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乌名的摸底测试,便在众说纷纭中落下帷幕。
从分数看,总计二百七十分可谓上佳,固然满足不了一些人对超级新人的期待,却也足堪内门精锐之名了。
而这也是大部分人的实际下注区间……甚至开盘的弟子也将这一区间的赔率设置的特别低。所以最终虽然细分项目的分数颇令人意外,但也不过给一众外山弟子添了些许谈资罢了。
看过好戏,众人便立即散去,各自修行……毕竟就在有些人看戏的时候,也有些人仍在努力呢!
另一边,乌名则又随着大师姐回归竹室,开始了量身传法。
“结论上说,我认为你在外山的修行,应始于锻体。一来,从摸底结果来看,你缺少筑基期的锻体功法,的确拖累了体魄;二来你灵根资质仍有欠缺,若能以根步一类的功法补全资质,正可两全其美;三来,你本人也明显更喜爱脚踏实地的功夫。”
于莘开门见山,将乌名的需求和喜好一言以蔽之。同时伸手从身后一副挂画中,汲取来数枚玉简。
“这些是外山可供筑基弟子锻体用的功法,皆与你现有的修行路数相合。其中还有师父从邛州金刚门交换来的九龙锻体术,若能再配上九龙丹,堪为荒人锻体的上乘妙法。”
而在乌名沉下神识,逐一查阅功法时,却听于莘又补充道。
“当然,眼下这些功法,只是师弟你作为内门弟子能享受的正常福利。”
乌名顿时收起神识,问道:“那么不正常的福利是指?”
于莘说道:“你可曾听过玉清观的书中仙?”
“不曾,请师姐指教。”
所谓书中仙,并非特定的某人,而是一件仙府奇物,其品阶可位列三清至宝,而功效则非常简单粗暴。
它能自行演化、创造功法。
之后,经于莘一番深入解释,乌名大致了然。
所谓书中仙,有些类似超算设备,可根据输入的需求,来为某人量身设计修行功法,而这种输出能力,几乎是没有上限的,就连无上仙法也大可推演出来。
只不过理所当然,越是境界高深,神通广大的功法,推演起来消耗的资源越多,时间越长。
例如一门直指飞升之境的完整无上仙法,需要按照每天燃烧一百万灵石的速度,连续烧上三千年,方能推演大成……可想而知,与其寄希望于书中仙,还不如多探几座仙府。
所以迄今为止,这书中仙实际上多被玉清观用于给天才横溢的年轻修士锦上添花。
毕竟推演一门筑基的妙法,根本花不了什么资源,却可能让一名筑基道种在筑基仙府中大显神威,之后更可能凝结出更上乘的金丹,可谓助益无穷。
而另一方面,书中仙所演化的功法,虽是为某人量身定制。但被其量身的往往是气运所持的奇才,因此书中仙在仙法设计上,常会给出人力远不能企及的绝妙设计。
之后,玉清观只要能整合这些奇思妙想,其自身的仙法研究也将有长足进步。
当然,纵然说是双赢,但这书中仙的算力毕竟有限,平日基本只供三清内部使用。沈月卿是作为玉清天师的爱徒,其门下外山众弟子们,才能偶尔享受到这份福利。
于莘说道:“这次玉清观分来的配额,恰是一份筑基锻体功法,与师弟你的需求基本完美契合。只是,同时也和山中其他几位师弟师妹的需求契合。所以,你需要与他们竞争胜出,方能去玉清观,参拜书中仙。”
三清外山一向鼓励竞争,任何机缘都要众弟子公平竞争得来,而竞争的方法也很简单:贡献点数,价高者得。
“师弟你初入内门,名下只有一百点数,想要和另外几人竞争……”
于莘话音未落,乌名已拍出一块灵气逼人的玉牌。
“大师姐,这是我在忘忧仙府的狩妖悬赏中赢下的奖励,请悉数兑换成贡献点数。”
这一刻,于莘的呼吸稍稍迟钝了一拍。
“呵,师弟好本事,待我简单确认一下……”下一刻,女子的两只眼瞳陡然呈现金银异色,目光如穿透了时间空间,在一条无形长河上逆溯而上。
“嗯,没有问题,的确是师弟凭自身本事赢下的奖励。那么依照外山规矩,共计折算一千五百贡献点数。”
说话间,于莘又在乌名的名牌上屈指一弹,灌入一抹灵光。
乌名则问道:“依师姐的看法,一千六百点数,是否足够兑换这份参拜书中仙的机会?”
于莘轻笑摇头:“这个问题我可没法回答。若你实在不放心,可去询问与你竞争的那几位同门。最终竞价日是在后天,你大可预先与他们好好交流切磋一番。”
乌名沉吟了下,又摸出一只储物袋。
“这是我在幽妄仙府中得来的一些天材地宝,有些零碎,烦请师姐也为我折成贡献点数。”
于莘点点头,以摄物诀将袋中的几块珍稀矿石、山精祖传咒物等战利品取来,细细端详一番,说道:“确是你个人所得无误,价值也颇不菲……但外山本身并不鼓励弟子以这种方式积累贡献,因此拿来兑换贡献点数的话,我可开不出太高的价格哦。这些全部加起来,我可以给到一千点。”
乌名说道:“足够了,那么再烦请师姐辛苦一下,将我出价两千五百点数的消息,告知那几位与我竞争的师兄师姐。”
于莘愣了下,颇为赞许地点头道:“好。”
事实上,以她这位外山大师姐看来,乌名的出价,至少第一轮的一千六百点,绝不是一个能稳赢的数字。
毕竟在外山这般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一门由仙府奇物为自己量身定制的锻体功法,意义绝非寻常。几名潜在的竞争者中,也并不乏那种囤分多年的资深弟子。
乌名这种踏足修行才不到三年的新人,纵然有再多奇遇,想要在门派积累上与那些动辄潜修十年的师兄师姐相比,也难免力有未逮。
所以于莘先前才会建议他去和竞争对手好好勾兑一番。之后又暗示他,那些仙府中的天材地宝不必兑换点数,大可拿去与同门结个善缘。
此类私下勾兑,虽欠缺几分堂堂正正,却也是多年来外山弟子们的惯用做法……毕竟说到底,贡献点数得来不易,非要在竞价日彼此碰得头破血流,殊无必要。
然而乌名却并不这么想。
在这类竞价环节中,摆出志在必得的态度,给出一个足够高昂的初始价格,往往就能打消许多无谓的缠斗。
其次,作为顶着道君钦点的名头,破格入山的新人,至少在消费贡献点数上,他不应吝啬。
而乌名的决策也果然收到了效果。两天后,在传功堂前,于莘当众宣布,乌名以两千五百贡献点的出价,赢得了前去玉清观参拜书中仙的机缘。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