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339章 出口

1994:菜农逆袭 最新章节 第339章 出口 http://www.ifzzw.com/373/373804/
  
  
    啪~

    陈家志靠在椅子上,点燃一支烟,心里默默给徐闻香点了个赞。

    最近徐大姐很给力呀!

    明天她就要带马来和新加坡的客户来菜场实地看情况。

    从酒店到菜场距离不近,说明对方应当是确实有需求,这一单有八成几率能成交。

    好歹走到出口这一步了~

    想着如今的渠道体系,有了出口就更为完善。

    随即他又想到了配送。

    “嘶~好像忘了给正旭打电话,昨天到家后光顾着喝酒聊天打牌。”

    靠打架竞争配送客户不是长久之举,陈家志给陈正旭打了电话,谈到了客户维系和开拓的问题。

    他还是同样的观点,增量市场还有很多,同时也要走高端路线。

    但陈正旭颇为坚持,一味的忍让对内对外都有负面影响。

    听了后,陈家志也觉得有时候有必要斗一斗,主要是把握度。

    和陈正旭聊完,陈家志继续在办公室里坐着,各方面的事情不少,每一件都需要他捋清楚。

    等头昏脑涨时,他才出了办公室,夕阳下的菜场很有活力,眺望间又注意到了远方友谊农资门口的洪中。

    哦对,回来还没有和洪中有过交流。

    恰巧洪中也抬眼注意到了他,挥了挥手,两人在公路上相遇。

    “洪老板最近气色不错呀?”

    “托陈总的福,最近农资卖得很好。”洪中举了几个例子,又从包里摸出了烟。

    “烟就不抽了,刚丢掉。”

    陈家志问起了农资店的具体情况,除了菜场的业务,友谊农资对外的种子、播种机、纤维杆等等都有了起色。

    “种子的利润很不错,你上半年种的中椒5号,我这个月也卖得很好,其它像你推荐的四九菜心、油麦菜、上海青等等也都卖得还不错。”

    “难怪你气色这么好。”

    “嗨,也多亏了江心菜场。”洪中笑了笑,说道:“现在我遇到了较大的客户,就带他们来江心菜场现场看效果,周边的小菜农呢,我就让他们自己来菜场看,远一点的我还从你老婆那要了照片。”

    照片的事陈家志有听李秀提过,打趣道:“那你是不是该给菜场宣传费?”

    “都是一家人,提这个干嘛。”洪中嘟囔道:“我给菜场提供的农资价格是越来越低了哈。”

    这一块确实没得说。

    在农资成本的控制上,借着体量优势以及技术改进,菜场的亩均成本在逐渐下降。

    不过化肥和农药仍是痛点。

    洪中从国内买化肥一般是二手或者三手货,从国外进口有关税成本,价格都不便宜。

    两人讨论了一会儿,这是目前较难解决的问题。

    “有机肥不在管控范围内吧?”陈家志提出了个方向,“也许可以试试这方面。”

    “嗯~”洪中沉吟着,觉得可行是可行,单是江心菜场每年需求的有机肥就不少。

    “但我去哪找肥啊?总不能去开个厂吧,开了厂原料又从哪儿来,再去开个养鸡场?”

    “……”

    陈家志也就提了这么一嘴,真要为了一点有机肥去弄个养鸡场,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不过倒是让他想起了正在进行的育苗基质研究,这也可以作为一个方向。

    公路上的车辆很少,田野里忙碌而宁静。

    菜心、芥菜、芥兰、小白菜、油麦菜、空心菜,每一样都茂盛鲜嫩,翠色欲流。

    茬口期安排可能还有些小问题,但种植管理上确实做得一流。

    从这头走到那头,陈家志也不时踏入田间,捧一把松软的泥土,感受着土里的碎渣。

    偶尔遇到收菜的菜工,也会喜笑颜开的盛赞土壤。

    经过持续改良,这片田野已变成了肥田沃地。

    感受着菜田的气息,陈家志原本有些紧绷的神经也逐渐放松了下来。

    叮铃铃~

    叮铃铃~

    “舅舅,你在干什么呢?”易龙易虎两兄弟骑着自行车一前一后的停在路边,“玩泥巴?”

    陈家志好悬没有把手中的膏腴之壤给打过去。

    “放学了?作业写了没?”

