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二百九十八章 铁腕雍正,立斩腐儒!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最新章节 第二百九十八章 铁腕雍正,立斩腐儒! http://www.ifzzw.com/374/374209/
  
  
    “奴才该死!”

    “没有想到这一层。”

    尹泰此时只能认罪,毕竟,弘历都这么问他了。

    弘历呵呵冷笑:“你是真觉得自己该死,还是迫不得已在这个时候向我服软?”

    “奴才自然是觉得自己该死!”

    尹泰忙回答道。

    “行了!”

    弘历则不相信,但他也只是摆了摆手,没有多言。

    因为,有些话,说直白很了也没什么意义。

    他很清楚的是,尹泰这类人只怕比许多汉人士绅还想“反清复明”。

    当然,他们想复的不是朱元璋时期的大明,想反的也不是康熙晚年时的大清。

    弘历也没心思与尹泰多废话,也就接着还是冷声警告道:

    “要不是看在你年届古稀的份上,又是满洲少有的名儒,不然,我是真没打算轻易绕过你,但你要记住,你现在能好好活着,乃至身后的荣辱,皆看你如何对待令郎!”

    “因为,这事不只我盯着,汗阿玛也盯着这事。”

    “勿谓言之不预也。”

    弘历警告尹泰一番后,就让尹继善把尹泰搀扶着离开了这里。

    很多时候,朝堂上的政治较量,会着眼于不起眼的小事。

    尹继善的生母徐氏在尹继善中第后能不能母凭子贵,看似不过是尹家的一件家事。

    但他涉及到整个王朝的统治根基以及科举制度执行的本身意义。

    如果出身低贱的人,或者说是其母身份低贱的人,不能通过科举,或者其他选官制度成为官员,进而让自己和生母都成为人上人,那科举稳定社会的效益就会大打折扣,自然也会影响王朝的根基。

    因为保证阶层流通很重要。

    所以,母凭子贵是任何英明统治者都要恪守的规则。

    但是,有的既得利益者就想阶层固化!来保证权势的稳固。

    所以,他们要求……

    在政治上,只有翰林能做执政,决定国家未来。

    在礼制上,庶子再显贵,其生母若是奴婢,那也只能是奴婢。

    如此,方能渐渐实现两晋时期的模式,即世家大族垄断一切,而礼也就只能存在于大族之间,阶层由此固化。

    于是,这也就出现了英明统治者和既得利益者间的矛盾。

    所以,弘历才会很关注这事,而特地把尹泰叫来训饬一番。

    他知道,雍正也很关注这事,乃至也会观察他对这事有没有保持敏感度。

    雍正没多久也知道了弘历训饬尹泰的事,而从弘历这里,且对他笑着说道:“你能够见微知著,也是为政者应该具备的能力,有时候对这些小事就不能轻视。”

    “阿玛说的是。”

    弘历附和了一下。

    雍正又说道:“尹继善、孙嘉淦建议改革八旗官学的奏折,朕看了,只有一条要改,那就是对满文汉学以及骑射皆不达标者,不但要开革,还要发配至关外盛京种田,拒不去者,削出旗籍,朕不养闲汉!”

    “嗻!”

    弘历没想到雍正会嫌弃自己和尹继善、孙嘉淦改革八旗官学的方案过于温和,而还要对八旗子弟中一点都没长进的人如此严苛,竟要发配到关外去种田。

    他本以为,他把八旗官学中荒废学业的子弟直接开革,就够激进了。

    因为,他也知道雍正是喜欢激进式改革的,讲究的就是一个大刀阔斧,不把问题留给后人。

    “统编史论教材编的如何?”

    雍正这时问起弘历别的事来。

    这是雍正和弘历互相商定好的宏图,要统一天下人的思想意识。

    而统一天下人的思想意识,就得先统一天下人对历史的认识。

    因为,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对天下如何治理,讲究的就是一个以史为鉴。

    基本上没有横向参考的空间。

    所以,对历史如何看,尤其是上一个朝代的看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清朝皇帝也非常重视这个,所以明史修了很久。

    因而,雍正才会同意弘历统一天下对历史的认识。

    弘历现在还是主管礼部的王公,自然也还是在负责博学鸿儒科结束后对历史教材统编的事。

    “回阿玛,礼部差不多已经快完成明朝的一册,皆是按照您的要求编写的。”

    “如明朝东林士人黄尊素也暗中结交内宦,打探皇室机密,视皇威国法于虚设;”

    “顾宪成私信干预阁臣廷推;”

    “复社垄断乡试录取资格;”

    “叶向高改革税政却先增加士绅免税田至一万亩等事,皆有提起,旨在说明士权做大,会让国运变坏。”

    “儿臣相信,拿这样的史学教材去教八旗子弟乃至民籍监生,而不让他们只通过士林领袖和自己去了解史料,要好得多。”

    “至少,能让他们看见,一种更加科学和不一样的结论,如此也能对人心有更正确的引导。”

    弘历这时回答起来。

    雍正连连点头,笑道:“这样,明朝士人算是难以洗掉和掩盖自己的耻辱了!”

