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兴影业。
温子仁回来后的第二天上午,便拖着疲惫的身影来到了公司。
“你怎么没多休息几天?”吕睿看到他时,还有些诧异。
在三哥那边忙了一个多月,回来都不先倒倒时差、养养精神?直接就到岗了?
这可真是好员工啊!
太敬业了!
莫名有些感动是怎么回事?
“唉,别提了。”
温子仁顶着一对黑眼圈,脸色苍白,连平时挺拔的脊背都显得有些佝偻,完全没了往日的精神劲儿。
往沙发上一坐,他长长叹了口气,声音带着几分虚弱:
“我昨晚压根就没睡着,拉了一晚上肚子,刚躺到床上就得往厕所跑,折腾得浑身没力气……”
“什么情况?吃坏肚子了?”
“嗯,可能是在机场候机时,不小心喝了瓶矿泉水的缘故,喝完没半小时就开始不舒服,直接中招了。”
“喝矿泉水怎么会拉肚子?”吕睿有些诧异。
温子仁难掩崩溃:“喝完后我才发现,那瓶水的标签上印着‘恒河’的字样,应该是当地产的‘恒河牌矿泉水’!”
“……”
吕睿瞬间沉默,看向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同情。
忙碌了整整一个月,吃喝上面格外注意,从不在外面乱吃乱喝。
好不容易挨到能回家了,结果居然被一瓶矿泉水给干翻了!
这也忒倒霉了。
他就知道,三哥那地方太踏马邪性了,瞅瞅,连矿泉水里面都藏着“陷阱”。
看着温子仁惨白的面容,吕睿顺手给他倒了杯热茶,还特意夹了一小块红糖放了进去:
“先喝点热茶暖暖胃,补充点糖分,看能不能好点?”
温子仁接过茶杯,双手捧着缓了一会,小口小口地喝着。
大概过了十多分钟,他惨白的脸上终于渐渐浮现出了几分血色,精神也好了些。
“Lv,多谢你,”他放下茶杯,坐直身子,开始进入正题:“我今天过来,主要是跟你汇报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筹备进度。”
吕睿闻言,表情也认真了一些:“搞定了?”
“嗯,”温子仁点点头:“主角少年‘派’的人选已经定了,是个19岁的印度本土少年,叫瓦伦·达万,是宝莱坞当地推荐的。
他出身很不错,应该算是导演世家吧,父母和哥哥都在宝莱坞导演圈里活动。
试镜时表现非常不错,眼神里的灵气很符合角色的设定,而且他还会游泳,后续拍摄水上戏份也方便一些。”
吕睿没在乎对方的出身,而是关注了一下其他情况:
“少年演员的状态很重要,他能不能适应长时间拍摄?有没有专门的团队跟着照顾?”
温子仁正色道:“已经安排好了,开机后,专业的表演老师和生活助理会全程跟着剧组,既能指导他拍戏,也能照顾他的生活。”
“那就好。”
其实瓦伦·达万这个名字,吕睿是听过的。
如果他记得没错,对方后来好像一直是《福布斯印度名人榜》前列的演员。
其实想想也正常,三哥那边派系林立、种姓制度森严。
这位作为其中地位最高的婆罗门,还是导演世家出身,混圈子自然是顺风顺水。
国内也有这样的案例。
比如陈大导家的儿子,吕睿清楚记得,对方未来也是走了这条路。
不过,这小子好像有点控制不住下半身,和他爹年轻时候一个鸟样。
他正神游天外,就听温子仁继续补充道:“另外,饰演成年派的演员,确定了由阿米尔·汗出演。”
听着这个名字,吕睿微微愣了下。
他知道印度宝莱坞有三大“汗”,分别是阿米尔·汗、沙鲁克·汗、萨尔曼·汗。
这三位在他们当地,那可都是“国宝级”的演员!
没想到,温子仁这次去印度试镜,居然跟其中一个“汗”达成了合作。
不过很快,吕睿就回过神来。
阿米尔·汗同意参演倒也不奇怪,毕竟宝莱坞本就是学习好莱坞之后的产物。
那边对于好莱坞的追捧程度,简直比小日子和南韩的棒子还要夸张!
