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区,内三环,道政局大楼所在区域,也是整个苍梧乃至整个南方的中心。
南海道苍梧城干部学院坐落于此,主楼是一座六层灰白色建筑,入门是一个高八米的大理石大门,有哨兵站岗。
陆昭出示身份证和登记后,取得了出入证件,并在学院人员安排下来到了宿舍,一个三十平的单人套间,有独立卫浴。
干部学院,说是学校,可实际参与的人都是官员,正官级干部都要每四年进修一次。
其待遇自然不能以学生看待,很多人在学院里你能喊一声同学,出到外边就得喊领导。
接待人员为陆昭介绍学院规则。
除了不能旷课以外,没有任何限制。
课程内容也不是正常的台上教授讲,台下学生听。
而是偏向研讨会,每节课通常由一个核心议题展开,例如《大灾变之后,联邦对新时代社会的探索》《当前局势分析》《联邦主次矛盾解读》等。
“热水都是24小时供应的,如果您需要计算机浏览广域信息服务器,可以向学院申请。这个是课程表,大约每天只需要上一节,每周有实地考察课。”
“还有餐食问题,您每天的餐补是120元。”
“请问,您还有其他问题吗?”
陆昭道:“没有了,谢谢。”
“不客气,如果您有其他任何问题,可以通过房间的电话联系我们。”
接待人员转身离开。
此时,对门被打开,一个双眼灰白似乎是盲人的男子出现。
他侧着脑袋,瞳孔没有对焦,甚至没有看向陆昭。
陆昭却莫名感觉到了一种窥视,不是精神力探查,更像是一种细微的波动,像是震动。
其力度大概只能让身上汗毛微微抖动。
一阶圆满,观想五感,统合起来就是神识。
有了神识之后,以前许多不明显的动静他都能感知到。
比如一只蚂蚁在地上走,以前的精神探查是会忽略掉的,但神识不会。
精神力延伸出去,就像身体的汗毛向空气中扩展,任何一丝一毫的波动都会牵动汗毛。
能让地面微微震动,这是什么序列的五行神通?
实力是二阶。
盲人男子似乎感知到了陆昭,道:“这位是新来的同志?”
陆昭主动伸手道:“你好,我叫陆昭。”
“久仰大名,我是周晚华。”
周晚华与之握手,道:“我听了你的演讲,这段时间课堂为你连开了两天的课题。”
说话间,似乎听到楼道的动静,右侧宿舍房门打开。
一个顶着鸡窝头,黑眼圈,面容姣好的女性出现。
她目光第一时间落到陆昭身上,主动上前伸手道:“大明星,能认识一下吗?我叫顾芸。”
“你好。”
陆昭转而又与对方握手。
两掌相握,他感觉到一股异常的热感,这人体温似乎很高。
五行火性神通?
但看起来不像,神通会在某种程度影响人的性格。
比如陆昭就有些强迫症,林知宴能够搜魂,各种情绪要活泼许多,喜怒言于表。
这人很颓,黑眼圈很重。
可以排除肉体类神通的可能。
实力是二阶,应该已经接近三阶。
顾芸要比陆昭稍矮一头,她仰着脑袋,道:“陆同志真人要比电视上帅啊。”
“多谢夸奖。”
“我在学校听过你的名字,严格来说我们还是同届的。”
“我在校社交圈子很小。”
陆昭脑海里搜索了一圈,大概找出了一个与对方名字一样的。
帝京学府80届毕业生,连续四年年级第一,顾芸。
他脑海里只有这个,至于其他消息一概不知。
帝京学府很大,每个系之间差别巨大,如果不主动参与社交活动,是很难认识其他系的人。
陆昭认得这个名字,是因为对方一直是年级第一。
至于是什么神通,这个属于个人隐私,校方一般是不公开的。
顾芸评价道:“嗯……也要比想象中要冷淡,不过你不认识我也正常,在校期间我基本都在实验室。”
在当事人面前指指点点,是一种很没有情商的举动。
陆昭心中吐槽,却没有发作。
“你们聚在这里干什么?”
