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94章 港湾的蓝图

开局遭雷劈:音乐不需要被 最新章节正文 第94章 港湾的蓝图 http://www.ifzzw.com/378/378635/
  
  
    那句关于书屋和食堂的温暖誓言,在海角村清晨的薄雾中,渐渐沉淀为一种踏实而具体的期待。

    昨夜那场席卷网络的风暴,连同着那些破百万的评论和暴涨的销量,都仿佛被这栋米白色别墅的院墙温柔地隔绝在外。阳光穿过洗得一尘不染的落地窗,将客厅的地毯照得暖融融,空气里浮动着懒洋洋的安稳气息,和张婶厨房里飘出的南瓜粥的甜香。

    阿汐醒得很早,她没有像往常一样去练习吉他,而是盘腿坐在地毯上,面前摊着一本崭新的笔记本。她手里握着一支铅笔,正歪着头,认真地在本子上勾勒着什么。那是一个小小的带着庭院的房子,旁边还画着歪歪扭扭的桌椅和一把太阳伞。

    “在画什么?”林星端着两碗南瓜粥走过来身上还带着厨房的热气。他将粥碗放在茶几上,很自然地在阿汐身边坐下,目光落在了那张稚嫩的草图上。

    “我在想……‘阿汐食堂’应该是什么样子。”阿汐的脸颊微微泛红,有些不好意思地用手遮住本子,“要有大大的落地窗,能看到海。门口要种满牵牛花,还要有个小院子,夏天的时候可以把桌子摆在外面,吹着海风吃鸡蛋面。”

    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那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而是她触手可及的带着人间烟火气的幸福蓝图。

    林星看着她认真的样子,眼底漾开一片温柔的笑意。他没有取笑她那不成比例的画,而是拿起另一支铅笔,在她的“食堂”旁边,画下了一个更规整的方形建筑。

    “那‘星海书屋’,就在你旁边。”他轻声说笔尖在纸上勾勒出门和窗户,“也要有大大的窗户,阳光可以照进来孩子们坐在窗边看书一抬头就能闻到你煮面的香气。”

    两个歪歪扭扭的建筑,就这么依偎在白色的纸上,像两个刚刚萌芽的梦想紧紧地靠在一起。

    “可是……”阿汐看着那张草图,脸上的兴奋渐渐被一丝现实的疑虑取代,“我们……要在哪里建呢?村里还有空地吗?”

    这个问题,让两人都沉默了下来。海角村不大,家家户户的房子都挨得很近,想要找到一块既宽敞又位置合适的空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去问问张婶吧。”林星提议道,“她在这里住了一辈子,是村里的‘活地图’。”

    吃过早餐,两人抱着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的景曦,一起去了隔壁张婶家。张婶正在院子里晾晒刚洗好的床单,床单上印着小小的碎花图案,在阳光下散发着好闻的皂角香。

    听完两人的来意,张婶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绽开了比阳光还要灿烂的笑容,她激动地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哎哟!这是天大的好事啊!建书屋?还要开食堂?你们这两个孩子,可真是……真是我们海角村的福星!”

    她的眼眶微微泛红,那是发自内心的感动与喜悦。她拉着阿汐的手,连声说:“好事,好事!村里的孩子们有福了!以后放了学,就不用在沙滩上疯跑,有个正经地方看书写字,多好!”

    “可是张婶,”阿汐有些不好意思地问,“我们不知道该建在哪里,村里还有合适的地方吗?”

    张婶闻言,沉吟了片刻。她指着村东头的方向,说:“要说空地,倒是有。村口那边,以前的老晒谷场荒了很久,地方是够大。不过……那里离海有点远,风也大。要我说你们不如去找找老陈头。”

    “老陈头?”

    “对,就是守灯塔的那个老陈头。”张婶点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敬重“他可是咱们村的‘老书记’,虽然早就退下来了但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没有他不知道的。哪家屋后有块空地,哪个老宅子没人住了他心里都有一本账。你们去问他,准没错。”

    在张婶的指引下,林星和阿汐推着婴儿车,沿着青石板铺成的小路,朝着海边那座孤零零的灯塔走去。

    海角村的灯塔,已经矗立在这里近百年。塔身是灰白色的被海风侵蚀得斑驳陆离,却依旧像一位沉默的巨人,日复一日地守护着这片海湾。

    他们到的时候,老陈头正坐在灯塔下的一块礁石上,手里拿着一杆老旧的烟枪眯着眼望着远处的海平面。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布衣,满脸的皱纹像被海浪冲刷出的沟壑,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陈伯。”林星走上前,礼貌地打了个招呼。

    老陈头缓缓转过头,看到是林星和阿汐,浑浊的眼睛里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是小星和小汐啊。怎么有空来我这老头子这里?”

