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一卷:默认 第227章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 最新章节第一卷:默认 第227章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http://www.ifzzw.com/378/378612/
  
  
    洪武时期!

    “这倒是稀奇。”

    “当皇帝的居然亲自给百姓解释?”

    “老朱可从没听说过,哪个天子做过这种事。”

    自从大明皇帝的盘点视频结束后,朱元璋脸上久违地露出笑容。

    看到雍正这种“下场对线”的操作,他觉得挺有趣。

    历来帝王,为了维护天威,总是端着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

    所谓“神圣不可侵犯”,就是这样体现的。

    岂是寻常百姓能随便揣摩、窥探的?!

    嘉靖修道,盛夏披棉袍,寒冬穿单衣——

    说白了,就是故作玄虚,营造一种“仙风道骨”的氛围,让臣民都觉得他们的皇帝真是半神半仙之人。

    古往今来的帝王,都是极力维护自己尊严与威严。

    因此大多数皇帝极少与百姓直接接触。

    当然,也不是没有屈尊亲民的例子,

    但毕竟凤毛麟角。

    在大多数人眼里,当皇帝,就是要永远在云端,不可轻易俯身!

    所以雍正这番作为,确实算得上独一份。

    为了回应天下流言,他几乎把自己的底裤都翻给人看了。

    只可惜,百姓根本不在乎他辟谣的正邪对错。

    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书里那些皇室秘辛。

    于是传来传去,添油加醋,一大堆大清的“黑料”就这么冒了出来。

    比如那最有名的“吕三娘复仇记”。

    说的是大儒吕留良身死多年,却因文字狱被掘墓抄家。

    但他的孙女吕三娘幸免于难,誓要替家族雪耻。

    她自幼习武,练就一身绝技,后来化装成宫女混进深宫,

    趁机刺杀雍正,并割下其头颅,以报灭门之仇。

    于是便有了后世的传言——

    雍正死后尸体无头,清廷只得以一颗黄金人头陪葬。

    这故事真假难辨。

    你要说它真吧,显然漏洞百出:

    一个寻常女子,怎可能闯入森严皇宫?

    层层守卫、高手如云,她能轻而易举接近天子并将其杀死?

    你要说它假吧,却又偏偏似乎沾点真。

    因为前半段确实有历史依据。

    吕留良确实因诗句“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

    “举杯忽见明天子,且把壶抛一边”而触怒朝廷——

    最终被劈棺戮尸,遗骨弃于荒野,坟墓也被夷为平地。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外号:清章宗、盖章狂魔、文物界牛皮癣、最长寿皇帝、历史上幸福指数天花板……】

    随着雍正的视频放映完毕,大清的下一任皇帝闪亮登场!

    康熙、雍正、乾隆爷孙三代,接连出现在榜单上!

    而乾隆更是大清历史上第一个外号排得像长龙一样的帝王!

    所有皇帝们立刻精神抖擞。

    来了!终于来了!

    众所周知——

    外号越长,字越多,背后的事情就越不一般!

    回想之前那些外号叠满的帝王,哪一个不是被后世牢牢钉死在耻辱柱上,想翻身都难?

    大家屏住呼吸,目光死死盯住天幕上那一串又一串的称号。

    “清章宗、文物界牛皮癣……”

    光听就不是啥褒义词!

    不过仔细一看,这些外号表面上似乎攻击性不算太强。

    然而皇帝们依旧暗暗揣测,这些称号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故事。

    毕竟后世人总能天马行空地给帝王们起上一堆“精准”到扎心的绰号!

    ……

    康熙时期!

    “弘历?!”

    “果然是弘历这个臭小子!”

    康熙脸上绽放出笑意。

    这个孙儿没让他失望,最终还是承继了皇位。

    对于弘历,他心底其实颇有几分偏爱。

    年纪轻轻,命格却极佳,简直是天生享福的料子。

    “没错,果然是弘历!”

    康熙心中并不意外。

    可笑容没维持多久,便渐渐敛去。

    因为他盯着天幕上那一连串的外号时,心情瞬间沉了下来。

    外号太多,可绝不是什么好兆头!

    这是所有皇帝们心照不宣的共识。

    康熙心里“咯噔”一下,莫非这孙子也要步入前几任的老路,被钉死在历史的讥讽里?

    前面的大清皇帝们,一个个都没能全身而退。

    就像他自己,也被叫了个“康麻子”的外号!

    而乾隆这堆外号,加一起,怕不是要被后人嘲笑个彻底?

    ……

    雍正时期!

    雍正看到“爱新觉罗·弘历”几个字,脸上一点惊讶也没有。

    大清建立以来,对于皇位的继承方式,一直在不断试探和演变。

    按照古人传承下来的规矩,皇位一般遵循“嫡长子继承制”。

    这是古代最悠久的继承方式。

    自商代晚期萌芽,到周初正式确立。

    因此才有了那句流传千古的老话: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换句话说,皇帝的孩子们能力如何不关键,关键是谁第一个投胎到正妻肚子里!

    能不能登基,完全取决于“出生地位”,而不是后天本事。

    这种制度的最大优点,是最大限度避免宗室内耗。

    毕竟,古代社会最怕的就是动荡。

    如果皇子们为争皇位互相拼命,整个天下都要跟着乱。

    而嫡长子继承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局势。

    可问题同样明显。

    那就是——皇帝们实在太能生了!

    一旦只有长子才能成为太子,其他皇子怎么办?

    那些皇子个个都从小接受最顶尖的培养,满腹才学,口齿伶俐。

    结果全被晾在一边,不用岂不是暴殄天物?

    但真要启用,又会威胁到嫡长子的地位。

    于是,兄弟之间往往干脆不讲理,直接亮刀子!

    谁命硬,谁才有资格坐上龙椅。

    所以,从汉到宋的一千多年间,帝王们在如何处置儿子的问题上,总是进退两难。

    “这些能干的儿子,我是用呢?还是不用呢……”

    直到大明,才迎来一个彻底改变的节点,那就是老朱家的出现。

    随着朱棣的靖难之役、朱祁镇的夺门之变,一次次宗室相残——

    大明最终彻底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

    至此,大宗以外的皇子基本不再考虑启用。

    只要保证皇位传承稳定就行,其余兄弟们统统养起来,跟圈养牲口没什么差别。

    所以大明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王爷被当猪养。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爱吃麻婆豆腐的苏小友的小说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最新章节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全文阅读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5200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无弹窗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爱吃麻婆豆腐的苏小友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