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一百七十三章 性命双全,西行路难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最新章节 第一百七十三章 性命双全,西行路难 http://www.ifzzw.com/375/375924/
  
  
    后山那眼灵泉,自打牵了道活水入果林。

    姜家宅院里头的气象,便一日比一日浓了。

    那股灵气,不见什么雷霆轰鸣,只是润物无声。

    院中芭蕉更显青翠,檐下雀声也脆亮几分。

    就连灶下淘米煮饭,案上煎茶待客,皆是这股活水。

    寻常人吃喝了,只觉身子骨轻快,精神爽利。

    而落在姜义这样的老根基上,滋味便又不同。

    起初不过气息舒畅,久而久之,却察觉神魂间那缕阴阳双华,日日饮啄之下,被洗练得愈发澄澈。

    往常读书,遇着滞涩之处,须得反复琢磨,如今念头一转,便通透无碍,常常自失一笑。

    日子一久,里外皆净,心境愈发如镜。

    神魂清明,似秋水洗过的长空。

    可真要静下心去寻那份圆融,却总还隔着一层薄纱,若有若无,如雾里看花。

    看得见,却终究摸不着。

    这份滋味,他再熟悉不过。

    女儿女婿当年走的路,不也正是困在这不上不下的关隘么?

    念及此处,姜义心头反倒松了口气。

    该来的,总归要来,急不得,慌不得。

    家中对此,也早就备下了底。

    他不声张,只寻了个日头懒散的午后,把一家老小都叫到一处,细细嘱咐了几桩庶务。

    等诸事打点妥当,他也不去讲究什么黄道吉日。

    只趁着一个月色澄明的夜里,入果林摘了满满一篮新熟的灵果,又自药圃里拣了几株年份正好的灵药。

    提着篮子,信步踱到屋后那株老槐树下。

    老槐树上悬着一间小屋,青藤为梯,枝叶作瓦,正是闭关的好去处。

    他踏着藤梯而上,身子骨依旧稳健,三两起落,便登了屋顶。

    随手将藤梯一收,那扇小木门轻轻阖上。

    屋外风雨与世声,自此皆隔在门后。

    树屋之中,却自别是一方天地。

    姜义盘膝而坐,眼观鼻,鼻观心,神思早已沉入空濛之境。

    四下氤氲水汽,灵机弥漫,这是灵泉与果林草木的馈赠。

    案几上几件西海来物,正泛着幽光,带出几分潮腥与苍茫。

    其间更潜藏着一缕若有若无的龙息,尊而不扬,沉凝如古。

    这几般气息混杂一处,换作寻常人,只怕早已心浮意乱,难以静坐。

    姜义却安然自若。

    他神魂中本有阴阳双华,被灵泉日夜濯洗,此刻在浓郁灵机催动下,渐见凝实。

    初如两点光晕,继而化作双鱼,追逐缠绕,不舍不休。

    姜义心湖无波,只静静观想。

    两道光华于他意念间徐徐回转,一黑一白,一阴一阳,隐隐勾出太极之形。

    道图既成,便似无形磨盘,应念而动。

    满屋水气、灵气、海气与龙息,尽皆如百川入海,被牵引而来,投入其中,缓缓碾磨。

    磨盘不急不缓,却自带千钧之力。

    任凭外来气息如何桀骜,入此磨盘,皆被磨尽锋芒,只余最本源的阴阳二气,丝丝缕缕流淌而出。

    那股子新生之气,澄澈纯粹,仿佛天地初开时的一缕清风。

    不再横冲直撞,而是似春水入田,温润渗入他的四肢百骸,涤荡经络,温养心魂。

    一时间,整座树屋,恍若化作一口巨鼎。

    而姜义,既是炉火的主宰,亦是炉中受炼的灵丹。

    他早已忘却寒暑与光阴,只觉神魂愈发轻盈,身躯愈加澄透,似乎随时能乘风而去,与草木明月融为一体。

    意随神行,恍惚间已不受树屋方寸所拘。

    心念一动,便能听得山下溪声潺潺,嗅得夜风送来的野花清芬,瞧得月华如水,正轻洒在老槐枝叶之上。

    天地万物,皆似触手可及。

    他心头生出一种说不清的亲近,几欲破壳而出,与这山间清风、林间明月,混为一处,再不分彼此。

    只是此念方起,忽有一股滞重,自四肢百骸深处牵扯而来。

    似有一根无形的线,自脚底生出,将神魂死死系在皮囊之中。

    任凭再如何飘逸,终究还是被一把拽回。

    方才那份与天地同在的逍遥,当即化作一阵空影,散了。

    姜义心神一凛,自那玄妙境界退了出来。

    内视片刻,心头自是一片了然。

    外边的天地灵机,清冽如雪水初融;

