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队员,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
嘴唇发紫。
呼吸困难。
“缝合针”立刻将他抬进医疗舱。
进行高压氧治疗。
沈岩看着屏幕上的空白。
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打开“山河”系统。
将刚刚获取的,最真实的地质数据,全部输入。
庞大的数据流,涌入云端服务器。
开始新一轮的运算。
“原地休整。”
他下达了命令。
队员们,回到车里。
气氛,有些压抑。
只有沈岩。
他坐在电脑前。
看着屏幕上,飞速滚动的代码。
和不断自我修正的地质模型。
“山河”在学习。
在进化。
十二个小时后。
清晨。
太阳刚刚升起。
“山河”的运算结束了。
一个新的三维模型,出现在屏幕上。
模型的核心区域,被标记成深红色。
那不是他们现在的位置。
而是西北方,一百二十公里外。
一处巨大的,环形山谷。
系统提示音响起。
“地表强磁场干扰源,已排除。”
“深层重力异常模型,修正完毕。”
“目标锁定。”
“超巨型铜矿床,存在概率,百分之九十一。”
沈岩,关闭了电脑。
他走出雪豹六号。
朝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全员集合。”
他的声音,不大。
但穿透了清晨寒冷的空气。
队员们,迅速集结。
他们的脸上,带着疑问。
沈岩,指向西北方。
“我们的目的地,在那儿。”
第十五天。
车队,开进了那片环形山谷。
这里,像一个被世界遗忘的角落。
巨大的岩石,呈现出诡异的形状。
仿佛巨人的骸骨。
李博士的脸色,越来越凝重。
车载的地质探测仪,发出了尖锐的鸣叫。
指针,在最大值的位置,疯狂摆动。
“这里的磁场强度……是外面的五十倍。”
“这不正常。”
“这下面一定有东西。”
车队停在山谷中心。
一块相对平坦的空地上。
这一次。
他们没有使用雷达。
而是直接启动了岩芯钻机。
巨大的钻头,开始旋转。
带着刺耳的摩擦声。
钻向坚硬的冻土和岩层。
一米。
十米。
五十米。
进度,很慢。
岩石的硬度超出了预期。
每钻进一米都要消耗巨大的能量。
便携式能源核心功率全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所有人的心,都悬着。
当钻头深入地下八十三米时。
突然。
钻机发出咔的一声。
停下了。
“扳手”立刻检查数据。
“钻头过热,过载保护启动。”
“下面我们好像钻到了什么金属上。”
希望和失望,同时涌上心头。
“雷管。”
沈岩开口。
爆破专家,走上前来。
“用微型定向聚能炸药。”
“清理钻孔。”
“雷管”点头。
他取出一个金属圆筒。
小心地,顺着钻孔,放了下去。
所有人,退后三百米。
嗡——
一声闷响,从地底传来。
地面,轻微地颤动了一下。
李博士,第一个冲了回去。
他趴在钻孔边。
用强光手电,向里照射。
他的呼吸,瞬间停止了。
他看到了。
在钻孔的尽头。
反射着手电筒光芒的。
是金属。
一种,带着暗红色光泽的金属。
是铜。
纯度极高,近乎天然的,结晶铜。
李博士抬起头。
他看着沈岩。
嘴唇在颤抖。
他想说什么。
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沈岩,只是平静地看着他。
他拿出卫星电话。
接通了一个加密频道。
电话那头,是周老的声音。
“讲。”
沈岩,看了一眼钻孔深处。
那抹,足以让世界疯狂的暗红色。
“周老。”
“我们找到了。”
电话那头,陷入了死寂。
沈岩没有说话。
他只是握着电话。
静静地等待。
三秒。
像是三十年。
周老的声音,再次响起。
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你再说一遍。”
“我们找到了。”
沈岩的语气,没有变化。
平静。
客观。
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粗重的呼吸。
然后。
是三个字。
“好,好,好。”
每一个字,都比上一个字,更重。
像是三块巨石,落进了历史的深潭。
“妥善处理。”
“不,是妥善开采。”
“不惜一切代价。”
周老挂断了电话。
他坐在椅子上。
身体,没有动。
他看着办公桌上的那份西里可可无人区地图。
那片被标记为“生命禁区”的白色、区域。
几十年来。
无数支勘探队,进去过。
没有一支,带回过好消息。
他自己的老师,就倒在那片冻土上。
他以为,那个秘密,要等到下一代,甚至下下代人,才能揭开。
他没想到。
答案,来得这么快。
这么突然。
他拿起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
拨了一个号码。
“是我。”
“西里可可。”
“找到了。”
“一个年轻人,叫沈岩。”
藏青高原。
环形山谷。
沈岩放下了卫星电话。
他转身,看向自己的团队。
李博士,还在趴在钻孔边。
他用手,轻轻触摸着从孔洞里带出来的一点点暗红色粉末。
像是对待一件稀世珍宝。
其余的队员,围了上来。
他们的脸上,是震撼。
是狂喜。
是难以置信。
在生命禁区里漂泊了十五天。
所有的疲惫,所有的艰辛。
在这一刻。
都烟消云散。
沈岩的声音,打破了这份激动。
“工作,才刚刚开始。”
所有人,立刻回到了自己的岗位。
狂喜被专业的冷静所取代。
他们不是来寻宝的。
他们是来完成任务的。
找到,只是第一步。
第一阶段任务就是范围勘测。
李博士,站了起来。
他擦掉了手上的粉末。
“我们需要对整个山谷,进行一次地质矩阵扫描。”
“传统的雷达,在这里会被强磁场完全屏蔽。”
“我需要启动‘地脉穿刺者’阵列。”
“地脉穿刺者”。
十二个银色的金属圆筒。
每一个,都有一米高。
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
这是李博士带来的,压箱底的设备。
全国,只有三套。
每一套的造价,都是天文数字。
团队分成六个小组。
每个小组,负责两台“地脉穿刺者”。
他们背上外骨骼系统。
将沉重的设备,运送到山谷的不同位置。
按照“山河”系统规划出的,最优点位。
布置一个完美的六边形阵列。
这个过程极其艰难。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