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与渤海之间的狭窄道路被称为辽西走廊,长度约300余里,最狭窄处仅有10里,是沟通辽东和中原之间的唯一可行辎重车队的通道。
在这条走廊上居然分布着近10座军屯城池。
密度之大,令人咋舌。
挟山海关胜利之威,联军一路摧枯拉朽,轻松攻破了一个又一个军屯,如此轻松,主要是因为这些城池里的守军压根就没几个人。
处处皆漏洞,一攻就破。
沿途清军之溃败好似滚雪球,越滚越大。
从山海关溃逃的千余人,一路汇聚旗丁、家眷、奴仆,最终形成了一股高达万人的逃难队伍。
午时。
众人在路边生火做饭。
突然,有人惊恐地大喊:“快跑啊,又追上来了。”
众人扭头望去,只见身后,数里之外,烟尘滚滚,直隶马队又追上来了!!
上千人乱成一团。
有的撒丫子奋力奔跑。
有的爬上马背拼命打马。
还有的原地大哭。
也不乏双膝一软,准备接受命运安排的!钢刀加颈或者重新为奴,都无所谓了。
……
数里外。
马尾巴后面拖着树枝的数百名骑兵拉开队形,不紧不慢的奔跑,掀起的巨大烟尘,乍一看似有上万骑。
见有投降之人,骑兵们默默拔出马刀,把俘虏变成尸体。
然后,就地休整。
吃这帮人还没来得及吃的热食。
追击不能太急,否则容易逼的别人狗急跳墙。
就这样追一阵,缓一阵,慢慢消耗,消耗到一定程度,直接就赢了。
所有尸体的左耳被割下作为领赏银的唯一凭证。
蒋首辅原话:为了捍卫初生的联合帝国,出山海关后,不存在什么无辜平民,统统都是余孽,杀之,大有裨益。
马鞍的布袋里,全是血淋淋的左耳。
半个时辰后。
大队骑兵赶到。
前轻后重,如此布置追击阵型是害怕八旗狗急跳墙,这帮人战斗力还是有的,只是军心散了罢了。
一路追杀,一路剥洋葱。
直到大凌河畔。
……
湍急的河流,李定国横刀立马。
从喜峰口到大凌河,4000余人在燕山余脉里艰难跋涉了半个月,终于赶上了。
猎杀时刻,开启!
对岸,乱糟糟的旗丁以及家眷将搜罗的船只、木筏推入河水,利用一切工具划船。
“放箭!”
弓箭手轮流放箭,不断有中箭之人落入河中。
半渡击之。
大凌河很快被鲜血染红。
清军仍旧疯狂的渡河,因为后面有追兵紧咬不放,一些找不到船只的人甚至选择肉身泅渡。
前赴后继。
大凌河里飘满了尸体。
“晋王,箭矢用光了。”
“长矛结阵,有鞑子登岸就把他们推下河。”
……
大凌河畔杀声震天。
一个半时辰后,衔尾追击的直隶骑兵到了,等待渡河的清军大乱,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上天无门,钻地无缝。
“和尼堪们拼了。”
旗丁们以盾牌长矛在外,弓箭手在内。
双方厮杀半个时辰,各有伤亡。
直隶骑兵不想承受太大的伤亡,随即后退半里,等待援军。
次日。
率先赶到的是5000天佑军。
平南王尚可喜见对面清军鼓号旗帜全无,阵型凌乱,惶惶不安,不禁感慨。
“没想到,真是没想到啊。”
王辅臣接话:
“王爷您没想到什么?”
“本王没想到满洲勇士也有虎落平阳的一天。”
“王爷说笑了,满洲人怎么了?满洲人也是人,他们也是两个肩膀扛个脑袋。末将实在搞不懂满洲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说法是从哪儿传出来的?”
王辅臣很是不屑。
头发花白的尚可喜在心里叹了一口气,真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还能重回辽东,还能虐杀主子爷,真是倒反天罡了。
真罕见!
……
传令兵一路高呼:
“王爷有令,火绳枪手和弓箭手打头阵。”
100盾兵、300火绳枪手、200弓箭手奉命出列,排着整齐的队列大步向前,走至50步时止步。
双方展开对射!
逃亡清军随身所携带的箭矢火药不多,对射几轮,就用尽了,被迫抽出腰刀冲上去肉搏。
天佑军弓箭手快速放箭,清军伤亡惨重。
之后,出动长枪手实施反冲击。
伺机而动的2000直隶骑兵从侧翼突然兜杀,清军大败,尸横遍野,余者绝望跳河。
次日午时。
蒋首辅终于赶到了战场。
尚可喜连忙上前,单膝跪地,喜滋滋的汇报:
“禀首辅,我天佑军幸不辱命,阵斩鞑子4000人,另有数目不详之人跳河自戕。为彰显联军武德,小王下令筑起京观。”
“好,天佑军忠诚可嘉。”
“谢首辅。”
突然~
蒋青云指着几名路过的兵丁,脸色阴沉:“尔等为何没有剪辫?”
尚可喜冲上去拳打脚踢,打的俩留辫的老兵油子满脸是血,抱头倒地,大声求饶。
蒋青云:“好了。”
尚可喜:“还不谢谢首辅,赶紧滚。”
望着俩兵痞的背影,蒋青云摇摇头:“平南王,兹事体大,留着辫子,往小里说是懈怠,往大里说这叫谋逆,谋逆是要诛九族的。”
“是是。”
尚可喜被蒋青云吓的不轻。
……
大凌河全歼辽西清军后,十几万大军尝到了甜头,人人摩拳擦掌,人人积极请战。
盛京。
仿佛是树上熟透的果子。
但是~
蒋青云却不急不躁,大军日行30里,宛如休闲,同时派出多路使者前往科尔沁部、察哈尔部要求出兵协助。
挟战胜之威,迫使各方屈服。
战争也是政治,通过出关之战考验各方的忠诚,从而达到增加中枢威信,暗中整合地方的目的。
如果不从,大军打完盛京,顺手收拾一下不听话的人。
景福宫。
低矮的宫殿内,高丽国王李淏难掩愤怒。
两班文武噤若寒蝉,肃立两侧。
“陛下,这是最后通牒,如果你国的军粮和军队不能及时到位,届时首辅大人一怒,你国将伏尸百万,流血漂杵。”
一名大臣站了出来:“上使,非鄙国推脱,实是高丽贫瘠,这5万石金贵的粮食万万拿不出来啊。”
又有一名大臣站了出来:“这两年鄙国南方洪、旱、蝗频发,如果再拿出5万石军粮,鄙国的百姓们肯定会大批大批饿死啊。”
“是啊是啊。”
殿内众大臣纷纷附和。
使者轻启朱唇:
“饿死事小,不孝事大。刚才你们说境内洪旱灾害频发?按照孔圣人的说法,天降大灾,说明人君失德啊。”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