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二百七十四章 院试

状元郎 最新章节 第二百七十四章 院试 http://www.ifzzw.com/378/378369/
  
  
    书吏打着考牌来到苏录所在的考棚前,众考生纷纷伸颈如鹅,瞪大眼看那牌上的考题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看完赶紧抄录下来,苏录也不例外。

    然后他便端详着稿纸开始审题——此句出自《论语为政》。

    孔子原话是一组完整的对比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意思是‘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仪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还能恪守正道。’

    题目只取前半句,没有后半句,属于典型的‘半面滚作题’。

    ‘半面’就是仅截取原文的一半;‘滚作’就是关联呼应。所以做题时,不能孤立解读‘半面’题干,必须暗中关联没有出现的另一半原文。

    这是一道四书题中的大题,显然大宗师堂堂翰林出身,不屑以截搭题来防止考生剿袭——你们尽管放马过来,分辨不出剿袭的文章算我输!

    其实截搭题割裂经义、生拼硬凑,本身的义理就不通顺,做得再好都难免牵强附会,更别说写出深度了。

    还是正经的大题最能体现考生的学识水平……苏录满意地点点头,运用自己的申论技巧,很快完成了审题——

    这道题既要紧扣题干的‘政、刑、民免无耻’,又要通过对比、反衬,呼应原文后半句的‘德、礼、有耻且格’,最终回归孔子‘德治优于刑治’的核心理念。

    虽然苏录并不认同,但在考试时他是完全拥护孔夫子的……

    ~~

    苏录像一部精密运转的考试机器,审题完毕后,脑海中便生成了各种破题思路。

    他深思熟虑一番,选定了最有力度的一个,提笔开始打起草稿:

    ‘夫政刑弼民于规,若可束行于一时,然免罪而丧耻,其蔽岂浅哉?盖治末者难固其本,制外者弗及于中也……’

    破题之后,后面的承题起讲、八股部分便水到渠成,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最后以大结收束——

    ‘是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圣人非薄政刑,实欲天下以心为防,不以法为限,此万世不易之教也!’

    苏录搁下他的魁星点斗笔,看着稿纸上的洋洋近千言,审视其中义理是否一以贯之,以理服人?

    考虑到老公祖说,大宗师会重点严查自己,苏录又特意检查了所有的文理,是否符合圣人的本义,所有语句是否皆出自四书和朱注……

    仔细检查完了整体与细节,都没有谬误曲解纰漏,苏录才将精力放在文辞上,开始删繁就简,调整格律平仄。

    做完了这一切,苏录又数了数字数,文章已经缩减到了符合要求的七百字。而且从一篇正常的议论文,变成了抑扬顿挫,气势磅礴的圣人垂训!

    苏录默读一遍,又精修了几个可改进的地方,最后再检查一下避讳格式,确认无误后便搁下了笔。

    抬头看了看监考台的影子,还有将近一个时辰才发第二题……

    但苏录并不打算立即誊抄,因为往往过上一阵子,脑子里会蹦出更好的句子来。

    剩下这将近俩小时也不能干坐着呀。苏录便收起了草稿,拿出了水壶和食盒,准备提前把午饭吃了。

    一来不浪费时间,二来早饭吃的太早,到这会儿已经六七个小时了,肚子确实空了。

    啵的一声轻响,苏录拔掉塞子,喝一口干娘准备的薄荷盐梅水,不由神情一振。

    喝几口水滋润了干渴的喉咙,苏录感觉舒服多了,拿起湿润的棉巾擦干净每一根手指,这才打开了食盒。

    吸取上次州试的教训,他这次带的都是薄如纸、细如丝的食物,这样就可以不用被搜子掰开检查了——

    根据苏录的要求,胡大厨为他精心制作了四样美味的吃食。

    一曰‘金丝肉脯’。选优质猪里脊去筋膜,以上乘刀功切为透明薄片,用胡氏独家配方腌渍后,铺竹筛文火烘干至棕红透亮即成。脯片薄如绢帛,透光见纹。食时易嚼,满口生香又无油脂汁水。

    一曰松针鸡丝,鸡腿肉以秘法烹制后撕成细条,阴干装袋,松散易食不塞牙……

    一曰爽口笋丝,食时脆爽无汁水,捏取不沾手。

    一曰得胜小饼,精粉和面摊薄,刷油蒸熟,饼如薄纸,食不脏手。

    这四样吃食搜检时一目了然,苏录拿出来给搜子看了看就过关了。

    此时,他便可以拿起一张荷叶饼,用筷子夹点笋丝、鸡丝,卷起来送入口中了。

    嗯,舒坦……

    再来一口肉脯。

    哇,美味……

    反正时间还早,苏录便慢条斯理享用起来……他也不是故意做作。实在是不想发出声音影响别人考试,所以才放慢了咀嚼。

    身为案首得有这个基本素质,可是他却没想到,这样看上去吃得更香。

    看得巡场的吕同知等人口水直流,恨不得上前跟他讨要张小饼,也尝尝啥玩意儿这么香。

    但有人真想上前,马上就被吕同知拉住了。“饿了啃馍去!”