    “写了一半了,先出来骑会儿车再回去。”

    两兄弟又撒丫子的跑了,菜场里正在骑车的学生还不少,这里也适合骑车。

    陈家志拍了拍手,看了眼友谊农资的招牌,又往回走。

    耕地、移栽、收菜、间苗、拔草……干各种活的人都有,这会儿到了傍晚,还多了浇水的工人。

    依然是水泵+水管的组合,其实按菜场的水沟设置更适合用船式抽水机浇水,不过这会儿没有。

    另外,陈家志查阅了些资料后,也弄明白了一件事。

    喷灌在花城很早就有了。

    从改革开放前的公社时期,喷灌就作为一种重要的浇水设施在花城得到了大力发展。

    然而,改开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又摧毁了喷灌设施发展的土壤。

    花城菜田的喷灌面积也由几万亩迅速下降到了几百亩。

    近十年来也不常见,还有可能是因为人工便宜。

    不过陈家志认为喷灌很有必要,除了人工成本上升外,也和有了微喷灌后,夏天的水肥控制能更为合理,可以提高高温高湿天气下蔬菜的品质。

    看到浇水,陈家志把这事记了下来。

    不知不觉又走到了育苗棚外,易虎的自行车就停在边上,人也刚好从棚里走了出来。

    “舅舅,你说洋芋和番茄长得怎么那么像呢?”

    “哪里像了?”

    陈家志想了想黄色的土豆和红色的番茄,这两样东西有点不搭边呢。

    易虎摸着下巴,“如果只看地上部分的植株,这不就长得差不多嘛。”

    “额……”

    好像也是。

    陈家志一时有点被问到了,瞪眼道:“你管它那么多干什么,像就像嘛。”

    易虎跨上自行车,鄙夷道:“不知道就不知道呗。”

    “……”

    陈家志挠了挠头,也进了就近的育苗棚,看到了穴盘里的番茄苗。

    “看着也没那么像吧~”

    他刚嘀咕了句,扭头就看见了在棚边上有一个塑料桶。

    桶里也种着一株番茄,高高的,看着和土豆地上部分是没什么不同。

    嘶~陈家志隐约想起好像看得过相关新闻,番茄是土豆他妈?

    番茄和土豆都是茄科?

    陈家志眼神陡然变得古怪,他想起了,按后世科学家的说法,番茄还真是土豆他妈。

    茄科的还有枸杞和辣椒。

    所以,番茄、土豆、茄子、辣椒、枸杞都是一家人?

    陈家志摇了摇头,决定回办公室再看看这方面资料。

    他感觉这还挺有意思。

    万一这其中有能用于嫁接的砧木呢?

    很快到了傍晚,最后一车菜也已经发走,日常的总结会依然在召开。

    会开得多了,就逐渐变得简洁。

    陈家志觉得没什么问题,他也只提了提微喷灌的事,让菜场组织进行尝试。

    如果改开前就有这玩意,如今想来也不难,难的是精细化,以及浇水的雾化效果。

    这些就只能以后再说了。

    回了家后,陈家志在饭桌上给易虎说了番茄、土豆、茄子、辣椒、枸杞同属于茄科植物,番茄可能是土豆他妈。

    一本正经的样子逗笑了不少人。

    “那薯条沾着番茄酱吃又算怎么回事?”易虎的问题让欢笑声更甚。

    “还能怎么回事,一家人要整整齐齐呗~”陈家志也笑了笑。

    “哈哈哈~”

    易虎跟着又问:“舅舅,那能不能培育一种地上长番茄,地下长土豆的植物?”

    地三鲜一站式解决方案?

    陈家志看着易虎充满着对知识渴望的眼神,无奈的摇了摇头。

    “那你是想吃土豆味的番茄,还是番茄味的土豆?”

    “哈哈哈~”饭桌上充满着欢乐。

    易虎想了想,说:“我想吃茄子味的番茄和辣椒味的土豆。”

    “……”陈家志摊了摊手,“你舅舅我做不到。”

    “嫁接撒。”

    “……”

    照这样下去,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在乱搞嫁接了。

    不过有一说一,茄科家族的混乱快比得上柑橘家族了。

    …

    小轿车穿过乌烟瘴气的城市,离城市越远,天就更蓝,空气也更清新。

    等菜场映入眼帘时,仿佛开启了一场视觉的绮梦。

    一垄垄菜畦如丝绦般整齐铺展,嫩绿的菜心在微风轻抚下闪烁着生命光泽。

    菜农们头戴草帽,穿梭于田间地头,忙碌地采摘着成熟的青菜。

    “薛总,俞总,到菜场了。”

