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258章 陈铭考教新参谋长!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最新章节 第258章 陈铭考教新参谋长! http://www.ifzzw.com/376/376233/
  
  
    参谋长看到107火箭炮,惊叹不已。

    “没想到我们居然也有火箭炮这种武器!”

    参谋长看到仓库内摆着的崭新12管107火箭炮,吃惊的说道。

    “这是当初我们从外蒙边境搞到了一个苏军的哑弹,带回来后仿制出来的火箭炮,口径为107毫米。”

    “这算是我们在中近距离上火力覆盖的大杀器,可以实现短时间内地毯式的轰炸!”

    “威力非常惊人,在战场上突然使用,可以打鬼子一个措手不及,发挥巨大的作用。”

    “不过目前的产量不高,火箭炮月产量仅有4门,火箭弹的月产量为300发。”

    “现在基本上一轮的齐射,就能打光一个月的产量。”

    陈铭朝着参谋长解释道。

    参谋长听完,丝毫没有觉得这个产量低。

    这可不是普通的武器,是口径超过一百毫米的火箭炮!

    月产量超过300发对于我们来说已经非常厉害了。

    “首长好!”

    见到陈铭等人前来,车间内的工人们全都集合了起来。

    “给你介绍一下,这是老宋,咱们兵工厂的八级车工,负责火箭弹涡轮喷口的手工打磨。”

    “咱们生产的火箭炮能打得准,和老宋的这双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陈铭笑着朝着参谋长介绍火箭炮车间的主任,同时也是八级车工的老宋。

    在兵工厂内,为了区分不同工人的技术水平,陈铭采用了职工技能水平评定制度。

    把工人们按照技术水平分为八个等级。

    一级为学徒,八级为最高,也就是技术最顶尖的工人。

    417兵工厂内,能达到八级的工人,仅有十三人。

    每一个都是兵工厂压箱底的宝贝。

    对于兵工厂来说,他们比等重的黄金还要珍贵!

    而老宋就是兵工厂的八级车工,除了他自己以外,老宋教徒弟也很有一手。

    教出了六个七级工人,十二个六级工人,六级以下的数不胜数。

    因此老宋在兵工厂内的地位和威望很高,拥有无数的荣誉,还能以工人的身份,担任重要车间火箭炮车间的主任。

    享受的工资标准更是超过了30块大洋每个月。

    还拥有高干级医疗,子女托育,带薪休假,各种补贴等一系列待遇。

    可以说,单论津贴,八级工人的待遇就是陈铭的几十倍。

    这也是我军对待技术工人的优待,让工人衣着体面,社会地位高。

    当然兵工厂的高级技术工人们值得这个待遇。

    就拿老宋来说,

    火箭弹尾部需加工 8个斜向喷口,每个喷口与弹体轴线需保持特定偏转角度。

    偏转角度误差需控制在±0.1°以内,否则导致弹道偏离。

    喷口内壁需抛光至镜面精度,确保燃气流均匀喷射。

    高级车工需精通复杂曲面加工,手动调整车床刀具补偿参数。

    可以说,兵工厂生产出来的每一发火箭弹,都经历过老宋的手。

    这是417兵工厂火箭弹打得准的关键!

    而老宋听到陈铭这么说,有些不好意思。

    “谢谢首长!您过奖了,我受之有愧!”

    “能完成任务,全靠同志们帮衬!”

    “技术是大家摸索的,功劳是集体的!”

    “哈哈,不愧是咱们兵工厂的顶梁柱,觉悟就是高啊。”陈铭笑着说道。

    “老宋,这是咱们部队的参谋长,刘参谋长。”

    陈铭朝着老宋介绍道。

    “你好,宋师傅。”刘参谋长伸出了手。

    看到参谋长伸出了手主动和自己握手,老宋看着自己黢黑的手,不好意思的说道:

    “首长,我的手太脏了。”

    车间内的工人,手哪有干净的。

    老宋作为车间的顶梁柱,自然也不例外。

    听到对方这么说,刘参谋长立即说道:

    “不,劳动人民的手最干净!”

