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394章 新四方来朝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最新章节 第394章 新四方来朝 http://www.ifzzw.com/373/373747/
  
  
    【《请设巡捕督查道专司监察疏》通过。】

    【巡捕督查制度,成为近现代警察督查制度的源头。】

    【刚开始的时候,督查制度减少了巡警的腐败,保证了巡警队伍的战斗力。】

    【国祚+1。】

    【威望值不变。】

    【剩余威望:1380】

    苏泽摇头,自己这份上疏没能涨威望,算是纯亏了。

    大概是京师的威望,都被海瑞给赚去了吧。

    ——

    等到五月中旬休沐的时候,苏泽再次出门的时候,感觉街头的治安又明显提升了一些。

    就在苏泽出游的时候,新科状元张元忭,也激动的来到了自己的新家。

    新式土楼的建造速度之快,远超了工部官员的想象。

    因为每一座土楼的建造都是固定的,早期制约土楼建设的就是水泥和钢筋这两个材料。

    但是随着京郊炼钢厂的大量出产,加上直沽水泥厂在修造完直沽炮台后,开始稳定向京师供应水泥,新式土楼的水泥供应日益稳定。

    苏泽提出新式土楼至今,工部已经完工了超过五十座新式土楼。

    这些新式土楼分布在京师各衙门之间,张元忭分到的这个房间,就在距离工部不远的地方。

    原本张元忭是住在会馆的,但是会馆距离衙门很远,张元忭每次上衙都要越过小半个京师。

    张元忭分到了廉租房,这房子要比原本会馆的房间租金低很多,距离上班的衙门还近。

    张元忭在休沐日这一天,在一众好友的帮助下,完成了乔迁的工作。

    张元忭已经成婚,不过妻子还在老家,新式土楼对于他这样一个京漂单身汉来说,分到的房间已经足够宽敞了。

    只不过这么一群男人,实在没人会做饭,等到了饭点的时候,张元忭的同年韦信说道:

    “咱们去鸿胪寺的酒楼租个锅子,回来吃炙子羊肉如何?”

    听到这个建议,众人连连叫好,张元忭这些日子都在工部忙碌,对于京师的美食并不了解。

    但是既然大家都赞同,张元忭家距离鸿胪寺的迎宾馆也不算远,于是众人立刻前往迎宾馆。

    鸿胪寺的迎宾馆原本是招待外国使节的,王世贞上任之后,也让迎宾馆的酒楼对外服务。

    因为迎宾馆要接待四方的使节,所以也有很多异域风情的菜式,很快就成为京师有名的酒楼。

    张元忭这才明白什么叫做炙子羊肉。

    这是一种特殊的铁板锅子,众人买好之后回到张元忭家里,燃起炭火之后,先在铁锅里倒上一些油。

    紧接着将调味腌制好的羊肉放进去,整个锅子立刻发出迷人的香气。

    张元忭闻着香气,想到价格,又有些担忧的说道:

    “这锅子这么便宜?是迎宾馆认得诸位,故意压低价格吗?近日来御史可是盯得紧啊!”

    韦信哈哈一笑说道:

    “子烬兄,这炙子羊肉就是这个价格,你就放心的吃吧!”

    在场的几个同年也是老饕,他们也纷纷向张元忭作证,这炙子羊肉就是这个价格。

    张元忭还是有些不信的说道:

    “这么大的一盘羊肉,这么便宜?”

    韦放说道:“北方的羊本来就便宜,我听说这些年来九边马市换来的羊越来越多,羊的价格也越来越低,现在京师的普通百姓,一个月都能吃上一两次羊肉。”

    “那香料呢?”

    张元忭闻到了香料的气味,以前香料可是奢侈品。

    韦放笑着说道:

    “子烬兄,这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啊?”

    “现在的香料价格已经很低了,这还要感谢佛郎机人。”

    张元忭疑惑的问道:“感谢佛郎机人?”

    韦放说道:

    “佛郎机人和奥斯曼人打仗,切断了通往西方的香料贸易路线,吕宋那些种植园产出的香料,就只能卖给我们大明的商船了。”

    “而现在不仅仅是吕宋,澎湖那边看到香料赚钱,也开始种植香料,香料的价格就下来了。”

    张元忭说道:

    “也就是说,我们吃的是草原的羊肉,用的吕宋的香料?”

    韦放笑着说道:

    “子烬兄说的没错,哈哈哈!”

    另外一名同年说道:

    “子烬兄说的还不全,我们手上的馒头,用的是辽东的麦粉。”

    “辽东的麦粉?”