    “徐总,这菜田看着好舒服。”

    小轿车进入菜场范围后,就减缓了速度,降下了车窗,徐闻香带着从马来和新加坡前来的客人眺望着菜田。

    几人的感官都很不错。

    “江心菜场通过了市里的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同时也属于优质供港基地,从生产包装,到运输销售,在全市都属于一流水准。”

    徐闻香笑着介绍着情况,这两人的购买意向都挺强烈。

    等到了办公室外的广场上,几人下了车后便被正在冷库外装车的货柜车吸引了注意,纷纷上前查看。

    “这菜看着不错。”

    “很新鲜,包装运输也很到位,运到马来应该没问题。”

    从冷库又到了菜田,徐闻香很快便看到了骑着车飞奔而来的陈家志。

    “陈总,这是马来西亚的薛成林薛总,新加坡的俞红俞总。”

    “薛总,俞总,你们好。”陈家志上前招呼道,跟着又邀请两人去办公室喝茶,不过几人都想先走走。

    陈家志便陪着走,时不时做着介绍。

    薛成林和俞洪两人不时停下看工人掐菜,也自行掐菜看细嫩程度。

    陈家志跟着便说中午可以试菜,从薛、俞的表现来看,两人都真的有购买欲望。

    一直在地里走了半个多小时后,众人才走累了,回了办公楼。

    陈家志把几人掐的一袋菜交给了厨房,出来就见薛成林手上又多了个袋子。

    “陈总,我给你带了两个榴莲过来,从我自己的树上摘的。”

    “薛总还有榴莲种植园?”

    此前的交流中,陈家志知道薛成林经营着一座油棕园,没听他提过榴莲。

    薛成林摇了摇头,笑道:“没有园子,也就两棵树而已,都拿来自己吃或者送人,这次给你带了两个,拿回去和家人一起尝尝鲜。”

    陈家志主动接过,道了谢,他对这玩意不感冒,但李秀挺喜欢,只是前世舍不得买,拢共也才吃了一两次。

    到办公室后,沏了茶,众人又聊了起来,这次就聊得比较广了。

    因为在菜场转了一圈后,薛成林和俞红两人都确认了蔬菜合作意向。

    聊天中,陈家志也知道了薛、俞两人是合作经营的油棕种植园。

    棕榈油产业也是马来的支柱性产业,种植面积很大,同时当地土地也种的都是高价值的经济作物。

    这让马来的蔬菜水果都需要进口,新加坡也是如此。

    而且,两地也都颇为亲睐叶菜,此次也是因缘际会下的合作。

    中午时,菜场食堂的厨师也做了几道精细的粤菜出来。

    除了菜场主打的各类叶菜,还有提前准备好的散养鸡鸭。

    从食材上来说,薛、俞两人还颇为满意。

    如果有钱赚,有很大可能可以发展成长期客户,陈家志也让易定干记下了后续对接的信息。

    饭后,借着薛、俞两人不在,陈家志来到徐闻香旁边,比了个大拇指。

    “徐总最近给的帮助很大,很给力,继续保持。”

    徐闻香给了个白眼,“我怕再不做事,就被你陈总给踢出去了。”

    “依法办事,我可不会违规,股东的权益也肯定会得到保障。”

    陈家志乐呵呵的笑道,此前他当场长时,管不了财务,菜场可有不少违规的地方。

    “这样最好。”徐闻香点了点头,“如果你非要谢我,可以把那两个榴莲给我放车上。”

    陈家志:?

    我什么时候非要谢你了?

    你淡然的表情下怎么能说出这么~这么~这么厚脸皮的话?

    “徐总喜欢吃榴莲吗?”

    徐闻香侧头看他,点头,“国内不太好买,尤其马来西亚的榴莲。”

    陈家志有一瞬间的犹疑,但很快又坚定了下来,得罪她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不差今天这次。

    “下次吧,我家里人多,两个榴莲也刚好够大伙尝尝鲜,你要真喜欢吃,以后靠谱鲜生也可以考虑做这方面的业务。”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野生的冰糖葫芦的小说1994:菜农逆袭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1994:菜农逆袭最新章节1994:菜农逆袭全文阅读1994:菜农逆袭52001994:菜农逆袭无弹窗1994:菜农逆袭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