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密集的工作中飞快流逝。
期间,唐锦弦悄悄来过一次,将一個保温饭盒放在他办公室外间的茶几上,没有打扰他。
只是用微信发了条消息:“夜宵放外面了,记得趁热吃。别熬太晚。”
钟耀祖只是匆匆回了个“谢谢宝贝,忙完这点就吃”,又立刻投入到工作中。
直到凌晨两点多,大部分紧急的事务才暂时处理告一段落。
钟耀祖这才感到胃里空得发慌,想起锦弦送来的夜宵。
打开保温盒,是还温热的海鲜粥,旁边居然还细心地配了鲜虾烧麦和一小盒潮汕特色的沙茶酱。
这熟悉的家乡味道,让他疲惫的身心瞬间得到了极大的慰藉。
他一边吃着云吞,一边再次点开家族微信群,翻看那些家宴的照片和视频。
视频中他看到父亲正拿着一个iPad,向围坐的亲友展示着什么。
看起来好像是从网上找到的芯片制造流程示意图,正在那比划着。
然后跟身边的人说道,“......才是光刻”,“蚀刻是.......”;
他看到母亲笑着给各位长辈夹菜;
他看到大哥沉稳地坐在一旁,偶尔补充一两句,像是在帮父亲解释......
这一幕幕,让他眼眶再次发热。
自己忽然想起不久前和陈默的一次谈话。
那次是在蓉城唐昌区,华兴蓉城研究所附近的一家私房菜馆。
陈默和钟耀祖相对坐在一个安静的包间里。
桌上摆着几样精致的川菜,但两人显然都没什么心思动筷子。
“怎么样,压力大吗?”陈默给钟耀祖倒了杯老鹰茶,语气平和。
“压力肯定有,但更多的是兴奋。”钟耀祖实话实说,“准备了这么久,终于到了真刀真枪检验的时候了。兄弟们憋着一股劲呢。”
陈默点点头:
“83%的覆盖率,已经远远超出我最初的预期了。
你们做得非常棒。
这证明我们当年的战略选择是对的,也证明你和整个团队的能力。”
他顿了顿,看着钟耀祖的目光有一些炙热:
“现在,剩下的17%,是硬骨头中的硬骨头。
我需要你告诉我,最难的点在哪里?
需要我协调什么?不要有顾虑。”
钟耀祖沉吟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
“最难的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7nm及以下先进工艺节点的某些物理效应建模和仿真,精度要求极高,算法复杂度呈指数级增长。”
“二是与顶尖代工厂最新工艺的深度耦合和Sign-Off(签核)工具认证,这方面我们被生态隔离,很难拿到最新的一手数据和标准,只能通过合作方间接获取,效率和准确性都受影响。”
“三是部分极其复杂的多物理场仿真,比如电磁、热力、应力耦合分析,这些工具国外也是靠几十年积累,我们短期很难完全复制甚至超越。”
陈默认真地听着,一边听还一边拿出手机记录。
等钟耀祖说完,他直接问道:
“如果,我现在给你打通和中芯国际、华虹这些国内代工厂的直接合作通道。
让他们向你们团队开放部分必要的工艺数据接口,共同建立国产工艺-设计工具协同优化联盟,能解决多少问题?”
钟耀祖眼睛一亮:
“如果能深度合作,至少能解决第二大点里的大部分问题,甚至能反哺我们第一和第三点的算法优化!
这是突破生态隔离的关键!”
“好,这件事我来推动。”陈默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
“我会亲自去找徐总,争取集团层面支持,联合国内所有主要的芯片制造厂、设计公司,组建一个‘国产芯片产业生态联盟’。
EDA工具链的协同,必须是联盟的核心议题之一。”
钟耀祖心中一震。
他知道陈默这话的分量。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支持,而是上升到集团战略和产业布局的高度了。
老板这是要下一盘大棋。
“另外,”陈默继续道。
“2012实验室那边,有几个做基础数学和物理研究的团队,我在想是不是可以抽调一部分精锐力量,以项目制的形式嵌入到你们各个攻坚小组里,从底层算法层面给你们提供支持。
你觉得怎么样?”
陈老板啊陈老板,我看你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还我觉得怎么样?
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我当然是觉得非常好啊。
“太好了!”钟耀祖记得自己当时几乎是拍案而起。
“我们最缺的就是这种顶尖的基础理论支持!
很多瓶颈其实卡在原始模型和算法上!”
“行,那我让汪剑锋总协调这件事。”陈默雷厉风行,当场就拿出手机给汪剑锋发了条信息。
放下手机,他看向钟耀祖,眼神变得深邃:
“耀祖,我知道剩下的路很难。
但我们没有退路。这不仅仅是华兴的战斗,现在更已经成为了整个国家层面的战斗。
你们每突破一个点,我们离真正的芯片自主就更近一步。”
他拿起茶杯,以茶代酒,敬向钟耀祖:“辛苦了。接下来,放手去干!天塌下来,有我顶着。”
钟耀祖端起茶杯,重重地和陈默碰了一下。
所有的言语,都在这一碰之中。
钟耀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他的身后,有一个无比强大的老板,有一个众志成城的团队,还有一个正在苏醒的庞大国家作为后盾。
那次谈话,陈默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的技术方案,却是直接从战略层面上给了自己很大的支持。
现在回想起来,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陈默的远见和坚持,也更加明白了自己工作的意义。
吃完夜宵,体力恢复了不少。
钟耀祖没有立刻继续工作,而是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走到窗边。
望着窗外蓉城依旧璀璨的夜景,他的思绪渐渐清晰。
当前的成就固然可喜,但剩下的未覆盖部分才是真正的硬骨头,尤其是面向更先进工艺节点的挑战。
他需要更系统地规划下一步的攻坚方向,更需要思考如何将AI技术更深度地融入到EDA全流程中。
这不是简单的工具替代,而是设计方法论上的革新。
钟耀祖脑海里忽然就浮现出团队里几个极有潜力的年轻研究员经常加班的画面。
或许可以给他们压更重的担子,就像陈默当年信任他一样。
一个更加清晰也更具挑战性的未来蓝图在他脑海中慢慢勾勒出来。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一场更加漫长、更加艰苦的征程正在前方。
但此刻他内心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动力。
因为他有最好的团队,有最信任他的领导,有最支持他的家人,还有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作为他最强大的后盾。
钟耀祖重新回到座位,滑动鼠标,新建了一个文档,标题命名为《EDA发展路径及AI融合战略规划》。
他深吸一口气,手指在键盘上敲下第一个字。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