    这名同年名叫姚纯臣,这些日子是在户部观政的,就在主管京师物资的地方部门工作。

    他说道:

    “去年春天开始,朝廷就给了政策,愿意去辽东开拓的百姓,减免三年税赋,每户给田十亩,五口以上给牛一头。”

    “山东和京畿地区,已经有不少百姓北上了。”

    “朝廷给给了这些百姓麦种,据说是武清伯家的高产良种。”

    “辽东苦寒之地,但是土地肥沃,种植出来的小麦果然品质上等,迎宾馆中用的就是这样的麦粉制作的馒头。”

    听完了这些,张元忭感慨道:

    “如今京师,可真是‘四方来朝’啊!”

    众人纷纷点头,这和以往朝贡还不一样,如今这些贸易,是普通百姓也能感受到的好处。

    张元忭又问道:

    “这些东西,京师的普通百姓也能享受吗?”

    众人纷纷点头。

    姚纯臣说道:

    “刚刚买炙子烤肉的时候,排在前面的就是城南的一名匠人,他是专门来这里买肉的。”

    “当然,羊肉还是贵了一点,我看户部的报告,京师普通百姓吃的更多的还是腊肠。”

    “腊肠?”

    张元忭知道腊肠。

    在南北朝的时候,北方就会制作香肠来保存肉食。

    姚纯臣说道:

    “京师城外的养猪场,有一种猪肉和猪下水制作的腊肠,加上一些去腥增香的香料后,只要简单煮一下就能吃,在普通百姓中很受欢迎。”

    “听说苏翰林也对这种腊肠高度评价,还请东宫建立了专门制作腊肠的工厂。”

    “这些工厂都用了机器,制作成本进一步降低,现在东宫的商铺都会出售这种腊肠,京师普通百姓都是靠这个来获得肉食的。”

    张元忭回忆起了这种肠子,他每天在去工部上衙的时候,总能遇到煎炸这种肠子的摊位,也有行人会买一份裹上面饼就一边走一边吃。

    张元忭还想到自己在工部的工地上,也有大锅煮同样的肠子,他没想到这些肠子竟然还和东宫有关。

    张元忭想起肠子的味道,碎肉加上下水,水煮的时候还是压不住那股腥臊味,只有油煎的时候才能算是味道不错。

    “这肠子不好吃吧?”

    姚纯臣说道:

    “当然不好吃,东宫商铺也有纯肉的肠子,但是价格对于普通百姓还是太贵了一点。”

    “这种肠子价格亲民多了,也能让百姓获得油水,大家都称呼为‘东宫便民肠’。”

    “京师百姓还是很喜欢这种腊肠的。”

    张元忭想到那些工地上吃着腊肠的匠人们,他们脸上洋溢着笑容,这才明白这个大时代对于普通人生活的变化。

    韦放又说道:

    “子烬兄,听说工部准备在城北城南也建造新式土楼?”

    张元忭点头,这也不是什么大秘密,他在工部已经听万主司讨论过了。

    官府手里还有一些位置不好的房产。

    这些房产都在城北城南一些治安不太好的地区,这里距离各大衙门太远,租给官员没人要。

    所以工部也在讨论,要不要将这些房子建造成新式土楼。

    但是工部内对于建成后土楼有争议。

    一部分官员认为应该一次性出售给百姓,这样工部就可以回笼资金,建设更多的土楼。

    有一部分官员则认为,这些土楼应该和租给贫困官员的土楼一样,廉价租给贫困的京师百姓。

    双方各执一词,也都各有自己的道理,所以工部也没有讨论出个结果出来。

    对于这个话题,这帮官场新人也纷纷发表了意见,大部分还是赞同出售的想法。

    但张元忭想起工部那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字,又觉得这些房子还是租给贫困百姓比较好。

    众人吃饱了之后,又提出要出去逛逛,众人商议了一下,决定去城外的水晶宫转转。

    ——

    苏泽选择出游的地方也是水晶宫。

    上次博览会以来,水晶宫已经成为京师城外的重要市集。

    因为进城的商品需要交税,很多来京师做生意的商人,就只会将商品拉到京师城外集散。

    而京师城内的商人,则会专门出城,来到水晶宫边上选购商品,再将这些商品拉到城内的商铺中去。

    如果所有商人都在城门等待检查交税,那商品通行的效率也就太低了。

    于是顺天府的税吏也想出来一个办法。

    顺天府在水晶宫市场也设置税卡,商人交易之后,可以在这里开具完税的证明,然后税吏再将货物给封上。

    等到入城的时候,城门检查的税吏,只要核对完税凭证,然后解封货车就可以了。

    这样一来,大大增加入城的效率,方便了进出城内外的商户。

    而商户在水晶宫聚集,久而久之,城内的百姓也就知道了水晶宫这边的商品又多又便宜。

    个人携带商品进城自然是不用交税的,对于百姓来说,在这里买东西,又省去了入城的税收,于是水晶宫逐渐成为一个超级大市场。

    苏泽这一次来,看到楞严寺的山墙又后退了一大截。

    沈一贯说道:

    “这是楞严寺又捐出一片土地,交给顺天府建造市场。”

    苏泽今天是和沈一贯和罗万化两家一起出游的。

    原本也约了申时行,但是这些日子西南开战,申时行身为兵部武选郎,休沐日也要留在兵部,所以没办法出行。

    苏泽原本还约了王任重和沈藻,但是他们也同样因为衙门公务,休沐也要值班。

    沈藻被海瑞推荐,出任第一任督查道御史,负责监督五门巡城御史治下的巡捕营。

    沈藻忙着搭建巡警督查的班子,这些日子经常往来于报馆,询问苏泽要怎么办。

    苏泽将前世警务督查的体系搬过来,帮助沈藻建立了一套简单的督查体系。

    上一次办水晶宫博览会的时候,楞严寺就主动捐赠土地,这一次楞严寺又主动让出土地,苏泽只能感慨这主持的觉悟也太高了一点。

    让出土地的楞严寺,香火却更加鼎盛了。

    沈一贯说道:

    “听说现在的楞严寺僧人,都不用种地了。”

    罗万化问道:

    “朝廷不是有令,限制寺院发放高利贷吗?那楞严寺的僧人要如何过日子?”

    沈一贯笑着说道:

    “虽然让出了土地,但是临寺的店铺还是楞严寺的,出租这些店铺就能获得好大一笔收入了。”

    “另外一甫兄不知道,这楞严寺的斋饭也是很大一笔收入。”

    “斋饭!?”

    沈一贯说道:

    “这么大的市集,方圆也没有多少人家,一开始的时候是商户捐赠香火,请楞严寺烧一些斋饭送过来。”

    “久而久之,这位法严方丈就发现了商机,干脆设立饭堂,直接出售斋饭。”

    “楞严寺的斋饭味道不错,物美价廉,很快来市场的商人百姓也开始去吃。”

    “听说楞严寺的伙房内有一百多号僧人整日忙碌,专门制作斋饭。”

    苏泽不由的感慨,这位法严方丈当真是经营奇才,当主持可惜了!

    但是再看看楞严寺重修的大殿,鼎盛的香火,好像当方丈确实也需要经营能力。

    众人向市场内走去,没多远就见到了一群人围着一个摊位,摊位内传出争执声。

    苏泽本来想要离开的,却发现一个熟悉的人影,正是今科状元张元忭。

    原来张元忭和同年来到这个市集,一位同年见到这个摊位上出售的玻璃制品新奇,忍不住动手碰了碰,却打碎了一个玻璃花瓶。

    这个店主立刻跳起来,声称自己是西域朝贡的使者,这个花瓶是要进献给皇帝的礼物,张口就索要一百银元。

    如果是以前,这帮新科进士只要亮明身份,这个看起来像是胡商的老板也不敢再讹诈。

    但是现在海瑞整顿都察院,御史们都盯着官员,众人都是官场新人,也不想要生事,只能理论起来。

    可越是理论,这个胡商的嗓门就越大。

    就在张元忭骑虎难下的时候,一群巡捕走了过来。

    为首的胖巡捕是外城巡捕营的警督李德福。

    这些日子,巡捕营上下战战兢兢,水晶宫市场又是外城重要的地方,休沐日人流最大,李德福身为警督亲自过来维持治安。

    李德福上前了解了情况后,对着胡商说道:

    “朝廷有法令,藩属国的商人需要在鸿胪寺边上的四方市售卖,你说这些玻璃是贡物,为何在水晶宫市场出售!?”

    这下子那个老胡商汗流浃背了,李德福又说道:

    “冒充贡使可是大罪!”

    老胡商连忙说道:

    “大人饶命!小人并非贡使者,这些玻璃也都是房山玻璃窑厂进货的!” (爱腐竹小说网http://www.ifzzw.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肥鸟先行的小说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www.ifuzu.com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最新章节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全文阅读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5200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无弹窗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肥鸟先行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爱腐竹小说网