    说着紧紧握住了老宋那双油腻的手。

    此时此刻,一双干净的手握住了一双油腻的手,构建起了一道桥梁。

    老宋感受着参谋长手掌传来的温度,心里涌起一股温暖。

    老宋是当初岩长官在太原兵工厂的工人,后面鬼子打下太原后。

    老宋不愿做亡国奴,于是就逃离了太原,加入了当时只是独立二团的队伍中。

    成了维修连的一名工人。

    而现在,他却肩负组织的信任,无论是待遇和地位对比之前都有了天翻地覆的转变。

    他心中自然感激无比。

    “谢谢首长!我一定更使劲干,对得起组织信任!”

    “这就对了嘛。”陈铭握着两人的手,笑着说道。

    简单认识后,陈铭开始干起了正事。

    “老宋,咱们的107火箭弹现在生产得怎么样了?”

    听到陈铭的询问,老宋立马说道:

    “报告首长,我们现在火箭弹的产量已经提升了五成。”

    “我两个徒弟现在已经技术已经上来了,可以分担一些我的工作。”

    “等他们技术完全达标了,就能让他们独立生产,到时候咱们的产量就能翻上一翻了。”

    老宋口中的两个徒弟,自然是他六个七级工人其中两名天赋最好的人。

    火箭弹的生产,最核心的步骤还是需要手工打磨。

    能够达标的技术工人有多少,就意味着火箭弹的产量能有多少。

    而现在,兵工厂的技术人才培养在稳中向好的发展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产量会越来越高,规模也会越来越大。

    实现真正的富裕仗!

    陈铭听到老宋的回答,很是高兴。

    “太好了,按照这个生产速度,明年咱们发起攻势的时候,就有足够的火力支援了。”

    “不过老宋,如果说可以适当的降低精度,火箭弹的产能还能不能再提升一些。”

    “现在鬼子调动频繁,明年天气转暖后我们与鬼子之间必有一场大战。”

    “能提升更多的火力,就能降低战士们的伤亡,牺牲更少的战士。”

    陈铭开口说道。

    “首长,这个适当降低精度,是可以降低多少啊?”

    老宋开口问道。

    适当,少许这种词,没有个具体的定量很难做出判断。

    “嗯最大可以把精度放宽到五百米以内。”

    “火箭炮是面杀伤的武器,只要数量够多,五百米的误差还是能接受的,极端情况下,可以降低到八百米。”

    陈铭开口说道。

    如今107火箭炮的精度,依靠老宋这个八级工人,可以精确到百米内。

    在同期的世界上已经是一个非常优秀甚至顶尖的水平了。

    不过以前追求精度,是资源不够下的产物。

    而现在独立支队拿下了绥远大半,察哈尔部分地区,资源富足,可以考虑降低精度换取火力杀伤面了。

    打一发火箭弹的效果,肯定比不上打十发来得好。

    能火力覆盖,谁玩精准打击啊?

    至于成本问题?

    的生产成本完全是两码事,成本仅有原材料+燃料+人力。

    兵工厂唯一的成本,就是人工成本。

    矿都是人挖的,运输是靠火车烧煤和骡马吃草运得,生产是靠工人们生产的。

    所以兵工厂就算生产规模加大,也不会增加太多的成本。

    老宋听到陈铭这么说,心里快速计算,立即开口说道:

    “要是降低标准,我有把握把产量提升到日产25发以上!”

    陈铭一听,惊喜的说道:

    “当真?军中无戏言。”

    老宋坚定的点头:“当真!要是降低要求,我的六个七级的徒弟都能生产,甚至六级的徒弟也能做一些辅助的工作。”

    “不过这样调配一些机床过来,会影响到其他武器的生产。”

    陈铭听完,点了点头:

    “现在大战已经只有几个月了,先保证火箭炮的生产,其他武器可以暂时放一放。”

    “这些事情,待会儿我回去找贾工同志沟通,同时让后勤部张万和同志进行资源调配。”

    “你们火箭弹生产车间,要做的是毫无顾虑的投入生产,生产出更多的火箭弹,消灭小鬼子。”

    “是。保证完成任务,不辜负组织的期望!”

