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83章 远方的回声与一束光的设计

开局遭雷劈:音乐不需要被 最新章节正文 第83章 远方的回声与一束光的设计 http://www.ifzzw.com/378/378635/
  
  
    申城的风,在签下那份约定之后,似乎真的被一道无形的屏障挡在了海角村之外。日子重新被海浪的节拍与厨房的炊烟校准,缓慢而温润地流淌。

    秋意渐深,院子里的桂花树落了满地金黄,被海风一吹,便卷起阵阵甜香。客厅的地毯上,景曦已经能扶着茶几,摇摇晃晃地走上几步。他刚掌握这项新技能便对探索这个家充满了无穷的兴趣,一会儿去追逐“饼干”毛茸茸的尾巴,一会儿又试图将手里的积木塞进“老板”的饭碗里,惹得家里时常响起阿汐又好气又好笑的制止声。

    林星的生活重心,也从三楼的书房,彻底转移到了这片不足三十平米的客厅地毯上。他成了景曦专属的“安全护栏”,时刻准备着在小家伙快要摔倒时,伸出稳固的手臂。他会陪着儿子,用积木搭起一座又一座不成形的“灯塔”,然后看着景 दीन将它们推倒,再乐此不疲地重新开始。

    阿汐的吉他声,是这个家最温柔的背景音。那首《家的和弦》,她已经弹得相当熟练,甚至能跟着林星的哼唱,完整地合奏下来。她的指尖生出了薄薄的茧,那是属于练习者的勋章。偶尔,她会尝试着自己串联几个和弦,弹奏出一段不成调却属于自己的旋律,然后一脸期待地望向林星,问:“好听吗?”

    林星总会笑着点头,说:“好听这里再加一个G和弦,会更像大海的感觉。”

    时间就在这样细碎而温暖的日常里,悄然滑过了一个多月。那艘名为《渔网与和弦》的小船,仿佛早已消失在遥远的海平面,没有再传来任何回音。

    直到这天下午,一封来自晨光出版社的加密邮件打破了这份宁静。

    邮件是陈洁发来的内容言简意赅,完全遵守了“不打扰”的约定。附件里是《渔网与和弦》的初步宣传方案和三版封面设计草图,请林星审阅。

    阿汐比林星还要激动。她抱着景曦凑到电脑前,催促着:“快打开看看!我好想知道封面会是什么样子!”

    林星点开第一个附件是封面设计草-。三张图片并排陈列,瞬间占据了整个屏幕。

    第一版设计,背景是深不见底的黑色,一张巨大而破旧的渔网占据了画面的中心,网格之间,隐约能看到一个蜷缩挣扎的人影,充满了压抑和绝望的艺术张力。标题《渔网与和弦》用一种锋利的哥特字体,悬在渔网之上。

    第二版设计,则充满了商业气息。画面被分割成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是波涛汹涌的黑色大海,下半部分是一把精致华丽的古典吉他。两种意象的强烈对比,视觉冲击力极强。标题用的是醒目的烫金大字,旁边还有一行小字:“继《孤塔》之后,天才作家林星又一震撼心灵之作!”

    第三版设计,走的是意识流风格。整个画面是模糊的水墨笔触,深蓝与黑色交融,仿佛混沌的海底。一根断裂的琴弦,从画面的左上角斜斜地贯穿而下,带着一丝悲伤与决绝的美感。

    阿汐看着这三版设计,眉头渐渐蹙了起来。她指着第一版说:“这个……太黑了看得人心里难受。”又指着第二版,“这个又太……太吵了不像你的故事。”最后她看向第三版,犹豫道:“这个好看是好看但好像……只说了一半的故事。”

    林星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看着。他知道,这三版设计都出自顶尖设计师之手,从专业角度看无可挑剔。它们精准地抓住了“渔网”的痛苦,“和弦”的对立,以及故事的悲剧底色。

    但它们都错了。

    它们都忽略了故事里,最核心的东西。

    “都不行。”林星关掉图片,声音平静。

    “啊?”阿汐愣了一下,“那……那怎么办?要让他们重新设计吗?”

