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圣母教堂之后,柳如是欲言又止。
蒋青云瞥见,知她心中有困惑,但不打算解释,因为如果要认真解释自己为何鼓励传教的话实在是太复杂、太深邃、也太恐怖了。
当孔子遇上耶稣,会碰撞出什么样的思想火花?
想来是很有趣的!
……
胡同口的褪色标语依稀可见原先内容——“新生活运动好!”
蒋青云怅然若失,那种万物竞发生机勃勃场景犹在眼前,那是一段多么令人怀念的战斗岁月!
微服私访的效果是显著的。
内城干净整洁,人口密度小,卫生最理想。
南城热闹繁华,人口密度大,卫生程度一般。
位于永定门外5里的手工业聚集区,窝棚鳞次栉比,赤膊汉子穿梭不停,空气里都弥漫着煤炭粉尘的气味,街道污水横流,居民衣裳肮脏,卫生条件堪忧。
京城折迭!
同一片土地,却是三个不同的世界。
微服私访最大的优点是,自己能够看到很多平时身为首辅看不见的东西,譬如:藏污纳垢。
永定门外的手工业聚集区,帮会势力沉渣泛起,街头斗殴此起彼伏,卖儿鬻女当街进行,暗娼交易公开讨价还价。
蒋青云的脸色不是很好。
尤其是看到两个当街兜售粗劣食物的少年为了抢夺一个客人而大打出手,打的鼻血横流,烤饼滚落,周围人却齐声叫好时,他的心情很不好。
……
一旁的柳如是感觉到了低气压,于是扯扯袖子,低声劝慰:“公子,莫要伤心,这些都是正常的。”
“正常吗?”他感慨道,“首善之区况且如此,其他地方的情况可想而知。”
“可您已经尽力了。”
“你的家乡也是这般吗?”
“公子,您觉得我幼时即堕入娼门是因为自己喜欢吗?世人都说江南富庶,也不过是相对不容易饿死人罢了。”柳如是苦笑。
“是可以下河摸鱼虾吗?”
“不,是为奴为娼,可得残羹冷炙。相比于陕甘的赤地千里,我们还算幸运的。”
蒋青云猛然一惊,他被这番话震撼到了。
“公子,您知道前些年的江南奴变吗?”
“知道!清军大兵压境,一无所有的家奴们拿起武器杀死了曾经的老爷小姐,再后来,他们被清军镇压了。”
“是。”
蒋青云突然盯着柳如是,问出了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对于这场声势浩大的江南奴变,你同情哪一方?”
“我不知道!”
“是不知道?还是不愿说?”
见蒋青云咄咄逼人,柳如是的眼睛里瞬间多了几分伤感、哀婉。
……
“公子,这里不是说话的地儿,换个地方说吧?”
“好。”
四人找了一家茶楼,多给茶钱,包了楼上,俩名护卫守住楼梯。
柳如是深吸一口气,眼神里写满真诚。
“公子是我的救世主,我对公子没有秘密。”
蒋青云点点头,慢悠悠地拨着茶叶。
柳如是的眼神望向窗外。
“按理说,我幼时因家贫被发卖至归家院,学琴棋书画,学风月技艺,我应该同情家奴,因为我们都是可怜人。”
“可是,我却很矛盾。”
“我既同情家奴,我又讨厌家奴。我既讨厌士绅,我又同情士绅。”
蒋青云听的津津有味。
“继续说!”
“家奴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生活全仰仗主人施舍。可是他们杀主人时的暴虐行为又让我心生恐惧,他们把小孩子丢进炉灶,他们凌辱主人的小妾后还要把人溺死,他们甚至也没有放过同为下人的丫鬟。”
“江南豪商士绅的生活穷极奢侈,他们拥有万亩良田,金山银海,娇妻美妾,他们的一顿饭就够小民一家子吃穿一年。我常和他们写诗唱和,他们学识渊博、风度翩翩,对我也是极好的。”
“我、我就是很矛盾。”
说完,柳如是眼眶通红。
……
蒋青云笑了,是啊,思想矛盾是正常的,世上有几个人能够双脚离地、完全客观的看待问题呢?
不可能的。
“公子,我是不是很可笑?”
“不,恰恰相反,你很真实。”
“谢公子。”
柳如是心中大为宽慰,有了今日经历,有了今日评价,她就不必担心日后被驱逐出府邸了。
对上位者而言,真实——是一种很高的评价,可保被评价者终生富贵。
蒋青云最终用一句话结束了讨论。
“江南奴变,主子有大过,家奴有小过。但若是让这些家奴摇身一变成了主子,他们不会比他们的主子善良半分!”
“最大的问题在~”
蒋青云伸出食指,指了一下天空,吓的她浑身一哆嗦。
“妾身替天下万民感谢公子。”
“不至于。”蒋青云摆摆手,“坦率地讲,我压根不在意天下人对我感恩还是愤恨,我只是想做自己的事情罢了。”
蒋青云说的很冷静,他很清楚,几千年的历史,对于小民而言,生活只有两种境遇——悲惨和特别悲惨!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人寿命是有限的,自己纵然呕心沥血,也只能改变部分人的命运。
悲惨世界还是悲惨世界。
所以,自己准备——逆天而行!
……
次日午时。
江德顺来了。
“拜见首辅。”
“你是我的岳丈,若非公事,若无旁人,你不必如此行礼,坐吧,喝茶。”
“谢首辅。”
江德顺只敢坐半拉凳子。
“调查清楚了?”
“是。内城出现大量弃婴,是因为血脉存疑,许多人都不能确定刚出生的孩子到底是谁的种,所以,溺婴弃婴现象频频发生,南城育婴堂又爆满了。”
“是这样啊。”
蒋青云笑了,虽然自己是始作俑者,但不打算承认错误。
“昭告全城,上天有好生之德,若不想抚养,就将所有弃婴送至南城育婴堂,有多少就收多少,朝廷会统一抚养。”
“遵命。”
一个月,南城育婴堂收容了4000多名弃婴。
两个月,数字飙升至7000。
三个月,数字停留在8000,终于不动了。
朝野哗然。
内城旗人沉默。
蒋青云力排众议,将8000弃婴送至密云集中抚养,并亲自制定了粗粝、冷酷、科学的系统化培养淘汰标准。
斯巴达战士要从小开始培养!
十几年后,数千名冷血无情的孤儿军扛着刀枪下山,血腥镇压已经跻身中枢的新一代反对派。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