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151章续1 十年之约

从青楼萌妹到乞儿国风主 最新章节正文 第151章续1 十年之约 http://www.ifzzw.com/377/377359/
  
  
    那圈圈涟漪,仿佛不止荡在水面,更荡在她心湖深处,将十年平静假象下的暗流一并搅动起来。她下意识地抚上手腕,那里空无一物,却仿佛还残留着当年离开长安时,母亲偷偷塞给她的那只廉价的、却刻着“平安”二字的银镯的触感。母亲泪眼婆娑,父亲沉默伫立的身影,在记忆的尘埃中渐渐清晰,带着隔世般的遥远与刺痛。

    “慰汝父母十年倚闾之望……” 她无声地重复着信上的这句话,每一个字都像一块巨石投入心海。她不是没有暗中派人打听过,只知道父母因她之事受到牵连,被贬黜流放,具体下落,在茫茫大唐疆域中,如同石沉大海。这“倚闾之望”,是真实的期盼,还是……只是谈判的筹码?

    目光再次落回那方玺印,权力的象征冰冷而坚硬。她太了解那位大唐天子了,雄才大略,也冷酷现实。这“迎归”,绝非思贤若渴那么简单。乞儿国在她与皇帝的共同治理下,十年间国力蒸蒸日上,商路畅通,军备渐强,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需要靠和亲来维系和平的边陲小国。此时召她回国,给予高位,一是彰显天朝恩德,二是……恐怕也是想借此契机,重新加强对乞儿国的影响,甚至,将她这颗已经不受控制的棋子,重新纳入掌中,或者……彻底废弃。

    寒意,顺着脊椎悄然爬升。

    她若回去,等待她的,真的是无极尊荣吗?还是另一个更精致、更无法挣脱的牢笼?后宫倾轧,朝堂纷争,她将再次陷入权力的漩涡,而这一次,她将失去在乞儿国经营的一切根基,失去那个全心信任她的丈夫,成为一个必须仰人鼻息、步步惊心的“国后夫人”。

    可若是不回……

    抗旨不尊的罪名,足以成为大唐对乞儿国用兵的完美借口。届时,烽烟再起,她这十年为乞儿国百姓带来的和平与繁荣,将毁于一旦。皇帝会如何看她?朝臣会如何议论?那些视她为救星的百姓,又会如何失望?还有她那远在大唐、生死未卜的父母……她真的能背负得起这“不孝”的罪名,让他们因自己而可能遭受更残酷的对待吗?

    进退维谷,左右为难。

    风吹动她鬓角一缕散落的发丝,带来桂香馥郁,却吹不散她眉宇间越聚越浓的沉重。她缓缓将信笺折起,收入袖中,动作缓慢而郑重,仿佛那不是一张丝绢,而是千斤重担。

    必须去见皇帝了。这件事,瞒不住,也不能瞒。他的态度,他的决定,将至关重要。

    她站起身,整理了一下略显褶皱的宫装裙摆,深吸一口气,试图将胸腔里翻涌的情绪压下去。迈步走出琉璃亭时,她的背影在秋日阳光下,显得格外挺直,也格外孤寂。

    ---

    那圈圈扩散的涟漪,仿佛不止是荡漾在平静的湖面,更是在她看似平静了十年的心湖深处,投下了一颗巨石,将水下潜藏的、被她刻意忽略或压抑的暗流与泥沙,一并狠狠地搅动起来。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胀感哽在喉咙口。她下意识地抬起手,纤细的指尖抚上左手手腕。那里肌肤光滑,空无一物,早已没有了当年那点微凉的金属触感。可记忆却顽固地留存着那份感觉——那是离开长安前,在那个混乱又仓促的夜晚,母亲趁乱偷偷塞给她的。一只成色很一般、做工也粗糙的银镯子,内侧用歪歪扭扭的刻痕,刻着“平安”两个字。

    母亲当时哭得几乎晕厥,被仆妇强行搀扶着,却还是死死抓着她的手,泪眼婆娑,嘴唇颤抖着,一遍遍无声地重复着“活下去……我的儿,一定要活下去……”;而一向顶天立地的父亲,只是沉默地伫立在阴影里,身形佝偻,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那望向她的眼神,充满了无法保护的痛楚与深深的无力。

