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山行宫。
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一位新军军官大声提醒道:“诸位大人,上山拜见首辅不可携带兵刃,请自行交出武器之后,步行上山。”
“遵命。”
战马被集中到附近喂些草料清水。
弓箭、佩刀、长枪、短刀、匕首、狼牙棍、三眼铳、火绳枪、小弩、圆盾、利斧、骨朵等武器堆成了一座小山。
生存于乱世的武官,个个都是行走的军火库。
……
50名武官沿着山路走了几十丈,被精锐的首辅卫队拦住了去路。
“诸位大人,请配合我们搜身。”
众武官也不敢吭声,挨个走上前张开双臂。
搜身的过程很仔细,尤其是靴内、腰侧和腿侧这三个最容易藏兵刃的地方更是不能错过。
搜身之后,继续往上走。
抵达行宫,准备按照次序被首辅召见谈话。
一名瘦小的军官走进行宫,单膝跪地。
“末将拜见首辅。”
蒋青云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对其第一印象不是很好。
“你叫什么?”
“末将徐忠贞。”
“籍贯?
“山西太原人。”
一问一答,机械无趣,毫无主观能动性。
蒋青云微微蹙眉。
“营头?军职?”
“末将现在四川督标左营担任游击将军一职。”
“嗯。”
现场陷入了沉默。
蒋青云咳嗽两声:“以后称卑职,下去吧。”
“卑职遵命。”
徐忠贞行抱拳礼后,退出了行宫。
蒋青云提笔在花名册后写下注释:此人沉默寡言,颇为无趣,毫无军人之雄威,想来前途不大,副将已是能力极限。
“下一个!”
……
一名粗壮的武官进屋,双膝砸地。
“卑职陕甘绿营千总董天宝,拜见首辅大人,祝首辅大人身体健康,万年长寿。”
身形彪悍、声音洪亮、主观能动性很强。
蒋青云打量着董天宝,不禁心生好感。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谁给你取的名字?”
“回首辅,是俺娘用2斤面请村里的秀才取的名字!”
“令堂高寿?”
“48.”
“以何为生?”
“以种地为生。”
“千总的饷银虽然不高,想来也不至于让老娘种地吧?”
董天宝眼眶泛红。
“家里有5口人,只有35亩旱地,卑职每年补贴家里18两家用,才勉强度日,孩儿不孝,愧对老娘。愧对朝廷。”
蒋青云脸色缓和了些。
一般来说,在古代,每人每年需要吃掉10石粮。
10亩旱地的产出才能养活一个丁口。
蒋青云拉开抽屉,取出一锭黄金。
“拿回去补贴家用。”
“首辅,卑职不敢受。”
“长者赐,不可辞。金银俗物与我无甚作用,若能流到更有用的人手里,也是它的造化。”
“谢首辅。”
董天宝接过金锭,只觉重如泰山,双手捧着。
如此憨直,蒋青云更是欢喜。
待人退出屋子,他在花名册后写下注释:此人出身贫寒、孝顺老母、憨直可爱,值得栽培。
“下一个。”
……
“卑职湖南绿营游击陈湘,拜见蒋首辅。”
“嗯。”
蒋青云抬头,见此人略显儒雅,似有书生气质,眼里颇有灵气,绝少戾气,遂问道:“读过书?”
“是,卑职原是前明生员。”
“为何从军?”
“天下大乱,为保家族,为保乡梓,卑职父子散尽家财组织乡勇,先后与闯贼、献贼、左侯交过手,后来大势既定,卑职接受了朝廷招安。”
如此轨迹,倒也合理。
“你怎么看湖南巡抚王辅臣?”
陈湘的眼里明显不屑,但仍恪守本分,摇头道:“他是卑职的顶头上司,卑职不敢评价。”
蒋青云皱眉:“如果本相非要让你评价呢?”
陈湘:“卑职认为,大丈夫当以仁为本。不仁不义,枉为丈夫,王抚台有万夫不当之勇,但屡杀恩人,实为不仁。”
蒋青云点头。
“我欲在京郊建一所军官讲武堂,教授最先进的战争理论和原教旨儒教,你愿意入学吗?”
“卑职愿意。”
蒋青云提笔写下注释:此人出身富贵,文武兼备、有傲气、有城府、有胆子,可观后效。
“下一个。”
……
“卑职天佑军副将吴绍周,久闻首辅大名,愿为首辅效死。”
蒋青云抬头,见此人满脸横肉,表情谄媚、眼神飘忽、官袍半旧,还剃了个不伦不类的光头!
再看其档案。
履历丰富,先后追随过袁崇焕、孔有德、隆武帝,孔有德、尚可喜,瞬间不喜。
“你就是吴绍周?”
“卑职是。”
“嗯,退下吧。”
吴绍周尴尬退下。
蒋青云提笔写下:此獠獐头鼠目、人品卑劣、见风使舵、毫无气节、无论将来立下何等功劳,绝不予提拔。
“下一个。”
……
一连5天,蒋青云召见了700多名各省呈报上来的拟提拔军官。
遇到感兴趣的,会聊上一两刻钟。
遇到不感兴趣的,一分钟就草草打发了。
正月初四~
兵部武选司火速发文,批准了620名军官的晋升申请,但驳回了其余100多人,理由是军功不足,不予提拔。
户部拨银490万两,用于各省出征绿营士卒的赏赐、抚恤。
户部拨银35万两,用于直隶绿营的的赏赐、抚恤。
首辅内库拨银110万两,用于旗卫军的赏赐、抚恤。
蒋青云以600多万两军费支出、7万余士兵伤亡的巨大代价,将各省妄图武装独立的势头基本扼杀在了摇篮里(除了郑森)。
衍生效果还有很多。
例如:
在黑龙江流域,驻屯八旗和哥萨克的战争持续升级。
在蒙古草原,科尔沁和察哈尔互相敌视,磨刀霍霍,战争一触即发。
巨量的白银均匀流入军眷和士卒手里,形成了短期的强力消费,有力地拉动了各省的商品经济。
辽东、辽西区域同时进入了轰轰烈烈的大屯垦阶段,北方无地流民纷纷出关,老实者为佃户,胆大者自行耕种。
在帝国军队里,首辅的个人威望急剧上升。
……
当日。
驻扎在通州的3万各地方绿营心满意足,拔营南归。
水陆并进。
士兵们护送着大量白银、骨灰踏上了返乡路程。
自此,轰轰烈烈的征讨辽东战役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初生的联合帝国在鲜血里站稳了脚跟!
玉泉山行宫。
蒋青云望着户部送来的公文,蹙起了眉头。
搜刮晋商所得的天量白银在自己这几年高强度的挥霍下,所剩无几了。
“哎呀,户部快没钱了。”
在背后负责捏肩的柳如是,声音柔柔:“啊~妾身还有些积蓄,愿献给帝国。”
“杯水车薪,不够啊。”
柳如是没有吭声。
蒋青云突然眼珠子一转:“今儿是初几?”
“初五!”
“给你两刻钟,换身男装,随我进城,咱们去拜一拜财神爷。”
“是。”
柳如是翩翩离开。
两刻钟没到,一位风度翩翩、平平无奇的书生就出现在了书房里。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