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三百八十三章 拉拢

还好我重生了! 最新章节 第三百八十三章 拉拢 http://www.ifzzw.com/375/375673/
  
  
    两家科技公司为激励政策展开部署的同时,长征经办的各项事情也有了着落。

    浦发上海分行牵头,与工商浦东分行共同组成的简单银团统一贷款协议签下来了。

    两家按照4:1份额授信,浦发20亿,工商5亿,以后的增信授权也将按照该比例进行。

    股安集团股权原有7.5亿贷款的质押协议,此次以集团名下新增四川(含成都)20亿地块和上海11.61亿的股安汇金大厦为抵押物。

    手续上其实多少有点违规,因为成都地块还没有付款,但这在想放贷的银行眼里也不是什么问题,钱分两笔,第一笔12.3亿代付打给成都高新区,剩下的12.7亿则在成都地块手续完成后发放。

    按照手续周期,12.7亿到账应在月底。

    TMT基金京东方的股权套现准备也开始了。

    京东方其实在3月5号便早早发布了《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限售股份上市流通的提示性公告》。

    发布当日,股价从10.87元开始下跌,三日后,股价在9.2元附近企稳。

    按照和京东方的回购合同约定,京东方要按照3月20日前一个月的股价均价90%进行回购,现在耍了一波心眼,把月均股价按在低位。

    陈学兵也没说什么,索性吃了点小亏,把回购价直接敲定在8.7元,但告知王东生,二级市场的出售不会在限售期到期后立马进行,要等高位,出货之前京东方必须配合发布各项利好。

    BJ国资委觉得8.7元这个价格够低,通知3月20号同批吃进。

    京东方目前股本39.26亿,长征与合肥可在股市各卖出5%,总10%,3.926亿股。

    剩下的2.594亿股,1.963亿由京东方回购后注销,6310万股BJ国资委吃进。

    这2.594亿股,长征和合肥每股盈利6.25元,共盈利16.21亿元。

    其中合肥盈利30%为长征所得,长征盈利要向投资人分红60%,长征总盈利为(8.1亿*40%)+合肥(8.1亿*30%)=5.67亿。

    敲定的这笔5.67亿利润只是小部分,利润的大头还在后续3.926亿股二级市场的卖出。

    目前股市还在3000点分歧,二级市场部分要等股市开始重新上冲,结合今年京东方的订单量发布的双重利好下再开始出售。

    眼见股市已经横盘已经一个多月,一旦分歧有了结果,接下来的冲势应该非常迅猛,陈学兵大胆定了个红线:

    18块。

    这一单不赚个二三十亿,都对不起这么多布局。

    另一方面,趁着TMT基金即将变现的利好消息下,长征信托的筹集开始了。

    投资人听说每年最高100%回报,且要去海外投资,兴致都不是很高,但就在这样未加任何解释的情况下,发出通知后的第一天就募到了8个亿,一亿多美元。

    阚治冬开始亲自给投资人们打电话。

    3月17日。

    陈学兵在办公室接到一通马云的电话,让他看邮箱。

    马总也算雷厉风行,一个星期便搞定了香港会议出席嘉宾的名单。

    陈学兵打开邮箱看了一会,随后便拨打了吴光正的电话。

    结果这个电话号码并不在吴光正手里,经过询问和20分钟的等待,陈学兵才得到了吴光正的香港座机号。

    接通时,陈学兵开门见山:“吴总,春季之约,还记得吧?”

    对方朗声大笑:“陈总,我还以为你不会找我了呢!”

    “怎么会,只是我们说好了春季会议,今年春节太晚,立春雨水都在年前年内,惊蛰又太急,春分重提此事,恰到时宜。”

    “春分.”对面的吴光正翻阅了一下日历,道:“春分还有四天,太赶了吧?”

    “呵呵,没这个意思,不过我见咱们春分开始筹备,时间定在四月,可好?”

    “好,没问题,不过.陈总当初说内地的政府会参与,如今商谈得怎么样了?”

    “几个月前就已经定好,我现在是CEPA互联网产业改革试点小组总顾问,深圳配合筹备,我的嘉宾名单也已经确定,阿里巴巴、滕讯、新浪、搜狐、金山、联众、3721等十几家大陆互联网和软件企业的创始人,BJ的领导也很关注这件事,我们会上谈出的框架,在大陆政策上将畅行无阻。”

    陈学兵话落,吴光正沉默了一阵。

    阵势这么大。

    这位陈总当真有能量,请这么多人,而且CEPA改革小组?

    这不是一场公开座谈会能谈的吧?