    这些画面,被她深埋在记忆的最底层,用十年的异国风光、权势尊荣小心翼翼地覆盖着,不敢轻易触碰。此刻,却被这封来自故国的信,毫不留情地翻掘出来,带着隔世般的遥远,却又无比清晰地刺痛着她的神经。

    “慰汝父母十年倚闾之望……”

    她无声地、一遍遍地重复着信上的这句话。倚闾之望……父母倚靠着里巷的大门,翘首期盼着远行的儿女归来。多么温情,又多么沉重的词语。

    她不是没有尝试过。在乞儿国站稳脚跟,拥有了一定的权力和人手之后,她曾数次暗中派遣心腹,携带重金,潜回大唐,小心翼翼地打听父母的消息。得到的回报却总是模糊而令人沮丧。只知道他们因她这个“罪臣之女”被发卖(官方说法)之事受到了牵连,官职被一撸到底,之后便被贬黜流放,具体发配到了何处,如同石沉大海,在茫茫大唐疆域中难以寻觅。她派去的人不敢大张旗鼓,生怕暴露了她的真实身份,引来更大的麻烦,几次探寻无果后,这件事便成了她心底一个不敢轻易触碰的隐痛。

    那么,此刻信中所言的“倚闾之望”,究竟是父母真的还在某个地方苦苦期盼着她?还是……仅仅是大唐天子为了说服她回去,而精心设计的一个攻心的筹码,一句空洞的承诺?

    目光再次落回那方鲜红的、代表着至高无上权力的玺印上。冰冷的丝绢,坚硬的印痕,无不在提醒着她这封信背后所代表的意志。

    她太了解那位高坐于大明宫深处的帝王了。雄才大略,野心勃勃,同时也冷酷现实,善于权衡与算计。这突如其来的“迎归”,绝不可能仅仅是出于思念或者兑现一个十年之约那么简单。

    这十年,乞儿国在她与皇帝赫连决的共同努力下,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顿吏治,使得朝堂风气为之一清;大力发展商贸,开辟新的商路,让国库日益充盈;改进农业技术,兴修水利,百姓安居乐业;甚至通过几次漂亮的防御反击战和平定内部叛乱,军事实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如今的乞儿国,国泰民安,兵强马壮,商旅云集,早已不是十年前那个需要依靠大唐公主和亲来维系边境和平、在夹缝中求存的边陲小国。

    此时召她回国,并许以“国后夫人”的极高尊荣,目的昭然若揭。其一,自然是向周边诸国乃至天下人彰显大唐作为天朝上国的恩德与气度——看,即便曾是替身,只要心向故国,朕亦不吝赏赐,给予至高荣耀。这能极大地提升大唐的声望和影响力。

    其二,恐怕也是更重要的,是想借此契机,重新加强对乞儿国的影响和控制。她毛草灵,作为乞儿国的凤主,深得皇帝赫连决的信任与宠爱,在朝野内外拥有极高的威望。如果她回到大唐,成为大唐的国后夫人,那么乞儿国与大唐之间,便多了一层极其特殊且紧密的联系。大唐可以通过她,对乞儿国的内政外交施加影响,甚至可能逐步将乞儿国重新纳入其势力范围。

    而更深一层,或许那位帝王也已经察觉到,她这颗当初被随意安置的棋子,如今已经成长到了几乎脱离掌控的地步。将她召回,给予高位,也是一种控制。放在眼皮子底下,放在大唐复杂诡谲的后宫与朝堂格局之中,她将失去在乞儿国经营的一切根基,必须重新依附于皇权,仰人鼻息。或者……如果她觉得这颗棋子已经不好用,甚至可能反噬,那么“召回”之后,是闲置,是监控,还是……找机会彻底“废弃”,以绝后患?

