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三百八十六章 偷师

还好我重生了! 最新章节 第三百八十六章 偷师 http://www.ifzzw.com/375/375673/
  
  
    吃完早餐到了办公室,任颖便又递来手里一直抱着的文件盒。

    “这几个是我最近筛选出的合适人选资料,武总也帮忙搜集了一些资料,还算比较全面,你看看。”

    这才是她今天要汇报的最重要的事。

    陈学兵立马露出感兴趣的笑容,搓了搓手,以开盲盒的心态打开文件盒,抽出了第一份资料,细细查看。

    他把所有的行政管理都推给了蔡志坚和武捷思,自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

    ARM总部的筹备人员上周末已经来上海了,要对ARM中国进行一次完全的公司结构整改。

    这次整改,ARM没让陈学兵一方参加,但在为期一周的整改之后,双方的合作就算正式开始了。

    后续如何偷师,林斌给了一些评估,认为目前无论是奇点还是展讯都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这件事要打开思维,在全国去找帮手。

    文件盒里,便是目前中国相关人才的密码。

    陈学兵细细翻看,时而点头,时而摇头。

    但表情是逐渐凝重。

    “尹志尧?不行不行,中微半导体是专注设备的,而非芯片设计,而且他们既然在和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打专利官司,肯定在FBI的监视名单里!”

    “魏少军也不行,他是清华微电子所的所长,清华实验室采购的每一台ASML光刻机都需要向欧盟申报最终用途,知道吗?而且他们缺乏大规模流片实战经验,要能找清华,我会想不到?”

    “邓中翰这个人我关注过,跟陈老师他们团队差不多,以前在硅谷开过半导体公司,做高端数码成像半导体传感器的,回来以后搞了这个中星微电子,主流产品也是数码相机CMOS芯片,他们的轨迹里面没有CPU架构经验。”

    陈学兵一一否定。

    中微半导体和中星微电子前世被简称“中微”和“中星微”,名字非常接近,他前世曾疑惑过,也刨根问底地查过,有些了解。

    尹志尧是美籍华裔,曾是美国应材的副总裁,归国后搞的中微半导体是做等离子刻蚀机的,属于光刻机的下一步,按照光刻机“画”的图案,用等离子体在硅片上精准蚀刻出凹槽或孔洞,完成芯片的立体结构。

    中国的刻蚀机没被卡过脖子,反倒一直走在世界先进制程,核心原因就是中微半导体。

    而邓中翰的中星微电子在摄像头芯片领域也很争气,前几年把图像传感、处理、压缩于单一芯片,约等于摄像头芯片的“Turn-key”,技术被飞利浦、三星、罗技等国际品牌采用,与展讯同在去年拿到芯片设计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另外,还有一个“上海微电子”,是国家队,02年成立的,是光刻机的整机集成厂商,在他重生前完成了28nm光刻机的良率爬坡测试,完成了成熟制程的全链条,并解锁了14nm FinFET工艺。

    (FinFET:一种立体结构的“鱼鳍”状晶体管,解决了平面结构晶体管技术止步于20nm的问题。)

    他们很优秀,但这不是他们能帮忙解决架构问题的理由。

    芯片领域,架构是架构,设计是设计,协议是协议,材料是材料,光刻是光刻,刻蚀是刻蚀,封装是封装,里面有互通的领域,但各自也有难以突破的知识体系断层。

    芯片设计流程是:规格制定(定义芯片功能)→架构设计→RTL编码(零件加工图)→功能仿真→逻辑综合→物理设计(模块位置)→时序验证→交付光刻图纸→流片→制造。

    制造流程是:光刻机画图→刻蚀机挖沟→清洗杂质→填充金属→抛光表面→重复几十次→成品芯片。

    就像中芯国际这样的半导体代工企业,也不能做到制造流程全覆盖。

    首先它不是制造材料的,光刻机方面也只是采购商,如果要制造光刻机,找中芯国际没用,中芯国际只能提供光刻机的应用场景和工艺验证。

    其次中芯国际目前在高压工艺(显示驱动芯片)、射频工艺(RF IC)等特色技术也不成熟,在先进封装领域能力也十分缺失,这直接带来了部分芯片的性能低下,比如通信基带,展讯在能找台积电的情况下绝不会找中芯,尤其是先进制程。