    同场的考生也没好过到哪去。大家都是一个点儿起一个点儿吃,这会儿肚子都空了。一直忙着做题没觉着饿,现在闻着饭香肚子就开始打鼓了,脑子也不转了。

    只好都搁下笔,收起摊儿,拿出吃食先祭了五脏庙再说。

    ~~

    美食虽好,苏录也不敢尽享,吃了六分饱便停下来,将剩下的食物收拾回食盒,装进考篮。

    再拿出帕子擦干净手,最后将桌子抹一遍。

    耐心等到大伙儿都吃完饭收了摊,看看还有时间,他又举手轻声道:“出恭。”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考生自五更进场,天黑出场,整整大大半天在考场里,谁也得出恭。

    其实他早就憋不住了,只是考虑到大家还在吃饭,所以一直忍到现在……

    吕同知点点头,一个胥吏便过来,领着苏录来到廊下的便桶前,然后盯着他。

    苏录看一眼胥吏,胥吏目不转睛,没有丝毫要回避的意思。

    “抱歉苏案首,职责所在。”胥吏声如蚊蚋道。嗯,并不是想看一看案首的小鸟长啥样。

    苏录无奈,只好解开裤带,哗哗哗……

    胥吏两眼瞪得溜圆。

    ~~

    苏录一身轻松地回到座位上,神清气爽地掏出帕子擦净了手,便闭目养神,静等巳时放题。

    过了小半个时辰,一声云板敲响,苏录睁开眼睛,果然看到书吏举着考牌开始到处游走了。

    他这才重新摆开文房四宝,待到书吏行至考棚前,提起笔来抄录第二道题目——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苏录一看,这同样是一道大题,出自《孟子离娄上》,属整句双股题。写作需兼顾两义、不可偏废,要分别阐释每句内涵,又需关联二者的共性。

    这道题同样堂堂正正,没有丝毫为难考生的意思,显示出考官极大的自信——本院可以只凭文章优劣来分高下!

    只是苏录怎么感觉这两道题目,都像在隐晦地骂人呢?

    至于骂的是谁?反正不是自己,所以他也没细寻思,便按部就班如庖丁解牛,审题构思,破题成文……

    这篇文章同样做得极顺,苏录如前篇那般反复斟酌,完成初稿时也不过才刚到午时。

    他又拿出第一篇八股,重新细读起来,果然心中又涌出几句精妙的句子……

    文章做得越多,苏录就越相信那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很多时候,好的句子不是硬构思出来的,而是靠潜意识萌发的,需要时间酝酿,让它自己浮现出来。

    为第一篇文章《道之以政》,做完最后的修改,苏录又转到第二篇《恭者不侮人》,如法炮制……

    两篇文章皆定稿后,苏录这才从卷袋中拿出答题卷,将折页展开,重新换一支状态最好的小白云,蘸匀了墨汁,一笔一划地工整誊写。

    写过那篇《色难容易帖》之后,他的‘高粱体’明显上了一个台阶,笔法彻底不再拘谨,枝叶舒展间透着旺盛的生命力,令人耳目一新,观之心情畅快。却又遵循着姜体字的基本规范,并没有出格。

    写完最后一捺,苏录搁下毛笔,轻轻活动着手腕,审视着长长的考卷。没有任何的错字、漏字,格式也准确无误。

    他长长舒了口气,头场院试这就算完成了。

    此时天色尚早,跟他县试完试的时间差不多。不过他感觉今日的两篇文章,都比当初县试做得好。也许是因为没什么压力,反而发挥更从容的缘故吧……

    苏录早就想通了,既然大宗师看自己不顺眼,估计案首就别想了。但州案首只要院试时不犯大错,都会被取中的,无非就是名次难看一点。

    反正能中秀才就行,这可是他当年读书时的理想啊!

    人要不忘初心嘛。

    虽然距离申时交卷还早,但苏录不会再给自己出题做了。总结教训,不再犯错,是考试机器的基本素质。

    他便如老僧入定般坐在那里,静等黄昏降临……

    ps.求月票!!求订阅啊!!!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三戒大师的小说状元郎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状元郎最新章节状元郎全文阅读状元郎5200状元郎无弹窗状元郎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三戒大师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