一道洪亮的声音从远处传来,一个方型脸的一米九大汉从远处走来。
“咦?这不是电视上那个陆昭吗?你好,我叫沈三正。”
“你好。”
陆昭与他们都握手,没有他们想象中高傲,亦或者是热情。
像一碗白开水,不咸不淡,不冷不热。
与他的外表截然相反。
众人各自介绍,闲聊几句后,正好到了饭点,便一同去食堂吃饭,然后各自返回宿舍。
期间,遇到其他同班同学,也会介绍陆昭。
有交际,但不多。
逛了一圈下来,整个班十三个人基本都见过了,其中不乏都是帝京毕业的。
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人,陆昭这种从部队上来的,从行政部门爬上来的,或者是科研出身的。
陆昭与沈三正是部队出来的,一个是边防出身,一个是赤水军出身。
周晚华和顾芸是科研出身,来苍梧之前都有在科学院和神通院工作。
其中沈三正年龄最大三十一岁,周晚华二十九,顾芸和陆昭同龄。
下午三点五十分。
“陆兄弟,该去上课了。”
沈三正的大嗓门整层楼都能听到,陆昭打开房门,其他人也陆陆续续出来。
顾芸打着哈欠,道:“沈大叔,你这嗓门跟打仗似的,咱们这里不是部队,不需要这么准时。而且还有十分钟才上课,急什么?”
沈三正神态严肃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早到一分钟我们没有损失,迟到一分钟就是坏了规矩。”
陆昭微微点头表示赞同:“迟到可能被记过,没必要给自己添麻烦。”
寡不敌众,顾芸只能少数服从多数。
周晚华在一旁拿着盲人拐杖,只是保持着微笑。
四人朝着教室走去,宿舍和教学楼距离不远,只花了五分钟就到了指定的教室。
说是教室,更像是会议室,配置有一台投影仪,采用环形桌,分组布局。
十三个人陆陆续续到场,从二十多岁到六十岁都有,其中职位最大的是一个郡一级主官级。
之前是在郁林郡担任重要岗位领导,如今升迁调到了苍梧。
但在这里大家都是平等的,本身也在有意安排下,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系统和派系,不存在从属关系。
如郡官,陆昭一个干边防的,后续要去特反部队,他就算是联邦大员也没有用。
一个自由发言的小平台,让来自联邦不同领域的骨干精英,各抒己见,展开对联邦社会问题的讨论。
简称:键政。
唯一不同的是,他们不是单纯的键,从这里走出去的人,将来都有可能成为一方大员,去执行自己的理念。
大约一分钟后,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姗姗来迟。
他的气息很弱,只有不到二阶。
不过在学术界,一般是不以生命开发论高低的,许多联邦大学士都只有三阶。
老教授看了一眼陆昭,笑呵呵道:“今天我们有新同志到来,还是我们这两天讨论的主角。”
“陆昭同志,请站起来一下。”
陆昭起身,道:“到。”
老教授问道:“我们这两天围绕你的演讲展开了讨论,正好正主来了,可以帮我们点评一下谁更符合你所要表达的东西吗?”
陆昭道:“我所说的,都是联邦现行制度,没有什么好表达的。”
老教授依旧保持笑容,道:看来我们的新同学不喜欢讨论,那我们也正好越过这个话题。”
说着,他转身在白板上写下一行字。
论大灾变国家的崩溃。
“3230年,大灾变开始的时间,但人类社会开始崩溃要早五年。也就是3225年,你们知道第一个崩溃的主权国家是谁吗?”
顾芸回答道:“咱们北方的邻居。”
教授道:“错误的,是南大陆一个沃索的小国。”
顾芸反驳:“在讨论国家政体上,学界一般都是讲五个国家,其他小国不作数。联邦的邦国能算国家吗?他们大方向上只能听附近区域性霸权的。”
联邦一个,北方帝国一个,西大陆诸国三个。
教授愣了一下,赞同道:“这么说确实,不过我们今天重点不是这个,我们要讨论的就是为什么联邦能存续,其他国家不存在了。”
白板上又写下一行。
不同国家对道路的选择。
教授拿出一迭文件,分发给所有人,道:“今年年初,有一份文件脱离了绝密期,从这个文件里我们可以得知,大灾变并非一躇而就。在大灾变五年前,各国就已经有所察觉,只是由于各种原因都不太放心上,只当做一种周期性涨幅。”
“然后一直积蓄,在3229年,也就是大灾变前的一年,发现古神圈开始不受控制控制。”
顾芸问道:“教授,我们联邦也没有措施?”