    而体内流转的气息,虽得灵泉洗练,终究夹杂了五谷浊精、七情六欲。

    二者一比,便如清溪对泥沼,高下立见。

    正是这身沉重的后天浊气,化作牢笼,将那欲要超脱的一点真灵困住。

    电光火石间,他猛地想起大儿姜明。

    当年破境之后,那笃定与从容,一口便言明修行的路数。

    彼时还道是少年意气,如今亲身至此,方知半字不虚。

    所谓“炼精化气”,原不是虚言,而是切切实实的门道。

    凡人自呱呱坠地,食五谷,历寒暑,起百念,这副血肉便已不纯。

    如今所要做的,便是引来那冥冥中的先天一炁,以天地间最本源的清净,洗练一身根本的浊污。

    便如一块蒙尘的美玉,待秽浊尽去,方见其本色。

    只余那一缕不染尘埃的先天纯阳,方算得了“身子清净”四字。

    至那般境地,这副皮囊也不再是牢笼,而是一叶宝筏,能载神魂遨游太虚。

    滞碍未除,心境却已澄明。

    路在何方,该如何走,早已了然于胸。

    姜义轻轻吐出一口浊气,绵长而悠远,仿佛将半生的积郁都吐了出去。

    他缓缓起身。

    身子骨依旧带着几分沉重,那是五谷精气未炼化的根基,一时难去。

    然而神魂已若洗尽尘埃的琉璃灯,内外通透,自生光华。

    心念微动,不止体内真气随心而走,便是屋外那弥漫的天地元气,也似能牵引一二,应手而来,再无隔阂。

    他信步而前,不动双手,只一念微微拂过,那扇紧掩的木门便轻轻启开。

    月华如练,山风拂面。

    姜义一步踏出,身子并不下坠,反倒被一股清气轻托,悠悠悬空。

    这已非俗世武夫借力腾挪的轻功,而是实打实的御风而行。

    身形飘然,随心而转,或高或低,或疾或徐。

    绕果林一周,枝叶在月光下晶莹如洗,果实清晰映在心湖之中,纤毫不遗。

    心念畅达,如鱼入海,无拘无束。

    这一刻,他才真生出几分“修仙之人”的自觉,不再是那土里刨食的老农。

    正自快意,下方鸡窝蓦地腾起三道流光。

    金、赤、青三影振翅而舞,声如琴瑟,绕空盘旋。

    那三只得了造化的灵鸡老祖,似是相贺,又似自喜。

    姜义见之,忍不住抚须微笑。

    本想着功成之日,当炖一锅肥鸡,聊作庆贺。

    如今看它们这般通灵模样,倒觉口腹之欲不免俗气。

    也罢,也罢。

    他意念一引,自林间摄来几枚熟透的灵果,随手抛下。

    三只灵鸡应声接住,清鸣一声,才徐徐落地,寻净处慢慢啄食。

    这一来动静不小,自然瞒不过有心人。

    姜家院里,灯火次第亮起,人声隐隐。

    不远处的刘家庄子,亦有人心有所感,不多时便有两道流光破夜而来,正是闺女与女婿。

    姜义心下了然,不再空中久留。

    身形一晃,悄然坠落院中,又是那副老农模样。

    饶是如此,一家子依旧欢声围上。

    “爹,您成了?”

    “阿爷!”

    七嘴八舌,满面喜色。

    姜义含笑点头,目光在熟悉面孔间缓缓掠过,最终落在妻子柳秀莲身上,温声道:

    “我闭关几日了?”

    柳秀莲眼角带笑,替他理了理微乱的衣襟,轻声道:

    “还差几日,便是半年。”

    “半年……”

    姜义心头一叹。

    自己数十年勤学不辍,破此一关,竟还耗去半年光景。

    与女儿、女婿比起来,天资终是差了一截。

    况且修行越迟,浊世里打滚越久,体内污浊愈沉愈重。

    日后炼精化气,要想炼尽返真,只会更难、更慢。

    修行一途,果然一步慢,步步皆慢。

    天资、机缘、资源,缺一都不成。

    这念头只在心头一闪,姜义面上却淡淡如常,只问:“这半年里,家中可有甚事?”