回过头再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可是2亿美元的超级大项目,吸引到阿米尔·汗参演并不奇怪。
“取景地呢?之前说的印度本地取景地谈得怎么样了?”吕睿继续追问。
这方面可是影片的关键环节,毕竟电影中需要大量展现印度风土人情与自然景观的背景。
“取景地已经谈妥了,主要在印度朋迪榭里的穆斯林区、植物园,维瑞安努尔庙等,当地政府也同意配合我们拍摄,会协调交通和安保。”
温子仁条理清晰地汇报着。
“水上摄影棚呢?那边搭建进度怎么样了?”吕睿还没来得及去那边看。
“已经正式告一段落了。”
温子仁提及这个话题时,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了几分激动。
为了呈现“海上”的真实效果,剧组专门在二十世纪福克斯的摄影棚内建造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全自动波浪装置水槽。
每次看到那个装置,他都有种非常不真实的感觉。
想当年,初来乍到好莱坞的他,仅仅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小恐怖片导演。
可现在,他竟然已经是能够把控上亿美元项目的大导演了!
这几年过的简直像做梦一样,非常的不真实!
他非常清楚是谁给了他今天的这一切。
如果不是吕睿,恐怕他现在还在和狮门合作,在小成本恐怖片领域里打转。
一想到这里,他心里就充满了浓浓的感激之情!
而此时,吕睿听着汇报,心里也有了底:
“进度已经够快了,你不用太着急,把身体养好再说,后续的筹备工作可以先让其他人跟团队对接,等你恢复好了再亲自跟进也不迟。”
温子仁闻言连忙摆手:“不用,我还撑得住,《少年派》的筹备不能耽误,我先把手头的工作理顺,要是实在撑不住,再休息也不迟。”
看着他坚定的眼神,吕睿也没有继续劝说。
他知道,温子仁对这个项目倾注了很多心血,根本放心不下:“那你自己多注意身体,别硬撑着。”
“好。”
温子仁没有多待,很快便起身离开。
而随着他的汇报结束,吕睿对各个项目的进度也有了更清晰的把控。
《少年派》的前期筹备已近尾声,演员选角全部敲定,眼下就等二十世纪福克斯完成收尾工作了。
例如敲定演员合同细节、落实剧组全员保险,之后便能正式开机。
《暮光之城》的情况也很类似,选角、剧本打磨均已完成,只剩下了最后几项筹备工作。
等结束后,随时都能进入拍摄阶段。
唯独《功夫熊猫》急不得。
国内外团队目前还处于初步接触阶段。
从动画建模标准到民乐配乐的融合方式,再到四川青城山取景的具体协调,都需要双方坐下来反复磋商。
吕睿计划等《环太平洋》的合作方确定后,再专门抽时间牵头召开项目推进会。
现在,他最关注的还是《环太平洋》的份额分配。
二十世纪福克斯、索尼哥伦比亚、华纳兄弟三家公司的态度,直接决定了项目后续的资金与资源倾斜。
他心里清楚,4000万美元的份额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更关键的是,《环太平洋》“中外合拍、中国主咖”的模式风险不低,几家大公司内部必然要经过多轮讨论才能拍板。
毕竟越大的公司,越倾向于稳妥。
他们更愿意沿着前人验证过的路径走,靠着成熟IP稳稳盈利,而非冒风险去尝试新模式。
后世各种电影续作从不间断,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除非遇到万不得已的市场压力,否则他们很少会主动去赌。
而对此,吕睿倒也沉得住气,一边按部就班的处理瑞兴影业内部事务,一边耐心等待着消息。
闲暇之余,他还特意去了二十世纪福克斯的摄影棚,查看了一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场景搭建进度。
占地巨大的摄棚内,“海上救生船”模型已经搭建结束,工作人员正忙着给船身做旧处理。
旁边的绿幕区域也在调试灯光,为后续的海上特效场景做准备。
看着眼前忙碌有序的景象,他悬着的心又放下了几分。
下午离开摄影棚,他又驱车去了附近的电影院。
刚好闲来无事,他想看看当前好莱坞暑期档的市场行情,同时也为后续项目的宣发做调研。
刚走进影院大厅,《加勒比海盗2:亡灵的宝藏》的海报就扑面而来。
约翰尼·德普饰演的杰克船长造型醒目,售票窗口前更是排着长队。
这部电影堪称当下的现象级大片,上映仅半个月,全球票房就突破了4亿美元!