“没有。”教授摇头道:“不过我们自古以来都治理黄河和各种古神圈的经验,按照原有机制也比任何国家力度要大。所以有反应的时间,其他地区只西大陆三国能支撑下来。”
“但由于他们所采取的应对方案,不可避免的让国家解体。”
教授又写下一行字。
城邦分封制度。
国家疆域并非每一寸地方能利用到,神州对土地利用率大概在60%左右,要是不算上林业则要更低。
但重要油田,矿产,平原这些又都是不能放弃的。
例如南海道,外岛是可以放弃的,南海西道也没那么重要,南海东道只有大江冲积平原才有价值。
依照这个来计算,那么如果采取城邦分封制,就会出现一个南海城,统管这一片地区。
又由于古神圈入侵,一定程度上在物理上形成阻隔,渐渐就有了自己的军队,财政,法律。
哪怕名义上国家依旧存在,但已经实质上分散成了一个个城邦。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再需要将大部分力量投入与古神的对抗中,转而可以开始去内斗,争夺优质领土。
陆昭一边看着手中资料,一边渐渐回到了3230年,那个人类文明彻底跌落世界霸主地位的时代。
接下五天时间,从琉璃群岛地区,到中南半岛,从波斯帝国再到西大陆诸国。
在老教授的一份份保密文件引领下,陆昭等人了解了许多外界所不知道的秘闻。
神州之外,许多地区都还保留着人类活动的足迹,并且大灾变前的强国解体形成的城邦,他们还保留着现代化军队武装。
同时,一直跟联邦保持联系。
教授提问道:“陆昭同学,如果你回到3230年,中南半岛暹罗国王,联邦授予你最大自主权。抛开现有的立场和情绪,你会怎么做?”
“是坚守,还是城邦,亦或者往神州跑?”
陆昭不假思索回答:“我会选择最大限度抵抗,并建设城邦保留火种。”
“看来我们陆昭同学是实用主义者。”
教授没有说对或错,更不存在评分。
他看向沈三正,无需提问对方已经站起来。
“无论处于何地,我觉得都应该反攻古神圈,在他们还未完全壮大之前把他们消灭!”
教授点头,又提问了盲人周晚华。
周晚华道:“我觉得因局势而定,就算让我再来一次,我依旧会保持原有的计划,至少现在也不差。”
教授问道:“顾芸同学,你如果是扶桑皇室,你会怎么做?”
顾芸回答道:“我会自杀,我不想成为近亲繁殖的杂种。”
“……我们现在应该超越情绪,不带立场。”
“教授,历史上他们就自杀了,或者说是被自杀。有传闻当时有一群少壮派军官,裹挟皇室一亿玉碎,教授觉得所谓的皇啊王啊,真有能力决定一个国家走向吗?”
顾芸一如既往地诡辩,又总是喜欢挑出每一个国家的弱点与毛病。
“我们是在推演,但不是过家家,每个民族都有其底色与意识形态。你要抗争到底,国民真愿意跟你共患难吗?”
陆昭五天观察下来,大概也已经弄清楚了这些人的倾向。
沈三正军队出身,行事刚烈,却有些速胜派的意味。
但不能确定,也可能只是单纯的勇将。很多一线指挥官都这样,只关注于具体的目标。
周晚华总是说视情况而定,顾芸则单纯是杠精。
再往上年纪大点的,基本都是公式化回答。
永远遵从联邦命令,听从上级指挥云云。
这些话没毛病,但不符合课堂主旨。
陆昭隐约间已经明白干部学院课程的用意了,这算是一种另类的爱国教育。
用许多资料与实例,通过不断论证告诉他们,现有体制已经是人类社会中最好的成果。
其他地区也不是没有抗争过,但均以各种原因失败解体。坚持现有的体制,维护现有的制度,才是唯一的出路。
舆论的高地,联邦不可能不占。
从教学内容陆昭可以看出来,保守建制派是占主流的。
“这一课题今天圆满完成,相信大家各自都已经有了答案。”
老教授又拿出了一份资料,笑道:“接下来这一份,我希望大家回去能好好看看,这不再是推演,而是联邦的十年来第一次尝试。”
资料发下去,陆昭从牛皮袋中拿出来,映入眼帘的是【经略中南】。
几分钟后,教室内不断响起惊疑的声音。
这份资料很长,却又很简短,只说了一件事情。
从今年开始,联邦要展开一项计划,计划的主要内容就是收复中南半岛,扩张耕地。
联邦要向水兽窟出手。
这是一份保密计划,但干部学院的级别足够获知。
老教授道:“为了这个课题,明天我们要去屯门岛一线考察,早上八点集合,大家记得起早一点。”
下课之后,陆昭打电话找柳秘书求证,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工业内迁是对内的改革,经略中南是对外的变动。
联邦沉寂十年,也该寻求突破了。
只要工业内迁成功,那么南海道将会像南中道赤水军一样,建立起一个庞大的集团军群,作为触角深入中南半岛。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