    想自主生产出任何一种半导体产品,都必须在相对的领域找到精准的切入口进行发力。

    而从任颖提供的资料来看,她对半导体的了解似乎还在“他们是同行,应该都能帮上忙”的笼统程度。

    不过这也不能怪任颖。

    半导体行业的信息本来在中国就很闭塞,陈学兵的深入了解也是从最近一年开始的,这是基于他能调取的信息资源越来越多,并且十分关注半导体的情况下。

    在一年以前,他也只是个对半导体分类模糊而笼统的小白。

    像任颖这样的聪明人,要建立认知是比他更容易的,陈学兵并不心急,思索一会提出了指导意见:

    “你对半导体要做全面了解和行业细分,另外你跟武捷思说一下,把后藤美树从展讯调回来,加入他的市场情报部,我以后要获得的资料必须经过国际法律和技术方面的分析。”

    任颖愣了一下,蹙眉道:“可是她是日本人”

    陈学兵挠了挠头:“以后我们必须用上外籍人员的力量了,后藤美树对国际法律熟悉,这大半年又在展讯工作,经过上次出国之行,我认为她比较了解半导体行业情况和国际进展,这是个不可或缺的人才,信息安全方面你跟武总提一下,武总会注意的。”

    他起初不想招募外籍人员进入关键领域,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人才在目前阶段科技工作中有不可替代性,他现在也不得不妥协了。

    “知道了。”任颖通过陈学兵的态度变化,默默作了个学习计划表,思考一会,又道:“那个.最后一份资料,应该有用。”

    “我看到了,龙芯的胡伟武,确实有用。”陈学兵翻出那份资料,点了点头。

    这份资料里面,龙芯的总设计师胡伟武应该是最能消化ARM技术的人。

    2002年主持设计中国首颗MIPS架构的通用CPU龙芯1号,2004年龙芯2号通过分析DEC Alpha芯片结构,独创“动态流水线”技术,2006年龙芯2E性能达到了Pentium III水平。

    Pentium III,奔腾三,99年上市的,目前在国际上属于怀旧版了,大概就是能玩CS1.6的程度。

    但人家能从头开始搭建出对标奔腾三的产品,说明对MIPS架构和精简指令集是吃透了的,MIPS不好用,人家能够用更粗的笔画出同样精细的画,这就是水平。

    目前龙芯已经用上了90nm制程,朝奔腾四进发。

    而且胡伟武战略眼光超前,资料提及,他曾公开呼吁“中国必须建立自主指令集”,在科学院内部报告中指出“ARM授权是裹着糖衣的陷阱”。

    对,这人还是中科院计算所的研究员。

    中科院计算所,全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最初筹备它的人,鼎鼎大名。

    华罗庚,新中国首代数学系院士。

    陈学兵对这个名字简直有肌肉级的痛苦记忆,小时候他爹怀揣着巨大希望斥12.5元巨资给他买的那本《华罗庚金牌小学数学》,折磨了他足足八年,从一年级做到初二也没做完。

    陈学兵知道他的故事以后对他怨念满满:一个搞高等数学的,你出什么小学数学书??

    这本书让他痛苦到什么程度?

    他爹走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就把那本书烧了。

    现在想来,要没有那本书给他强行灌智,多少打下一点点计算和逻辑基础,现在很多事他可能都学不明白。

    他沉思中逐渐露出笑容。

    计算所,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名词。

    熟悉是因为那个素未谋面的创始人华罗庚,虽然让他咬牙切齿,但他从小心中的科学家就是这个样子的,推广学术,甘为人梯。

    陌生是因为那个不远千里,不辞辛苦上他船的柳传在此当了三年的所长,陈学兵在这段联想历史里看到的全是西方经济学的身影。

    “行了,这个胡伟武我找柳总联系他,但人家是计算所的研究员,还有龙芯的重任在身,你们还得继续找人,不要只把眼光放在国内,还可以找点国际上的,只要能利用得上,就算是法外狂徒我也要,这方面可以找陈老师,他能帮上忙,另外赶紧把后藤美树召回来,人选上要尽量识别法律风险,这个团队属于编外,风险可以不顾,但是底细要摸清楚。”