迪士尼靠着这个IP再次赚得盆满钵盈。
除此之外,阿汤哥主演的《碟中谍3》凭借紧张刺激的动作场面,也占据了不少排片。
还有经典IP重启的《超人归来》,虽然口碑褒贬不一,但却靠着情怀依旧吸引了不少观众。
还有梅丽尔·斯特里普与安妮·海瑟薇主演的《穿普拉达的女王》,也凭借细腻的剧情和演员的精彩演绎,在商业大片扎堆的暑期档里占据了一席之地。
不过,让吕睿没想到的是,当前好莱坞市场里讨论度最高的,并非《加勒比海盗2》这类大制作,反而是一部名为《小矮人》的低成本影片!
这是一部由少数族裔主演的喜剧片,剧情简单直白:
一个侏儒盗窃犯被一对夫妇误当成小男孩收养,他的同伙为了救他出来,引发了一连串荒诞闹剧。
鉴于网上热度居高不下,吕睿索性也买了张票,去凑了凑热闹。
可看到一半后他却发现,这部电影的高讨论度似乎与剧情质量没多大关系。
放眼望去,影厅里坐了三分之二的观众,其中一大半是少数族裔和黑人,白人观众的数量简直少得可怜。
这一刻,他瞬间恍然!
这部电影之所以声势不小,核心原因或许是因为主演拥有黑人血统。
如今现实情况是,影院里的白人观众比例正在逐年下降,少数族裔观众占比却稳步提升。
这与美国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息息相关。
吕睿之前看过一份报告,上面说全美白人占比持续下滑,而黑人人口却因为生育率高,数量增长迅速。
更关键的是,这些黑人除了特别能生,而且还很擅长搞游行,发出来的“声音”很大。
这直接影响了电影市场的走向。
许多由黑人主演的影片,只要质量不算太差,票房成绩通常都不会难看。
比如此前瑞兴影业制作的《我是传奇》,就是典型案例。
丹泽尔·华盛顿的黑人主演身份,为影片吸引了大量少数族裔观众。
想到这里,吕睿表情不禁有些复杂。
若是未来某一天,黑人和白人不仅在人口数量上颠倒,社会地位也发生了逆转,那些如今高呼“平权”的白左们,岂不是亲手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说实话,哪怕有前世的见识,他也实在搞不懂那些白左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难道为了短期的政治利益,真就连自己的爹和妈都不认了?
走出电影院时,外面天色已经暗了下去。
吕睿坐进车里,只觉得一阵索然无味。
电影看了,工作也处理完了,继续待在好莱坞实在是没什么意思,他想回国了。
于是,他索性掏出手机给彼得发了条消息:“明天上班后,重点催一下三家公司,问一下他们关于《环太平洋》份额的回复,我等不了太久。”
若是这三家公司还迟迟定不下主意,他打算先一步回国。
《环太平洋》国内的筹备工作需要他亲自跟进,不能离开太久。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消息刚发出去没多久,手机就突然响了。
来电显示是“马特·托尔玛赫”,索尼哥伦比亚当前的制片部门总监之一。
“Lv,方便找个地方聊聊吗?关于《环太平洋》的合作,我们已经有了初步想法。”
接通电话后,马特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几分急切。
吕睿挑了挑眉,有些意外。
他本以为华纳兄弟或二十世纪福克斯会先找上门来,却没想到第一个主动邀约的竟然是索尼哥伦比亚。
他看了眼手表,晚上八点刚过,便应道:“可以,就到比弗利山庄附近的那家咖啡馆吧,十分钟后见。”
挂了电话,吕睿发动车子,心里不禁琢磨起来。
索尼哥伦比亚这么快就给出回应,是真的看好《环太平洋》的潜力,还是有其他的考量?