    林星将建书屋和食堂的想法,言简意赅地向老陈头说了一遍。

    老陈头静静地听着,手里的烟枪一口没抽。他那双看过百年潮起潮落的眼睛,在听到“书屋”两个字时,不易察uc地亮了一下。他没有像张婶那样激动地夸赞,只是沉默了许久,然后将烟枪在礁石上轻轻磕了磕,站起身。

    “跟我来。”他说。

    他没有带他们去村口的晒谷场,而是拄着拐杖,领着他们沿着一条更靠近海边的崎岖小路,走向了村子西边的旧码头。

    那里早已废弃,木质的栈桥被海水泡得腐朽,几艘破旧的小渔船歪歪斜斜地搁浅在沙滩上。而在码头的尽头,矗立着一栋两层楼高的红砖建筑。那建筑看起来有些年头了红砖的颜色已经变得暗沉,墙壁上爬满了翠绿的藤蔓,几扇窗户的玻璃也早已破碎,只剩下空洞洞的窗框,像一双望向大海的眼睛。

    “这里是以前村里的水产加工站。”老陈头的声音,在海风中显得有些悠扬,“那时候村里的渔业还很兴旺,打上来的鱼,都在这里加工冷冻再运到城里去。后来……出海的人越来越少,这里也就慢慢荒废了。”

    他用拐杖指着那栋红砖建筑,对林星说:“这地方大,上下两层,加起来有三百多平。地是村集体的房子也早就没人管了。最重要的是,它离海近推开窗就能听到海浪声,看到灯塔的光。”

    林星和阿汐站在那栋爬满藤蔓的红砖建筑前,都愣住了。

    它虽然破败,却有种说不出的坚固与沉静。它背靠着村庄,面朝着大海,仿佛一座连接着人间烟火与星辰大海的桥梁。

    “这里……可以给我们用吗?”阿汐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敢相信的颤抖。

    “你们要是真有心为村里做点事,”老陈头转过身,深深地看了林星一眼,那目光仿佛能穿透他温和的外壳,看到他灵魂深处的过往,“村里人,没有不答应的。”

    这个消息,像一阵风,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海角村。

    村民们从各自的家里走出来聚集在旧码头附近,议论纷纷。他们看着那个传说中写出了《孤塔》、一夜之间火遍全国的“林作家”,又看看他身边温柔娴静的阿汐,眼神里充满了好奇惊讶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激。

    “真是小星要建书屋啊?免费给咱们村孩子看书?”

    “听说是用他写书赚的稿费建的这孩子,有出息了还不忘本!”

    “那个水产站都荒了快二十年了要是真能改成书屋,那可太好了!我家那皮猴子,以后放了学总算有地方去了!”

    王婶也从她的小卖部里跑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两瓶冰镇的汽水,硬是塞到了林星和阿汐手里:“小星小汐快喝口水!你们这是为村里办大好事!以后书屋建好了婶子店里的零食,给孩子们都打八折!”

    面对着村民们朴素而热情的善意,阿汐的脸颊红扑扑的心里却像被温水浸泡着,暖洋洋的。她转头看向林-星,看到他正被几个老渔民围着,虽然话不多,但嘴角却带着一丝极淡的笑意。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林星才算真正地,被这个村庄所接纳。不再仅仅是“阿汐的丈夫”,不再是那个“来养伤的外乡人”,而是他们海角村自己的“林作家”。

    夕阳西下,晚霞将整片海面都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

    林星和阿汐站在那栋红砖建筑前,看着村民们渐渐散去心里都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

    “这里真好。”阿汐靠在林星肩上轻声说“你看从这里正好能看到灯塔。”

    林星顺着她的目光望去远处那座灰白色的灯塔,在晚霞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温柔。

    “那‘阿汐食堂’,就开在一楼吧。”阿汐指着那几扇破旧的窗户,眼睛亮晶晶地规划着,“把这里都换成大大的落地窗,孩子们在书屋看书累了一转头就能看到我,看到热腾腾的饭菜。”

    “好。”林星点头,眼底是化不开的温柔,“那二楼,就全是书架。靠窗的地方,放上软软的沙发。孩子们可以窝在沙发里,一边看书,一边听海浪的声音。”

    一个关于书屋和食堂的梦想在这一刻,终于找到了它得以生根发芽的土地。

    它不再是一张纸上的草图,而是一栋看得见、摸得着的红砖房。它将承载着一个家对一片土地最质朴的回馈,也将在未来的岁月里,用书香和饭香,去温暖更多需要光的孩子。

    林星牵起阿汐的手,一起朝着家的方向走去。晚霞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在身后的沙滩上,留下两道并排的脚印。

    那篇名为《平凡答案》的散文,终究是没有停留在文字里。它变成了一颗种子,被种在了海角村的土壤里,即将在这片港湾的阳光雨露下生根发芽,长成一棵能为更多人遮风挡雨的大树。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小红的煮夫的小说开局遭雷劈:音乐不需要被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开局遭雷劈:音乐不需要被最新章节开局遭雷劈:音乐不需要被全文阅读开局遭雷劈:音乐不需要被5200开局遭雷劈:音乐不需要被无弹窗开局遭雷劈:音乐不需要被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小红的煮夫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