,他当即道:“猴哥仗义!”
    孙悟空也不吝啬,遂将人参果一人一个,分了去。
    猪八戒囫囵吞下,口中对孙悟空感恩戴德:“猴哥你就是我亲哥哥,日后你若让我往西,我决不往东。”
    沙悟净默默吃人参果,不作言语,挑唆的是猪八戒,偷果分果的是孙悟空,和他沙悟净有何关系。
    而后,又因猪八戒嘴巴没门,说人参果不够吃,恰被奉茶的清风明月听到,故忙去检查数目。
    少了四枚!
    人参果何等珍贵,如今竟少四枚,二道童心中气愤,料是唐三藏一行人来偷,欲寻其施绝活。
    “·····”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