不管怎样,这总归是个好消息,至少不用再漫无目的地等下去了。
…
说起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在好莱坞六大公司里,它绝对算得上是对华夏市场最亲近的。
早在2000年,它就参与投资了李按执导的《卧虎藏龙》。
后来这部电影不仅斩获了奥斯卡多项大奖,更让华语电影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
02年,他们又先后参与了《寻枪》《双瞳》的海外发行,将华语悬疑片推向全球。
03年,更是接连牵手《天地英雄》《手机》,连周星池的经典喜剧片《功夫》,背后也有它的身影。
甚至包括最近华宜主推的《夜宴》,据王仲磊在公开场合宣传,海外版权也被索尼哥伦比亚成功拿下。
吕睿心里清楚,这种亲近或许源自于索尼公司高层结构。
哥伦比亚影业的不少高管是索尼集团派来的日裔,或是直接由总部空降而来。
他们对亚洲文化的了解,远胜于其他好莱坞公司的管理层,自然更愿意与华语电影项目合作。
晚上8点45分,吕睿准时抵达了比弗利山庄附近的咖啡馆。
他到的时候,马特托尔玛赫已经等候在门口了。
两人简单寒暄后,选了一间僻静的包厢。
吕睿点了杯美式咖啡,马特则要了杯热可可。
落座后,马特没有急着谈正事,反而先聊起了往事:“Lv,你还记得前年戛纳电影节吗?那时候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
你带着《当幸福来敲门》去参与电影节奖项评选,那会你看起来还很年轻……”
吕睿哈哈一笑:“怎么?才两年过去,我就已经显老了?”
“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马特连忙摆手,语气感慨,“我是说,这两年你成长得太快了,才华比当初更耀眼了。”
这种吹捧吕睿已经听惯了,也没太多感触。
他顺势提起另一个话题:“我听彼得说,索尼哥伦比亚在《当幸福来敲门》这个项目上赚了不少钱?”
提到这点,马特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没有否认:“没错,这部电影的全球票房和后续版权收入确实远远超出了预期。
也托了这个项目的福,我从副总监,顺利晋升成了现在的电影制片总监……”
“恭喜你。”吕睿笑着举杯,以咖啡代酒,与他的热可可碰了碰。
其实他自己也借着《当幸福来敲门(美版)》赚了不少,甚至可以说,《暮光之城》能顺利启动筹备,一部分资金支撑就来自这个项目的获利。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过往的合作。
几分钟后,马特忽然话锋一转,眼神变得认真起来:“Lv,正因为我们之前有过成功的合作,彼此之间也算是有了信任基础。
所以我特别希望,我们能够延续这份成功,关于《环太平洋》,索尼哥伦比亚内部已经讨论过了,非常愿意投资这个项目。”
吕睿端着咖啡杯的手顿了顿,没有立刻接话,只是笑吟吟地看着他,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马特知道他在等细节,便主动补充:“我们公司内部经过多轮讨论,决定全盘投资《环太平洋》,拿下你手里20%的份额……”
这可是他费了无数口舌后,才成功争取来的机会。
上次《当幸福来敲门(美版)》项目成功后,截止当前,公司获利刚好在4~5000万美元左右。
现在吕睿带着新项目来了,还是顶级大制作项目!
