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一卷:默认 第224章 陛下把亲爹都捧到天上去了——!!

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 最新章节第一卷:默认 第224章 陛下把亲爹都捧到天上去了——!! http://www.ifzzw.com/378/378612/
  
  
    八阿哥心里直打鼓,脸色都快垮了下去,恨不得立马跪下认个错。

    皇阿玛英明啊!

    儿子怎么可能给您整出这么个庙号?!

    这这这……格调是够了。

    但也太矫情肉麻了吧。

    这也太会拍马屁了,八阿哥自己再怎么想,也觉得不是出自他手!

    康熙的视线在老八身上停了许久,才缓缓移开。

    “圣祖……”

    康熙望着天幕上的大字,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他是真想不通,究竟是哪一个儿子,给他弄出这么个庙号!

    可事到如今,还能怎么办?

    庙号既然已经定下,他还能再改不成?!

    “唉……”

    康熙偏过头去,不愿再看那刺眼的字迹。

    ……

    雍正时期!

    当“清圣祖”三字映照天穹时,雍正脸上浮现出一抹满意的笑。

    这个“圣”字,真是点睛之笔!

    若是皇阿玛在天有灵,见到必然心生欣慰。

    当初为了定康熙的庙号,雍正和群臣可谓绞尽脑汁。

    最终才敲定了这个“圣”字!

    雍正看着自己的得意之作,心中满是自豪。

    其实说到底。

    “圣祖”庙号,也未必就是康熙生前有意暗示过什么。

    更大程度上,是雍正初登大位时的政治氛围、群臣的谄媚——

    以及雍正那股极端性格共同作用的结果。

    雍正继位之时,谣言便不绝于耳。

    他十三年在位,几乎十三年都在辟谣。

    有人说康熙的遗诏原本是要传给十四阿哥,

    也有人说是传给十阿哥。

    甚至还有更荒唐的版本:

    “皇四子胤禛人品尊贵,酷似朕身,特赐一死——”

    “传位于金陵副将马国成,此人刀山火海中打出来的,很精神不掉份……”

    更离谱的还有。

    有人调侃隆科多关在密室研究了三个时辰,最后也没法把遗诏改成“传位于隆科多”。

    还有传闻说雍正以参汤毒死康熙,这类风言风语传得街知巷闻。

    要不是这样,他也不会亲笔写大义觉迷录,专门为自己辟谣。

    再说雍正性格里,确实透着一股极端劲儿。

    他特别喜欢在褒奖别人时,用上极尽肉麻的辞藻。

    在他的朱批中,就常常能看到称喀尔喀将军之类人为“宝贝”,肉麻到不行。

    为了彰显隆科多拥立之功,他不仅大封爵位、加俸禄,还直接把班次提到最前头。

    甚至在上谕中把奏折里的隆科多称作“舅舅隆科多”,这完全违背了制度与惯例。

    允祥的谥号“忠敬诚直勤慎廉明怡贤亲王”,远超出亲王应有的规格。

    更夸张的是,他甚至破例将“允”字改回“胤”字,中原历史上也仅此一例。

    这些种种,和给康熙定下“圣祖”的庙号如出一辙。

    雍正就是这种风格——不怕肉麻。

    为了证明自身继位的正统,他把对康熙的尊奉推向极致,甚至到了过度的地步。

    他要让世人都看到:自己才是那个至孝之子!

    康熙去世的那一夜,雍正“哀声痛哭,擗踊不止”,直至哭到力竭,整个人扑倒在地,许久之后才勉强起身。

    当康熙的灵柩从畅春园护送回紫禁城时——

    雍正一路扶灵痛哭,执意要步行随行,被群臣极力劝阻。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在两三个小时的路途上,哭声从未间断。

    等到大臣们将商议好的庙号奏折呈上来时,雍正直接以针刺破中指——

    用鲜血圈出“圣祖”二字,再恭敬地捧起,交由大臣传出。

    一个天子自伤以表孝心,这种近乎奴态的举动,在帝王中实属罕见。

    再来看那个另类的庙号“圣祖”,是不是就能明白其中的意味了?

    这正是雍正的手笔!

    其实所谓庙号,并非群臣自由商议,而是雍正早早定下基调。

    雍正对康熙的评价可谓极尽溢美之辞:“罕有比伦,实为亘古未有之圣君。”

    他称康熙至孝仁民、知人善任、圣武无敌,更是天赋异禀。

    还说其“文可比二典,书超百家,通晓天文地理,兼明术数音律,考据群籍——

    裁定纂辑,凡此无以名状之至美,实乃古今帝王中首屈一指者。”

    这话说得连大臣们都听得一脸发懵。

    群臣们心中直打鼓——

    陛下把亲爹都捧到天上去了,他们还能从哪里挑个合适的庙号?

    要是取得不合雍正心意,那还得了!

    最后,他们只得请雍正亲自决定。

    雍正自然不客气。

    他说,若论继统,康熙可谓守成;可若论功绩,实乃一代开创之君。

    因此“祖”字是必不可少的。大臣们也挑不出错,这个字确实没问题。

    接着雍正又道:自己对父皇的尊崇没有止境,必须再加一个“圣”字!

    按常理,庙号中出现“圣”极不合礼制。文臣若依规矩来,定会选一个更有凭据的字。但最后却成了“圣祖”。

    逻辑上,可能有两种情况:

    一是雍正亲自决定,由隆科多等人暗示群臣附和。

    二是群臣揣摩到雍正的心思,知道必须拔高康熙地位,才能更好地证明雍正的合法性。

    于是满汉大臣群起附和,雍正也乐得其成,用指血完成了这场君臣合演的仪式。

    至于这个“圣”字是否肉麻,以雍正的性格,他全然不在乎。

    ……

    乾隆时期!

    乾隆看到父皇给祖父取的庙号时,忍不住直摇头——

    太肉麻了,实在太肉麻!!

    于是心里便开始盘算自己的身后事:“朕的庙号,将来只需一个‘宗’字便可。”

    他甚至三番五次叮嘱大臣。

    但说归说,他心底却还是想要个“祖”字。

    毕竟祖父康熙并非开创之君,却也被冠以“祖”;自己丰功伟绩远胜,何以不能?

    果然,和珅等人立刻奉承:“陛下功德无量,岂止一个‘宗’,怕是非‘祖’字不可!”

    乾隆听得眉开眼笑,连连称好,直呼这些奴才懂事。

    可另一边的嘉庆,牙齿都快咬碎了:皇阿玛口口声声说“宗”,儿子可都记下了!

    而在天幕之上,尚未出现外号,康熙就因为“清圣祖”这个庙号,被在场的帝王们暗暗讥笑。

    紧接着,天幕浮现出康熙的外号:

    【清圣祖——康熙】

    【外号——康麻子、大清第一巴图鲁、大清第一老烟枪……】

    【康麻子——因幼年染上天花,脸上留下麻痕,遂有此称。】

    【大清第一巴图鲁——曾在春猎中,康熙拿出太子玉如意作为奖赏。】

    【阿哥们比试,弘历一句“皇爷爷是大清第一巴图鲁”,让康熙大悦。】

    【大清第一老烟枪:后世饰演康熙的演员酷爱抽烟,于是生出此称。】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爱吃麻婆豆腐的苏小友的小说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最新章节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全文阅读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5200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无弹窗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爱吃麻婆豆腐的苏小友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