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都到这了,余惟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抛开直接的好处不谈,在这种大型舞台多演出一次本身就大有裨益,不仅能展示自己,也能抬高自己。
要是真接住了场子,对上是大功一件,对下也是一桩美谈。
余惟只是咸鱼,不是不知好歹,这种机会没必要错过,表现越好,他以后的血条就越厚。
徐熙年就是绝好的例子,他的塌房是咎由自取,但事发后主办方第一时间跟他做切割,除了所谓的面子问题,其实还有一点,他没有不可替代性。
换句话说,他没有被保的资格。
于音乐会而言,他只是一个无伤大雅的6分歌手,除了稳定一无是处,换了有麻烦但不多。
要是换成真正的大人物,说句实在话,就算塌了,热搜也能瞬间被压下去。
对于艺人来说,知名度只是声望,重要性才是血条。
余惟倒是不觉得自己会塌房,但如今这大环境,行得端也架不住别人泼脏水,坐得正也抵不过各种算计,提前武装自己总是对的。
谁会嫌弃自己血条厚呢?
更别提还有双倍演出费和春晚直通名额了,那还说啥呢,我唱不就完了。
见余惟应承下来,汪琪和音乐监督明显松了一口气,但他们也没轻松多久,转而又变成了一副严阵以待的姿态。
同意救场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他唱什么?
徐熙年原定的那首歌肯定是不能再唱了,这种时候必须切割的彻底,把他的存在感降到最低。
换歌的话又关系到一个排练时间问题,现在早上八点出头,距离演出正式开始11个小时不到,乐队不一定忙得过来。
演出在即其他节目也得练,总不能围着这一首歌转吧?
现在的最优解就是找一首现成且符合要求的歌,直接由余惟来翻唱,这样乐队足够熟悉旋律,也容易上手。
“别人的歌我唱不太习惯。”
其实别的歌余惟现在也是能唱的,不过靠真实水平唱出来效果肯定一般,不至于难听,但在这种国家级舞台暂时还是不太够。
想救场,肯定得拿出完美级别的发挥才行。
“哦,这样啊。”
对余惟的答复汪琪倒是不意外,娱乐圈也不是没有只坚持唱自己歌的音乐人,余惟自从走红,好像是没有唱过别人的歌。
虽然没能按照最优方案进行,但他们也没什么可说,本来就是找人救场,总不能请人帮忙还指指点点吧?
再者,别人的歌余惟练习也有时间成本,倒不如唱他自己熟悉的。
好在他们有这个考虑,知道余惟有可能不服从调剂,所以提前做了备选方案。
“那你挑一首自己的歌唱,我们给你调一下出场顺序。”
余惟的作品里目前是没有团圆主题的,选一首唱的话肯定是塞其他几个分区里。
虽然这么换会影响整个节目单编排,但确实是最适合的打法,余惟对自己的歌肯定相当熟练,他的歌乐队基本也都听过。
形式上不美,但上手最快,主办方也能接受,算是最稳解……
可惜余惟之前没有团圆主题的歌,要不然现在再唱一遍刚刚好。
余惟难得陷入了沉默,这确实是最稳妥的选择,节目能补上,他也能做到完美发挥,但彩排好的节目流程会被扰乱。
不过除此之外,节目效果其实也会有所折扣,毕竟其他歌大家不少都听过。
同一场演出他唱两首歌,大家本来就容易审美疲劳,再来首唱过的,观众难免会感到索然无味。
还没唱过的《蓝莲花》和《山丘》也不太适合音乐会的整体氛围。
如果说唱别人的团圆歌是高风险低收益,那唱自己的非团圆歌就是中风险中收益。
问题来了,有没有收益更高的打法?
如果只是唱老歌,那就只是单纯完成救场任务,要想更进一步超出预期,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
很简单,我成尊不就是了……
“你们觉得,唱新歌怎么样?”
汪琪闻言不由得眉头微皱,还剩十来个小时的演出唱新歌,他怎么敢的?
“知道你歌曲存货多,但音乐会事关重大,如果新歌准备不充分还不如老歌来得实在。”
汪琪似乎不怎么看好这个提议,他的看法也相当中肯。
一首跟音乐会整体调性不搭的新歌,就算观众有新鲜感,跟晚会本身的联系也不够紧密。
这音乐会多少也是带点任务的,不是纯粹的音乐交流,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其实就是首团圆的歌……”
都拿新歌了,肯定也要在形式上符合主题啊,甚至都不需要打乱节目单,直接换就行。
汪琪紧皱的眉头瞬间舒缓开来,随即跟音乐总监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就知道这小子有存货,还是跟音乐会无比契合的存货,要是他们今天不找他,是不是这小子还得藏着啊?