在马特的极力推动下,索尼哥伦比亚内部商议后决定赌一把,再续一次前缘。
如果成功了,无疑能顺利开拓新的大片市场。
即便失败,损失的也是之前赚来的钱,不会影响公司的核心资金链。
“Lv,我知道现在有其他公司在跟你谈,他们可能给出的条件更优厚、平台也更大。
但你想想,我们有过成功的合作经验,彼此知道对方的做事风格,不用花时间磨合。
而且我也了解你对‘中外合拍’的想法,我保证会尽全力协调公司资源,帮你实现对电影的期待……”
说到这里,马特看着吕睿的眼睛,十分认真地说道:“我真的很希望,我们能再一起做一部让所有人都记住的电影,就像当初的《当幸福来敲门》一样。
不为别的,就为我们曾经一起创造过的那些美好回忆,也为我们对电影的这份热爱……”
他这番话倒是坦诚,吕睿心里有了几分松动,但依旧保持着冷静:
“我想知道,除了资金,索尼哥伦比亚还能提供什么支持?毕竟《环太平洋》是中外合拍,涉及特效、发行、演员协调等多个环节,单靠资金支持可不够。”
马特立刻回应:“这点你放心,特效方面,我们可以协调索尼旗下的Imageworks特效工作室,他们参与过《蜘蛛侠》系列的制作,技术实力有保障。
发行方面,我们的全球发行网络能为电影争取更多排片,尤其是在亚洲市场,我们有成熟的渠道,能更好地对接华语观众。
演员方面,我们也会帮忙联系合适的外籍配角,配合你的选角要求,甚至可以与经纪公司协调,要求降低部分演员的片酬,压缩制作成本……”
不得不说,索尼哥伦比亚给出的条件确实很有诚意,但吕睿依旧没有急着答应:
“马特,你的提议我需要回去和团队商量一下,毕竟这涉及到项目后续的整体规划,不能由我一个人拍板,给我两天时间,我会给你答复。”
马特也知道,这种级别的合作不可能一次谈成,便点了点头:
“没问题,Lv,我等你的消息,但我必须再强调一次,我们真的很重视这次合作,也相信你的眼光,希望能有机会再次和你一起做出一部成功的电影。”
两人又聊了几句细节,便准备结束会面。
不过在起身时,吕睿忽然想起什么,“对了,马特,你有没有想过重新找一份工作?比如来瑞兴影业发展?”
这段时间的接触,让吕睿觉得眼前这位是个难得的人才。
有能力、敢拼敢闯、做事又细致靠谱。
这种爱岗敬业、对工作充满热情的特质,正是老板们最青睐的。
如果能把他挖到瑞兴,无论是电影项目把控还是海外发行,都能多一个得力助手。
马特显然没料到吕睿会突然提出这个问题。
愣了一下后,他才反应过来,语气委婉地拒绝:“谢谢你的认可,Lv,但我目前还没有离开索尼哥伦比亚的打算。
这里给了我成长的机会,也有我熟悉的团队和资源,暂时不想变动。”
吕睿倒也不意外,笑着点了点头:“没关系,我就是随便问问。”
索尼哥伦比亚可是好莱坞六大之一,平台比瑞兴影业大得多,对方不想离开也正常。
他心里清楚,现在的瑞兴还不足以吸引马特这样有才华的制片人跳槽。
不过没关系,以后有的是机会。
只要保持联系,等瑞兴发展得更壮大,说不定就有了合作的可能。
两人很快走出咖啡馆。
分别前,马特又特意叮嘱了一句:“Lv,记得尽快给我答复,我们都很期待你的消息。”
“好。”
吕睿点头应下,望着他离开的背影,当即掏出手机给彼得打去电话。
等电话接通,他先将马特今晚提出的条件复述了一遍,随后直奔主题:
“你现在立刻把索哥伦比亚提出的这些条件,原原本本地告知给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对接人,不用隐瞒相关细节。”
“啊?”彼得握着电话的手顿了顿,有些没反应过来,“为什么要这么做?这……这不是把咱们的底牌亮给竞争对手了吗?”
吕睿轻笑一声,语气里带着几分胸有成竹:“这招在我们华夏,叫做‘驱狼吞虎’。
索尼主动抛出橄榄枝,咱们正好用它当诱饵,让华纳和福克斯意识到,要是再不表态,份额就要被别人抢走了。
他们本就对《环太平洋》有兴趣,只是顾虑风险迟迟不松口,现在有了索尼的压力,反而会更快做出决定,而且大概率会给出比索尼更优异的条件。”
电话那头的彼得瞬间恍然大悟,声音都雀跃起来:
“原来是这样!Lv,这招太妙了!如果是这样,既不用咱们主动催,还能让他们主动抬价……”
“赶紧去办吧,”吕睿特意叮嘱,“记住,态度要中立,就说只是同步一下其他公司的意向,别让他们察觉到咱们在刻意引导。”
“好!我现在就去发邮件,保证办妥!”彼得连连保证,语气里满是干劲。
今天又学到了一招实用的谈判技巧,他觉得自己跟着吕睿,似乎每天都在飞速成长。
这种感觉实在是太棒了!