    林-星没有回答,而是点开了第二个附件——宣传文案。文案写得文采飞扬,将《孤塔》的热度与《渔网与和弦》的深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天才的自我放逐与救赎”、“在绝望的深渊中奏响生命绝唱”之类的词句,极力渲染着故事的戏剧冲突。

    林星只看了一眼,便关掉了文档。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远处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的海面。阿汐抱着景曦,安静地站在他身后,没有再说话。她知道,林星在思考。

    许久,林星转过身,对阿汐说:“把你的吉他拿来。”

    阿汐不明所以,但还是把那把贴着星星贴纸的吉他递给了他。

    林星接过吉他,没有弹奏,只是将它靠在洒满阳光的白色墙壁上。然后他拿起自己的手机,对着吉他拍下了一张照片。

    照片里,一把最普通的木吉他,安静地立在墙角。阳光透过窗户,在它朴素的琴身上,投下一道温暖明亮的光斑。那把吉他并不名贵,甚至因为阿汐的练习,在指板边缘留下了些许磨损的痕迹。但它在阳光下,却散发出一种无比温柔而坚定的力量。

    林星将照片保存下来然后坐回电脑前,打开邮件回复页面。他没有去逐条反驳那些设计和文案,只是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阐述着自己的想法。

    【陈编辑,见信好。

    方案已阅,感谢团队的辛苦付出。

    关于封面和宣传,我有几点想法,仅供参考。

    这个故事的核心,不是渔网,也不是痛苦。而是在被渔网困住的无边黑暗里,突然照进来的一束光,以及那束光带来的第一个不成调的和弦。

    所以,封面我希望是安静的。深蓝的海底,一张模糊的几乎看不清的渔网作为背景。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束温暖的光,从画面的右上方,穿透层层海水,笔直地照下来。光束的尽头,不需要人影,也不需要华丽的乐器,只需要一把最朴素的木吉他,安静地悬浮在那里,琴弦在光束中微微反光。

    这束光,就是整个故事的希望。

    至于宣传文案,不必提及《孤-》,也不必渲染天才与绝望。就用最简单的一句话就好。】

    写到这里,林星停顿了一下。他转头,看向正抱着景曦,一脸认真地看着屏幕的阿汐。他想了想在邮件的最后写下了那句他认为最能概括这个故事的话。

    【他被世界的海浪抛入深渊,直到她的歌声,成为他唯一的光。】

    写完,他将那张他刚刚拍下的吉他照片,作为附件一同发送了过去。

    邮件发送成功的提示音再次响起,像一声平静的回响,传向了千里之外的申城。

    这一次陈洁的回信来得很快,几乎是在半小时之后。

    【林老师,收到。

    我明白了。

    我们立刻推翻所有原方案,完全按照您的思路来。

    您说得对,这个故事的核心,是那束光。

    谢谢您。】

    邮件的最后陈洁还附上了一句私人化的感慨。

    【林老师,能做您作品的编辑,是我的荣幸。】

    阿汐看着这封回信,眼眶又一次红了。她转头看向林星,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她……她也看懂了。”

    “嗯。”林星关掉电脑,从她怀里接过已经有些犯困的景曦,“她是个好编辑。”

    他抱着儿子,走到那把依旧靠在墙角的吉他旁,伸手指着琴身上那道温暖的光斑,对怀里的景曦轻声说:“宝贝你看这是光。”

    然后他转头目光落在阿汐泛红的眼眶上,眼底是比窗外阳光更温柔的光。

    “也是妈妈。”

    阿汐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她走过去从另一边抱住林星的胳膊,将头轻轻靠在他肩上。一家三口,连同那把沐浴在阳光下的吉他,构成了一幅最温暖的剪影。

    远方的回声,终究被这片海湾里的宁静所接纳、所同化。那艘满载着故事的小船,在经历了一点小小的迷航后,终于在船长最清晰的指引下,校准了航向。

    它将带着一束光,去往更远的地方,去照亮更多身处黑暗的孤岛。

    而开船的人,依旧留在这片港湾里,守护着他的灯塔,和他最初的那束光。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小红的煮夫的小说开局遭雷劈:音乐不需要被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开局遭雷劈:音乐不需要被最新章节开局遭雷劈:音乐不需要被全文阅读开局遭雷劈:音乐不需要被5200开局遭雷劈:音乐不需要被无弹窗开局遭雷劈:音乐不需要被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小红的煮夫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