并非震惊意外,而是心领神会。
其实,余惟这个提议也在他们的预料之中。
主办方那么多人特地开会讨论,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就来谈合作,生活不是,官方也不是傻逼。
他们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余惟之前拿了那么多新歌,甚至在音乐会彩排过程中还拿了一首《点歌的人》,说他没存货他们是不信的。
其实他们真正的最优解,就是赌余惟的某一首存货正好对应晚会的调性。
正如他们找上余惟的理由,他们要的不是稳,是化腐朽为神奇。
要找一个唱老歌唱经典的,他们有很多选择,老歌余惟唱得别人唱不得?
他们选余惟,一开始就是奔着他关于团圆的新歌来的,脸已经丢了,只有把一切推倒重来才能完美化解。
但余惟的存货里究竟有没有类似的歌他们也不知道,所以才有了刚才的交流。
如果没有对应的歌,那选择稳妥的打法也不是不行,如果有,那说明他们赌对了。
打乱节目单这种事可大可小,能避免当然是最好,余惟的新歌,质量绝对有所保障。
余惟一眼就注意到了他们不惊反喜的神情,唉,都是老狐狸。
他倒是也有所预感,主办方找他肯定是看重他的不可替代性,最优解和最稳解,还真不是非他不可。
他们怕是打一开始就奔着新歌来的,只是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所以先提了保底方案。
最后由他来捅破窗户纸,其实也算是半推半就促成双方都想要的结果。
余惟想出色完成任务,上面也需要他出色完成任务,然后一拍即合达成共识。
“那,事不宜迟排练吧。”
虽然时间紧张,但以余惟和国家队的专业程度,强强联合现在加练依然来得及。
“歌还差一点没写完。”
刚才余惟的话都在汪琪预料之内,但这一句他是真没想到,什么叫还没写完?
只此一句,听的他头皮发麻,本以为尽在掌握,但没写完三个字就像一盆冷水,直接从他头顶浇了个透心凉。
“还差多少?”
音乐总监的声音都有些发颤,要是压根没有新歌,他们采用更稳妥的方案当然能接受。
但已经知道这首歌结果唱不了,那未免也太折磨了,感觉浑身上下有蚂蚁在爬。
已经回不去了……
“大概,两个小时。”
两个小时余惟打算用来干什么不必多说,当然是把歌写进里兑换出来。
他还不忘给自己编了个借口,这是自己听到内幕消息主题是团圆才写的歌,不过报节目时歌还没完成所以没用上,现在还差一点细节。
只能说写的编瞎话还是有天赋,这理由听着没毛病。
汪琪和音乐总监闻言稍稍松了口气,两个小时那还能接受,大不了不午休加个班补回来。
“余老师,不敢再耽搁了,快去写歌吧。”
本来板上钉钉的事又有了新的风险,创作这种事时间可说不准,这是一场豪赌。
但主办方也深知一个道理,疑人勿用用人勿疑,既然选择把球传给余惟,那就相信他能做到。
如果到时候他还是没写完,再换稳妥方案也不迟。
余惟自己也不敢耽搁,出了门就是急忙给祁洛桉发了条消息,帮我写首歌,速速。
是的,他并没有打算在自己的书里写这首歌。
原因很简单,他不想赌。
上一次换歌时人气值刚好够用,这段时间以来主角人气值也没怎么涨,万一他这次运气不好正好随到人气值怎么整?
十个小时的功夫,还要花时间排练,没功夫再去刷数据的,在这个节骨眼上,他没必要赌。
反观祁洛桉那本书,兑换数据就自己的零头,发完章节几分钟就能攒够,效率快的不是一星半点。
事急从权,现在要的就是一个快。
而且大家已经明白了他的套路,如果这时候在里写首新歌,读者马上就能猜出来音乐会这一茬。
祁洛桉的书没什么人怀疑,这一招出其不意。
当然还有必须承认的一点,她码字比自己快……
“现在?”
祁洛桉刚起床还没洗漱,她又没什么事,只等着今晚看直播,还真没想到临时还能接到任务。
一听是余惟的事她也顾不上洗漱了,抹了抹眼睛就趴到了电脑前敲响了沉睡的键盘。
她也不问为什么,只问什么歌什么风格,这种时候问东问西没意义,先解决问题再说。
余惟迅速交代完具体的歌曲细节后这才松了口气,听着电话那头噼里啪啦的键盘敲击声,一股安心感油然而生。
好像有个帮手,感觉也不错……
虽说歌的事托付给了祁洛桉,但余惟也没闲着,午休要排练晚上有音乐会,他今天也没时间码字了,现在正好。
余惟正在临时写新歌的消息瞬间就传遍了音乐厅的每一个角落。
事关重大他们也不敢去打扰,也不知道余惟临危受命到底会拿出一首怎样的作品。
他的创作能力自是毋庸置疑,想必现在的他,一定沉浸在音乐里,为艺术的诞生做最后的收尾吧。
就在众人在彩排的同时猜测余惟的进度时,当事人却慢悠悠溜达到了观众席,双手捧着手机打字打的不亦乐乎。
余惟找了个舒服的角落坐好,这两天天天在台下码字都养成习惯路径依赖了,在休息室死活憋不出来。
这下对味了。
“看我干嘛,你们继续练啊。”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