    这个小组的全称其实是“CEPA框架下互联网产业改革试点小组”,“框架下”三个字,陈学兵也是有意省略。

    陈学兵的最终目的,也是把这三个字去掉,那这个改革小组的意义和格局可就完全不同,要直接上升到商务部了。

    “额”吴光正犹疑道:“陈总,当初我们谈的是互联网企业进入香港的讨论,你们出席的嘉宾这么多,都准备来香港?我们贸易发展局这边,还有没有其他事项需要准备?”

    当初说好了是配合大陆企业的在港发展,他也在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交一张投名状,这件事对他惠而不费,可陈学兵的“CEPA改革”几个字,让他不得不慎重。

    CEPA,可是香港经济独立的根本制度框架。

    “非也非也。”陈学兵却轻松笑道:“不是贸发局配合我们,而是我们配合吴总,数码港南翼双子塔3-4现在楼空着一半,每月白亏几千万租金吧?我拉大陆互联网公司来填坑,前两年免租,第三年按市价70%交租,九龙仓稳赚不赔。”

    他上次在饭局向吴光正提到香港两次「科技兴港」计划,数码港和硅港都变成房地产计划的事。

    当时只知是李家的杰作,后来经过调查,陈学兵才知道当初提这事有多么唐突。

    这个香港数码港,确实起源于李泽楷。

    98年李泽楷提出“亚洲硅谷”概念,搞了一波PPT圈地,承诺引入500家科技公司,近乎免费拿到了香港64英亩(388亩)土地,省了上百亿。

    结果规划的17座科技研发中心只建了4座,其余全部改贝沙湾豪宅项目了,承诺引进的500家企业落地83家。

    大赚特赚,是肯定的。

    不过陈学兵忽略了一个关联方:九龙仓。

    2000年,九龙仓大量发布调查报告,揭露数码港住宅利润可达320亿港元,大肆炒作之后,立法会也质疑了,李泽楷妥协,折价出让了数码港项目34%股权,这件事才得以平息。

    九龙仓不仅数码港的股东,还承担了数码港很多产业的物业,其中也包括那四栋科技研发中心。

    这个房地产计划,九龙仓也是背后的利益群体之一,占比还挺大。

    不过正因为这些调查,今日才有具体事项可谈,陈学兵也才确定吴光正并非不敢得罪李家,只看利益大小而已。

    他也明白了,当初吴光正为什么这么爽快就同意了开这个会。

    “吴总,我查了一下,两栋楼有18万呎空置,月租金是28港元一呎(1平方=10.76平方英尺),一年可是6000万租金啊,我们的互联网企业如果把两栋楼租下来,签了长约,吴总的现金流会多十几亿吧?”

    6000万一年,看似不多。

    但香港玩的可是超级地租。

    想当初,期房就是香港搞起来的,还没盖好的房子就像图纸上的“花”,所以叫炒“楼花”。

    而2005年香港首只REIT基金上市,又多了一个超级地租的重要工具。

    REITs基金,相当于众筹一笔钱交给专业团队,团队去买商场/写字楼/物流园收租,赚的钱大部分强制分给买基金的人。

    实际上,REITs基金就是地产商自己打包上市的。

    地产商把自己的物业打包卖给REITs基金进行上市,让市场投资者来买基金,地产商的重资产变成了活钱,而且地产商还继续担任物业管理者承担维修和招租,基金付管理费给他们。

    而且地产商对看好的物业还可以灵活保留部分REITs份额,和其他投资者一起分红。

    地产商卖了鸡,继续给鸡当保姆,让鸡帮投资者下蛋,还能月月拿工资。

    不过鸡的卖价是多少,还得看市场投资者对鸡的看法。

    不是所有物业都能REITs的,必须稳定出租+现金流好才可上市。

    只要REITs估值好,还不一定需要卖,可以压给银行。

    数码港南翼双子塔这样的物业以前是不太被REITs市场看好的,因为空置率高,但如果成为大陆互联网公司长期据点的话,恐怕就要摇身一变了。

    18万呎空置,也就1.67万平方,才多大?

    股安汇金大厦都有5万平方,随便来几个大公司包楼层,1.67万根本不够用,达到满租轻松得很。

    满租的楼和半租的楼收益差距可不止一倍,因为满租半租,都得有一个团队来管理,15%的成本,50%收益,最终收益是35%,换成100%收益,最终收益就是85%,收租价值高了2.4倍。

    这两栋每年总租金1.3亿的楼,满租纯收益超过1.1亿,在REITs市场上可以打包成十几倍,甚至二十几倍年租金的资产包。

    “南翼双子塔?”吴光正想了想,才道:“哦你说的是Cyberport3-4座?陈总,那不是完全属于我们九龙仓的,里面还有盈科拓展、汇丰.”

