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上元夜灯火辉煌,流光溢彩,人流如织,停战后,仿佛激发了所有百姓和所有商家的热情,使今晚上元夜的盛大和热闹超过以往的任何一年。
浔阳大酒楼三楼占地巨大雅室内,摆满了各种吃食和酒水,五个女人站在在甘宁两侧,一起欣赏着下方璀璨如星河的灯带。
这时,小乔轻轻拉了一下曹节,小声说了一句什么,曹节;连连点头,又拉住孙尚香的手,“尚香姐姐,我们去楼下玩吧!”
孙尚香一怔,看了一眼曹节,脸上笑了起来,“好呀!”她也拉着曹节的手,跟着快步下楼去了。
酒楼门口,三人和去年一样,挑选着灯笼和各种小玩意,只不过去年是徐蔚,今年换作曹节。
曹节上午和大乔谈过,她心中的芥蒂放下了,一口一个尚香姐姐,笑容明媚真诚,孙尚香是个爽直脾气,尽管她心中对曹家的仇恨不会消失,但至少眼前她对曹节没有了不满,脸上绽开了笑容,和她有说有笑起来。
甘宁看见了这一幕,他心中对曹节有了新的评价,难怪她历史上她能成为皇后,她的情商远远超出了同龄人。
上元节过后,西楚各地进入了难得的休整期,甘宁的目光也渐渐从独盯军事扩大到了其他方面,很多他以前有想法,但没有来得及实施项目也开始筹划了。
这天上午,甘宁接见了张仲景,张仲景这些年一直在南昌医学出任学正,他非常低调,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放在著书和授徒上,培养的大量优秀子弟,军队中很多军医都是张仲景培养出来的。
张仲景看起来比当年在江夏郡初见时老了很多,须发皆白,眼角全是皱纹。
他恭恭敬敬将自己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放在甘宁案上,“楚侯,这算是我毕生的心血吧!终于写出来了,一部是《伤寒论》,一部是《金匮要略》,一共十六卷,总称为《伤寒杂病论》。”
甘宁望着堆在桌上的十六卷著作,点点问道:“一共抄了几部?”
“一共抄写了九部,这部是送给楚侯本人的。”
甘宁忽然有了一个想法,“如果我把这部《伤寒杂病论》传遍天下,先生愿意吗?”
张仲景眼中闪过一道惊喜,“能救治更多的病人,当然是我平生所愿!”
甘宁点了点头,“这件事就交给我来办,先生这些年呕心沥血,辛苦了,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张仲景告辞走了,甘宁低头沉吟不语,他想到是的印刷术,印刷术并不是突然出现,而是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化,最初是金文,也叫钟鼎文,是指铸造在殷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后来又慢慢刻字在石碑上,比如灵帝拓印和魏碑书法,再后来到南北朝出现石板印刷,直到唐朝,木制雕版印刷的出现,才真正成为了划时代的重大发明,把中世纪文明推向了顶峰。
当然,雕版印刷出现和造纸术的大发展息息相关,更和政局稳定有密切关系,只有政局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文化大发展,工匠们才能定下心琢磨保留文化的技术,如果没有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黑暗战乱,雕版印刷术恐怕早就出来了。
甘宁早在前年就想着手发明雕版印刷术,只是一次次战争让他无暇顾及,而这次和曹操的战争,让甘宁发现了自己的软肋,那就是软实力太弱。
刘备攻下区区的汉中一座南郑县就能震动中原,而自己屡次大败曹军,中原却毫无动静,这就是自己的影响力太弱。
提高影响力要么靠慢慢积累口碑,要么就得拿出震惊天下的东西,交趾稻是一个,而印刷术就是另一个。
甘宁拉了一下绳子,不多时,马良匆匆赶来,躬身行一礼,“参见楚侯!”
甘宁微微笑问道:“季常,你跟我也有好几年了,有没有考虑独立做些事情?”
甘宁的两个令史,一个陆逊,一个马良,陆逊已经在年初被调去军师府出任军师从事,做军师庞统的助理,主管情报。
马良则偏文,极为聪明,对新事物接受极快,做事细心周到,甘宁便考虑把印刷术之事交给他。
马良心中紧张同时也很期待,自己也有独立做事的机会了吗?他连忙躬身道:“卑职听从楚侯安排!”
甘宁点点头,“我准备在司马府下成立著作署,考虑让你来担任署令!”
马良犹豫一下,他才二十岁出头,几乎没有什么经验,让他担任主管署令,自己恐怕难以胜任,马良有自知之明。
“卑职没有出任主官经验,一步出任署令主官,恐怕事情做不好,会让楚侯失望。”
甘宁微微笑道:“我要你做的事情不需要任何经验,你完全能胜任!”
马良心中一阵激动,楚侯这么看重自己,他不再矫情了,立刻躬身道:“卑职一定不会让楚侯失望!”
甘宁点点头,“你先去把李撰找来!”
李撰是甘宁的匠作大监,尤其是各种机械发明,甘宁负责拿出创意,而李撰则负责实现创意,这么多年,两人配合得非常默契。
甘宁指了指旁边箱子里的十六卷《伤寒杂病论》对二人道:“这是张仲景写的十六卷医书,我希望它能传遍天下,让每个医者都能有一套,拯救天下苍生,可惜抄写一份需要耗费太多时间,如果只靠抄写,我梦想实现不了,我就想用另一种方式把它记录下来。”
甘宁把一份自己临时绘制的草图指给二人看,“这是一块木板,用刻刀在木板上雕刻出一个个阳文木字,然后刷上油墨,将麻纸覆盖上去,拓压一下,木板的木字就会印在纸上。”
马良忽然脱口而出,“其实就是拓印!”
甘宁点点头,“就是灵帝时出现的拓印,但拓印是石碑,我现在考虑的是雕版印刷,但原理是一样的。”
“雕版印刷!”
马良和李撰对望一眼,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但两人却都明白了楚侯的意图,就是把巨大石碑换成一尺长的木板,在木板上用刻刀雕出阳文,两人一点就透。
李撰轻轻点头,“回禀楚侯,我有点明白了。”
甘宁笑道:“这件事由你们二人一起负责,你们一起商量,一起琢磨,等第一张拓文印刷出来,我再教你们如何装订成书。”
“卑职遵令!”
两人心中都异常激动,他们都知道,这可是跨时代的发明啊!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