    老宋立即敬礼道。

    “好,我拭目以待,要是完成了,我亲自给你们表功。”

    陈铭笑着说道。

    视察完火箭炮生产车间后,陈铭又带着参谋长视察了其他的武器生产车间。

    结束后,陈铭又去找了后勤部长张万和。

    想要实现日产25发以上的火箭弹,每个月需要调集15吨钢铁加1.6吨火药。

    这是一个巨大的难题,需要张万和去动员加大生产。

    例如火药的原材料调配需要增加,钢铁厂的材料供给和工人也需要增加。

    加上其他武器的生产,都需要张万和来协调。

    不过现在根据地很大,同时因为部队强大,根据地稳定。

    物资的调配效率更高,可以依靠火车来运输,效率进一步提升。

    同蒲铁路以前鬼子的生命线之一,被独立支队截断后,也成了独立支队运输血液的动脉!

    同时冬天到了,到了农闲的时节,陈铭可以发动大量的老百姓支援生产,人力方面不用担心。

    这就是一个稳定后方的好处,无论是效率还是生产,都比一个不稳定的地方要强无数倍。

    而我军在敌后战场抗战,鬼子无法让占领区变成一个稳定的后方。

    无法以战养战,最终陷入资源匮乏,入不敷出的败境。

    陈铭和张万和进行沟通后,张万和同样做出了保证,保证完成陈铭交给他的任务,打好这一场“后勤攻坚仗”。

    来了独立支队后,这么富裕的“仗”他还是第一次打。

    群众基础深厚,物产丰富,稳定度高,家底也雄厚。

    让张万和都感觉有些不真实了。

    “之前就听说独立支队跟个土财主似的,富得很。”

    “以前我老张为了几箱手榴弹都要和下面干部扯半天,他们还以为我老张不想给,留着下崽呢。”

    “要真有那么多,我能不给吗?实在是穷得没办法啊。”

    “现在好了,批个百八十箱手榴弹,我老张眼皮子都不带眨一下的。”

    张万和在办公室内看着独立支队的家底情况,不禁感慨道。

    当然,他口中眼皮子都不带眨一下只是说说。

    扣惯了的人,更明白武器弹药的可贵。

    感慨完后,张万和开始工作了。

    按照陈铭的命令,动员人力进行资源调配,产量提升。

    为明年的硬仗做好后勤保障。

    真不愧是陈铭从老师长手里要过来的人才,业务能力就是强。

    把偌大的根据地,无数问题抽丝剥茧般梳理好,逐一处理完毕。

    417兵工厂下火药第一分厂的原料供应,钢铁第二分厂的工人招募补充,运输队的骡马调配等等问题。

    全都经过张万和的手处理完毕了。

    他的任务就只有一个,不计成本的动员,提高兵工厂的产量,为明年的大战做好保障!

    考察完后,刘参谋长对于独立支队的情况有了一个具体的了解。

    兵力情况,武器弹药情况,部队分布情况,部队任务等等都有了具体的了解。

    而陈铭也开始了对参谋长的业务考察。

    “咱们现在把鬼子的战车第三师团围困在了包头。”

    “现在已经进入了冬季,包头的鬼子坦克无法出动,已经成了瓮中之鳖。”

    “而根据情报显示,热河出现了两个鬼子关东军的师团,华北的鬼子也在进行了物资调动。”

    “这明摆着明年他们要对咱们动手了,到时候保守估计可能出动三个师团。”

    “加上包头的战车第三师团,到时候咱们将要面对最少四个鬼子师团。”

    “要是鬼子魄力大一点,五个六个师团也不一定。”

    “这种情况下,我的大参谋长,你有什么看法?”

    陈铭在指挥部内,朝着参谋长考教道。

    虽然自己的这个参谋长在后面的表现非常出色。

    但现在嘛,情况不一样了,少了一些经历,不知道能力能不能打到陈铭的要求。

    毕竟不同时期的人,能力肯定是有所差别的。

    就拿三年前的陈铭来说,当时他只是一个区小队的队长,让他指挥大兵团作战,那绝对是两眼抹黑。

    可经历了三年时间大大小小的战役,慢慢学习成长,如今的他早就今非昔比了。

    指挥独立支队的主力加上根据地内的地方武装和民兵,不说能有多号,但起码能做到心里有数,不会乱。

    而刘参谋长听着陈铭分析的局势,知道对方在考教自己。

    自己想要获得陈铭的认可,就看自己这次的回答了。

    于是经历深思熟虑后,他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按照目前的形势,我认为”

    PS:今天我生日,算是与国同庆了,可以听一句那个吗?就是那个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别让我更新啊的小说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最新章节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全文阅读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5200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无弹窗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别让我更新啊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