    “就应该如此!”

    “编好后这一册,拿来给朕,朕再亲自看看,然后等你咸安宫官学和京师大学堂开办,就先对八旗子弟中的优秀者用这一教材教他们史学,避免他们被人误导,而利于我大清国运长盛。”

    “至于经学和治国之道,就以朕在《读通鉴论》上的朱批为蓝本,也编一册,作为这些八旗子弟优秀者,进一步学习经学和治国学问用。”

    “儿臣遵旨!”

    弘历的打算是在社会科学上严格管控,在自然科学上允许发扬。

    因为,前者目前还不适合自由发挥,毕竟,那样会影响他集中皇权,在将来办大事。

    谁让他还没体验当最有权之皇帝的感觉呢?

    自然科学要发扬,自然是为了提高生产力,加强统治力。

    何况,暂时提高生产力,也能间接掩盖他过度独裁时,会出现的许多弊端。

    总的来说,弘历是要当一个大清版的彼得大帝的,而不是历史上那个好大喜功却又保守自负的乾隆皇帝。

    无论如何,既然成为了历史上的乾隆,那就得有点不一样嘛。

    弘历相信雍正也是支持这样做的,因为雍正虽然对军事上的扩张不感兴趣,但雍正对内部生产力的提高还是很有动力的。

    毕竟,雍正和康熙一样,最怕的就是两件事:一件是外部势力再走大清崛起路,一件是出现明末一样的大规模流民起义。

    而实际上,这两件事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朝廷没钱,而不能内稳民生,外抗强敌。

    所以,雍正才会拼了命的充实国库,增加税赋收入。

    发展自然科学,提高生产力,正好合乎雍正的想法。

    而在雍正对弘历这么吩咐后,粘竿处的人突然来到了雍正这里。

    “主子,奴才刚得到的消息,尹泰今日杖责了徐氏,还怒骂了尹继善,言其借主欺翁,还说要将徐氏发卖。”

    原来,雍正一直也有在派自己的眼线盯着尹家这事。

    这也算是雍正的个人特点。

    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他都会特别关注。

    比如,曾经他就特别关注过年羹尧之子过继给隆科多的事。

    而历史上,雍正也的确因为知道了尹泰在家里责骂尹继善以主欺翁的话而大怒。

    现在,雍正也依旧因此涨红了脸。

    弘历也在这时板着脸说:“阿玛,这个尹泰是真顽固不化,儿臣才警告了他,几乎明言告诉他,他不给尹继善面子,折磨徐氏,是在跟皇家威权作对,而他竟然在回去后还变本加厉起来!”

    “尹继善不是已经上为生母请封诰命的奏折了吗,通政司怎么还没送来!”

    “他尹泰是怎么提前知道请封之事的?”

    雍正拧起了眉头,且让苏培盛去一趟通政司。

    弘历这时也说道:“可能是通政司在故意拖延,儿臣听说通政司的左通政傅德是尹泰的同年。”

    现在,尹泰这么不给他面子,他自然也不会对尹泰和尹泰相关的人太客气。

    因尹继善的奏折是非机密机务,需要部议,以广天下知道,也就走了明本,便需要通过通政司。

    而眼下通政司通政使出缺,左通政署通政司事,翰林出身的满洲旗人傅傅德自然是通政司第一负责人。

    没多久,苏培盛走了回来,说:“主子,通政司说,尹继善请封的奏折现在左通政傅德家中,傅德已至乾清门处请罪!说因觉得此奏不合圣人之礼,也就带回家中给了尹泰看!”

    雍正听后沉下了脸:“什么是圣人之礼,以忠君为根本才是圣人之礼,他泄奏事于革员,而不按制及时递送内阁,屏蔽天听,便已先违背了圣人之礼!”

    “把傅德这个腐儒,押去步军统领衙门立斩!”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岸上杨柳清的小说家父雍正,我是乾隆?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最新章节家父雍正,我是乾隆?全文阅读家父雍正,我是乾隆?5200家父雍正,我是乾隆?无弹窗家父雍正,我是乾隆?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岸上杨柳清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