    胡伟武既然是计算所的,龙芯也是计算所的项目,大家目标一致,谈成合作的问题不大。

    但龙芯是863计划重点课题,863计划是国家最高科技战略,人家的项目团队顶多能帮忙出主意,不可能完全为他服务。

    具体操作,主要得靠自己的团队。

    展讯陈大同在美国有芯片上市公司的股份,而且目前在筹备一个国际科技投资公司,他在国际半导体的人脉,肯定能帮上忙。

    任颖迟疑了一下,还是提醒道:“引进人才,合规方面还是要多考虑一下吧,免得被人家起诉,我们不是也要进监视名单了。”

    陈学兵只是笑了笑:“ARM是英国的技术,不是美国的。”

    世界秩序要乱了。

    等次贷危机彻底爆发,老美这个始作俑者疯狂印钱放水,有全世界托底,尚且扛得住,能留有一丝余力监察别处。

    而被吸血的欧罗巴老爷们可要自求多福了。

    全世界科技公司大规模裁员,更多的科技企业面临破产或资金链断裂,急需变现技术专利维持生存。

    别说技术了,连技术的关键研发人才都有可能流入市场。

    老牌科技龙头们都得哭爹喊娘,谁能注意到ARM这种刚刚崛起的小公司?

    只要ARM内部的掌控者洗了牌,对他默许,到时候就是他上下其手,大行其道的绝佳机会。

    “按我说的,该找谁帮忙就找谁帮忙,三天之内,你把名单给我重新拟一遍。”

    两日后,浦东南路100号,民生银行大厦。

    36楼宽阔透亮的办公室,可见200米外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虽在钢架包裹下尚未完全显出顶部身姿,主体工程却已完成,显得高高在上,两楼之间的空地上穿梭着运送钢构的高高红色塔吊,在190米高的民生银行大厦这边投下阴影。

    陈学兵静静背着手站在窗前,看对面施工。

    “上海第一高楼,陈总,感兴趣?”

    刘永好泡好茶过来,站在陈学兵身边递给他,笑道。

    这个年轻人刚来上海声势便搞得极大,又是宴请地产界,又是募资了一个两亿四千万美元的信托产品,虽无太多新闻报道,但上海的地产和金融两界都有所耳闻,今日居然登他的门,又提出了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名头,他也秉持着友好的态度接待。

    不过这人有点奇怪,来了民生总部便让他秘书带着到处观摩,到了他的办公室,又自顾自地站在窗边看风景,让他感觉此人来意复杂,并非陈春花跟他提的四川资阳中转仓这么简单。

    陈学兵双手接过茶杯,嘴角略微勾出笑容:“就是借刘总这里看个景,你看它的顶部,像不像两把军刀,托着个日本国旗?”

    这年头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可不是开瓶器,顶端的空洞是圆的,两边开阔,其原始造型乃是引发了极大争议的“双刀托日”。

    刘永好脸上的笑容顿时阴了下来。

    “他们要是不改设计,上海有的是办法治他们。”

    这玩意从上面投下的阴影就是个日本国旗,中国人都受不了这个。

    陈学兵轻笑点头。

    听说这个顶部设计是被我国万能的消防拿下的,强行改成了梯形。

    人家的建筑设计理念先进,不好找漏洞,但只要消防出手,就没有封不了的建筑。

    “刘总。”陈学兵吹了吹茶,正式开口:“听说现在民生流通股股东的持股都要超过你们了?”

    刘永好眉头凝了凝:“陈总不要道听途说。”

    陈学兵看着茶杯笑意深邃:“包头的明天控股用拖拉机账户分散买入民生银行流通股,持股比例突破4.8%,在举牌线以下徘徊,这事连我都知道,你不会不清楚吧?”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先生吃土豆的小说还好我重生了!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还好我重生了!最新章节还好我重生了!全文阅读还好我重生了!5200还好我重生了!无弹窗还好我重生了!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大先生吃土豆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