…
第二天一早,彼得便按照吕睿的要求行动起来。
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对接人在收到消息后,不出所料,立刻紧急召开了内部会议。
华纳兄弟的会议室里,高管们看着索尼的条件,争论不休:
“4000万美元拿20%,还附赠特效和发行支持,索尼这次是真下血本了,咱们要是再犹豫,项目份额可就没了。”
有人皱眉反驳:“可风险还是存在啊!中外合拍、中国主咖,万一北美市场不买账怎么办?而且咱们已经投了《斯巴达三百勇士》,再投4000万美元,资金压力不小。”
“但错过这个项目,可能就错过机甲科幻这个新赛道了!”支持合作的一方据理力争,“吕睿之前的《我是传奇》《致命魔术》都没失手过,他的眼光值得信任。”
“要不咱们稍微提一提条件?比如4200万美元,同时要求增加华纳在亚洲市场的发行分成?”
“这样的话,倒是可以试试……”
二十世纪福克斯的讨论也大同小异,最终同样决定“加码试探”。
他们提出了4500万美元拿下20%份额,同时表示可以让工业光魔特效团队优先服务《环太平洋》,但同时却又要求共享部分海外版权收益。
彼得第一时间将这两家的新条件转述给了索尼哥伦比亚。
马特收到消息后,立刻跟公司高层继续沟通。
相较于华纳和福克斯,索尼本就对《环太平洋》更热衷,也更看重与吕睿的长期合作,咬咬牙便决定再次加码:
“5000万美元拿下20%份额!另外,宣传资源给足,全球主要市场的海报和预告片投放,索尼负责30%。
选角方面,我们可以帮忙联系一线演员客串,后期制作也能提供索尼的调色工作室支持……”
这个条件一抛出,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顿时退缩了。
华纳刚和瑞兴影业达成了《斯巴达三百勇士》的合作,不愿意再承担过高风险。
二十世纪福克斯则更专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制作,也有些纠结……
最终,双方面对索尼哥伦比亚提出的新条件,正式选择了退出。
至此,《环太平洋》20%的份额,被索尼哥伦比亚以5000万美元的价格成功拿下,还附加了宣传、发行、特效、选角等一系列优厚条件。
这一波“驱狼吞虎”,吕睿不仅轻松敲定了合作方,还让索尼主动提升了投入,真正做到了坐收渔翁之利。
签署合约那天,他倒是全程表现得平静从容,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马特则略带纠结。
毕竟条件给得太高,项目若失败,他要承担不小的责任。
影视市场是很现实的,获得成功后,资本便会愿意给予更多支持。
但要是惨遭失败,再想接到新项目可就难了。
唯独彼得在一旁看着吕睿,满眼都是崇拜与感慨!
在他看来,吕睿用出来的这一招也太牛了!
不费吹灰之力就让几家公司互相竞争,最后还能拿到最优条件。
这谈判手腕,简直令他大开眼界!
…
合约签署完毕的第二天,吕睿便收拾好了行李,没有在好莱坞过多逗留。
《环太平洋》后续的特效对接、演员试镜协调等工作,他已经全权交给了彼得和马特共同负责。
前者熟悉瑞兴影业的运作,后者掌握索尼的资源,两人搭档足以应对前期筹备。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他乘坐的航班低调降落在了香江国际机场。
走出航站楼,他一眼便看到霍纹希正站在出口处,一身干练的黑色西装,依旧是那副雷厉风行的模样。
远远的看到吕睿,霍纹希连忙快步上前,自然地接过他手中的行李箱:
“吕导,一路辛苦了,杨董让我代他向您问好……车子已经在外面等候着了,我先送您去酒店放行李。”
“好。”吕睿点点头,一边跟着她往外走,一边问,“《新世界》最近拍摄还顺利吗?”
“挺顺利的,没遇到什么麻烦……”
两人边走边聊,很快便到达了机场出机口。
然而下一秒,看着外面的情形,吕睿不由得一愣。
这欢迎的阵仗……未免也搞得太大了些吧?!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