    想到这里,一股寒意难以抑制地顺着她的脊椎悄然爬升,让她在这秋阳尚暖的午后,生生打了个冷颤。

    她若回去,等待她的,真的会是信中所描绘的“无极尊荣”吗?还是另一个更加精致、更加冠冕堂皇,却也更加无法挣脱的黄金牢笼?她将再次陷入长安那座巨大宫廷的倾轧之中,与无数心思各异的妃嫔、贵妇周旋,在波谲云诡的朝堂纷争中步履维艰。失去了赫连决毫无保留的信任,失去了她在乞儿国一手培植的势力网络,失去了这里将她视若神明的臣民拥戴,她只是一个空有头衔、必须时刻揣摩圣意、如履薄冰的“国后夫人”。那样的日子,光是想象,就让她感到窒息。

    可若是不回……

    “抗旨不尊”这四个字,像一座大山压了下来。这无疑会触怒大唐天子,给了他一个现成的、足以令天下人信服的、对乞儿国再度用兵的完美借口。“藐视天威”、“背信弃义”的罪名扣下来,乞儿国将瞬间从友邦变成逆臣。届时,边境烽烟再起,战火重燃,她这十年来殚精竭虑、好不容易为乞儿国百姓带来的和平安定与初步繁荣,将很可能毁于一旦!多少家庭会因战争而破碎?多少鲜血会染红这片她早已视为故土的土地?

    到那时,赫连决会如何看她?是他力排众议,给予她信任与权力,与她共同缔造了这十年盛世。若因她一人之故,导致国家陷入战火,他心中会作何感想?那些原本就对她身份心存疑虑、或嫉妒她权势的朝臣,又会如何借题发挥,议论纷纷?还有那些将她视为带来福泽的“凤主”,真心爱戴她的乞儿国百姓,在战乱流离中,又会用怎样失望甚至怨恨的目光看她?

    还有她的父母……如果她抗旨不归,大唐天子震怒之下,会不会将怒火倾泻到她那本就处境堪忧的父母身上?让他们因自己这个“不孝女”而遭受更残酷的对待?她真的能背负得起这“不忠不孝”的千古罪名吗?

    进,是可能万劫不复的牢笼;退,是可能引发国破家亡的深渊。

    真正的进退维谷,左右为难。无论选择哪一条路,似乎都布满了荆棘与未知的凶险。

    秋风依旧,拂动她鬓角一缕未能被金簪牢牢固定的发丝,带来阵阵浓郁到几乎腻人的桂花甜香。但这香气,此刻却丝毫吹不散她眉宇间越聚越浓、几乎化不开的沉重与忧虑。

    她在亭中又静坐了许久,直到西斜的日光将亭子的影子拉得老长,湖面的金光渐渐被暮色取代。

    终于,她缓缓地、极其郑重地将那方丝绢信笺,按照原有的折痕,一点点仔细折好。动作缓慢得仿佛电影里的慢镜头,每一个细微的折叠,都牵扯着千斤的重量。然后,她将其小心翼翼地收入了宽大的宫装袖袋之中,贴身放好。

    这件事,不能再独自思量了。也瞒不住。大唐使臣就在宫外驿馆,消息很快会传开。她必须去见赫连决,现在,立刻。

    她站起身,因久坐而有些僵硬的身体微微晃了一下,但她很快稳住。低头,仔细地整理了一下因坐姿而略显褶皱的华丽宫装裙摆,抚平每一道不该存在的纹路。然后,她抬起头,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将胸腔里翻江倒海般的复杂情绪强行压下去,努力让自己的面色看起来平静如常。

    迈步走出琉璃亭时,秋日傍晚最后的余晖勾勒出她纤细却挺直的背影。那背影依旧保持着属于凤主的威仪与风度,但在渐浓的暮色与馥郁得有些哀伤的桂香环绕下,却无端地透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孤寂与决绝。

    前方的路,注定不会平坦。而她,必须去面对。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清风辰辰的小说从青楼萌妹到乞儿国风主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从青楼萌妹到乞儿国风主最新章节从青楼萌妹到乞儿国风主全文阅读从青楼萌妹到乞儿国风主5200从青楼萌妹到乞儿国风主无弹窗从青楼萌妹到乞儿国风主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清风辰辰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