    陈学兵打断:“不是你们的,你们可以用便宜的价格买下来嘛,数码港这种地方,才能占到大便宜。”

    吴光正怔了一下。

    数码港商场(Cyberport)本来就是九龙仓在运营,1-4栋便是当初为了应付科技企业引进而建,1座和2座后来做成了酒店和商场零售,为贝沙湾临海豪宅住户和一些游客服务,3座4座的写字楼办公室则非常冷清。

    这两栋写字楼距中环车程40分钟,没有地铁直达,其他配套也比较匮乏,一直不好租,如果九龙仓要跟其他股东协商买下全部股权,确实能拿到一个非常便宜的价格。

    陈学兵之前提到大陆互联网企业入驻,他确实想通过这件事把九龙仓旗下的一些空置率超过10%的写字楼租约填满,但由于Cyberport3-4座不是九龙仓独资,股东还比较多,也就没做过这个打算。

    何必便宜别人呢。

    转念想来,如果早早绑定了这帮大陆租户的租约,买下Cyberport3-4座把租约全塞到里面,这两座物业将通过REITs市场得到巨幅升值,十几亿买下,翻倍卖出都有可能。

    这是其他香港甲级写字楼做不到的,因为香港没有其他类似的政策型写字楼,甲级写字楼建设前基本都考虑过地段和用户需求,空置率超过15%的都不多,达不到这样的增幅效果。

    但前提是要有大客户,长租约,至少七八年那种。

    “陈总.你确定有很多互联网企业准备来香港发展?能长期吃下Cyberport3-4的租约?”吴光正郑重问道。

    “呵呵,我搞这么大阵仗,难道是逗吴总玩吗,阿里巴巴对港C2C年销售评估是百亿以上,他们收5%的商户手续费,就是五亿年利润,租个几万呎也不算什么吧,我们旗下的奇点也有通讯软件,同样会租,至少也是几万呎,租金是小问题,不过.我们要建直连光纤,得九仓电讯帮忙。”

    九仓电讯(Wharf T&T)前身为香港新电讯,2005年被九龙仓集团收购后改名。

    陈学兵不查不知道,一查才发现九龙仓真是绝佳的合作方。

    这个九仓电讯,还有一条深港MPLS专线,是给企业用的专用跨境光纤,直连深港,延迟≈10ms。

    10ms,啥概念?

    几乎感觉不到卡顿,用来做股票跨境高频交易都够了。

    不过这种光纤异常的贵,一家企业月费就要20万以上,而且企业专线能豁免防火墙审查是因签约主体可信,企业需实名担责,普通网民复制不了此特权。

    只能说,九仓电讯有建设跨境高速光纤的经验,在香港也有相关资质。

    这资质在境内几乎都是国企专属,在香港同样不好搞。

    “直连光纤?不可能吧?”

    具体哪里不可能,吴光正不是专业的,也不是很清楚,但他知道,大陆的网络是走美国中转过来的。

    一直就这么过来的,要是能直连,早就直连了,谁愿意中转?

    陈学兵却很清楚原因。

    国家级防火墙(GFW)必须“拆包安检”,只是一方面。

    有了这个防火墙,就算香港就在深圳河对岸,深圳的网络也必须在北上广三地的节点拆包检查,强制增加了部分延迟。

    但经过北上广以后呢?为什么没直通香港?

    因为内地运营商和香港运营商在费用上扯皮,直连光纤建设成本就很贵,像要建设一条10Gbps的管道就要一个亿左右,而这么大的带宽目前可能只够淘宝一家使用,要做全面直连,费用相当高,导致运营商直连谈判破裂。

    而美国运营商适时插入,提出了条件,租美国中转节点,每年价格只需要建线成本的十分之一左右,联通和电信当然是大喊一句真香。

    网民多等一两秒,成本省了好几亿。

    而且访问境外网本来就不主流嘛。

    于是,大陆网民访问香港网络的路线为:小区宽带→省级节点→国家级防火墙(安全延迟)→国际出口(拥堵延迟)→绕行美国节点(绕路延迟)→香港目标服务器。

    访问到达的时候,延迟已经高得深红了。

    带宽还总是拥挤,不足。

    而且经过防火墙这一关,能访问的服务器极少。

    后来就有人搞出了VPN这种东西,通过软件协议给数据加密,混入公共道路数据出境。

    这样的路径,延迟不变,甚至更高,只是对抗了GFW审查。

    还有人更直接,通过地下灰色运营商私拉的光缆跨境上网。

    这就直接是物理开挂了,完全避开了公共网络,偷偷修了一条地下专属公路。

    而现在,陈学兵就要当这么一家运营商。

    不过,他并非地下,也非灰色,他要干的事情,是红色的。

    红的发紫。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先生吃土豆的小说还好我重生了!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还好我重生了!最新章节还好我重生了!全文阅读还好我重生了!5200还好我重生了!无弹窗还好我重生了!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大先生吃土豆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