    柳秀莲摇头:“都好。只是……明儿那边,一直没个信儿。”

    说到长子,她眉梢不免添了几分愁意。

    姜义轻轻按了按她的手背,算作安慰,心下却明白,没消息,往往便是最好的消息。

    于是点头,只道一句:“无妨。”

    正说着,一旁的姜曦却适时开了口,声音清清浅浅:

    “爹,二哥那边……似乎有些事,想与您商议。”

    “亮儿么。”

    姜义闻言,不多问,只颔首:“晓得了,我去祠堂问问他。”

    话已至此,众人便不再絮叨。

    柳秀莲领着儿媳、孙媳,自去张罗庆宴。

    刘子安也跟着打下手,院子里转眼又是热火气。

    姜义却负着手,不显丝毫神通,仍穿着那身半旧的儒衫,一步一步,踏过青石板,往祠堂而去。

    祠堂中陈设如旧。

    他熟稔地点了两炷香,插入炉中,望着袅袅青烟,心神沉静,低声唤道:

    “亮儿。”

    烟气微凝,片刻间,姜亮那带着几分肃然的身影,缓缓显现于香案之前。

    方才一凝形,他已觉父亲气息圆融沉厚,非是凡俗可比。

    那张常年肃穆的神祇面容,也终于浮起一丝真切笑意,俯身道:

    “恭喜爹爹,终是超脱凡俗,得证逍遥。”

    姜义含笑,摆了摆手,那份喜意早沉在心底,不必挂在唇角。

    他只平静看着小儿,淡淡问:“听你妹子说,你有事要与我商议?”

    提及正事,姜亮神色又复沉凝,点头道:

    “说来也算不得大事。只是锋儿那位舅哥,西海三太子敖烈,如今已有确切下落。孩儿记得爹曾吩咐,多留意些,便想着得知会您一声。”

    姜义听罢,神情一整,心下已转过几番念头,却仍不疾不徐:“在何处?”

    姜亮语声平缓,宛如述一桩公牍:

    “便在西边一处荒僻水府,唤作鹰愁涧。被镇压其间,日日受那棍棒加身之苦。”

    “鹰愁涧……”

    姜义口中轻轻咀嚼着这个地名,点了点头,“当初行事孟浪,冲撞天颜,说来也是他该遭此一番苦难。”

    话锋却忽一转,又问:“敖玉那边,可曾有个说法?”

    他心下记得清楚。

    自家那孙媳,与她这位三哥素来情笃。

    若非当年为救兄长四处奔走,也不会流落到两界村那般偏隅之地,更不会有后来与锋儿的那段缘分。

    此中因果,纠缠不浅。

    姜亮应道:

    “锋儿虽不明言,但言语间,终究听得出敖玉心下颇为挂怀。”

    “只是……她如今毕竟还顶着西海龙宫的名头。那边既然早已撇清干系,她也不好公然去探望,左右为难罢了。”

    姜义闻言,心头微微一动。

    那双愈发明亮的老眼眯了眯,仿佛透过祠堂袅袅香烟,看得比当下更远些。

    他沉吟半晌,才淡淡开口:“依你所见,若非西海龙宫之人,可曾前去探望一二?”

    语气平平,却自有几层深意。

    毕竟如今姜家已与西海算是结了姻亲,论起血脉,那三太子敖烈,也勉强能算个亲戚。

    何况,姜义心底另有盘算。

    这三太子性烈如火,来日还有一桩天大机缘,终有脱困复起之日。

    此时的一点雪中之情,岂不比锦上添花更显分量?

    姜亮听了父亲的问话,神色间倒是浑不在意,随口答道:

    “没什么大妨。依锋儿所说,这本就是西海龙宫的家事。若不是当年闹得太难看,捅到明面上去,也不会落到如今田地。”

    他顿了顿,又补充一句:

    “如今也只是镇压,并未立刻押去剐龙台。这已算是变相给他留了活路。只要不太张扬,那些看守的神将,多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西海几分薄面。”

    说着,他瞧见父亲沉吟神色,心下已有七八分揣测,便直接问:

    “爹的意思,是要亲自走一趟?”

    姜义不置可否,抬眼看他,只反问一句:“可有什么不妥?”

    这一问落下,姜亮面上的轻松却收了起来,换作几分凝重。

    他摇头沉声道:“天上的事好说,可这人间的路,却未必好走。”

    姜义闻言,眉梢一挑,难免生出几分疑色。

    姜亮见父亲神色,便知其所想,继续解释道:

    “以爹爹如今修为,在这南瞻部洲的地界上,自然是哪里都去得。”

    “这却是因为,咱们脚下这片土地,早年间曾被真武大帝,也就是武当山那位九天荡魔祖师,亲手清扫过一遍。”

    他语气微顿,似在回忆卷宗中的旧事。

    “那时节,但凡有些气候的大妖大魔,要么被荡尽,要么便被收服。”

    “如今新冒出来的这些,多是些不成器的小鱼小虾,自然碍不着爹爹的眼。”

    说到这里,姜亮声音陡然沉下来:

    “可若要一路西行,往那鹰愁涧方向去……情势,却大不一样了。”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贰林的小说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最新章节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全文阅读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5200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无弹窗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贰林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