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里一提到女性受教育,就有人跳出来喊“白羽毛”,其实是个巨大的误解。
首先,“白羽毛”运动起源于英国,发展于英国,鼎盛于英国。
“白羽毛”典故来自于英国作家梅森1892年的小说《四根羽毛》,男主角哈里为了逃避战争,从军队辞职,回到家的时候,收到了来自未婚妻和三个战友寄给他的四根白羽毛,象征他的懦弱。
“白羽毛”运动的缘起是一战的时候英国面临兵源短缺问题,为了取得胜利,让那些不愿意上战场的青年去参军,英国皇家陆军上将查尔斯·费茨杰拉德在《每日邮报》刊登公开信,号召英国女性向未参军的男性分发白羽毛,以刺激他们入伍。
他联系了女权活动家玛丽·沃德并成立“荣誉军团”,宣称这是“爱国主义的任务”,鼓动女性参与这项运动。
英国政府为了获得激进分子的支持,释放了所有当时关在监狱里的女权大佬,让她们领导女性刺激男人参加以及动员女性参加战争工作。
结果就是运动彻底走向失控,以至于英国政府想要遏制都没能成功,一战结束以后的统计显示,7%的自杀士兵都在遗书中提及无法承受白羽毛的羞辱。
白羽毛运动还蔓延到了几乎所有英国的殖民地和托管地,澳大利亚就是重灾区之一。
其次,“白羽毛”运动对法国几乎没有影响,至少在可查证的资料里没有提及法国爆发过“白羽毛”运动。
“白羽毛”是英国佬的典故,关我法国人什么事?
因为老有人提这个,我自己都恍惚了,以为法国真发生过“白羽毛”运动。
今天特地又去查了一下,百度搜索出来的结果,至少在前几页,凡是写法国发生过“白羽毛”运动的文章,几乎全部是2025年以后才有的,并且大部分行文一看就是AI生成的,有的甚至连地名都没改,第一段还写法国发生白羽毛运动,第二段举的例子是“曼彻斯特的一个男孩”……
我又特地查了维基百科上关于白羽毛运动的词条,无论中文英文,都没有提到法国爆发过。
为啥法国没有爆发?最重要的原因是法国是义务兵制,从19世纪开始就是,一直到一战、二战也是,中间只不过有服役时间长短、抽签、代役等变换,你不当兵不需要插白羽毛,国家就把你逮走了。
而英国是募兵制,你不愿当兵就可以不当,服役了也可以辞职回家。
莱昂纳尔所在的1880年处于第三共和国时期,在1872年颁布了新军役法,废除代役制,实行义务兵役制,所有 20岁男子必须服役,抽签决定服役年限,抽到“长役签”的,服役 5年,其他人只服 1年“军训”,然后转入预备役。
——————
所以一定要搞清楚基本事实再喷,白羽毛运动至始至终是英国佬搞出来的事,甚至发起运动和扩大事态的推手,都不是女人……
本来这几天爆更就累,看到又有人在说白羽毛,实在忍不住了。
睡觉,各位晚安。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