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公?”
这话一出,别说三叔公纳闷了,就连姜姒都反应了好半天都没反应过来。
她眨了眨眼,目光在这个叫池衡的男人身上,来来回回打量了好几圈。
他和自己一样喊三叔公。
难不成他是三叔公的远房亲戚?
三叔公很显然也是这个想法,但他打量了半天也没认出此人来。
“你是……?”
“三叔公,我是时安啊,秦时安。”
秦时安三个字一出,姜姒的思绪瞬间被拉回到了十多年前。
严格意义上来说,面前的这个男人才是她真正意义上的青梅竹马。
姜秦两家都是沪市有名的资本家。
从老爷子那一辈开始,两家就一直来往密切。
秦家所在的秦园,事实上距离姜家老宅也就只隔着一条街。
只不过秦家举家迁往海外时,姜姒还不到六岁。
所以对这个比自己大两岁的邻家哥哥,她已经没什么太大的印象了。
最主要的原因也是,眼前的这个男人相比小时候,变化实在是太大。
要不然三叔公也不会在听到他说他是秦时安后,惊讶的眼睛都快瞪圆了。
也不怪他们会如此惊讶。
要知道秦时安可是秦父的老来子,秦父到了快四十岁才有了这么一个儿子。
更别提这小子还是他们秦家的八代单传。
所以,秦家从上到下对他全都溺爱的不行。
以至于他从小就胖得跟皮球似的,笑起来眼睛都快眯成了一条缝。
任谁也没办法,将眼前这个风姿卓然,气质出尘的男人和小时候的秦时安联系到一起。
“你真的是时安?”打量了半天,三叔公还是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问了他一句。
池衡点了点头,摘下眼镜又走近了一些。
指了指鼻梁上的那道浅色的疤痕,他和煦一笑。
“这是小时候调皮爬铁栅栏的时候摔的,当时还是您老人家派人送我去的医院。”
“没错,是有这么一件事!”
那道疤痕的形状很特殊,有点像月牙,三叔公一眼就认了出来。
都说女大十八变,没想到这话在男人身上也适用。
虽说心里有一肚子的疑惑,但三叔公也没多问。
连忙把人往里招呼着,“别在门口站着了,快进屋说话。”
说完又添了一句,“你难得来一次,一会在我这吃了饭再走。”
毕竟是老友的孩子,这么多年没见,于情于理也要留他在这里吃一顿饭。
池衡倒是没推脱。
微微颔首后便随着三叔公一道进了正屋。
忠叔这会听到动静也从厨房里走了出来。
他刚拿起桌上的杯子想泡几杯茶。
池衡见状立刻起身,态度谦和的说,“忠叔,您坐着歇歇,让我来吧。”
秦母出身书香门第,平时酷爱喝茶,对茶道也颇为精通。
池衡从小耳濡目染,也跟着学了不少。
只见他拿起茶壶,烫杯,置茶,高冲,低泡,分茶……一整套动作行云流水,看上去颇有些赏心悦目的味道。
三叔公在一旁看着,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
“三叔公,您请喝茶。”第一杯茶,池衡双手持杯,恭敬地递给了三叔公。
第二杯茶,他很是自然地递给了坐在他对面的姜姒。
“姒姒,这是你的,小心烫。”
姒姒这两个字,他喊得格外的温柔。
明明这个名字,家里人也时常这么叫她,可从他的嘴里念出,姜姒的眉头还是不受控制的蹙了起来。
在她的字典里,没什么能不能的。
既然心里不舒服,她就直接说了。
“谢谢。”姜姒将茶杯接过,转而又放回到了桌子上,“不过你还是叫我姜姒吧。”
“好。”
池衡似乎对此一点也不意外,嗓音还是一如刚才那般的清润。
察觉到气氛有些不太对,三叔公抿了一口茶水后,直接将这个话题给岔开了。
“时安,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他记得他们一家好像是去了高卢国,刚走的头几年,每逢过节的时候,他们还会寄封信回来。
后来国内风声紧了一些,两家渐渐地也就断了联系。
池衡将茶壶放好,双手规规矩矩的放回了膝盖上。
“三叔公,我是前几天刚回的京市。”
“前几天?”
三叔公想起故人,心下不免有些触动,“那你爷爷奶奶呢,他们这次有一起回来吗?”
“没有。”
提起家人,池衡的眸色暗了暗,“爷爷奶奶年事已高,这些年身体一直不大好,家母放心不下他们二老,就留在他们身边伺候。”
“至于我父亲,他八年前就已经因病去世,这次我是一个人回国的。”
三叔公也没想到会这样,安慰了他好几句。
这才说:“那你这次回来,是打算在国内长住,还是……?”
“这次回来是因为工作,”池衡说道:“大概要待两年左右,具体时间还得看上面的安排。”
原来是这样。
三叔公也没再过多询问,见饭菜做的差不多了,便起身招呼道。
“先吃饭吧,一会吃完了我们再好好聊。”
因着今天姜姒在这里吃饭,忠叔做的基本上都是她爱吃的沪市本帮菜。
浓油赤酱,看着就很有食欲。
“来,时安,你尝尝这个葱烧大排,看看还是不是小时候那个味道。”
三叔公说着,眼神示意他多吃一点。
“谢谢三叔公。”池衡点点头,每样菜都夹了一点。
饭桌上他的话并不多,全程安安静静的吃着。
这个习惯倒是和姜姒很像。
她吃饭的时候也不喜欢说话。
“怎么吃那么少?”三叔公见他只吃了一碗饭就放下了筷子,“是不是今天的饭菜,不合你的胃口?”
“没有,饭菜很好吃。”
“那你怎么……”吃这么少。
池衡见状就解释了几句,“前几年工作太忙,饮食不太规律,把胃给弄坏了。”
“医生让我注意一下饮食,尽量少食多餐。”
顿了顿,他笑着说:“饭菜真的很好吃,我已经很久没吃到这么正宗的沪市菜了。”
毕竟是老友的孩子,三叔公听完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平时工作再忙,也要记得按时吃饭,以后可得好好注意,一定要把身体给养好了。”
“是,我知道了,谢谢三叔公。”池蘅一脸受教的表情说道。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